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軍帳內,三尸魔王正下令嘍囉小校去捉拿狡猾的公差以及唐僧一行和經擔。正在此時,孫悟空變化為公差,走進營帳,面對魔王稟報道:“小校在此稟報三大王,已經成功誘騙唐僧過了山嶺,現已送往黯黮林準備正式處置,以報昔日之仇,請三大王暫時收兵,讓小校引領唐僧他們前往。”魔王聽罷笑道:“孫行者,你就這點伎倆嗎?有真本事不去做人,卻扮作一個小校公差。如果你真有神通,何不用當年透過此地的手段,與我三位大王正面交鋒,光明磊落?你還想用這種欺詐手段矇混過關,掩蓋你的罪過?豈不知我魔王目光如炬,洞察一切,豈會被你輕易欺騙?速速交出唐僧和經擔,讓我一雪前恥。”
孫悟空性格急躁,一聽這話,立刻現出本色,直言道:“妖魔,我就是孫外公,你又能怎樣?”話音剛落,他便抹去偽裝,現出本來面目。魔王見狀,立即起身,意圖擒拿孫悟空。悟空動作敏捷,迅速奪過旁邊小校手中的棍棒,衝出中軍,與魔王在山嶺上展開激戰。這一場大戰激烈非凡,雙方毫不相讓,一邊是孫悟空決心降服魔怪,一邊是魔王一心想要捉拿唐僧。八戒和沙僧則緊守在經擔前,不讓魔王及其手下靠近。
孫悟空與魔王交手百十個回合,而七情、六慾兩位原本打算上前協助魔王,但見到八戒、沙僧嚴陣以待,氣勢逼人,便不敢貿然行動。孫悟空與魔王時而激烈交鋒,時而稍作喘息,各自思考應對策略。
與此同時,比丘僧與靈虛子看到孫悟空收回毫毛法身,唐僧師徒安全上路,便遠遠尾隨其後,藏身於密林之中。靈虛子詢問比丘僧:“唐僧西天取經註定要歷經諸多磨難,如今已度過九九八十一難,既然真經交付給他,理應讓他順利抵達東土。為何還要讓他們受盡千辛萬苦呢?如果只是為了讓他們經歷苦難,那路上的妖魔奪取經文,豈非褻瀆了這份寶藏?”比丘僧解釋道:“師弟,這其中自有深意。世人修行,事情看得太容易會生怠惰之心,若覺得艱難,則會加倍謹慎。唐僧取得真經,若是來難去易,後人便會輕視。只有讓他們在取經過程中始終保持敬畏與勤奮,才能真正領悟修行的玄妙之處。”
隨後,比丘僧與靈虛子發現唐僧師徒似乎遇到了麻煩,決定返回檢視情況。比丘僧留在山頂等候,靈虛子則化身為一隻蒼鷹,飛至陰雲之上觀察戰況。他看到下方八戒、沙僧奮力守護經擔,孫悟空正與魔王激戰,而唐僧則在一旁焦急擔憂。靈虛子見孫悟空與魔王僵持不下,便果斷出手,以鷹喙啄傷魔王的手指,魔王因疼痛難忍而退回寨中,七情、六慾見狀也趕緊收兵,關閉寨門。
唐僧目睹了孫悟空與魔王的激戰,心中緊張不已。當他看到空中突然出現的老鷹幫助孫悟空,成功擊退魔王時,不禁合掌讚歎道:“善哉,善哉。這隻老鷹真是助力了我的徒弟,彰顯神威。”
三藏法師合掌讚許之時,未曾料到這一切已被靈虛子在半空中察覺。靈虛子聽到三藏的言語,心中驚愕:“原來唐僧師徒頻遭魔難,竟是源於自身心意未純。現在我暫且不必插手,先上山頂與比丘僧商議,務必先糾正唐僧的道念,然後再調伏孫悟空等人的雄心壯志,這才是保護真經的根本。”於是,靈虛子恢復原貌,飛至山頂尋找比丘僧。
果不其然,比丘僧正在山頂松蔭下靜坐,見靈虛子歸來,便問:“師弟,山下的陰雲黑霧可是妖魔與唐僧等人爭鬥所致?”靈虛子回答:“沒錯,確實是這樣。而且,我剛才變成蒼鷹幫助孫悟空,卻發現唐僧對於擊敗魔王表現出歡喜之情,顯然是起了不平之心。”比丘僧聽後微笑道:“師弟,你責備唐僧固然有理,但你化身蒼鷹攻擊魔王時,又是出於何種念頭呢?”靈虛子略加思索,笑道:“師兄,我這可真是責人嚴苛,責已寬容了。”
比丘僧接著說:“為了保護真經,我們必須採取臨時對抗妖魔的策略。然而,三尸魔王指揮七情、六慾阻礙真經東渡,恐怕這場正邪交鋒會對經文造成褻瀆。我和你不妨先把經擔移到山頂妥善供奉,待孫悟空徹底消滅魔王后再交給唐僧。”靈虛子同意了這個計劃,兩人一同來到距離山嶺數里的高山之上,比丘僧一眼便瞧見一座石室。
這座石室位於山巔,由天然巨石堆砌而成,門戶簡樸,內部雖無華麗裝飾,卻異常整潔,彷彿有人精心打掃過一般。比丘僧與靈虛子進入石室,一人捻動菩提子,一人敲擊木魚,開始虔誠誦經禮佛。
另一邊,唐僧見孫悟空戰勝魔王,便喚八戒、沙僧繼續挑著經擔前行。八戒勸道:“師父,咱們不能操之過急,應等待孫悟空徹底剷除妖魔,掃清障礙後再過嶺。倘若那些強盜假裝敗退,前方再生事端,不僅助長了他們的囂張氣焰,還會損害我們的道義,屆時進退維谷。”說話間,孫悟空扛著禪杖,笑容滿面地走來,告知師父魔王已經被趕回寨子,但還不清楚他們接下來的計劃。唐僧認為應當趁此時機趕快過嶺,孫悟空則堅持要徹底清除魔王,以便往來商旅平安通行。唐僧贊同孫悟空的想法,但也叮囑他儘量不要傷及無辜。
就在師徒對話之際,一陣風吹來,伴隨著木魚聲,彷彿從天際傳來。唐僧疑惑道:“徒弟們,你們聽聽,這木魚聲像是從天上飄來的,會不會附近山坳中有寺廟或人家在誦經唸佛?”孫悟空推測可能是某個地方在舉行佛事活動,建議派八戒或沙僧前去探查,如有寺廟或居士,還可暫借宿一天,安置經文。最終,沙僧憑藉敏銳的嗅覺聞到遠處飄來的香氣,確認附近確實有舉辦齋醮的場所,便主動請纓前去探路。
與此同時,被孫悟空打回寨子的三尸魔王正與七情、六慾商量對策。六慾獻計,利用唐僧一心向善、普度眾生的心理,假意向他投降歸順,進而誘騙唐僧師徒入寨,再設局奪經害命,以此達成復仇的目的。魔王贊同此計,下令部下準備好香幡,親自出寨迎接唐僧。
八戒遵照唐僧的指示,來到山頂尋找疑似寺廟的所在,卻並未發現任何寺院蹤跡。他順著山路走了幾步,心中漸感不耐煩,正準備下山,卻巧遇六慾強人手持香幡鼓缽迎面而來。由於誤會鼓缽聲為木魚響,八戒便謊稱自已是來找齋飯吃的和尚,名為豬八戒,只會幹些粗活雜役。六慾強人識破他是唐僧的徒弟,便命令嘍囉將其帶到山寨中。
到了山寨,八戒見到三尸魔王,發現自已被孫悟空戲耍了,連忙解釋自已是來查探木魚響聲並尋找齋飯的。嘍囉也將情況悄悄告訴了魔王。魔王裝作不知情的樣子,邀請八戒到後寨享用齋飯。不明就裡的八戒信以為真,跟著嘍囉來到了後寨,結果卻被一群嘍囉棍棒相向,聲稱要替魔王報復孫悟空的一禪杖之仇。八戒試圖辯解,但嘍囉越來越多,攻勢如雨般猛烈,使得八戒只能舉禪杖抵抗,一時陷入困境,難以脫身。
與此同時,孫悟空見魔王敗退回寨,也退回到唐僧身邊等待八戒的訊息。唐僧聽見持續不斷的木魚聲,催促孫悟空再去尋找八戒,以免生出事端。孫悟空放心不下唐僧與經擔的安全,但在唐僧的鼓勵下,還是快速奔上了高山,果真發現了傳出木魚聲的石室。比丘與靈虛子知道孫悟空到來,便變身為兩位白鬚道士開啟了門。
孫悟空禮貌地詢問他們在誦讀什麼經典,道士回答是在誦讀《心經》。孫悟空感到好奇,因為道士看起來像仙家卻誦讀佛門經典。道士解釋尚未剃度,然後詢問孫悟空的身份。孫悟空如實告知自已是陪同大唐僧人從靈山取經回東土的,目前唐僧在山下遭遇強人阻攔,無法前行。
道士聽說此事後,建議孫悟空將經擔挑到石室中供奉,避免被妖魔褻瀆,並表示對付強人需智取而非力敵。孫悟空按道士所言,將此事告知唐僧,並安排沙僧將經擔送到石室,同時將八戒的擔子和馬匹也一起送去。唐僧在石室中向道士行禮致謝,並讓孫悟空去找尋八戒,合力對抗強人。
孫悟空在山前嶺後搜尋一番,仍未找到八戒,猜測他可能被強人抓走。於是孫悟空化身為蒼蠅,飛入了強人的寨子。他得知六慾強人設計誘騙八戒到後寨,正讓眾多嘍囉教訓八戒。孫悟空暗笑八戒貪食誤事,決定繼續觀察。
他飛入後寨,發現八戒的確被嘍囉圍攻,雖然他奮力抵擋,但終究寡不敵眾。孫悟空低聲提醒八戒施展神通,八戒瞬間醒悟,變作了七情的模樣。孫悟空見狀,也吹了一口氣變成八戒的模樣。混亂之中,嘍囉們認錯物件,開始追打真正的七情,而八戒則趁機逃脫。這一幕引得孫悟空偷笑,也讓八戒欣喜不已。至於接下來會發生何事,只能期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