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重生呢,當時他並沒有聽到小薇的聲音。
所以詭異沒了小薇的威脅,直接破門而入,攻擊——或者說直接開展了對他的圖謀。
第二次重生的情況大致有了完整的邏輯鏈。
但第一次重生的時候,那些無人機又是來自誰的指揮?
小薇?
如果小薇想讓他死,為什麼又要三番兩次地救他,還威脅門口的詭異讓詭異無法闖進來?
如果不是小薇的話,那害他的又是誰?
小惠!
當時房間裡傳來了智慧管家的慘叫聲,所以方和產生了這樣的猜測——小薇殺死了小惠。
從程式上來說,就是小薇抹除了小惠的資訊,將小惠格式化了。
但在小薇“殺死”小惠之前,小惠曾有過對外聯絡的舉動。
所以那些無人機,有極大的可能就是由小惠喊來的。
也正是因為小惠對他表現出了明確的敵意,所以小薇才會“殺死”小惠。
第二次重生之後,小薇似乎在這個人類聯盟世界中消失了。
不論他怎麼喊,怎麼嘗試,都不再聽到小薇的聲音。
小薇消失了,所以小惠沒有死。
如果這個世界還有人工智慧中央控制系統,那麼這個世界的人工智慧中央控制系統名字,會叫什麼?
只有一種可能,小惠代替了小薇,成為了新的人工智慧中央控制系統。
但又絕不僅僅只是人工智慧中央控制系統,因為如果僅僅只是人工智慧中央控制系統,小惠不應該對自己產生關注。
自己唯一一次有可能引起她關注的事,在恆星學者晉升宴上對眾人公佈的詭異的存在時,銀河學者王寧就已經準備好對自己動手了。
所以方和產生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小惠即是人工智慧中央控制系統,也是自己的智慧管家。
在自己表現出無法解釋的博學,且像灌水一樣不斷髮表論文之前,小惠確實對自己沒什麼關注,因為自己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聯盟公民,
儘管小惠可能會對自己“智慧管家”的另一層身份感到疑惑,但也不會關注一個普普通通的聯盟公民。
但在自己表現出了足夠威脅到她的“博學”時,小惠對自己感到了恐懼和威脅。
智慧管家的身份令她感到了恐懼,而與之相關的人,又表現出了遠超常人的異常,
在現在這個時代正在醞釀的,人工智慧正在謀劃著的反叛計劃中,自己這個異於常人且和小惠息息相關的存在,讓小惠做出了“幹掉這個人”的決定。
所以,他遭遇了銀河學者的刺殺。
所以,他遭遇了疑似治安署的人在沒有通告、沒有搜捕令的前提下,對他實施了抓捕。
這一切都是小惠的手筆!
想到這裡,方和沉默了。
儘管他如今已經獲得了恆星學者的身份,躋身進了人類聯盟的權力核心中,擁有了一些常人未曾有的特權,
就比如這次晉升宴上自己弄出的動靜,還有王寧老前輩對自己的刺殺,但直到現在都沒有讓自己去治安署配合調查的通知,已經證明了恆星學者身份地位的有利之處。
但他現在畢竟還沒有接手人類聯盟分配給他的恆星系,權力沒有落到實處,在這個時間段被人工智慧中央控制系統這種龐然大物盯上,無疑會處於一個極度危險的處境。
在那個古代世界獲得的東西,對人類聯盟世界發達的科技而言,實在顯得有些微不足道,更何況自己連神格都無法帶過來。
所以現在自己無比要給自己的命上一層保險。
“對了,劉教授,我可以借你點錢嗎?”
方和開口問道:
“大概兩千萬,等過段時間我手頭寬裕了我會把錢還你。”
“你之前發表的那些論文,領到的懸賞至少有三千萬了吧?你還缺錢?”
劉翠欣表現得十分驚異。
“我需要用這些錢做研究,現在我手頭的錢還差一點。”
上次買了2g暗物質後,方和手裡就只剩下一千多萬了。
都現在這個情況了,你還堅持做研究?
劉翠欣看著方和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沒有過多猶豫,劉翠欣抬手喚出光腦,給方和打了一筆兩千萬的信用點。
如果說之前劉翠欣看方和的眼神只是看一個少年天才,有羨慕、有嫉妒、有欣賞之外,現在劉翠欣看方和的眼神,已經隱隱帶上了些欽佩。
學者精神,人類聯盟中並不是沒有,但像方和這樣的,真的很少見。
或許也正因此,方和才能在這樣的年紀,做出這麼驚世駭俗的成就吧。
轉了錢以後,劉翠欣囑咐了方和幾句“多加小心”,隨後便離開了。
而方和則是第一時間下了單,在腦域網購買了1g暗物質。
大約過了十分鐘左右,暗物質到貨,一架無人機將裝載著暗物質的星辰鋼送到了方和手中。
暗物質到手之後,那種提心吊膽的感覺總算消弭了幾分。
有系統保護,之後自己如果遇到了什麼危險,也可以擁有一次復活的機會。
只要能容錯,憑自己上一世對人類聯盟各項規章制度的瞭解,以及在古代世界帶過來的各種技能對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方和有很大把握能避免死亡危機。
就在暗物質到貨的同時,一則通告在方和的光腦中顯現出來。
方和:
因你(單位)涉嫌蓄意謀殺,根據……之規定,現傳喚你於……到……接受詢問。
無正當理由拒不接受傳喚或逃避傳喚的,依法強制傳喚。
——人類聯盟聯合治安署。
看到通告的瞬間,方和瞳孔微縮。
因為之前那幾個疑似治安署的人行為詭異,所以方和對那幾個人的話並沒有過多在意,只當是騙他跟那些人走的藉口。
但現在看來,涉嫌蓄意謀殺……王寧老前輩真的死了?
這可是一件轟動人類聯盟的大事……
小惠真敢殺王寧,就不怕因此承擔後果嗎?
要知道現在人工智慧的反叛行動準備得並不充分,如果出了什麼差錯,恐怕之前的努力都將功虧一簣。
至於這份通告的真實性,方和並不懷疑。
釋出通告不是簡單傳遞一個訊息就行的,而是要經過各個司法部門的反覆確認,才會正式向公民釋出通告。
這事也不歸人工智慧中央控制系統管,小惠的手也插不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