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7章 奇裡乞亞長城

奇裡乞亞平原東北方,山脈與平原之交的丘陵上,一座大營依山而建,綿延不絕,巡邏的駱駝騎兵往來穿梭,步兵方陣在空地上演練,工兵團則管帶著奴隸營,在重要山口處修建防禦工事。

這是阿馬努斯山門,奇裡乞亞平原的三道重要山口之一,扼守著奇裡乞亞平原與馬什裡克地區的關鍵通道,雖然在地勢上沒有奇裡乞亞山門險要,但依然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易守難攻之所。

去年年末的那場戰爭中,東羅馬帝國將大量的奇裡乞亞難民趕往東方,帝國情報部門的阿瑞斯探員則混入難民之中,配合大軍一起,攻下了阿馬努斯山門的要塞,負責拋撒“迦太基之鹽”的吉普賽部落和斯拉維斯快速騎兵也是透過這處山門進入杜勒卡迪爾貝伊國與白羊王朝境內,將大片的冬季草場化為死亡之地,讓那些遊牧部落打了整整一冬的生存之戰。

後來,東羅馬帝國將奇裡乞亞行省視為至關緊要之所,除了尚在馬穆魯克王朝控制下,重要性不算高的貝倫山口外,奇裡乞亞要塞和阿馬努斯要塞均得到了大規模擴建,金錢,物資,人力……負責修建防禦工事的工兵們得到了他們想要的一切。

由於巴耶濟德二世十分果決,並沒有與東羅馬軍隊硬碰硬,選擇了保全實力,逃向東方,貢薩洛率領的北路軍團已經基本結束了高原戰事,梅赫梅特的南路軍團也將卡拉曼殘部逼入卡拉曼城一帶,兩路大軍共計三萬主力進入奇裡乞亞平原,其餘部隊則繼續執行清剿及衛戍任務。

目前,奇裡乞亞平原的東羅馬軍隊達到五萬,分三個大營駐紮,眼前的這座營地便是駐紮在阿馬努斯山下的阿馬努斯大營,是配屬工兵團最多的一個大營。

正值清晨,以撒吃完早飯,檢查完營地情況,便將日常事務交給率部前來的紫衛軍副軍團長米哈伊羅·安傑洛斯,自己則進入經過翻修後的阿馬努斯要塞,回到自己的房間中。

這個冬天,以撒一直沉浸在繁忙的軍政事務中,在奇裡乞亞平原四處巡查,試圖儘早將這片膏腴之地穩定下來。

在以撒的戰略計劃中,奇裡乞亞是最重要的,南北加拉太的混亂與荒蕪無關緊要,佔據下來的一小片卡帕多西亞更是連行省都沒有建立,當地正教徒在以撒的勸說下向西或向南遷移,遠離紛爭前線。

除此之外,以撒還主持了阿達納戰時工坊的搬遷,奇裡乞亞移民的安置,軍用物資的調遣和大規模防禦工事的修建,最終目標是將奇裡乞亞打造成東羅馬帝國進入馬什裡克的前哨基地,並使其堅不可摧。

至於政府搭建以及其他的基礎設施,以撒將其交給了各位政務官員,他們雖然沒有以撒的遠見之明,但依舊是能力不錯的佼佼者。

為自己斟上一杯葡萄酒,以撒拿出紙筆,思索著信件的內容。

“親愛的阿方索,我的教子,這是我今年給你寫的第一封信,願你身體健康,武德昌盛,願上帝保佑你。”

這封信是以撒寫給東印度總督阿方索·德·阿爾布克爾克的,主要目的是稱讚東印度公司在戰爭中大量的金錢支援和物資貢獻。

大土耳其戰爭耗資甚重,由於以撒直接採取了最暴力的方式採取“與敵諧亡”的破壞政策,新佔領的領土不僅收不到任何稅,還必須依賴漫長的補給線調動物資,每一寸領土都在虧錢,若沒有殖民地的補充,以撒根本打不起這樣的仗。

如果換成其他君主,以撒可以肯定,他們絕對會與小亞細亞半島上數量龐大的穆斯林達成妥協,根本沒有足夠的國力來將他們徹底清除,但以撒不會這麼做,哪怕虧損幾百萬索利都斯,他也必須將小亞細亞納入核心領土,為子孫後代留下更多的資源。

此外,在以撒的偉大戰略中,東印度艦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前三個計劃已經完成,最後的攻勢即將開始。

“你之前寫信說,馬六甲蘇丹國的幾次反撲已經失敗,迫不得已簽署和約,馬六甲總督區已經基本穩定下來,我對此感到十分欣慰,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眾人皆知,保住這條黃金水道,於國於民均有重大貢獻……”

以撒斟酌著詞句,回憶著阿爾布克爾克上一次來信透露的資訊,繼續寫著。

“聽聞你與一名斯里蘭卡少女誕下了一名男嬰,取名為珀爾修斯,作為你的教父,我希望你不要有種族和膚色上的歧視與偏見,上帝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基督徒,你可以將他送回帝國本土,接受更好的教育……”

這些年來,由於大航海與大殖民的加速開展,羅馬人的腳步遍及小半個世界,混血族裔逐漸增多,以撒從一開始便堅決主張接納與寬待混血羅馬人,為他們提供了不少機會,沒有讓他們像原時空中那樣處於“兩邊皆不待見”的尷尬境地。

東羅馬帝國不是原時空中的大英帝國,沒有那麼濃厚的種族歧視與膚色偏見,只要原住民願意信仰東正教,使用希臘語,老老實實地尊奉東羅馬帝國的統治,實在沒必要對其趕盡殺絕。

在此背景下,混血族裔自然越來越多,雖然他們在大部分情況下都是以私生子的身份存在於世上,但羅馬人的部分血脈和與生俱來的東正教信仰能夠讓他們在殖民地獲得更多的機遇,得到更高的社會地位。

至於名字,以古希臘或古羅馬人物為私生子取名是近十幾年來在東羅馬帝國興起的一股熱潮,尤以尊崇古典文化的西歐裔移民最為熱衷,比如阿爾布克爾克的私生子珀爾修斯,比如貢薩洛的私生子伊阿宋,再比如富格爾的私生子克拉蘇。

對於這種東羅馬特色的“文藝復興”,以撒向來秉持鼓勵態度,古希臘和古羅馬神話早就喪失了宗教意義,演變為一種融入血脈的歷史文化,東西方教會在這方面都比較開明,梵蒂岡教廷甚至還在文藝復興運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接下來,以撒又逐一對阿爾布克爾克來信中提到的話題進行回應,從信中可以得出,這尊“東方雄獅”在印度洋上過得風生水起,正躊躇滿志地準備建立更多功勳。

“你在信上說,準備在東印度總督區採取“傳播基督教,聯合印度教,對抗伊斯蘭”的宗教政策,我對此感到十分欣慰,印度人口眾多,且也是舊大陸文明的一員,我們無法把對待墨西哥土著的政策推廣到他們身上,聯合當地力量是必須的……”

以撒蘸蘸墨水,繼續寫道。

“這封信件是教父給教子的私人信件,當我寫這封信時,帝國中央寄給東印度總督區的正式公文想必已經到路上了,我們透過埃及的信件網路向印度洋傳遞資訊,新任的馬穆魯克蘇丹惹惱了不少人,他們願意繼續為我們提供服務……”

“當你看到這封信時,想必已經從提前抵達的公文上得知了我的全部計劃,我費盡心思,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將小亞細亞東部的穆斯林逼上決戰的戰場,將他們的有生力量儘可能地一掃而空,從漫長的治安戰和邊境襲擾中擺脫出來。”

“為了這個目標,我已經做了許多,但無論是奇裡乞亞的堡壘化,卡帕多西亞的起義,針對冬季草場的襲擊,這都是遠遠不夠的,白羊王朝的內戰已經結束,雅各布很可能並不願意在剛剛登基時立馬開展大規模戰爭,這與我們的根本利益是不相符的。”

“我們必須趁著白羊王朝實力大損之時,將他們逼上戰場,交給你的任務是最重要的一環,只要能夠圓滿完成,小亞細亞東部的穆斯林便再無翻身餘地。”

以撒按壓住激昂的心緒,加快了筆。

“奇裡乞亞的堡壘化工程正在極速進行中,開春之前,我會把一切事務安排好,並牢牢守住關隘要塞,將馬什裡克地區的遊牧部落堵在阿馬努斯山脈以外,讓他們聚在一起。”

“缺衣少食的冬天已經讓他們產生了嚴重的混亂,奇裡乞亞是他們所能接觸到的最近的優良草場,而我會將這裡打造成一面金盾。”

“開春之後,我將率部遠征,由於落後的道路和持續一冬的混亂,我的大軍很難從當地得到足夠的給養,我將僅僅攜帶兩個月的糧草。”

“如果在這兩個月內,我沒能殲滅穆斯林的主力,前期的一切準備便灰飛煙滅,我也許只能像曼努埃爾一世一樣倉皇西逃,下一次的大規模戰爭不知道要得到何年。”

“我已經快五十歲了,不願再等。”

以撒沉默片刻,繼續寫著。

“阿方索,你是我的教子,我妻子的堂親,我兒子的表親和朋友,我將帝國的未來和家族的榮耀交付到你的手上,願你武德昌盛。”

以撒寫完信,將信件封好,在火漆上蓋好個人紋章。

舉起酒杯,慢慢地將葡萄酒喝完,以撒叫來侍從,把信件交到他的手上。

開啟房門,以撒走出房間,來到城堡的制高點,從山脈俯瞰整座平原。

現在的阿馬努斯城堡並不算大,在之前的戰爭中還遭到過破壞,工兵團正在加緊修繕,並在北側和南側的山脈上繼續建造中小型城堡,用以固守。

以撒叫來衛隊,從側門出城,向北邊的山脈迅速馳去。

阿馬努斯城堡附近駐紮著不少軍隊,以撒來到加泰羅尼亞傭兵團的駐地,找上了新任大團長內森。

這裡同樣在進行著大工程,工兵團和奴隸營修築著小型要塞,這是奇裡乞亞長城的一環,當一連串的堡壘群全部修好時,這裡將成為穆斯林遊牧部落的禁區。

“陛下,情況還行。”

內森騎著馬,跟在以撒的側後方。

“您提供的建築方法非常有效,速度很快。”

內森笑著說。

“我們用奧斯曼式的小型火炮測試過,防禦力足夠了。”

以撒點點頭,看著內森有些泛白的頭髮,拍了拍他的肩。內森是個西歐人,曾經擔任前任阿拉貢國王阿豐索五世的加泰羅尼亞衛隊長,率部參加過君士坦丁堡之戰,曾和以撒一起火燒加拉塔,埋葬了哈利勒大維齊的陰謀。

這些年的埃及之行讓內森變得沉穩了許多,在加泰羅尼亞傭兵團裡威望很高,由於他的勞苦功高,他的家族在君士坦丁堡得到了皇室的厚待,雖然達不到頂級世家的層次,但依舊是皇后宴席的常客。

努比亞盟友覆滅後,馬穆魯克王朝內戰告終,兩大傭兵團迫不得已迴歸帝國,內森攬下了全部罪責,但以撒並未施加任何處罰,反而為傭兵團提供了新的訂單,要求他們駐守奇裡乞亞的諸多要塞,將主力軍團解放出來。

奇裡乞亞的地方部隊還沒組建起來,但堵死遊牧部落的任務卻迫在眉睫,除了從埃及歸來的加泰羅尼亞傭兵團和納瓦拉傭兵團外,以撒還將西歐人利用了起來,支援來自英格蘭的勞埃德·斯塔福德組建了金牛座團,共同承擔守備任務。

以撒來到一片工地,穆斯林奴隸負責將建築材料搬到指定位置,工兵們則將阿達納戰時工坊所生產的水泥,河砂,骨料和石子攪拌成原始混凝土,用於堡壘群的修築。

建築技術革新後,參謀幕府在以撒的指示下對軍事建築進行了不少研究,最終依照所選用的建築材料,將軍事建築分為三種,各有各的優勢。

第一種建築是傳統的石質建築,使用花崗岩和大理石作為主要材料,搭配水泥及砂漿作為粘合劑,優點是強度極高,石質稜堡可以對抗火炮轟擊,缺點是消耗時間很長,造價較為昂貴。

第二種建築是混凝土建築,使用鋼筋及混凝土作為主要建材,優點是成型速度快,強度雖然趕不上大理石,但面對缺乏火炮的穆斯林軍隊已經綽綽有餘,可以在短時間內建造出還算不錯的軍事要塞。

第三種建築便是木製建築,一些工程部隊在以撒的引導下對傳統的木製寨牆進行了一些改良,用混凝土填補到密集的木頭陣列中,防止火攻的同時,能夠有效地提升建築強度。

目前,“奇裡乞亞長城”除了控扼山門的兩座大型要塞外,其餘的堡壘群均採用混凝土澆築,中型城堡使用鋼筋,小型城堡及城堡之間的城牆採用木筋,由於鋼筋的價格不低,前來犯邊的穆斯林軍隊多為遊牧騎兵,攻城能力較差,大部分建築還是採取了木筋混凝土的特殊方法。

“帝國礦業大學的新發現呢,都利用上了嗎?”

以撒繼續走著,向內森問道。

“不要小看新增劑,它們雖然不是混凝土的主要成分,卻能很好地方便施工,提高強度。”

“工兵團的負責人告訴過我,都用了,陛下。”

內森回答道。

“我們也嚴格遵照了您的指示,石棉纖維全部由薩拉森奴隸負責運輸,處理和新增,士兵們基本不怎麼接觸。”

“很好,我去看看。”

以撒點點頭,走向一道城牆,撫摸著已經凝固下來的混凝土牆面。

自從東羅馬帝國在色雷斯地區開展新村運動以後,建築行業迎來爆發,大量的資金湧入建材市場,水泥廠,石灰廠,採石場,採沙場……各式各樣的工坊或礦場冒了出來,需求刺激了生產,完整的產業鏈逐步建立,成本被一步步平攤,到現在,水泥的價格已經不算太高,河沙與大理石也乘著這場春風而不斷降價。

再者,帝國礦業大學的石材系與君士坦丁堡大學的工程系還在以撒的資助下不斷地探索更好的原材料配比和更好的水泥新增劑,透過先進的技術來儘可能地提高效率。

現在,東羅馬帝國主要掌握了兩種可以用於混凝土新增劑的天然材料,分別是硼砂與石棉,前者可以透過延長混凝土凝結時間來方便大規模施工,後者則可以大大提升混凝土建築的穩定性與強韌度,在防凍防裂方面也有不錯的成果。

石灰,大理石,河沙,硼砂,石棉,黃鐵礦渣……對於東羅馬帝國來說,這一系列的建築材料簡單而易得,愛琴海沿岸雖然缺乏優質煤鐵,但建築材料可是無比豐富,安納托利亞擁有著世界上最多的硼砂儲量以及最多的大理石和花崗岩儲量,用於混凝土新增劑的石棉可以從新色雷斯開採得到,用於製作水泥的黃鐵礦渣更是由於冶鐵業的繁華而價格極低。

此外,石灰石和硼砂均能用於玻璃製造業,這不僅是化學工業的先驅,也是撬開微觀世界的大門,東羅馬帝國在這方面可謂是得天獨厚。

登上一座山坡,以撒看著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堡壘,心中湧出一絲自豪之情,等奇裡乞亞長城完工後,穆斯林遊牧部落要是在想西進洗劫,他們就只能從一片荒蕪的卡帕多西亞進入南北加拉太——在以撒的默許下,那裡已經沒什麼有價值的城市和鄉鎮了。

太陽高高掛在頭頂,將溫暖灑滿整片大地,冬季即將過去,山間的積雪悄然融化。

……

印度洋北部,南亞次大陸南方,斯里蘭卡島。

斯里蘭卡島是東羅馬帝國在印度洋上的統治核心之一,東印度總督府便設在島嶼西部的港口中,這裡的物產雖然算不上豐饒,商業價值一般,但至少地理位置優越,不用深度介入印度諸國的陸上爭端,可以憑藉海峽之利隔岸觀火,將海軍霸權發揮到極致。

目前,東印度總督阿爾布克爾克已經透過懷柔手段和軍事強權壓服了諸位斯里蘭卡王公,包括科倫坡在內的西南方由總督府直轄,其餘土地依然由本地王公統治,他們會與總督區簽署保護協議與商貿條約,服從東印度公司的管控。

至於信仰,斯里蘭卡島以上座部佛教為主,東印度總督阿爾布克爾克在以撒的指示下執行了宗教寬容的政策,並沒有用強制手段迫使其皈依東正教,而是採取了較為溫和的傳教方針,保護了康提聖城不受侵犯,給予了那裡的僧侶不少自治權力。

當然,作為後世者,以撒擁有著超脫時代的先見之明,他十分清楚,斯里蘭卡的佛教已經在之前的外族入侵中遭到過嚴重破壞,雖然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復興,但內部組織已經大不如前,是可以透過溫和手段讓他們逐步皈依的,沒有大肆迫害的必要。

原時空中,斯里蘭卡的數次佛教復興,無一例外是從臨近的緬甸吸納了大量佛教僧侶與佛教知識,東印度總督區雖然寬容對待本土佛教,但卻對外來僧侶秉持嚴厲禁止態度,一旦發現,當即驅逐。

數年時間過去,在溫和政策的指導下,斯里蘭卡島已經逐步穩固了下來,正在成為東印度公司進入印度次大陸的堅固橋頭堡。

科倫坡城外,位於山坡上的總督府中,阿方索·德·阿爾布克爾克看著腳下的城市和城外的茶園,靜靜地抽著雪茄。

就在前不久的三月初,他收到了從埃及而來的政府公文,得知了帝國中央的戰爭計劃,並立馬開始了自己的準備。

“總督閣下,一切就緒。”

一個聲音從背後傳來,這是他的秘書官。

“已經可以確認,莫三比克總督和東非總督同樣收到了公文,他們也在為計劃做最後的準備。”

“很好。”

阿爾布克爾克簡短地說。

“聽說,一些探員很早就抵達了東非,他們也將參與到這次計劃中,是這樣嗎?”

“是的,閣下。”

秘書官回答道。

“在計劃中,他們將聽命於您,並向您提供幫助。”

秘書官頓了頓,回憶著。

“他們似乎來自於一個新成立的情報分部,人數很少,好像叫哈迪斯。”

“哈迪斯……死神,冥王,好名字。”

阿爾布克爾克笑了笑,將雪茄扔在一邊,披上斗篷。

“以上帝與皇帝之名,隨我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