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自強派和頑固派兩方的紛爭,一直吵著我頭疼。以倭仁為首的頑固派、狂妄自大,拒絕學習先進的思想和技術,生怕觸動他們的利益,力求儲存全部的秩序。此時有一封奏章啟稟《擬購機器僱洋匠試造輪船先陳大概情形折》,左宗棠寫的,風風火火地加急送到我的面前。
“來了來了!這個人終於出現了。”我心中大喜,認真閱讀他的奏章。他請求建設船務局,從軍事上,有利於鞏固海岸、捍衛京都天津;從經濟上,有利於振興商業、分銷各口。“借不如僱、僱不如買,買不如自造。”他有理有據地寫著。
計劃的可能性,他從多方面考慮了。擇場地、購機器、約洋匠、籌款額、學習駕駛、支付薪水等他做了一個大概的預算。又以西洋各國和東洋日本為例子,論述了造船的急迫性。
當天立刻准奏,我加緊頒佈了諭旨,大力支援他的工作。資金已到位,左宗棠開始著手造船,他聯合了法國人一起開展此項工程,並一同制定了五年計劃。計劃裡的有五個決定:一、興建工廠和船舶,以修造船及所需的機器;二、建立學堂,以訓練造船的工匠、駕駛員;三、僱傭洋工以教導工匠;四、建立船舶修理站一座;五、興建鐵廠,廢物利用全國的廢鐵。每個僱傭合同都有合同,他一一過審,十分謹慎。
合同裡明確規定了洋人所訓練的學員,五年後必須習得修理船舶和駕駛的能力。三年後,第一艘輪船“萬年青”建成,舉行了下水儀式,當天圍觀群眾眾多,堵住了街道。
又過了僅僅一年半的時間,左宗棠造出了第一艘軍船。由於造船費用昂貴,頑固派藉此上書彈劾,建議暫停輪船局的工作,重新整頓。李鴻章此時站了出來,主張“變”。“頑固的老夫子們,只知墨守成規,不想變化,其實是追求苟安,不思進取。臣認為國家大事,尤其在軍隊槍炮還有造船武器上,萬萬不可節省!”
“愛卿所言極是,我也是這麼想的。”我讚許道。
“為了以後的戰爭做準備,只能棄我所短,學人所長,精益求精,才能漸漸進步。萬不可淺嘗輒止啊!”奕訢的話做了總結。
“那麼就進行到底吧!”我說完,散會了。
五年計劃很快完成了,左宗棠總結了此次計劃的優勢之處:完成了數量及質量的保證,也達到了預期。但是不足之處是,這批輪船噸位小,與資本主義列強的大兵船和鐵甲艦沒法比。
“戰爭時廢物,和平時無用。”一句話完美地詮釋了這批貨物。但是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小船何來大艦?此次計劃,也算是完美落幕了。
這段時間,以曾國藩、左宗棠為首的湘淮集團,大力主張學習先進思想、必須造船。我很放心地不再參與這件事,因為,我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做:為我兒子找老婆。
但是就在我全心投入造船工程的時候,我的安海被殺了???
安海年少時為了救我變成太監,進了宮對我忠心不二,怎麼會突然死去了?
我決心要查出來一個水落石出。還沒等我派欽差調查,山東巡撫丁寶楨上奏說他處死了安海,原因是他私自外出,張口說是奉旨織辦龍衣。實則是他的生日,想出來閒逛。他招搖過市,乘兩隻船,都繡有龍鳳旗幟。船上還帶了很多男女,唱歌跳舞助興,好不熱鬧。
我看了奏章,氣得召開緊急會議,叫上了慈安,結果他們一眾異口同聲回覆我說:“祖宗家法規定太監不得出京城都門,犯者殺無赦,可就地正法。”
“你們,原來是一夥的?好呀,又拿祖宗家法壓我?慈安,你不是說自己不干預政治嗎?竟然和他們一起算計我?”我心裡憤懣極了,但是現在不能發火,“這一年我心繫福建,沒有過多親自處理京都事務。現在滿朝文武,還有多少我的人?”
我臉色難看地離開了會議室,一個人走著回了寢宮。第二天為了安撫人心,我下了三道諭旨,既表揚了丁寶楨的做法,尤其是他為了我的清白,當眾把安海的屍體曝光,世人都知他是真太監,我在百姓心中地位也越發尊貴。
同時我也處理了其他有類似過錯的太監。“慈安,奕訢,你們好大的膽子。我的兒子,你參與了嗎?”我捏著手裡的金絲楠木佛珠失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