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皇宮的金鑾殿上,文武百官分列站好。
女帝慕容絕身穿龍袍,頭戴鳳冠,高高地坐在龍椅上。
今日朝廷議事:南征將士們論功行賞。
慕容輕煙率先出列,說道:“陛下,定南將軍此次南征,不但擊殺了南明十萬大軍,還成功控制住了江流城瘟疫,居功至偉。兒臣建議,加封定南將軍為鎮南王,並將江北郡化為鎮南王的封地。”
從定南將軍到裂土封王,大周只有西涼王徐驍才有如此殊榮。
慕容絕點點頭,說道:“各位愛卿,可有異議。”
百官議論紛紛,剛開始大多數人還是表示認同。
這個時候,兵部尚書張有和卻出聲反對:“陛下,臣以為不妥。定南將軍受命鎮守大周和南明邊境。江流城是在月將軍的手中丟掉的,如今只是失而復得。不過是功過相抵,現在要給定南將軍裂土分王,恐怕難以服眾。”
慕容月雖然名為定南將軍,但是江流城守將潘鳳,西陽城守將刑道榮是兵部尚書安插在定南軍中的棋子。如今張有和倒打一耙,真是無恥。
兵部尚書一直與慕容月政見相左,她是第一個不願意看到慕容月封王的人。
戶部郎中張武德,也進諫道:“陛下,此次大軍南征耗費巨大。九月以來,各地水患嚴重,朝廷為了抗洪救災,也花了不少錢。現在的國庫赤字嚴重。不能再沒有了江北郡的稅收收入。”
大周的封王可以支配封地的稅收。雖然按照規定,每年封地需向朝廷上交當地賦稅的四成。但是,封王對於封地有著絕對的支配權利,誰也不敢去查封王的賬目,所以到底到底上交多少,還不是由封王說了算算。
比如說西涼郡,曾經一年稅收三百萬兩,徐驍封王后,稅收就變為了一百萬兩。大家都知道怎麼回事,但是大家都不說。
張武德的發言引起了朝廷百官的躁動,少了江北郡的稅收,那麼朝廷的錢就少了,朝廷的錢就少了,以後著大家撈錢的機會就少了。
“反對,我也反對,此戰之後,百廢待興,朝廷還需要銀兩重建。”
“對啊,定南將軍不過是奪回失去的城池,最多算將功補過,裂土封王不合適。”
......
眼看如此多人反對,慕容絕一時也拿不定主意。
慕容月主動站了出來,說道:“陛下,這次能夠擊敗南明的大軍,全靠陛下神威,臣不敢貪功,也不需要朝廷的賞賜。只是希望朝廷按功行賞,犒勞我英勇殺敵的南征將士。”
慕容絕點點頭。
徐驍之子徐鳳如今還留在東陽,眼看朝廷爭論不下,站出來說道:“陛下,臣有個主意。”
“徐愛卿請講。”
“定南將軍此次大捷名震天下,朝廷若不封賞,恐怕會寒了將士們的心,也會讓天下人認為我大周不重視人才。不過嘛張郎中的考慮也不無道理。我建議定南將軍封王但不封地。等到我大周裂土開疆之後,再賞賜封地。”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徐鳳這是在做順水人情,不過想出這點子的也是個人才。如此一來,慕容月空有王爺的封號,卻不享有王爺的權利,對徐驍不構成威脅,於大周朝廷收入也沒有損失。
張有和和張武德立即表示同意,其他官員也紛紛表示贊成。滿朝文武只有慕容輕煙和她掌管的工部等幾個
慕容絕親自宣封:
“即日起,朕封慕容月為定南王。南征將士按功行賞,朝廷獎賞白銀十萬兩,所有校尉以上將領晉升一級。”
慕容月對封王一事並不多在意,她想到了卓不凡。
“陛下,臣還有一事請奏。”
“鎮南王請說。”
“此次大軍南征,有一人居功至偉,屢獻奇策,是我大周不可多得的人才。”
慕容絕心裡猜到了慕容月要說的是誰,還是問道:
“哦,此人是誰?”
“此人叫做卓不凡,他雖然沒有功名在身,不過文才武略當世一流。臣偶然與卓不凡相識,讓他做了我的隨軍參謀。泗陽關奇襲,水淹江流城就是他的計謀。還有,在瘟疫肆虐江流城的時候,臣也是採用了卓不凡的建議才得以快速平息了瘟疫之亂。”
金鑾殿上知道卓不凡的人不多。朝臣們議論紛紛。
“什麼時候東陽有卓不凡這號人物了?”
“卓不凡,名字怎麼那麼耳熟呢?”
張有和問道:“鎮南王,不知這位卓公子是什麼何出身啊。你又是在哪兒認識的。”
慕容月可不敢說是因為女帝一時性起,讓她去綁花魁,才認識的卓不凡。
一時間,慕容月不知道如何回答。
此時,禮部尚書舒有顏說道:“張大人,你有所不知,這個卓不凡出身青樓,是玉香院的花魁。”
花魁,玉香院,青樓公子。朝堂上鬨笑一團。
張有和說道:“鎮南王要舉薦一個青樓公子,真是笑話。”
徐鳳也跟著說:“是啊,於禮不容啊,要是花魁入了我大周的金鑾殿,恐怕會被全天下人恥笑。”
慕容輕煙站出來,說道:“青樓公子怎麼啦,英雄不問出處,只要有真才實學,一樣是我大周的人才。西涼王當年不也是梨園出身嗎?”
徐驍年少時是東陽梨園有名的武生,被大太監餘朝恩相中,收為義子,也有人說是當做孌童。徐驍靠著這層關係,逐漸攀上了大周的權貴,在軍中屢立戰功,也建立了自己的威望。後來餘朝恩專權,意圖顛覆大周朝廷。徐驍反戈一擊,大義滅親,聯合朝臣滅了餘朝恩滿門。
“長公主殿下,我父王為大周立下汗馬功勞,且能同青樓公子相提並論。”
西涼王府關於這一段往事,一向諱莫如深。如今慕容輕煙在金鑾殿上重新提及。徐鳳那是恨的咬牙切齒。沒有辦法,別人不敢說,慕容輕煙可不慣著他。
因為永瑞宮和西涼王就一直不對付。
“哼,本宮只是陳述事實,世子何必惱羞成怒。”
慕容輕煙絲毫不懼。
慕容絕看大家爭執不下,說道:“好啦,卓不凡這個人我聽說過。此人無意我大周官場。此事以後再議。”
朝議結束,百官散去。
......
朝散歸來,慕容月自己成功封王,卻沒有為卓不凡爭取到功名,感覺有些愧疚。卓不凡和慕容月坐在馬車上,往玉香院駛去。
“朝廷這些腐儒,真是氣死我了。”
“月姐姐,怎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