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
縫紉機工作的聲音有節奏感地持續響起。
實際結構是個大頭“T”字形的裁縫鋪裡,和接待區相比,工作區的面積比想象中還要大,只不過更多的區域不被外面所看到罷了。
距離顏蘇蘇正式認宋福才做師父已經是第四天。
那次回家路上準備好拜師禮,顏蘇蘇帶著兩個弟弟回了職工大院,晚飯時和父母說起了宋師傅的提議。
蘇婉和顏正對這件事都持支援態度。
“挺好,人家大師傅既然主動提了出來,看來我閨女是有這方面的天賦,說不定之前是被耽擱了。”
蘇婉心裡喜滋滋的,給顏蘇蘇夾了幾筷子她喜歡的菜。
不知道顏蘇蘇和宋福才的合作在其中起了一定作用,但作為母親,孩子的每一次被認可都足以讓她開懷。
“媽這輩子是與縫紉無緣了,以前因為覺得不安全,也拘著你不讓學,現在有專業的師父教,我也就不攔著了。”
“媽,放心,我好好學,以後你的衣服我來設計,親自給你做啊~”
兩世為人,此世已經成年且出嫁的“顏小棉襖”對和母上大人撒嬌的行為表示非常熟練且自然,獲得了蘇婉一個愛的捏臉。
“好——,媽等著。”
“我也要我也要,還有包包,還有爸爸。”
急匆匆嚥下嘴裡的飯菜,顏豆豆小朋友忙不迭插入媽媽和姐姐的對話。
“知道啦知道啦, 當然還有你們,我這不是還沒來得及說嘛。小口小口吃,細嚼慢嚥。”
顏名都小朋友雖然愛吃,但由於從小受到的家庭教育,在外的用餐禮儀還是很不錯的。
只不過現在是在家裡,白天又吃了顏蘇蘇特意準備的“憶苦”糰子,味道說得上奇異寡淡,於是才會“報復性”慰勞自己的嘴巴。
對於女兒有了新方向,顏正也很認同。
“不錯。之前你畢業的時候我說過,學習的道路很長。能有良師引導,學到一門手藝,可以算是大大的幸運了。”
不過,對於女兒“拜師學藝”,顏正全力支援,但在她作為學徒入職裁縫鋪的事上,他持保留意見。
“既然你選擇做學徒,存了雖然工資不高,但時間自由的心思,那倒不如干脆不佔用這個名額,單純是以宋師傅弟子的身份到鋪子裡學習,幫忙。”
顏正把自己的想法娓娓道來。
“國營裁縫鋪職工確實是個好工作,但也未嘗不惹眼。你一點基礎都沒有,剛過去就有工作,領工資,聽著是好事,但也是束縛。倒不如退一步,能更自在地安排學習和生活。”
放下筷子,顏正笑著看向眼睛亮晶晶的顏蘇蘇。
“你不是最不喜歡被約束的嘛。”
對於自己一點一點看著長大的女兒,顏正怎麼會不瞭解。
顏蘇蘇從小就讓夫妻倆省心,在外是乖巧懂事的小姑娘,在家是活潑愛嬌的小女兒。
但本質上,她要比這個時代絕大多數女孩更崇尚自我,只不過是守著合理的界限,在劃好的規則線內更好的做自己。
至於顏蘇蘇為什麼之前沒有想到這點?
顏正猜到,她是身在事中,一時想得少了,還有就是......
“你覺得一個月十塊錢不算多,但在某些人那裡,聽了可能就要心裡長草了。”
顏正知道,說女兒不怎麼缺錢都是保守的。
明面上,顏蘇蘇小學開始就會持續給報紙雜誌投稿,有文章,也有畫稿。
被採用後,稿費匯單開始時都會寄到職工大院接收室。
從一個月一塊兩塊,到十幾塊,可以說,半個大院的人都知道顏家小姑娘了不得。
雖然和同齡的孩子比不太愛出門,但人家在家那是真有正事做嘞。
到後來,有人再想起這茬,問顏蘇蘇最近有沒有寫稿賺錢時,顏家夫婦只是笑而不語,最後只回答孩子學習忙,不太投了。
不投?誰信啊。
都在一個院裡,郵差讓顏蘇蘇去郵局,說又有單子到了的話也不是一次兩次被人聽到了。
想來是為了低調,單據不再送過來,而是接到通知後直接去郵局辦理了。
這也是顏蘇蘇畢業後一直沒有上班,卻沒有引來這方面議論的原因。
對於女兒私房錢的金額,顏家夫妻雖然不過問具體數字,但私以為還是知道大概情況的,再說還有結婚的禮金和雷清安上交的部分在呢。
正因如此,經濟上,顏正完全不擔心。
而聽了爸爸的話,顏蘇蘇yu豁然開朗。
確實,之前自己在鋪子裡那一瞬間的猶豫,其實也有不喜束縛的原因。
只不過宋師傅把學徒名額和拜師的事放到了一起,自己也就順著他的思路把它們看做是不可拆分的一體了。
“行,爸,聽你的。果然還是得有您在旁指導,女鵝我真如醍醐灌頂哦!”
看著滿臉認真拍著馬屁的大閨女,顏正笑著評價“調皮”。
就這樣,顏蘇蘇第二天帶著拜師禮去到宋師傅家,在小宋同志的見證下,定下了二人師徒的名分。
聽到顏蘇蘇不準備入職的決定,宋福才介紹良好。
“行,你要是覺得那樣更自在,當然沒什麼問題。”
本來是想著十塊錢雖然不多,但也是個進項,算是給新徒弟爭取的添頭。
既然顏蘇蘇只想認他這個師父,對工作沒有過多想法,宋福才也不勉強。
而僅以“宋師傅”徒弟的身份來到裁縫鋪,顏蘇蘇果然很容易被女工們所接受。
畢竟,一不佔工作崗位,二沒有工資,本就不存在競爭關係。
再說,顏蘇蘇想要好好表現的時候,社交能力很是優秀,人美嘴甜又大方。
加上她師父又是鋪子裡管事的大師傅,很多活兒都是衝著宋福才來的,其他人根本沒有交惡的必要。
女工們除了基本工資,更多的是計件收入,有那個時間不如多幹點兒活賺錢。
於是,短短三天,顏蘇蘇在裁縫鋪裡可以說是如魚得水,和大家相處友好,有時還能得到一些指點和幫助。
每天來了之後幫忙打掃打掃,給師父泡個茶。
之後或者跟在宋福才身邊,聽他在工作中講解量體裁衣的理論知識,或者拿著布條在閒置的機器前“噠噠噠噠”練習。
就如同現在這般。
腳踩踏板的動作漸漸停了下來,顏蘇蘇看著布條上越走越直的針腳,微微鬆了口氣。
三天了,從瞭解縫紉機構造到做空車練習,現在的直線練習也算是有了點樣子。
再多熟練一下,應該就可以開始新階段的學習了。
把布條放好,顏蘇蘇收拾起自己的東西。
現在是中午時間,宋福才早上來的時候忘記了一塊顏蘇蘇之前給他找的特殊里布,剛剛騎著腳踏車回家去拿了。
其他三個女工也停下了手裡的活兒,準備到裡面的小隔間吃自己帶來的午飯,再順道休息一會兒。
看著顏蘇蘇一副馬上要離開的樣子,三天時間已經習慣她作息的三位女工並沒有表現出驚訝。
上次給雙胞胎量尺寸的袁桃還問了顏蘇蘇今天的練習進度,知道她直線車得有模有樣,笑著讓她慢慢來。
“學這個呀,開始的時候就是要多練習,你比我那時候強多了,宋師傅雖然不算是個溫柔的師父,但指出問題時一針見血。說起來,來到店裡以後,我才發現以前好多習慣都不對,改過來費了不少時間呢。”
裁縫女工進鋪子工作前都是要有相關經驗,經過考核的。
活計和工資掛鉤,又快又好地做更多活兒,就能賺更多錢。
宋福才看不得做活的人手上功夫不對,有問題會隨時指點,大家對他也都很信服。
顏蘇蘇笑眯眯地感謝了袁桃的鼓勵,和另外兩位女工姐姐打了招呼,之後就揹著挎包走出了裁縫鋪工作區。
可惜,裁縫鋪內一片和諧,但外面的紛擾卻時有發生。
這不,剛走出店門,顏蘇蘇就看到三個紅袖章正攔住兩個女孩盤問,其中一個女孩還眼熟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