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朔來到主殿,大師兄早已在此等候,看到他進來,立即招手示意。魏理說道:“長老們去指峰閉關了,暫時由我來教你。”“師父他們是不是會在那待很久?”段朔問道。魏理道:“我也不清楚,怎麼是怕我教得不好?”段朔連連搖手,解釋道:“沒有沒有,我不是這個意思,只是隨口一問罷了。”魏理一本正經道:“不過,前些日子,長老們出關祭祖,我聽師父說,有了大的突破,今年有望將這最後一式完全參透,到時候掌門長老他們就不用再閉關了。”段朔見大師兄很好說話,有問必答,於是他也不再忌諱,問道:“大師兄,我聽說師祖與浮流師祖不分伯仲,且未斷傳承怎還會弱大長老半分?”魏理鄭重地說道:“天下武學無強弱之分,任何一門武學只要潛心研究、爐火純青都能躋身強者之流,師父日夜苦心鑽研,非浮流的掌門長老所能比擬,具體細處我也不甚清楚。不過你可別小看了他們,他們浮流僅次於我們,而且他們的掌門也只在我師父之下,於整個武林來說幾乎沒什麼敵手。”段朔點了點頭道:“原來如此。”
魏理拍著段朔肩膀,鼓勵道:“師弟只要用心練習,終有一日能達到像我師父一樣的水平。”段朔一臉篤定地道:“嗯!我一定好好習練,不負大師兄的期望。”魏理溫和地笑著:“好,我現在先傳你最基礎的三隮九霄。其中三隮為腿法,九霄為拳法,拳腳相變可謂萬千,遇敵只要應變隨機,讓其捉摸不透,便可出奇制勝。”
魏理在殿前院子裡邊演示邊講解,段朔依葫蘆畫瓢學著打了一遍,魏理不住點頭,但還是跟他仔細講解了其中精要。“大師兄,何時能教我內功心法?”鷹山師父所教的內功法門現在對他來說收效甚微,所以段朔很是關心能否得到上乘心法,所以忍不住詢問。魏理道:“這個不急,而且也急不得,凡事都要循序漸進,日後時機成熟自會教你。”段朔一聽不禁有些失落,而且他畢竟還是個孩子,喜形於色。魏理看出了他的沮喪,道:“你可不要小看這三隮九霄,雖然招式不難,但其中蘊含的道理可不簡單,可謂是本門精髓要旨。其作為入門基礎也是師祖所要表達的意思——先理解本門武學派系。三隮九霄絕妙之處不在於‘形’,而在於虛實變化,靈巧通慧,比如招式中是直拳進擊面門,視情況可變為擊打胸腹,直拳也可是側擊……也就是要了解其中本意,一招一式的目的所在,才算是真的會了這套功夫。”魏理此番話如醍醐灌頂,讓段朔對武功、招式有了新的理解,突然腦海裡有什麼一閃而過,段朔也捕捉到了那一點靈感,急忙道:“謝大師兄點悟,我先回去仔細想想。”說著頭也不回地沿著來時的路奔回臥寢。坐在牆邊石條上思考,仔細回想了一遍在鷹山時,師父所教的輕功所走經脈的含義是什麼?之前段朔只知道按照師父所說的方式運轉便能施展出來,從沒想過為何要如此運轉。
想了一會兒,卻還是毫無頭緒,又去想師父所授內功法門,現在雖然也是每天如是習練內功但長進大不如前,剛剛經過大師兄這麼一說,感覺有所啟發,一定是自己還沒領悟其中真正蘊含地大道。“汪汪”,段朔猛地回神,煩躁地道:“歲!別吵,你先自己去玩。都怪你打斷了我的思路。”歲吃了癟,低垂著尾巴走開了。此時段朔靈光乍現,轉念想到:應該是我對各處經絡要穴不甚瞭解,對,先去攬雲閣找些有關經脈的書,看看能否對我有所幫助。
之後的幾日段朔整日待在攬雲閣翻看,發現其中雖記錄著各處穴位的名稱、作用大多都是疾病醫治之法,且只有寥寥數本,其中也並無談及其與內力運轉的聯絡,最多隻是提到哪處受擊會痠軟無力、傷及臟腑等等。這些在鷹山時,師父也大致與他說過了。
正當愁眉不展之際,一個人走到他的身邊,溫婉地說道:“怎麼了小師弟?愁眉苦臉的?這書很難懂嗎?”段朔看向她道:“師姐,有沒有其他存放經書的地方?”“你要找什麼書?”夢芊(五師姐)說著拿起了段朔手裡的經書,念道:“《雜脈百匯行》,小師弟是要學醫嗎?怎麼在看這個?”段朔撓撓頭道:“我就隨便看看,隨便看看。”夢芊將書放回段朔手中道:“嗯……本派的書籍理應都在這了,未曾聽說還有其他存放之地。師弟想看什麼書,他日我可下山幫你找找。”段朔心裡想著事情,沒有注意夢芊說話:難道內功與穴位無關,還是說內功只能按部就班,不可變化更改?夢芊見段朔愣神,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道:“在想什麼呢?愣著不動?”她見段朔還是沒回答,轉移話題道:“在這裡待的習慣嗎?你有什麼問題可以跟師姐說說。”段朔回過神來,點頭道:“挺好的!沒……沒什麼問題。”夢芊看他怪怪地,但也不好意思繼續問,以為他是想自己一個人待會兒,於是說道:“待的慣就好,那我就先不打攪你了。”
段朔想不明白這其中聯絡,索性就不想了。正好好久沒陪歲出去玩耍,今日便一起去散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