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8章 銃機

在前往乾清宮的路上,天啟皇帝率先發問,而後他又輕聲解釋道:“朕只是有些好奇,卻無責怪你等之意。”

“父皇,母后受東林影響頗深,對魏老之閹黨早有不耐,為家和萬事興計,兒臣只好勉為其難,與母后分說一二。”

朱慈炅一副大義凜然之色,讓天啟皇帝覺得一陣好笑。

天啟皇帝謙虛道:“不過,皇兒你今日之所講,確有幾分道理,其間有些事情,就連朕都不如你看得通透。”

朱慈炅聞言卻不禁暗暗吐槽,我前世只是一個理工狗,雖受女友乃至妻子薰陶對歷史頗有興趣,但自身水平卻頗為有限。

雖也惡補過不少明末的一些歷史知識,可若非某乎上的一眾大神網友不厭其煩地討論及事無鉅細地科普,他絕無今日之見地。

他自問自已剛剛的那番論調雖其間有自身的一些想法,卻也不免膚淺之嫌。

朱慈炅客套道:“父皇莫要取笑,兒臣自知兒臣之所言粗淺得很。”

天啟皇帝卻正色道:“朕並未取笑於你,雖粗淺卻能切中時弊,朕心甚喜。”

朱慈炅聞言,就覺得照這樣下去的話題定然會毫無營養、沒完沒了,他便連忙轉移話題。

“父皇之火銃模型才是真正之巧奪天工,與兒臣心中所期之物甚為吻合。要說真正之天縱奇才唯有父皇才是實至名歸。”

朱慈炅的一通彩虹馬屁之後,天啟皇帝的臉上雖仍舊風輕雲淡,可腳下的步伐卻不再如先前四平八穩。

朱慈炅滿臉崇拜之色,仰頭對天啟皇帝輕聲道:“只是火銃之上扳機、簧片使用最為頻繁,其必然是最為易損之物。”

他謙遜道:“兒臣以為,若能將扳機、火鐮之復位及藥池蓋洞開,單獨用它物一體控制,必會增加扳機的使用壽命。”

天啟皇帝聞聽此言,先是微微點頭,而後邊走邊陷入沉思。

他們沒有回乾清宮正殿,而是直接進了偏殿昭仁殿。

天啟皇帝徑直走到工作臺邊,拿起上面的那把火銃模型,將其握在手中,而後將手指扣入扳機後,輕輕扳動。

“若是銃機所有機巧關節均使用精鐵鍛打而成,是否可打消你剛剛之疑慮?”

天啟皇帝有些疑惑地輕聲問道,而朱慈炅則是先點頭而後搖頭。

“如此一來,銃機易損確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避免,卻終歸治標不治本。”

“尤其是對扳機與簧片而言,頻繁使用必會造成其一定程度的機械屈服。”

天啟皇帝出言:“何為機械屈服?”

“父皇,機械屈服可以理解為永久性變形,無法完全恢復其原狀。”

天啟皇帝輕輕點頭:“朕明白了,你接著講。”

朱慈炅沉吟道:“其實最為重要的是對軍士們而言,使用火銃進行一次成功的射擊需裝彈、復位、裝藥、發射、清膛。”

“父皇,請注意兒臣所說到的射擊順序,因為合理的射擊步驟與順序可以決定其射速。”

朱慈炅輕聲提醒天啟皇帝。

“是故,我們設計時優先考慮的是其穩定性,而後是其連貫性,最後則需要考慮到了人的慣性思維。”

朱慈炅自覺解釋道:“慣性思維就是習慣性考慮問題的思路。”

“而您設計的銃機思路則是裝彈、推扳機復位,裝藥、扣扳機射擊、清膛。”

朱慈炅輕撫下巴:“其間兩次操作扳機中增加的裝藥環節,實際並未縮短射擊過程所需的時間,反而讓軍士們更容易混淆。”

“當然,若沒有中間的裝藥環節,那推扳機復位和扣扳機發射連貫起來,射速將會有極大的提高,確可忽略機械損傷。”

朱慈炅有些自信滿滿:“是故,兒臣之意則是將推扳機復位,這一步驟獨立出來,可稱之為上膛,而讓扳機只負責發射。”

“事實上對於軍士們來說,讓每一步都獨立,經過長期的訓練,形成肌肉記憶,更能增加其完成射擊的連貫性。”

看著天啟皇帝再次皺起眉頭,他趕忙解釋道:“所謂肌肉記憶乃身形習練屢次,心中諳熟其道,雖久歇不廢,重溫亦能迅速復原之能也。”

朱慈炅的這一番槍機論調,他自問自已有些強洗之嫌,但他的理論支撐全部來源於後世槍支設計的理念。

他堅定的認為除非是連發,否則若只是單發,以槍支幾百年的歷史發展,怎能沒有手動推扳機上膛且扣扳機發射的槍機存世?

而且這番說法也是他對這一事物從結果進行反推過程與起因所導致。

“武器,尤其是銃機的結構部分,兒臣以為越是簡單越好,越簡單則故障越少,當然除非是先天之機械缺陷所致。”

天啟皇帝輕聲笑道:“這一點朕倒是可以認同。”

朱慈炅聞言,便明白天啟皇帝這位這個時代的機械“大師”的意思是,前面他的那番言論人家不太同意。

朱慈炅見狀也就不再堅持。

“父皇,不如改日與玄扈、東郊等幾位先生再討論一番?而且兒臣預測,東郊與見素先生首支實物亦快面世了。”

朱慈炅輕笑:“兒臣很期待,卻不知二位先生與父皇所制之模型有無出入?”

天啟皇帝也笑道:“那便等到畢氏兄弟的首個遂發銃製出見到實物之時,再行商討銃機之細節,如何?”

朱慈炅學著魏忠賢說話的神態:“兒臣唯父皇之命是從,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他說話的聲音有些清脆稚嫩,跟魏忠賢說話時的尖細雖不相像,卻也惹得天啟皇帝哈哈大笑。

天啟皇帝把模型輕輕放在案几之上,而後一把將朱慈炅抱起:“走,咱們去暖閣。”

他眼神中帶有一些未明之意,輕聲道:“朕有一事需要與你商議。”

朱慈炅佯裝嬌憨之態:“父皇有事,兒臣服其勞,哪裡還需要商議?”

“此事事關重大,朕想聽聽皇兒之見。”

天啟皇帝抱著朱慈炅進入乾清宮正殿,而後轉入西暖閣,談敬為他們奉上兩盞茶,便招呼寰兒等人退出暖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