隨著國家實力的增長,各行業的發展各有不同,但在醫療領域尤為顯著,各地醫院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先進的醫療裝置也陸續購置。一場非典疫情,使國家對傳染病醫院的支援力度加大,以往不論是否傳染,醫院都接收病人,但非典之後,二類以上傳染病必須上報,由專業醫院處理。
星期五,艾瑩瑩和齊慕言輪值夜班。一位四川老闆來看病,艾瑩瑩樂見這類下班後的病人,無人與她爭搶,主任也不會抱怨:“艾醫生,你的病人太多了,這位病人交給某某吧。”
“大夫,你好,最近有些發熱,還咳嗽,有時候痰裡帶點血。”四川口音頗費一番理解。
“我先聽聽,你坐著,不必過於憂慮,來了醫院就安心,我們會幫你解決問題。把衣服撩起來,我瞧瞧。”這位四川人打扮考究,連手提包都是名牌,讓艾瑩瑩眼前一亮。
這就是她最愛的病人型別,醫保不在本地,經濟條件又好,總是選擇高價的治療方案。
聽完肺部,艾瑩瑩略顯遲疑。進一步詢問病史後,她更加猶豫。病人黃昏時低熱,乏力,食慾明顯下降,胸部叩診發現積液。結合體檢和病史,疾病的真相顯露無遺。
估計這位四川人並不清楚自已的病情,他擅長人際交往,直接塞給艾瑩瑩一個紅包,又給了齊慕言兩包煙。齊慕言拒絕,紅包被艾瑩瑩悄悄放入他的白大褂口袋。
“拿著吧,不抽菸也能送給朋友,就當交個朋友。”邊說邊摸了摸紅包,對四川人說:“你應該明白,這事有點棘手,真讓我左右為難。”
艾瑩瑩嫌紅包太小,大概只有五百元。接收這位病人存在風險,況且對方一看就是老闆,艾瑩瑩的算盤已悄然撥動。
“呵呵,這個你放心,只要康復了,我會表示感謝的。”說著,他又遞給艾瑩瑩一個紅包。此人顯然瞭解醫療行業的規則,用兩包煙打發了齊慕言,主要目標對準艾瑩瑩。
“好吧,既然如此,你外地人不瞭解本市其他醫院,我就收下你了。不過,你需要單間病房,而且治療費用不菲,你有醫保嗎?”
“有!不過是在老家,這裡可能用不了。”
“那就別用了,病好了,失去的還能賺回來,對吧?”艾瑩瑩說著,已經戴上了口罩。
\"沒錯沒錯,這些問題都不是障礙。\"
川人出手闊綽,給齊慕言的香菸裝在精緻的木盒裡,這讓齊慕言大開眼界。自工作兩年以來,鞏宇航只享受過幾天抽紅雪蓮的日子,平日裡他自已連煙都不買。呼吸科有一個獨特的病房,一套豪華的套房。設施豪華,以往非有一定身份的人無法入住,後來管理層加強規定,這個病房便成了誰有錢誰就能住的地方。一天的床位費高達三百多元,在這個城市足以住進一家高檔酒店。川人從不多言,一切按你的安排行動,合作得十分默契。艾瑩瑩也欣喜若狂,一個這樣的病人收入抵得上其他十個病人。齊慕言開好了所有檢查單,艾瑩瑩偷偷抽走了X光片的單據。隨後她又悄悄提醒齊慕言:\"這個病人有點特殊,查房時記得戴上口罩。\"
齊慕言不是愚鈍之人,一眼看出這是肺結核病例,自然會小心。但他也疑惑,主任要查房,這種病人住在特殊病房,怎能逃過主任的法眼?艾瑩瑩究竟在想什麼,膽子未免太大了,竟把醫院的規定當作兒戲!此事,齊慕言不便直言,好聽點他是轉科醫生,難聽點他就是呼吸科的一個雜工。好在他有執業證書,無證醫生只能聽命行事,有怨言?那就別混了,直接退回醫務處,一眨眼的事。\"病歷我親自來寫,你無需操心。最近你也夠辛苦的,今天早點回家,不用值夜班,好好過個週末,明天和後天都不用來查房。\"
艾瑩瑩打發走了齊慕言,他也樂得清閒。這一週在呼吸科學到了不少,回去再翻翻書複習一下,收穫會更多。這些亂七八糟的事,他懶得管,既無權也無心。週末,齊慕言陪著童鈺漫步街頭,不料被鍾小霜撞見。
\"齊慕言!\"鍾小霜在街對面笑容滿面地看著他們倆。\"這位就是童鈺吧?哈哈,你們這對小夫妻出來逛街了。\"
\"呵呵,齊慕言啊,早就說帶你和童鈺來家吃飯,你卻遲遲不來,原來你們每天都在秀恩愛啊。\"鍾小霜打趣道。
\"鍾姐好!你也出來逛街呢。\"童鈺羞得臉都紅了。
\"我沒事,就出來散散步。來,我請你們這對恩愛的小夫妻吃飯。\"
\"鍾姐。\"童鈺被鍾小霜說得更加害羞了。
\"別放在心上,我這裡有幾張餐飲券,我們去吃海鮮。\"齊慕言估計這些券是誰送的,鍾小霜可能都已經忘記了。邊境地區遠離海洋,稍微新鮮點的海鮮價格昂貴,平時齊慕言的消費水平一般,也就是在普通餐館點兩個菜。
在臨江市學習期間,齊慕言曾有一次品嚐過海鮮自助,那是前任商河縣院長雲蘆帶他去的,之後便鮮少有這樣的機會。
這裡的海鮮不僅不夠新鮮,價格更是高得離譜。
童鈺顯得有些拘謹,與鍾小霜談笑風生。
齊慕言沉默不語,只專注地享用著那些昂貴的螃蟹和大蝦。
童鈺和鍾小霜的食量似乎還未達到巔峰,沒過多久便已滿足。
“童鈺,你適應這裡的生活嗎?”
童鈺邊為齊慕言剝蝦,邊回答:“還好,多虧了鍾姐。”
“你們打算何時回家?來這裡快兩年了吧。”鍾小霜詢問。
“已經兩年了,我們計劃下個月回去一趟。妹妹即將高考,是童鈺提議陪她一起,否則我們五一就會回家。”
飯後,鍾小霜告辭回家。
齊慕言牽著童鈺的手,悠然地漫步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