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十一年正月,我想要好好休息了。於是我提議讓載淳自己掌權管理國家,慈安也贊同。於是我們醞釀著撤掉垂簾,從此隱退,過完幸福的後半輩子。但是我的條件是必須給我兒子找到一個精明的媳婦兒,輔助他的工作。
慈安看中了翰林院侍講崇綺的女兒,她的父親是精通漢人文化的內蒙古高階知識分子,在父親的教導下,這個女兒文化水平很高,並且慈安稱讚她“端莊謹默,動必以禮。”但是我卻喜歡富察氏,這個小姑娘十四歲,姿態聰敏,儀容婉麗,比崇綺的女兒漂亮許多。
於是這個頭疼的問題就交給了載淳,誰知道這個白眼狼竟然選擇了慈安看中的女孩。“兒大不由娘啊?原來你們也是一夥的。”我沉默了。
大婚、親政兩件事已經完成,載淳開始修復圓明園。他對外稱為了給我養老,實則是貪圖享樂。我開始時不時地去看看他工作得怎麼樣,結果這小子竟然對我不耐煩?
他下了諭旨,加快修復圓明園的程序,我生的兒子,自然是知道他醉翁之意不在酒,想將我快點送過去!我只能配合他畫圖,裝作開心的樣子。
臣子勸告:“皇上,國難當前,請緩修圓明園。”
“只是擇要修葺,不是大興土木。”載淳懟了回去。
我在寢宮生著悶氣,李蓮英幫我梳頭髮:“太后,您放寬心,消消氣。”
“皇帝最近有什麼動靜嗎?”我問。
“皇上那邊倒是沒有,只是恭親王他,近日自費了兩萬兩白銀作為工程款。”李蓮英說。
“哦?奕訢此舉,你覺得是何用意?”我問。
“奴才愚昧,可能就是希望皇上開心吧。”李蓮英說。
“哈哈,非也非也,奕訢是想讓更多的人關注到這件事,從而給我們的小皇帝施加壓力,放棄圓明園的修建。”我笑了。
果然,此事傳出,各大臣接連上書反對。載淳開除了第一個抗議的人,卻沒想到反對的奏章接踵而至。最後他不看摺子,我行我素,繼續修建。
奕訢看著同治皇帝不聽勸,於是站出來發言,請求召見。誰知皇帝也很有性格,就是不見。奕訢帶著軍機大臣等數十位大臣強行闖入,逼著皇帝看了奏章。
兩人吵得不可開交。同治年輕氣盛,覺得丟了面子:“恭親王,你大膽。來人啊!給我立刻下詔,恭親王以下犯上,降為郡王。”
“皇上恕罪啊,王爺也是為了江山社稷才出此下策的。”眾人跪下求情。
同治皇帝剛上位,也擔心得罪恭親王,便將他兒子革職了。這還不停止,同治接下來革職了十位王臣的職位。我和慈安火急火燎地趕出來,心想:“我的蠢兒子,你膽子真大啊。我剛幫你壓下處理恭親王的手諭,你又來胡鬧?”
“你們平身下去吧,哀家來和皇上談。”我說。
“諾。”眾人退下。
八月初一,我讓皇帝下旨還了爵位給恭親王的兒子,又停止了修葺圓明園。
停工不久,載淳可能是被這次的風波氣到了,便臥床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