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爺,該起了!”
軟軟糯糯的聲音在耳邊響起,李謀被何採兒叫醒。
昨天他和那兩個鹽販子聊完之後,卻已經是深夜了。
但今天還有事情要做,便讓何採兒早點把他叫醒。
李謀在何採兒的伺候之下穿衣洗漱。
何採兒現在做這些事已經駕輕就熟。
她身上穿著的是李謀給她買的衣服,嘴上說了不喜歡,但身體還是很誠實。
相反,她讓家裡人給她做的那一套衣服卻只是穿了一兩次。
李謀仔細一瞧,何採兒的臉蛋也紅潤一些,沒有了之前那種營養不良的飢黃。
只是李謀還沒有見她怎麼笑過。
多半時間都是悶悶不樂的發呆。
李謀猜測何採兒多半是想家了。
心裡盤算著過兩天就放她兩天假。
用過了早餐。
李謀叫人把主要產業是開魚檔的劉家的家主劉渝,汪元,還有張都頭都叫來。
等李謀到了縣衙後堂,三人已經到了。
“汪司吏暫等片刻!”
李謀讓汪元先等著,他先和劉渝還有張都頭談。
汪元點頭答應,隨即到了後堂的偏房等著。
劉渝作為莽城四大家族之一的家主,卻還是第一次被李謀召見,心裡有些打鼓。
李謀說話了,他看著二人:“本官打算賣魚!”
李謀開門見山,倒讓張都頭和劉渝一頭霧水。
張都頭現在看著鹽場,賣魚和他也沒有什麼關係。
劉家雖然是開魚檔的,但他也是不知道這縣令老爺要賣的魚有什麼不同。
難道是縣令老爺要賣魚,然後就不准他們劉家賣了?
劉渝小心謹慎的問道:“不知縣令老爺是要賣什麼魚?”
李謀說道:“鹹魚!”
二人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把他們二人一起叫來。
李謀又說道:“本官的意思是名義上是賣鹹魚,實際上是賣鹽!”
二人聞言都是一驚。
怎麼話題一轉就變賣鹽了?
這鹽又能賣到哪裡去?
李謀也看出了他們的顧慮,便問張都頭:“你可知你昨天抓來的二人是做什麼的?”
張都頭遲疑了片刻,隨後答道:“小的知道,他們二人是鹽販子!”
張都頭心裡也直打鼓。
他明明知道那二人是私鹽販子,卻說是抓到了奸細。
他說完了之後就看李謀的反應,但見李謀也不生氣也是鬆了一口氣。
李謀也沒有多追究。
他說道:“鹹魚就由這二人帶出莽山去賣!”
隨後李謀把和李小二二人商議的事情告知了張都頭和劉渝。
李謀本來也沒有打算瞞著這兩個人。
張都頭負責鹽,劉渝負責魚。
想要把鹽透過鹹魚的方法賣出去,那就要經過這兩個人的手。
李謀的講完之後,張都頭和劉渝二人卻也是一臉激動。
特別是劉渝。
他平日就對鄭盧搭上了李謀,為李謀跑上跑下,自認為是李謀的心腹十分眼紅。
他沒想到自已竟然有這一天,也搭上了李謀。
當即就答應了下來:“縣令老爺有什麼要吩咐俺的,俺就是豁了這條小命也要辦到!”
李謀笑道:“不需要你的命,你就多捕魚就行了,本官估計日後這鹹魚的供應需求很大,就看你的魚檔能不能吃下了!”
劉渝一拍胸口:“縣令老爺放心,俺回家之後就馬上組織漁民動手捕魚!”
李謀點點頭,隨後對著張都頭指著劉渝說道:“你等一會兒先去他家買一百斤的魚,醃三百斤的鹹魚出來!”
張都頭自已聽了都覺得難辦,一斤魚要用兩斤鹽來醃製,怕不是直接用鹽來把魚包裹起來好一點。
唉?這樣也許真的可以!
張都頭答應了下來:“老爺放心,俺馬上就去辦!”
說罷,張都頭就拉著劉渝離開了縣衙後堂。
而李謀也叫人把汪元叫了出來。
“汪司吏,你且看一看這方案是否可行!”
李謀把自已畫的拱橋的規劃施工圖遞給汪元。
汪元接過來一看,臉色由原本的輕鬆變得凝重,最後是震驚。
他問道:“老爺,這是哪位高人的手筆?”
李謀沒有回答汪元的話,只是笑著道:“你就說可行不可行?”
汪元點頭:“這上面畫的橋樑俺從來沒有見過,看起來似乎可行,但卻也要等實際操作之後才知道!”
得到了汪元的答案,李謀也不含糊:“既然可行,那就開工!”
汪元點頭,隨後帶著拱橋的設計施工圖也退了下去。
李謀召見汪元等三人的時候是在上午,等到了下午時分。
三人就開始動工了。
海邊的曬鹽廠旁,“莽城縣製鹽廠”的招牌旁邊已經又掛上了“莽城縣醃魚廠”的招牌。
而在莽城城東外的莽河上,卻已經有了不少的獨木舟拿著竹竿在丈量水的深度。
遠處還有不少漁民沿著岸邊在捕魚。
北岸新修的水泥路上,正源源不斷的從白山之中運著水泥,碎石子。
任何人看來,都會讚歎一聲:好一副熱鬧的景象。
莽城縣的百姓們見到這樣的場景也明白。
這是跨河橋開始修建了。
他們沒有想到李謀竟然說做就做。
短短的時間之內,兩岸就擠滿了圍觀的百姓。
他們倒要看看,李謀是怎麼修跨河的大橋的。
李謀自然也在岸邊。
他還特意帶著何採兒也來散散心。
“報,河水深度已經丈量完畢!”
一個衙役前來彙報,李謀點頭:“開工吧!”
隨著李謀一聲令下,一眾工人開始攪拌水泥。
他們要把水泥按照丈量好的河水深度做成一塊又一塊的隔離板,放到水中將河水隔離開後,再澆灌水泥,做成拱橋的基準。
李謀設計的拱橋很簡單。
橋面較為平坦,弧度也不大,方便車馬透過。
橋洞只有三個,分別是一小一大一小的排列。
中間大的一個橋洞大約有四五米高。
對於船舶建造不發達的莽城來說,這樣的高度已經夠用了。
畢竟平時就沒有什麼船在莽河上航行。
有的也只是一些漁民的小舟。
李謀看著莽河寬闊的河面,想著日後要是發展起來了,這四五米高的拱橋怕是就不夠用了。
“少爺喝茶!”
他身邊的何採兒遞過來一杯茶。
李謀接過杯子,再看何採兒。
卻發現她看著正在攪拌水泥的幾個工人臉上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