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年過的空落落的,柳兒和柳葉儘量說些高興的話題,讓父母忘記柳林離婚的事。
柳青和建設來拜年,邀請了張嫂,一起高高興興的吃了團圓飯。
飯後,柳兒洗鍋打掃衛生。
柳兒爹柳兒媽和柳青柳林柳葉坐在一起說柳林和豔紅的事。
柳兒爹愁容滿面,柳林哭喪著臉,柳兒媽也唉聲嘆氣。
只有柳志柳向從院子跑到窯裡,從窯裡跑到院子和表弟表妹嬉笑打鬧著,完全沒有受到柳林和豔紅離婚的影響。
豔紅三年沒回家,柳志柳向好像遺忘了豔紅,只有見到了豔紅,才覺得豔紅是他們的媽媽。
起初豔紅離家出走的第一年,他倆還會問豔紅去了哪兒,什麼時候回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便慢慢把豔紅忘到腦後了。
可能是年齡小,可能是從生下來基本上都是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豔紅在與不在家裡,好像沒有多大區別。
張嫂吃過飯後就回到了自己家,做為外人,她是識趣的,她不想摻和柳林離婚的事。
但心裡卻很想聽到柳林對離婚的想法,更想讓柳林離婚。
她看不慣豔紅在家裡頤指氣使,橫行霸道的樣子,一直為柳林抱打不平。
建設也不好參與這事,就在院子裡曬太陽。
柳兒爹看著大家不發話,就說:“柳林不爭氣,才把家給弄散了,怪不得豔紅。古人說三十而立,我不指望你升官發財,但希望你能腳踏實地的做事,把男人應該擔當的責任擔當起來,給媳婦兒子一個穩定的生活。整天遊手好閒,我和你媽說的話全當成耳旁風,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凡是能聽進去一點點兒也不至於成現在這樣。”
柳林爭辯到:“不是我不擔當,我無論做啥事,豔紅都要摻和,她爭強好勝,啥事都要隨她意,這不行那不好的,只要不隨她意,就吵吵鬧鬧,還不如不做。”
柳兒爹大怒:“就你有理,我不信,你做的好,豔紅會挑刺?自己不成器,還死不承認,你就是陽山裡的鴨子,死了嘴永遠都是硬的。你服個軟,就像要你的命一樣,不和豔紅頂嘴,好像日子過不下去。現在好了,人家都給別人生娃了,你稱心如意了。”
柳兒聽爹這樣說,心裡老大的不痛快,便帶著不高興的口氣說:“爹,你咋這樣說我哥呢?打折的胳膊朝裡彎,我哥再不好,沒有私生子,豔紅再好,生了私生子。何況一個巴掌拍不響,都有過錯。我的意思是,離婚吧,兩個人不可能過下去的。”
柳兒媽抹著眼淚說:“我不同意離婚,柳志柳向才六歲,正是需要媽媽的管教,不想讓他倆沒有媽!更不想讓他倆讓後媽虐待。你看看周圍那些有了後媽的孩子,那個不遭罪。咱就不說遠的,就說加工廠的何師和吳工,離婚再娶了老婆後,對待前方老婆留的兩個孩子,不是打就是罵,現在都吃不飽穿不暖,看著就心酸。東家吃一頓,西家住一晚上,和乞丐有啥區別。何師吳工連個屁都不敢放,眼睜睜看著孩子受罪。誰沒有犯錯的時候,只要豔紅願意回來,我親自去接。”
柳林無奈的說:“我也不願意離婚,可豔紅不願意回來咋辦?實在不行,就離了吧,我不再結婚了,也沒有後媽虐待柳志柳向了。”
大姐柳青諾諾的說:“媽,人常說寧可拆一座廟,不毀一樁婚,我也不願意讓柳林離婚,也不想讓柳志柳向失去親媽,可是三年了,豔紅過問過這弟兄兩個嗎?從來沒有!心裡根本就沒有把兒子放在心上,兒子與她沒關係一樣,就是個外人。就算讓豔紅回來,她能安心待在家裡嗎?她能好好對待兩個兒子嗎?我看懸。”
柳兒邊洗鍋邊恨恨的說:“大嫂也不是啥好東西,我從來就不看好,自私自利,像貔貅,只進不出,天天眼睛盯著錢,鑽進錢眼了,像錢生的一樣。讓她掏一分錢,就像割她身上的肉,天天像防賊一樣防著家裡人。離了也好,讓她跟錢過日子去。父母是兒女的第一位老師,柳志柳向都會變成她媽的樣子。人本來就是學好學不來,學壞是瞬間的事。”
柳葉搔搔頭慢騰騰的說:“還是讓大哥決定吧,畢竟他倆要生活在一起。大嫂有毛病,大哥毛病也不少,不僅懶,還是碎嘴子。一個不容一個,永遠過不下去。做為一個男人,要大氣,不要斤斤計較,更不要和媳婦比高低。針尖對麥芒,最後都是兩敗俱傷。把你犟脾氣和碎嘴子收起來,這樣才能過下去。你不改你的這些毛病,娶誰都一樣,最終還是離婚的下場。跟你說了多少次了,就是不聽,還說我多管閒事。”
柳兒又插話說:“我也贊同離婚,明明過不下去了,偏偏硬往回叫。如果大嫂願意回來,就不會跟別人生娃了。純粹是掩耳盜鈴,別自欺欺人了,還是一拍兩散,各自安好。破了的鏡子,是永遠有破痕的,不可能恢復原狀。”
柳兒爹氣的衝著兒女喊道:“都不要說了,離離離,就知道離,再知道啥?”
大家一鬨而散。
柳林心亂如麻,雖然不想離婚,可想起豔紅抱著娃躺在光頭懷裡,就覺得恥辱。自己的老婆和別人生了娃,是誰誰也不能忍受。
離婚?不離?
柳林越想越煩,越氣大。
建設現在基本上晚上做豆腐,白天跑鄉鎮,忙的不可開交。
柳青還是晚上幫建設做豆腐,白天賣豆腐和豆花。
一天下來,兩人累的散了架,瘦了十多斤。
柳青和建設商量後,決定讓柳林幫忙賣豆腐。
建設在家做豆腐,給縣城飯店機關單位送豆腐,柳林專門去附近鄉鎮賣豆腐。
正月初十,建設和柳青回到孃家。
柳兒爹和柳兒媽看到柳林整天在眼前晃來晃去的沒正形,心裡也著急。聽說建設讓柳林幫忙賣豆腐,一百個贊同。
正月二十,年也算過完了。
柳林去了柳青家幫建設賣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