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對於宋師傅的突然提問,顏蘇蘇挑眉驚訝,出聲回問。
“對,你。”
宋師傅表情平常地點點頭。
“之前看了你畫的設計圖,發現你有畫畫基礎,在服裝方面也算是有些見地,選的布料和設計匹配。我這裡一直有個鋪子裡學徒的名額,如果你有興趣,可以過來試試。”
......
“工資不高,一個月十塊錢,但時間自由,活兒不累。只要你人不是太笨,在我身邊學學手藝,打打下手,就現在普通的款式,做出來不需要多少時間,肯定沒什麼問題。”
顏蘇蘇第一次來就拿出他都不容易搞到的布料,加上特意到裁縫鋪定製,那時宋福才就知道,顏蘇蘇家裡的條件定是不差。
加上她每次都是工作日過來,弟弟也說起過她的情況,宋福才從而瞭解到,顏蘇蘇現在沒有工作。
那時他就有了這個念頭。
一是看到設計圖覺得驚豔有趣;
二是聽說弟弟心上人的工作也是這個姑娘牽線搭橋的,所以才把幫人家做床簾、蓋布的活兒攬了過來;
三就是在細節中看出了顏蘇蘇的細緻小心。
學徒的名額空了許久,放著也是放著,不如找個閤眼緣的,說不定以後的工作也不會那麼枯燥。
顏蘇蘇不知道宋師傅考慮了那麼多,她只知道,這當然是個很好的機會。
國營店不是那麼好進的。
要有機遇,更需要考核。
何況還能學到一門長久有用的手藝。
再說這可是大師傅的學徒,進來後,在鋪子裡只要跟著自己師父的步子走,其他的都不需要過多在意。
工資確實不算多,但也說了,時間不固定嘛。
要是請個假出個門,只要跟師父交代好,基本沒什麼問題。
這可真算是天降的大好事了。
不過,想到這麼一個好機會給到自己,顏蘇蘇反而有些猶豫了。
“可是我沒想過要做裁縫,說不定之後還有別的計劃……”
上一世的大學生活被動半途而廢,顏蘇蘇穿越到了這裡。
明年可能就要恢復高考,這不光是當下年代最閃耀的機會,也算她完成前世學業遺憾的契機。
總之,顏蘇蘇已經把高考寫進了人生計劃中。
宋福才直接地揮了下手,打斷了顏蘇蘇的話。
“誒,會做衣服不一定要做裁縫嘛,現在幾乎家家都有縫紉機,也沒見人人都是裁縫啊。就是看你順眼,加上你手上有好料子,以後事不提,就說現在,你願意的話就先來店裡,大家來往也方便些。”
既然宋福才都這麼說了,顏蘇蘇當然不會再反對。
師父和學徒的關係確實更加穩固,有這樣的師承關係在, 不論以後是否從事這個行業,都是件好事。
“好,那以後就麻煩師父了,我會好好學的。”
這句“師父”和從前連著姓的“師傅”就有不同的意義了。
宋福才當然聽得分明,滿意地笑著點點頭。
另一邊,顏名都、顏名城兄弟倆已經量好了身材尺寸。
之前做那套紅色外套時,因為蘇婉和顏蘇蘇的體型相差不多,衣服又不是特別修身的款式,所以以顏蘇蘇做衡量就可以,雙胞胎這次就不一樣了。
顏蘇蘇把準備好的布料留下,和宋福才約好時間,之後就帶著兩個弟弟離開了鋪子。
既然決定做人家的學徒,雖然不能大張旗鼓,但拜師禮還是要準備一下的。
顏蘇蘇乾脆和弟們去了一趟供銷社,買了幾樣糕點和糖果,準備到時和選好的布料、工具一起,給宋福才作為禮物。
*
同一時間,身在西北的楊慶如正要開啟家裡的來信。
不用細想就知道,上面肯定沒什麼好話。
沒關係,越是這樣越證明那邊過得不好,她也就更開心了。
來到這片貧瘠的土地已經有段日子,手裡有錢的楊慶如在到達後很快搬離了知青宿舍,住到了老鄉魏大娘家裡。
上了年紀的魏大娘一直孤身獨居,家裡卻有三間窯洞。
對楊慶如的到來,大娘很高興,特意騰出一間窯洞給她。
兩人在田間、家裡作伴,相處得倒是融洽。
楊慶如來到之後和顏蘇蘇保持著聯絡,楊家的情況還是顏蘇蘇先在信裡告訴她的。
在她離開後,回到家的楊慶如親爸後媽開門就看到了被打、砸、搶過後的場景。
不敢置信的二人急忙回到房間,檢查各自的小金庫。
看到正常鎖好的櫃子和匣子,這對半路夫妻紛紛鬆了一口氣。
然而在開啟櫃、匣後,兩人全都傻眼了。
裡面空空如也,早已被掃蕩得乾乾淨淨。
當時的情況是:叫公安的話,解釋不了一些財物的來源;不叫的話,只能吃下這樁啞巴虧。
怎麼選?
雖然楊家後媽的哥哥是革委會副主任,但“副”的總歸是“副”的,不說管不到這攤兒,要是去深究一些東西的來源,被對手抓到把柄,那就真是不好收場了。
總之,夫妻倆最後選擇了嚥下這口氣。
至於顏蘇蘇是怎麼知道的,自然是從楊家鄰居口中聽到的。
“哎呦,昨天街道的人找上來,讓他家那個後來的閨女準備好行李,明天就要下鄉去寧省。據說那邊氣候和這裡差了不老少,那是真不好過呀。”
......
“這不,兩口子昨天吵了一晚上,那個熱鬧喂。”
......
“一會兒怨這個對自己的女兒不好,說是得了報應;一會兒那個說還不是當爹的不上心管教,這下好了,家當都沒了……”
......
“狗咬狗唄,反正啊,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七十歲的阿婆滿頭白髮,說起話來卻有條理得很,對楊家夫婦的評價可以說是犀利到位了。
顏蘇蘇把聽到的內容一一寫在了信上,包括楊家“後院起火”的全過程,以及楊慶如渣爹、後媽、繼妹的歇斯底里。
看到信後,楊慶如當時心裡的舒坦自不必提。
等開啟楊家的來信,看到上面滿紙的指責抱怨,楊慶如嗤笑一聲,只覺得痛快。
對父親一貫的態度她早已毫無波瀾,也不準備回信糾纏。
倒是顏蘇蘇那邊,楊慶如還是準備繼續交往的。
對方信的最後再次感謝她在站臺送她的謝禮,說是很喜歡,如果以後有類似的玉件兒,很想要繼續收集。
隨信還寄來一條絲巾作為回禮。
西北風沙大,這倒確實是個馬上用得上的好東西。
楊慶如感受到顏蘇蘇的誠意,也很開心。
說起那塊玉牌……
楊慶如猛然想到,自己好像在另一個地方也見過類似的物件兒。
既然顏蘇蘇感興趣,不如做一個順水人情。
至於對方是否能拿到,就要看實力和運氣了。
想到這裡,楊慶如拿出信紙,伏身桌前,一字字寫下給顏蘇蘇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