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65章 結束語

情緒是人們伴隨一生的夥伴。但是,很少有人可以把情緒管理的井井有條。因此,人們被自已的情緒帶入深淵的比比皆是。

因此,能夠有效的調節和管理情緒,對一個人起到了人生中的關鍵作用。擁有健康的情緒,會走向人生巔峰。不會情緒管理,就會被各種社會壓力擠壓變形。痛苦煎熬。

那麼,什麼是情緒?如何成為情緒的掌控者?如何管理好自已的情緒呢?

想要調節和管理情緒,首先要了解什麼是情緒。

\/\/情緒的定義\/\/

情緒的定義是:

情緒是人體的報警機制,是我們固有的思維觀念、生活習慣和狀態等原來的規律被打破時,我們就會感覺到違和感、不適。這種不適最開始會從心臟發生。心臟會出現喜怒哀樂悲恐驚等的悸動。心臟產生的情緒反應悸動,瞬間會傳遞到大腦裡,形成情緒漪漣。當情緒漣漪在大腦裡出現,就會開始形成聯想,幻想,誇大情緒的影響。情緒爆炸,就會讓意識失去掌控,被情緒帶著衝動。

\/\/初級調節和管理情緒的方法\/\/

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方法一樣,調節和管理情緒也同樣需要有效的方法,才會事半功倍,一針見血。

對於普通人而言,初級的情緒調節和管理方法可以歸結為四點:

1.疏導:當情緒出現時,可以透過聊天,吃東西,逛街等行為。一點點的消耗掉產生的情緒負荷。疏導也分兩個部分,外部和內部。外部的就是上面說的聊天等行為,內部的就是純內在的不用透過行為疏導,直接可以對心理負擔進行疏導,或稱之為自我安慰。疏導,是需要多次重複的進行減少壓力的過程。

2.轉移:情緒是可以被觀察的。注意力越是在情緒上,就越容易引起爆發並在行為上表現出來。這時,注意力轉移到情緒以外的目標上,就會減少情緒繼續氾濫,就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

3.發洩:雖然,發洩可能對自已和別人產生不良影響,卻是情緒消除的簡單粗暴的方法,也是無師自通的,也是大家都在用的方法。但是,負面後遺症比較大。這個方法也分內外,透過外在行為,打砸罵,這些都是外的。內的,是透過幻想,如啊Q精神,幻想的世界裡打敗了敵人,獲得了精神上的發洩。

4.打斷:人的想法,情緒都是可以打斷的。打斷,就會停止。外,突然的干擾進入,正在說話的兩個人中間,突然擠進來另一個人,談話就會中斷。情緒也是一樣,正在氣頭上,突然有個人跑過來說隔壁家吵架了,氣頭就沒了。內,透過頓住呼吸,主動停掉一切思維和大腦運作。叫止念。

然而,這些方法都需要外借他力,或者主動去調整,看似有效,卻不能長期產生作用。只能是應急的方法。

因此,很多人都是出於心理不健康的狀態,因為,沒有一個有效的情緒調節方法。

初級的情緒管理是有後遺症的方法,對我們有幫助,卻沒有很好的提高效果。更像是勉強度日用的速溶餅乾。只能維持生計。生活品質也不會因此提高。

然而,更高階的情緒管理,應該是當情緒來臨就能夠自動調節和管理。

如何才能自動調節和管理呢?

\/\/情緒調節和管理的方法\/\/

一元放鬆,是透過不斷的重複練習放鬆技巧,在無數次的修正當中,慢慢尋找到讓身體和大腦放鬆下來的那個特殊的狀態。以此,讓身體記住整體協調的感覺。

這種整體協調的感覺一旦形成,就會改變“固有的思維觀念、生活習慣和狀態”,建立新的應對機制,從而在這些狀態打破的時候,“不適應”的程度會降低或者有更大的緩衝空間,勤加練習形成習慣後,身體會自動調節情緒。

具體的操作方法就是靜坐,靜坐的方法請參照“連結”。

靜坐到一定階段以後,主要會產生三種效果

一、就是能夠消除雜念,清理大腦裡的“垃圾”。“垃圾”清理後,我們就會有很直觀的體驗——大腦變清晰,注意力集中。伴隨的是舒服的感覺。要做到這一點,【通常用大腦放鬆方法,每天只要五分鐘,就可形成消除情緒的良性迴圈】

二、就是當情緒出現時,能夠當天釋放,轉化,消滅掉。情緒過夜,是很可怕的事。情緒到了第二天,就會變成隱藏的炸彈。成為抑鬱的導火索。

三、當出現時刻冒出來卻又避無可避的古怪想法,可以自動拉回神,不讓亂想佔有大腦,從而培養出最佳內在環境。

在練習靜坐過程中,會出現開始的適應過程,基礎放鬆練習是前3個月的基本功。

基礎完成後,進入心理規律的理解,心理有五大規律,關係到我們日常的每一個心理活動。

五大心理規律,只的是心理的變化規律,這個規律包含五個方面:

1.連續規律:想法一個接一個連續出現。

2.重複規律:一個想法,重複出現。同樣的聲音,影象,文字。

3.慣性規律:想法連續出現,會形成慣性,如同火車,慣性強大。

4.臨界點:人的忍耐和承受是有界限的。超過了臨界點,就會失控。

5.激發規律:人體的情緒反應是被動出現的,是突然出現情緒,很快就會過去。人們擁有模仿功能,可以透過回憶,重複記憶中的情緒體驗,從而主動激發出某一個情緒。

這五大規律,是我們人體的自然規律。每個人都擁有,每天重複執行無數次。連續,重複,慣性規律讓我們的心理形成不良迴圈。這就是情緒雖然簡單,卻會引發那麼多問題的原因。

在靜坐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開始進入真正的心靈成長的部分。

而這個成長,就是:你我在做什麼,有什麼樣的感受。

這時候,大腦變清晰-注意力集中(思維不會阻礙精神,精神能更清晰的意識到事物內涵)-接人待物變的更開闊-心胸變寬廣。

也會相繼體驗到:大腦變清晰,注意力變集中,思維變敏捷,對事物的理解會加深,思維通暢,身心愉悅。

特別是在放鬆練習時,每次都能體驗到雜念減少,大腦變清爽,如同洗澡一樣的舒服。

此時,也會發現,情緒只是一個過客。是我們內心表現出來的資訊而已。

當到達這個階段,情緒產生的,緩衝空間會變大,不再容易出現情緒。而當情緒來的時候,我們也不會陷進去,並能快速讓情緒流過。

從此,情緒再也不是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

一雲的課還在繼續。而時代也在更替。一雲的研究是不是能被人接受,改變現狀呢?

不管如何,一雲還在繼續著研究。

一雲,是小說人物。走向天空,是存在感的擴充套件。

透過一雲的視角,更加精細的描述心理研究的過程。

前五六萬字,是本來的路線。後來,有推廣要求,加入了後面的講課內容湊數。

本書完!

謝謝觀看!

一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