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基建,就不得不提秦朝的秦直道和秦弛道:
【統一全國後,秦始皇修了秦直道和秦馳道】
【秦弛道,有很多條,就相當於全國的公路網,秦始皇就是透過這些路,大搞全國巡迴旅遊的】
【秦直道,只有一條,從咸陽到包頭,大概700多公里,是蒙恬修建的,用於軍事】
看著畫面裡平均寬度20-50米的秦直道,秦始皇不由得有些志得意滿 。
這平整的夯土路,這四通八達覆蓋全國6000多公里的弛道交通網。
在他的認知裡,已經到頂了。
後世很難再超越。
確實,秦直道這條古代“高速公路”到了隋唐時期,甚至一直到了明朝,都還在使用。
【那是一個瀰漫著魚臭味的夏天,李斯趙高胡亥,拉著秦始皇的屍體,就是透過秦直道回到咸陽發喪的】
【可以說,秦直道,送了秦始皇最後一程】
天幕中,李斯趙高胡亥急匆匆地在秦直道上催著車伕趕車趕快些。
這種土路,無風三尺土,有雨一身泥。
塵土飛揚,所有人都風塵僕僕。
整個畫面都泛黃了。
秦始皇再看到這三個人,恍如隔世。
龔具也感慨:
“都是看影片看的。被我洩露了天機。”
“本來,影片的秦始皇是死的,李斯趙高胡亥是活的。”
“放完影片之後,直接顛倒了,那仨死了,因為犯了錯,被一個個的刀了。
“反而是秦始皇還活著。”
有了秦朝的經驗,龔具信心大增,他要透過影片,讓漢武帝的太子劉據逃過巫蠱之禍。
扶蘇已經很慘了,就別讓漢朝的這個跟扶蘇的境遇超級相似的太子也冤死了。
西漢。
漢元帝劉奭執政時期。
看著這條秦直道,遠在北方匈奴領地的寧胡閼氏心情複雜。
那年凜冬,寒風呼嘯之際,被大漢天子許配給呼韓邪單于。
她從長安出發,沿著秦直道,一路來到匈奴。
此生告別爹孃,奔赴邊塞的荒涼。
在大漢這邊,她曾經的名字叫王昭君。
秦始皇修這條秦直道,是為了快速從咸陽出兵,去攻打匈奴。
諷刺的是,王昭君沿著這條秦直道一路向北,穿越平原、山地、草原、沙漠,最終卻是為了和親。
龔具發現,他本來是介紹秦直道的,怎麼還突然傷感起來了。
“不是,也不僅僅和親方便,當時漢武帝打匈奴那會兒出兵透過秦直道不也方便麼!”
“衛青霍去病就是沿著秦直道北擊匈奴的,路是好路,就看怎麼用了。”
“李廣痛擊匈奴,“不教胡馬度陰山“,那不也是從長安到陰山最近的路,秦直道上走的麼!”
“畢竟西漢的都城長安和秦朝的咸陽,粗略來說,基本上就算一個地方了幾乎。”
唐。
李世民看著天幕上秦朝時期的秦直道,感慨:“800多年了,幾乎沒變。”
20歲那年,李世民去打突厥,走了幾次秦直道。
千里通途,直道滄桑。
鐵蹄錚錚,戰旗烈烈。
在秦直道附近,直到近代,紅軍長征,打贏了到達陝北之後的第一仗,直羅鎮戰役!
【箭在弦上正待發,大秦直道通古今】
但接下來 ,現代化的全國一盤棋的公路交通網,就要對古代各位帝王進行慘無人道的破防攻擊了。
高鐵那是必須給整上的。
龔具特意給秦始皇放得是從咸陽到他出生地邯鄲的高鐵,727.57公里,只需要3個多小時就到了。
古代帝王將相們第一次認識到,原來真的有物體快到眼睛看不過來,都出殘影了。
三國。
呂布看了看天幕裡的高鐵,又低頭看了看自已的赤兔馬。
恨恨地捶著自已的大腿:
“這已經是我胯下最好的了!”
龔具驚歎:
“他真的,我哭死,他寧願捶自已腿,都不捨得捶在馬身上。”
“咳咳,話說,你胯下最好的……難道不是貂蟬……”
影片繼續介紹:
【高鐵的十大樞紐分別為:】
【三個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
【華中四大城市:鄭州、武漢、長沙、合肥】
【西部三大城市:成都、重慶、西安】
為了古人們更好理解,龔具直接把一張現在的雄雞地圖展示在了天幕中。
唐。
李世民看著這幾個城市,不敢相信:
“我們長安不是宇宙中心了?改名叫西安了?”
杜如晦也不理解:
“北京?這不是幽州麼!”
魏徵也納悶:
“這些地名,和我們如今的差別很大。而且,國土形狀都變了,吐蕃被納進來了。”
房玄齡:
“那意思是文成公主不需要去吐蕃和親了?”
由於李淵和李世民當時是從山西太原起兵的,對太原的感情比較深厚,畢竟是龍興之地。
於是,李世民和李淵就把太原改名叫做“北都”,再後來,太原就叫“北京”了。
也就是說,太原,是歷史上最早叫“北京”的地方。
唐初的人們看到現在影片裡說的“北京”,必然是迷惑的,還以為他們當初起兵的太原成了1000多年後的一線城市。
龔具看到這裡,頭都暈了:
“太亂了,讓我捋一捋……”
“唐朝時,現在的太原叫“北京”。”
龔具又查了查,漢朝和唐朝的時候,現在的首都北京叫幽州。
現在的首都北京,正式被命名為北京,還是從朱棣那時開始的。
龔具無奈:
“朱棣,又是你。”
“好亂,真的好亂。”
【有了遇山開路遇海架橋遍佈全國的交通網還不夠】
【大動脈之下,還要有毛細血管,解決最後一公里的出行和物資運輸問題】
影片裡放了一些村村通工程的畫面,農村都能有一條平整的水泥路。
不僅通路,還不考慮成本地通電、通飲用水、通網……
四川省有一個名叫阿布洛哈的村,只有200多人,三面環山,一面臨崖。
一直以來,這個村子都人跡罕至。
由於無法和外界溝通,這裡也就成了全國最後一個沒有通公路的村子。
2019年,為了給這個村修一條通往外界的路。
當地出動了米-26直升機來把工程機械運到村裡。
影片中,當今世界上最大、最重型直升機米-26穩穩地把一輛挖掘機運送到了村裡。
諸天萬界,歷朝歷代的帝王將相屏氣凝神地看著這架直升機。
公元前500年,我國的小孩就玩上T字形的竹蜻蜓了。
只需要用手快速一搓下面的竹柄,這竹蜻蜓就飛天上去了。
幾乎所有王朝的人們對這個小玩具都不陌生。
竹蜻蜓上天和直升機上天的原理是一樣的。
古人們從沒想到,竹蜻蜓變成鐵蜻蜓之後,居然能用來搞運輸!
龔具嘚瑟:“何止啊!”
“咱們把運輸系統,都延伸到歐洲去了!”
“接下來的內容,請張騫和漢武帝特別關注一下。”
“絲綢之路出了新的鐵路版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