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二,今年十七歲,但卻已經是一個入行三年的鹽販子。
這個職業是他從他父親手中接來的,而他父親則是從他爺爺手中接來的,至於他爺爺是從哪裡接手的這個飯碗,李小二就不知道了。
因為在他出生好久之前,他爺爺就因為販賣私鹽被官府抓住殺了頭。
他父親也在三年前,也就是李小二才十四歲的時候,就被劫道的土匪黑吃黑,丟了性命。
所以李小二才在十四歲的時候就背起行囊,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鹽販子。
他不知道,在另一個時空,有一個寫出了“我花開後百花殺“的農民起義領袖也做過鹽販子。
他只是知道,他要是不出來賣鹽,他家裡的奶奶,母親,還有兩個弟弟妹妹就都要餓死。
李小二已經是第七次來莽城。
這個位於莽山深處的偏遠小城,其他的鹽販子都不願意來。
因為這裡窮,就連賣鹽都賺不了多少錢。
但李小二卻喜歡來。
因為莽城安全。
其他地方販賣私鹽被官府抓住了輕則流放,重則殺頭。
但在莽城販賣私鹽,卻是官府親自接待。
李小二一開始跟著隔壁村的張三哥來的時候還嚇了一跳。
他們剛到莽城就被一眾衙役圍了起來。
張三哥拍著胸口說沒事。
於是李小二就看見了張三哥和一眾衙役討價還價的場景。
也就是那時起,張三哥成為了李小二的固定搭檔。
而且到莽城販賣私鹽,李小二還可以帶一些山貨出去賣,雖然賺的不多,但勝在穩定。
可以說,莽城就是李小二這樣的新手鹽販子的新手村。
張三哥不是新手,相反他差不多是和李小二爺爺一起出道的。
但他也喜歡到莽城販鹽。
用他的話說,就是厭倦了在刀口上討生活。
到莽城販賣私鹽,穩定又安全。
但當李小二再一次和張三哥到莽城販賣私鹽的時候,事情卻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他們才到莽城的地界,剛要賣私鹽給山裡的一個獵戶,那是張三哥的老顧客。
但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張三哥的鹽竟然沒有賣出去。
獵戶說,新來的縣令在海邊開了一間曬鹽廠,現在莽城已經不缺鹽了。
獵戶還給李小二和張三哥看了他鹽罐子裡面的鹽。
雪花一樣白的鹽質量也比李小二和張三哥賣的鹽好的多。
二人不死心,又找了兩戶賣鹽,卻還是一樣,對方根本就不缺鹽。
張三哥說他要回去了。
李小二卻不甘心。
要是莽城這個市場丟了,他就要去和其他鹽販子競爭,去過刀口上討生活的日子。
張三哥年紀大了,不想冒險。
他告誡李小二,莽城新來了一個縣令,環境已經大不如前了,要是被抓住了可是要掉腦袋的。
但李小二卻想去海邊的曬鹽場看看。
曬鹽的法子他還是第一次聽說,若是把這法子學了會,不比販鹽好多了。
想起家中因為日夜煮鹽而枯燥的奶奶和母親的手,李小二決定賭一把。
張三哥無奈,只能和李小二一起去。
結果就是二人現在都被帶到了李謀面前。
李小二從被抓住了之後就渾渾噩噩,他不敢看身邊的張三哥。
更加的覺得對不起家中等著他回家的奶奶,母親和弟弟妹妹。
“堂下何人,報上名來!”
聽見這一聲厲喝,李小二才猛然驚醒。
他抬起頭,看見坐在大堂上面的縣令。
這縣令真年輕啊!
李小二才十七歲,但常年在外奔波,他倒看起來比李謀還要大一些。
在兩邊的衙役之中,李小二也看見了一些熟悉的身影。
那都是曾經在他或者張三哥那裡買過鹽的。
但現在,對方卻表現的絲毫不認識二人一般。
李小二也聽說過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說法。
換了一個縣令,這些衙役也像換了個人一樣。
聽說好像洛邑也換了個皇帝。
不過那和李小二太遠,他更關心面前的縣令。
希望他不要像殺他爺爺頭的那個官一樣,最好能給他留個全屍。
張三哥老老實實的報上籍貫:“小的名叫張三,是淩水縣白波村的人。”
李小二也顫顫巍巍的道:“小的叫李小二,是淩水縣大渡村的!”
李謀身邊,李清靠上前來:“淩水是關東郡下轄的一個縣,就在莽山外面。”
李謀瞭然。
這淩水縣和莽城一樣都是關東郡下轄的縣,按照管轄區域劃分,莽城縣還和淩水縣接壤,因為莽山都屬於莽城縣管轄。
但兩個縣城的距離卻相差了何止十萬八千里。
這二人費盡千辛萬苦,穿越莽山到莽城,還專門去鹽場窺伺,絕對是別有用心。
“說!你們二人到莽城做什麼?為何到鹽廠窺伺?”
張三回道:“小的是來收山貨的,到那什麼鹽場是因為迷了路。”
李小二也連忙點頭。
他們在去鹽廠之前就把鹽擔子藏好了。
現在只要那些認識他們的衙役不揭穿他們就行了。
但他們隨即頓感絕望,因為一個衙役站了出來。
“大人,小的知道他們二人的來歷!”
李謀點頭。
那衙役繼續說道:“他們二人是販賣私鹽的販子,之前小的曾經在他們這裡買過鹽。”
又有不少衙役附和:“小的也想起來了,確實是在他們二人手中買過鹽!”
聽說是鹽販,李謀有一瞬間動了殺心。
歷來私鹽販子可都不是良善之輩。
這麼多的衙役都出來指證這二人。
說明這二人來莽城販鹽有一段時間了。
他們不是過路撈一票就走的,而是長期供應莽城的鹽的。
李謀卻又不想殺他們了。
李謀一拍驚堂木。
“眾衙役指認你們二人是鹽販,你們可認?”
事到如今,否認也沒有用。
張三和李小二都絕望的點點頭。
李謀又問道:“說,你們二人到莽城販賣私鹽多久了?”
張三老老實實的回答:“大概二十多年了!”
李小二回道:“小的才三年,不過從俺爺那時起,俺家也到莽城賣了二十多年的鹽了!”
李謀聞言都嚇了一跳。
二十多年都到莽城販鹽,要是李謀不來,莽城人的生活就離不開這二人了啊!
而且說不定莽城縣不少的人就是吃著這二人賣的鹽長大的。
拿這二人怎麼辦李謀卻是犯了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