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見後全都扔下武器,磕頭乞求:“夫人饒命!夫人饒命!”
況竹君看都不願多看他們一眼,轉身來到府君面前,悠然問道:“為何將城門守衛人數撤下?”
府君聽後,臉上微微抽搐了一下,但他仍然強裝鎮定:“夫人,減少城門夜間的守衛,不過是因近日城中治安良好,無需過多兵力守衛罷了。”
“治安良好?”況竹君嘲諷道,“莫非你忘了曉湖浮屍案?”
府君沉默了片刻,隨後說道:“夫人多慮了,本府自有分寸。”
“分寸?”況竹君怒極反笑,“你的分寸就是置城中百姓於危險之中?”
府君被她質問得啞口無言,他知道自已無法解釋清楚這一切。
“你們是否弄錯人了?”況竹君忽然又對著隱娘說道,“我才是這一城之主,城中之事我說了算。”
隱娘驚恐的看著面前這個身量嬌小的女子,心中頓時恐懼。
她簡直太可怕了。
莫說是她,就連一旁的趙煦都久久不敢吭聲。
這就是至聖夫人的手段?
今日他算是見識了。
“說吧,你們是誰?將真正的府君弄到哪去了?潛入廉州城又為了何事?”況竹君質問隱娘。
南陸聽後一驚,難怪至聖夫人連府君都敢下手,原來如今他們面前的府君是假冒的?
“奴家不知夫人說什麼。”隱娘說道。
“是嗎?”況竹君忽然冷笑,旋即從手中拿出一把匕首。
只見她將匕首拿至府君跟前晃悠一番,接著一個轉身刺向隱娘腹部。
隱娘痛苦尖叫,南陸更是嚇得差點將隱孃的喉嚨割斷。
趙煦想開口說點什麼,可是他如今也驚得說不出話。
她真的太狠了,莫非她又要親手殺人?
“我知道你才是這的操縱者,所以我只會拿你開刀。”況竹君湊近隱娘跟前低語,“我說世叔怎麼會突然納了個妾,原來是這種算盤。”
接著又朝隱娘捅了一刀。
“知道我是怎麼發現你們的陰謀的嗎??”況竹君反問隱娘道。
隱娘顯然不相信她早已看出一切。
然而他們的破綻卻是連朱雀都看出來了的。
從種種細節就可看出,一是府君每次見至聖夫人都會起身讓座,且不會隨意坐於至聖夫人身邊。二是至聖夫人每次都會稱呼府君為“世叔”,然而對方卻並不覺得今日她叫他“府君”很奇怪。三則是……
“這尊翡翠珊瑚本就是從齊府偷偷運出去的,乃是多年前外子送與世叔的生辰禮,如今你竟認不出?”
“本府年事已高,一時記不住亦是常有之事。”
府君雖嚇得哆嗦,可終究還要為自已辯駁兩句。
“府君從來不會在夫人面前如此自稱。”朱雀在一旁提醒他。
府君頓時啞口無言,用更加驚恐的看向隱娘。
“來人,將他們兩個帶下去,我辰國公府有的是手段撬開他們的嘴。”況竹君吩咐道。
正當南陸與周邊侍從要上前押解二人時,隱娘忽然衝著府君喊道:“士子不可苟活!”
隱娘將身子前傾,瞬間抹脖自盡,鮮血噴灑而出。
府君亦是緊隨其後,然而他終究還是慢了一步,朱雀正嚇得愣神時,況竹君一手打在朱雀手腕上,對方手中拿著的劍掉落,府君因此撿了一條命。
“來人!給我將他拿下!”況竹君立馬吩咐。
兩名侍從聽後趕緊上前將府君擒住,另一人拿一塊布將府君嘴巴堵上,以防他咬舌自盡。
這時齊節聞聲闖進來,看到堂中如此情形,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當府君被押下去後,他方走到至聖夫人跟前質問:“家父究竟做錯了何事?需得夫人如此待他?”
他又不經意間抬眼看到了倒在血泊中的隱娘,雖說因為這個隱孃的出現讓自已的母親傷心了一夜,可男人納妾天經地義,如今至聖夫人又何必走到如此地步?
“你確定那是你父親?”況竹君反而質問道。
齊節頓時語塞,自從自已父親從京師回來後,的確有些奇怪,可那人終究是長著自已父親的臉,總不能世間還有一模一樣的兩個人?
“傳令下去,即日起城中加強戒備,並且清查城中一切可疑人員。還有,府君於日前從京師回來途中不知所蹤,上報朝廷,並再派人沿著去往京師的官道仔細搜尋府君蹤跡。”
況竹君吩咐幾句,便轉身離開。
留下還愣在原地的趙煦與齊節二人面面相覷。
待至聖夫人離開府衙後,齊節焦急地詢問趙煦:“景光,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至聖夫人為何如此興師動眾?”
趙煦的臉色卻是出奇的凝重,他略顯不安的說道:“舜臣,一場腥風血雨要來了。”
“什麼?”齊節仍是不解。
“有人意圖謀反,而且還假冒朝廷命官。”趙煦解釋。
可齊節依舊不信方才那位不是自已的父親,如果不是,那自已的父親又在何處?
看到齊節一臉難以置信,趙煦便又解釋道:“令尊較我早兩日從京師回來,按理他應是比我還早到廉州城的,可如今他比我還晚回來,這是為何?興許就是府君在回來的路上遭遇了變故,可能是被歹人抓走,再派個假冒的人潛入城中,並遣散城中守衛,圖謀不軌。”
齊節聽了趙煦的解釋默不作聲。
“先不與你說了,南陸我們走。”
趙煦拍拍齊節肩膀,然後帶著南陸匆匆離開。此事事發突然且非同小可,他需儘快飛鴿傳書上報京師。
一個時辰後,朱雀走到況竹君身後,並對她說假府君已經坦白了一切。
此時的況竹君正坐在書案前持筆寫信,聽後便問:“他都招供了些什麼東西?”
“他說他只是個底層之人,負責易容成府君,掌控城中大小事。只是他們低估了夫人,不知在這廉州城內竟是夫人說了算。”朱雀回答道。
“南珠案與他們有關嗎?”況竹君又問。
“有。”朱雀回答,“易容的人皮面具所需材料中便有珍珠,而品相越上等的珍珠所製出的面具愈逼真,因此他們將主意打到了貢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