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六章 傳銷模式

李謀作為一個縣令,一個朝廷命官。

都這樣和李小二張三二人說了,他們二人作為階下囚,也就沒有了好顧慮的,當場點頭。

“既然如此,這買賣小的做了!”

李謀見二人點頭同意了也是鬆了一口氣。

雖然他也不是非要這二人不可,但二人答應了是一箭三雕的好事。

第一個好處,自然是李謀不再費心怎麼處理這二人。

第二,那自然是曬鹽廠堆積如山的鹽有了銷路,李謀又多了一筆收入。

第三嘛,便是能把莽城的魚也賣出去,算是為莽城的漁民增加了收入。

莽城漁民還不少。

由於是挨著莽河建的城,而且莽河的水深又平緩,河裡面的魚蝦資源十分的豐富。

魚都快成為莽城百姓的主食了!

李謀天天的早餐都有一碗魚粥,他都快吃吐了。

這一下,將魚和鹽二者合一,一下子就賣出去了莽城的兩樣產品,還給漁民找了出路。

李謀自已都要為自已的機智點贊。

李小二和張三二人卻是有些沒有預料到事情的發展。

莽城本來是他們二人來賣鹽的地方,現在竟然要他們在莽城進貨,然後到外面去賣。

這不是反客為主了嗎?

他們二人也不知道這樣一來,到底是禍還是福。

二人正為自已的未來迷茫的時候,李謀說話了。

“那就恭喜二位加入我們莽城縣貿易公司!”

李小二和張三二人聞言更迷茫了。

張三道:“這貿易公司是個什麼東西?俺怎麼沒有聽說過?”

李謀笑了,這貿易公司是他剛剛心血來潮想出來的,都還沒有成立。

這二人要知道了才有鬼了。

他解釋道:“這貿易公司就相當於是商行,這麼說你們明白了吧?”

二人點頭,商行是什麼他們還是知道的。

李謀又道:“你們以後賣的就是商行,也就我們莽城縣貿易公司的產品,都是有正規手續的產品,而不是再販賣私鹽,至少不用再擔心因為犯法被抓起來殺頭。”

二人聞言也是釋然。

是啊!

他們以後就不再是獨來獨往,在刀口上討生活了。

他們這也算是被招安了吧!

李謀又問道:“你們在莽山外面賣鹽是多少錢一斤?”

李小二就沒有在外面賣過鹽,張三也很久沒有去其他地方買過鹽了。

但張三卻認識不少的鹽販子,自然是知道外面的行情。

“莽山外一斤鹽要二十文。”

李謀一開始也納悶,怎麼莽山外的私鹽價格比在莽城內賣的私鹽價格還貴?

但也馬上就想明白了。

莽城安全,在這裡買賣是一個固定的經濟來源,鹽販子便願意薄利多銷,而且莽城百姓也窮,價格自然低了一些。

但在莽山外賣私鹽被官府抓住了是要殺頭的,利潤不高就沒有人願意幹這行了。

瞭解了莽山外私鹽的行情,李謀說道:“你們記住,我們賣的不是私鹽,賣的是莽城特產鹹魚。”

“一條一斤重的鹹魚在莽山外的售價最高也不能超過二十文!”

李小二二人點頭:“知道了!”

李謀又說道:“賣出去一斤鹹魚,我就只要十二文錢,剩下的就都是你們的!“

這話一出,二人都十分驚喜。

若是真如李謀所說,他們賣的不是私鹽,而是特產鹹魚,首先他們在外面就不會有太大的風險。

而且一斤魚李謀收十二文,他們要是以二十文賣出去,一斤就能賺八文!

那一次背個一百斤鹽,不是,背一百斤鹹魚,出去賣不就能賺八百文了嗎?

而且他們來回都是走莽山之中的小道,可以做到半個月一個來回。

一個月就能跑兩趟,那就是一貫又六百文。

對於他們二人而言已經很多了。

平常時候一個月可能賺的連零頭那點都沒有。

二人一臉驚喜的看著李謀:“縣令大人,此話當真?”

李謀點點頭:“自然是真的,本官說話算話!”

實際上在莽城內,李謀規定鹽的售價就是十二文一斤。

把在莽城內鹽的售價作為賣到莽山外的鹽的成本價,李小二二人卻沒有覺得什麼不妥。

因為如果是煮鹽,那鹽的成本可能有個七文八文,畢竟煮鹽需要大量的木柴。

他們看來李謀也就一斤賺個四五文。

然而李謀是大規模的曬鹽,成本只有兩三文左右,還都是人工成本,李謀用衙役相當於是白嫖。

不管怎麼樣,李謀都有的賺。

而且是大賺特賺!

面對這樣的好事,二人自然是連連點頭答應了下來。

但他們沒想到還有更好的好事等著他們。

李謀問二人:“你們就沒有想過自已做老闆嗎?”

二人不解,怎麼好好的就問這個?

見二人一臉疑惑,李謀道:“你們二人加入了我們莽城縣貿易公司,那你們就都是小掌櫃的,作為掌櫃的,你們可以介紹其他人來一起賣特產,你們介紹來的每一個人每賣出去一百斤,誰介紹的我就給他每斤一文錢的提成。”

二人還是一知半解。

李謀直接說了:“就是你們介紹別人來賣鹹魚,賣出去一百斤,我給你一百文,賣出去一千斤,就給你一貫。”

這下二人聽懂了,都是一臉呆滯,還有這樣的好事?

李謀又笑了笑:“你們二人要是每人介紹個十七八個來,那不是每個月都能坐著就收一兩貫啊!”

二人都嚥了一口唾沫。

“縣令大人,此話當真?”

李謀點頭:“還是那句話,本官說話算話!”

得到了李謀肯定的答案,二人都有些激動。

他們賣私鹽的,也有自已的人脈關係。

就像他們二人的村子,走南闖北賣私鹽的就有四五十人,都是二人的親戚朋友,街坊鄰居。

要是把他們都發展了,二人都不敢想。

“縣令大人,不知道我們什麼時候能去莽山外面賣鹽,不是,賣俺們莽城的特產?”

見二人有些迫不及待的樣子,李謀卻是笑了。

“不急,等鹹魚醃製好了再說!”

“不過你們也不要怕等久了,你們二人最多也就帶個兩三百斤出去賣,也就一兩天的時間而已。”

二人點點頭,一兩天的時間他們還是等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