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談間,包子一籠接一籠地上桌,香氣四溢。雖人群眾多,但皆是些飯量較小的姑娘,一個包子僅售一元,最終不滿百元便輕鬆解決。
“齊醫生,你知道嗎,這週末也是我的生日哦。”手術室內另一位與小白共事的小護士開了口。同在一個屋簷下,大家爭先恐後地邀請他參加生日聚會,他又怎能不賞臉呢?
“好嘞,地點在哪?我一定到場,只是可能會稍晚一些,以防有突發情況。”
回到科室,莫問春仍在沉睡中,齊慕言貼心地為她帶回了一些包子,他們科室配備了微波爐,待她醒來加熱一下就可以食用。焦致遠坐在椅上急得抓耳撓腮,一心想著去打麻將。看見包子卻沒有自已的份,頓時心中火起,默不作聲地披上外套,徑直離去。儘管他未曾言語,但能堅持留守至齊慕言歸來,這份兄弟情誼實屬難得。齊慕言平日待人接物的高明之處就在於此,若無幾分手腕,小小醫生值個班都難以如意,更不用說從麻將桌上將人喚回了。
傍晚時分,莫問春悠悠醒來。“快吃點東西吧,現在都到晚飯時間了。”飢餓的小姑娘發現包子都已經粘連在一起,難以分開。簡單加熱之後也不在意,大口吞嚥起來。
“味道還可以吧?”
“還好,不過真是累慘了,感覺像是被剝皮抽筋一樣。”
“何苦這麼拼命呢?趁現在科室還有空缺,考慮換個科室怎麼樣?”
“又想讓我走?門都沒有!我都已經粘上你了,哪那麼容易甩掉。”莫問春得知齊慕言請客的事情後,賭氣地轉過頭不再理睬他。
“像你這樣努力,若身體還能承受得住的話,未來在外科界必定會有一席之地!”
“真的嗎?”莫問春轉回頭來。
“你齊哥什麼時候騙過你?安心吧。”
“謝謝你!”她疲憊至極,眼眶泛著淚光,口中咀嚼著包子,深知理想雖美好,現實卻殘酷,外科絕非擺譜炫技之地。
鬚眉所需的醫療器械終於採購到位,雖然耗費不少資金,但後續的手續已交由老袁處理,無需齊慕言過多掛心。
滿寒成功申請到了一個援助專案,為鬚眉減免了兩萬元的材料費用。但這筆款項並非無償贈送,鬚眉術後需配合拍攝照片和影片,用於做廣告宣傳。據說是要製作網路影片,並打算投放到PPLIVE網路電視平臺。2005年,隨著YouTube在美國的誕生,網路影片行業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了發展熱潮。短短數月間,國內的影片網站如同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
鬚眉是一位充滿活力的導遊,尤其引人注目,獨具慧眼,若啟用她,想必效果定然出眾。若是換成一般人,恐怕難以獲得這樣的優惠待遇。
器械一旦到位,齊慕言便立即著手準備手術。他已填寫好手術單,並將其遞交給了袁主任,袁主任簽字後將其傳遞至護士站。在二級流程中,有專門的手術科室辦公護士負責接收手術單,隨後依據單據安排手術室,調配護士及各類器械。
膝關節鏡技術在邊疆地區發展較為滯後,不僅價格高昂,且相關耗材也並不多見,鮮有醫生主動涉足這類冷門領域。醫院中只有老邵掌握此項技術,但因身體狀況欠佳,雖未大規模開展,卻也因工作輕鬆而接手此事,儘管收入微薄,倒也合乎他當下的需求。
鬚眉尚未進食,因手術需進行麻醉,術前不可進食,以防患者在麻醉後出現呃逆,進而導致食物誤入氣管引發窒息。她對齊醫生說:“齊醫生,這次真的太感謝你了,待我康復後,一定邀請你去格格託海遊玩,我會親自為你導遊。”
齊慕言推著她的病床,回應道:“好啊,商河縣對我來說就像老家一樣,離開一年多,確實有些懷念。我尤其喜歡商河縣獨特的專項旅遊專案。”
“那太好了,屆時我一定全程陪同。”齊慕言與鬚眉閒聊著,以此舒緩她的緊張情緒,最終親自將她送進手術室。此舉無意間搶了幾個小護士的工作,她們對此頗有微詞。
麻醉開始,齊慕言與邵學文進行洗手消毒,莫問春則負責協助抬起患肢。齊慕言為主刀醫生,既要安裝裝置調整鏡頭,還需處理諸多事務;邵學文年紀偏大,體力有限,但他身為副高階職稱並已晉升副主任醫師,故只能由莫問春負責抬腿事宜。
抬腿操作有著嚴格的標準和要求,首先從手術區域開始消毒,直至腳尖部位。消毒接近尾聲時,需一手抓住一兩個腳趾,將整條腿抬起離開手術床,以便術者能全方位無死角地完成消毒步驟,這項工作相當耗費體力。
接著是打孔、置入鏡頭,搜尋撕裂點。齊慕言心中早已牢記鬚眉的MRL影象,迅速找到撕裂位置。經過再次確認後,他取出難得獲取的進口生物螺釘,仔細端詳一番,手持圓頭刀開始精修。正當他準備下刀之際,邵學文驚訝地問道:“齊醫生,你這是要做什麼?”
齊慕言停下手中的動作,對邵學文解釋:“這個螺釘稍微大了一些,不必全部植入。畢竟它是異物,植入肌肉內越小越好恢復。”
“你可要想清楚了。這東西就這麼一點點,削薄了容易斷裂,那個部位張力較大,稍有不慎就會折斷在體內。”邵學文憂慮地說。齊慕言在術前並未提及要修整螺釘的事宜,那是因為系統對此有所保密要求,畢竟對於其他人來說,系統的細節需要嚴格保密。
“邵主任您儘管安心,我已周全考慮過,絕無差池,最後在外用齊膏加固即可。這女孩未來肩負重任,不可就此因手術受阻。”
邵學文愣了一下,回應道:“行,我贊同,如有意外,我一力承擔,你儘管放手去做。”
“萬分感謝!邵主任。”
齊慕言手握手術刀,正要開始操作,這時莫問春再次開口:“喂,齊哥,這可是一筆五萬元的手術費哪。”
齊慕言向她投去堅定的目光,隨即開始手術。此刻,邵學文內心壓力巨大,作為市內三甲醫院的資深副主任醫師,他在醫界耕耘大半生,深知醫療事故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但他依然選擇為齊慕言擔保、支援他的決定。這不僅是一種關愛,更是一種無所畏懼的責任感。國內醫療界的種種弊端令人詬病,不少深受其害的人都在抱怨。然而,僅僅數十年間,我國的醫療體系已然大幅完善,醫療水平顯著提升,這些都離不開這一批敢於擔當的老醫生。若非他們對年輕醫者的無私培養,醫療事業不可能發展得如此迅速。如今,“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陳腐觀念早已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