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越橘和雪梨服侍元清素起床後,越橘便帶著信封及銀子出府去了,雪梨則陪著元清素去給老夫人請安。
今日元清素請安時辰故意比往日稍晚了一些,等她到了薔薇苑時,元清娜和元清雨已經請完安回去了,元清華依舊是沒有來。
進入正房就看見老夫人臉色不好的坐在正座上,二夫人則坐在下側對著她微笑,絲毫看不出來對元清素昨日的不滿。
“孫女給祖母請安,今日孫女來遲了,還望祖母責罰。”元清素恭敬的請安。
老夫人像是不介意般問道:“今日請安如何來的這麼晚。”
“回祖母,昨日在陳府的宴席上,孫女答應給今日要給楊夫人送琴譜的。奈何昨日發生的事情有點多,孫女忘記了,今早才想起。因為孫女答應人在先,不能做那背信之人,所以就先將琴譜準備好,才耽誤了給祖母請安,請祖母責罰。”元清素說的有理有據,其實如果可以的話,她倒是真不願意來給老夫人請安。
老夫人聽到元清素的解釋想發落也不是,不發落還有損失自已的威信,要是各個子孫都如此,因為點事情就不來給她請安,那她在這偌大的將軍府還有何威嚴可說。
二夫人看出了老夫人為難,適時開口道:“老太太,素姐兒說的是應天學院院長楊大人的夫人,昨日素姐兒琴彈得著實不錯,所以楊夫人才向素姐兒要了這琴譜。媳婦兒早起還聽說,外邊正傳我們將軍府二小姐是如何的有才情,在這京都府可堪一絕呢。現在我們素姐兒,在這京都可算是出名了。”要說老夫人和二夫人不嫉妒那是假的,本來這名聲該是元清華的,可惜最後被元清素奪去了。
二夫人絕對猜不到老夫人此刻心裡想的是,元清素要是自已的親孫女就好了。
二夫人此刻想的是元清素要是死了就好了,那將軍府就沒人會和她的女兒爭高低了,日後她女兒一定會有個極好的前程。
元清素低下頭彷彿是被二夫人的一番話羞紅了臉一般。
“素姐兒既有這般才情,早就應該跟祖母和你二嬸兒說,祖母之前還當你身子不好,才沒讓你多出府走動。”老夫人這話一邊是打聽元清素為何突然間才情橫溢,一邊又責怪元清素故意隱瞞自已的才情,自已的祖母都不說,這是不拿她們當一家人呢。
“祖母這是心疼孫女,孫女自然是感激祖母的。”元清素就是不說自已的才情如何來的,老夫人和二夫人自是不會主動問她,那她又何必自已主動交代呢。
老夫人和二夫人在眾人請安之前商量過,她們想質問元清素為何會念詩、撫琴,卻又因為不給她請教導師傅而心虛,萬一元清素反過來問她們,為何只給元清華請而不給她請,她們可不能再拿元清素身體不好來搪塞她了。
既然打聽不出來什麼,索性也沒再說什麼,反正對她們來說,目前情勢已經不能再差了。最後對於元清素請安遲到這件事,老夫人就簡單的罰她抄寫了一份《心經》交給她而已。
老夫人接受完府里人請安就應去用早膳了,元清素故意以自已遲到為原由,要服侍老夫人用膳,老夫人自是不會反對,便由二夫人和元清素扶著去了正廳用膳,這應該是元清素兩世加一起第一次服侍老夫人用膳。
等老夫人膳食用的差不多時,下人就進來報,說是越橘帶著楊府的下人來了,說是楊夫人要給元清素送禮的。楊府來的是一位老嬤嬤,後邊跟著兩個抬著小箱子的小丫鬟。
楊大人雖說是應天學院院長,官職才正五品,但是他畢竟掌管京都最高學府,其夫人又跟內廷關係密切,老夫人是可以不用接見,但是二夫人還是需要的,何況元啟明還是在應天學院做伴讀的。
“既然來的是婦人,老二媳婦兒,你帶著素姐兒一起去正廳接見吧。”
“是。”
二夫人和元清素告退後,一起去了正廳。
來到正廳就看見越橘和楊府來的人站在正廳中。二夫人坐在了正座上,元清素則坐到了二夫人左下側的座位上。
“奴婢是楊府楊夫人身邊的貼身嬤嬤,拜見二夫人,拜見二小姐。奴婢奉我們夫人之命,為感謝二小姐贈送的琴譜,特此送來回禮,望二小姐笑納。”說罷,楊府來的兩個小丫鬟將手中的箱子放在了正廳前側的地上,並開啟了來。
箱中裝的一些琴譜,既是楊夫人送來的,自然不會是平常的,元清素不用猜就知道,裡面必定是一些罕見的琴譜。
“楊夫人真真是太客氣了,素姐兒,既然這是楊夫人送給你的,那你便收下吧。”二夫人畢竟沒有學過琴,見箱子裡也不是什麼稀奇之物,便讓元清素收下了。
“請嬤嬤回去後替我向楊夫人道謝,說是小女感謝她送來的琴譜,這可比什麼金銀財帛要好得多。”元清素說罷便起身行了禮,楊府的嬤嬤自然是不敢接受元清素的禮,便側了身子替她們夫人受了半禮。
“二小姐客氣,我們夫人還說了,二小姐的琴技是在她之上的,日後還會有麻煩二小姐的事,還望二小姐屆時能常過府一敘。”楊夫人這是給了元清素極大的面子,誰人不知,就連內廷樂府都是經常要請教楊夫人的,元清素要是常去楊府,說不定哪天就和內廷接觸上,日後的前途榮耀可就說不準了,此話含義元清素知道,二夫人也是明瞭的。
“楊夫人真是太客氣了,我們素姐兒和華姐兒可是十分願意幫助楊夫人的,屆時還望楊夫人對我們府裡的兩位小姐多加照顧。”二夫人笑著將元清華主動列為楊夫人要請教的名單裡,楊府來的嬤嬤沒有應答,只是笑笑不語。
二夫人尷尬的拿起一旁的茶水裝作喝了起來。
“小女哪有楊夫人說的這般好,日後楊夫人有需要小女的地方儘可給小女發請柬,小女定會前去,這是小女可以跟楊夫人學習的榮幸。”
楊府來的嬤嬤聽到元清素這番話,心中頓覺她是個通透的人兒,可比座上的那位夫人強多了。
先皇建立乾朝起,便是崇尚以文治國,所以同等官職下,文官在朝內比武將更會有地位。她們老爺那可是與朝中多名文官關係密切,甚至有些高官還是她們老爺的學子呢。雖然她們老爺官位不高,那也不是誰都可能接她們家的請柬的。
“如果二夫人和二小姐沒有別的吩咐,那奴婢就先告退了,奴婢還要回府給我們夫人覆命。”
二夫人客氣的讓楊府嬤嬤回府後給楊夫人帶好,元清素則讓越橘親自送她們三位離府。
二夫人剛從正廳離開,若晴就來報說是人牙子來了,處理完錢媽媽一家發賣的事。二夫人就聽到了下人來報,楊夫人派人送禮給元清素的事就在京都傳遍了。以至於元清素的名聲被外界傳的,都超乎元清素自已的想象,更甚於前世元清華。
元清華最近被二夫人禁足在房間抄《心經》,抄的正是心煩意亂的時候,誰成想二夫人又來怒斥了她一頓,讓她對元清素的恨意更加濃烈。
“你說你,如果你沒把元清素請上臺,今日在京都眾夫人口中流傳的就是你元清華,日後你找個什麼婆家不好找,那皇子妃你都是當得的。現在好了,她元清素得了楊夫人的看重,日後經常進入內廷都是可能的。你呢,人家連你提都沒提,還是我上杆子給人家介紹你,你就給我好生在屋子裡反省,以後不許再去招惹那元清素。她我自會想辦法的,你要是再給我起什麼么蛾子,我就將你送到你外祖家去,不用再回來了。”
元清華的外族家,原本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之家,要不是出了當了將軍府繼室的老夫人,現在還不知道在哪個田地耕田呢。後來趙心雅由老夫人做主給元徵齊做了正妻,才在京郊置辦了良田和府邸,但那也是偏僻的。元清華自然是不願意去的,所以沒有反駁二夫人,乖乖的繼續抄寫《心經》。
元清素接見完楊府的人,便帶著雪梨,和那箱子琴譜回了流螢小築。她翻看了那些琴譜,發現有很多是她兩世都沒見過的,曲子寫的極好,讓她都有些手癢了。既然府裡的人都知道她會琴這件事,日後就不必瞞著了,可以時常彈彈琴了。
沒過多久越橘也回來了,走進正屋將屋子鎖好來到元清素面前。
“小姐,奴婢早上先去甜水巷找了一個小乞丐,將她打扮了一下,給了她幾個銅板,將小姐的話跟她說了一遍,然後帶她去的灑金巷,您放心,奴婢也是先打扮了一番,那個小乞丐不會認出我的。”
“那李家沒有看出別的吧。”
“您放心,那李家一聽說小乞丐是二夫人派去的,接過銀子就明白了,說一定辦好,她又跟小乞丐說,在京郊有一間收成不好的農莊,是京都齊伯爵家的,因為田地貧瘠,收成不好所以伯爵家沒有特意僱人去種,只是將府內做錯了事的下人派去做苦力,他可以操作一下,將錢媽媽一家安排到那去,那絕對是個受罪的地方。奴婢也跟那個小乞丐交代好了,今日之事不能和任何人說起,否則她必有禍災。”
元清素自然放心越橘辦事。越橘又道:“小姐,奴婢去楊府,楊夫人還跟奴婢說了一件事情。”
“哦?什麼事?”
“楊夫人說了,她的妹妹有一把極好的琴,叫焦仁琴,那是她妹妹的愛物,等下次請小姐過府的時候便將那把琴贈與小姐。”元清素知道那把焦仁琴,畢竟楊夫人的妹妹可是上一世她的教導師傅。那把琴是楊夫人妹妹偶然所得,琴音更在忘憂琴之上。上一世楊夫人的妹妹便在元清素入宮的時候贈與她,沒想到這一世她沒有認師傅可琴還是歸了自已。
“楊夫人為何會將自已妹妹的琴送給我?”
越橘笑著說:“楊夫人說了,就當是她妹妹跟小姐您的換的琴譜。”
雪梨忍不住在一旁笑道:“小姐,您沒發現您最近收禮收的有點多,怕不是過幾日,咱們流螢小築就要被禮物堆滿了。”
“那也是不行,我也蠻喜歡做個小富婆的。”元清素打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