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長公主府差人送了請帖來,是賞花宴,邀請小姐和大公子二公子到公主府永芳園賞花作詩去。夫人應下了,讓姑娘明日與大公子二公子一同過去。”蘭瀾一踏入房間,曇花便拿了個紅帖子上前來。
蘭瀾一邊往房內走去 一邊順手接過紅貼,賞花宴?
對了,前世她因傷了腿沒去成的那場賞花宴,那時還因此事傷心了很久。
按說她一個不浪漫且不擅詩文的應當是不喜歡這種宴會的,可後日是三月廿九,正逢休沐之日,所以奕王安嘉奕也會到場。
其實所謂賞花宴,不過是長公主牽頭,廣邀京中世家貴女及朝中青年才俊,藉此為適齡皇嗣籌謀婚事罷了。
自古以來婚姻都是改變階級、整合資源的重要手段,何況還是這些皇族世家子女,他們的婚姻可是直接關乎著整個朝堂的走向的。
如今大公主、太子、奕王都尚未結親,自然是此次賞花宴的重點關注物件。
再有,藍玉郡主久未進京,今年卻來了,指定不只是為了蘭家的凱旋宴,賞花宴肯定也會參加,恐怕也是有聯姻之意的。
除此之外,便是她們蘭家三兄妹了。
蘭家此時正在勢頭上,深得聖上恩寵,風光無限,且手握兵權,自然是會被人高看一眼的。
如今她既對那奕王無意,蘭家與皇家便不會牽扯上,至於其他世家的婚配會造成什麼新的影響,還得賞花宴過後再看。
罷了,賞花宴、相親之類的事暫且都可推後,如今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想到此處,蘭瀾立即拿紙寫了一份單子。
“曇花,你按照這個單子,去東市一趟,今日務必把東西買齊了。順便打聽一下相關的店鋪各有多少存貨,去我的私庫支三百兩銀子,先作訂金給他們,讓他們給我們留著。”
“雲錦,你替我去雲隱觀一趟,找自清道長要一個方子。你把我的信給她,她便知道給你什麼了。”
她記得,前世賞花宴過後,再有一月便是太后生辰了。
彼時各國使臣紛紛進京祝賀,其中最為尊貴的當是北邙國的小皇子南宮信。
可小皇子卻在大安參宴期間,暴斃於行宮內。
一個國家的人死於另一個國家,歷來就是戰爭的引火索,更何況這是北邙國皇帝最寵愛的小兒子。
兩國雖交好多年,但此事一出,大戰不可避免。
小皇子死亡的訊息一傳至北邙國,北邙國皇帝大怒,命大皇子親自坐鎮,立即發兵壓境,讓大安王朝給出一個交代。
一時間,大安朝堂快速形成了兩個派別,主和派與主戰派。
主和派以蘭家和太子一黨為首。
一來因為這些年大安的收復之戰,耗費了太多的民力兵力,如今已平定邊疆,正是休養生息的時候,萬萬經不起再來一次惡戰。
二來,他們認為,北邙國皇子無端暴斃於大安,大安確實有責任,北邙國大怒也在情理,應當配合調查清楚,並且酌情給予補償。
但此時朝堂上,卻是主戰派佔上風,尤以奕王一黨最甚。
最後,在多方的推波助瀾下,皇帝安懿德決定發兵出境,蘭承愷無法,只能領旨出兵。
同時,奕王隨軍親征。
可當大安的兵馬抵達邊境時,北邙國卻一改先前叫囂的態度,按兵不動,也拒絕與大安議和。
兩國兵馬僵持之際,大安前朝卻突然傳出皇帝染病,隨後又引發了太子巫蠱之禍。
聞言此次聖上染病是太子行巫蠱之術,詛咒皇帝。
皇帝大怒,命人徹查太子府,果見太子府記憶體有大量巫蠱之物,太子因而落獄。
不久,太子|黨恐慌,遂舉兵自保,助太子逃獄。
此時遠在邊境的奕王卻及時得知訊息,立即帶兵回京勤王。
後弘和太子安嘉禎被廢,改立奕王安嘉奕為太子。
而助他奪得太子之位的那些兵馬,正是蘭家軍。
蘭瀾後來才知道,其實北邙國小皇子暴斃、太子巫蠱之禍,不過都是奕王設計的,更是與北邙國大皇子聯手設計的。
太子舉兵入宮,也是因為有人故意傳了奕王帶兵進京謀反的訊息給太子,所以太子才輕率帶兵出現在皇宮。
而父親答應奕王帶兵進京,則是因為奕王以蘭瀾的命來脅迫他。
若非皇帝親召,外守將領不得隨便帶兵回京,蘭家如今是因勤王,雖得皇帝赦免,但也引起了朝堂各派的不滿。
蘭家軍既與奕王一同勤王,且蘭瀾又嫁給了奕王,在天下人的眼中,蘭氏便是傾向了奕王,為了自已女兒和蘭家的未來,蘭承愷只能投向了奕王一黨。
易太子一事剛結束,邊疆又突然戰事告急。
原來是蘭家軍一舉回朝,北邙國便沒了顧忌,在大安儲君相爭時,北邙國不宣而戰。
更是憑藉著謀士何勇所制的新型兵器——何氏神弩,一舉拿下了大安五座城池。
一路燒殺搶掠,宣稱為小皇子報仇,對所攻之城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殺。
此戰過後,大安皇朝大傷元氣,邊境各城死傷無數,一蹶不振。饒是蘭承愷帶兵日夜兼程返回邊疆,也是於事無補,再無力抗衡。
先前的收復之戰,蘭家軍已經大傷元氣,後又有奪嫡之戰,他們實在是經不起這一戰了。
最後,蘭承愷只能以死謝罪。
可在他死後,卻被人誣告是通敵北邙國,畏罪自|殺。
如今重生一世,她拼盡全力也得阻止此戰,不僅為了父親,也是為了那些無辜的百姓。
她們將軍世家,其實才最不喜歡打仗,因為從小見多了戰爭的慘烈。
最重要的是,她並不想當奕王的棋子,如今她雖然沒有與他成親,但是這場戰爭若是被挑起,隨軍的皇子也只會是奕王。
當今皇帝有五個兒子,而適齡的只有太子和奕王。
太子不將兵,太子身為一朝的儲君,未來的一國之主,通常是不會出徵的。
那麼最終的人選,還會是奕王。
他早已算準了此戰能達到一石二鳥的效用,不僅是廢太子計謀中的一環,也是毀了蘭家的一步。
而且,這場權力之爭中,有謀權篡位之心的人不止奕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