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到這就徹底結束了,想了想還是來說些廢話,關於這本書的。
原本沒打算寫這麼長的,但是寫著寫著就超字數了,我在發現快二十萬字了但王柏聿人還在外頭自由的流浪的時候,人是有些許小崩潰的,我尋思著我也沒水字數吧,能精簡的我都精簡了。
但沒辦法,小崩歸小崩,還是要按著定下來的大綱接著寫。
這本書的靈感來源於和朋友的聊天,她和我吐槽說她都找不到小說看了,開玩笑的跟我說反正我平時都有寫一些同人,那能不能就當是為了她寫一本小說試試呢。
玩笑一樣的聊天,定下了這本書的雛形。
謝行之在最初定下的大綱裡,是要死的。
我本人是不信仰任何宗教的,但我一直都相信一句話,有得必有失。
所以我雖然不信神啊佛啊鬼的,但我對於佛家的因果論,和他們說的善惡到頭終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之類的話,都是比較認可的。
在我最初的設定,慧覺大師是沒有說“現世業債現世可償”這句話的,只有前面的“因果迴圈終有報”,用來提醒謝行之。
因果那一章按照我最原本的想法,是謝行之死路初現的端倪,他的大雁雙飛圖送不出去,汙染他畫的不是墨水,是他的血。
靖州數萬百姓的命也不是幫謝行之償還孽債袒護他的盾,而是加速要他命的刀。
原定的結局裡謝行之回來是來彌補遺憾的,代價只有他自已的命,但他可以彌補的遺憾裡不包括他自已。
畢竟做人呢,不能太貪心了,人生嘛,總是有些遺憾。
謝行之會因為大雁圖的事知道自已命不久矣,他不會再去招惹秦琳琅,他會給所有人一個交代,包括秦琳琅,然後悄無聲息的獨自一人死去。
小謝倚和李沐寧也會因為謝行之的死而走到一起,謝倚會小心翼翼的往前走一點,再走一點,因為謝行之告訴他要他好好的活著,為自已而活。
這是我對謝行之設定的得失,謝行之回來已經得到了很多了,他救了很多人,彌補了很多遺憾,但這個世界上是沒有免費的午餐的,所以他需要付出代價,而他一個人的命已經是最輕的代價了。
我在構思完之後和我朋友提了一嘴,我朋友說不喜歡,我們進行了一番激烈的辯論,顯而易見,我敗了。
就不跟謝行之較真了,給他個HE好了。
(so,行之啊,在那邊記得每天早上起來給她上三炷香拜一拜,最好是再磕個頭,謝謝她的據理力爭保下你的小命,讓你有媳婦抱,沒去做個孤魂野鬼)
我雖然敗了,但我還有倔強,全改是不可能全改的,就在慧覺大師那裡改了一下,進而改了因果那一章,還有後續的劇情,比如謝行之後來不時就會突然給他來一下的心悸和吐血都給刪了,還有謝行之原本該死在秦琳琅他們和北狄交戰的時候的結局也改了,同時也改了小謝倚和李沐寧的結局。
謝行之活著,沒有那個希望他活的幸福美滿、為自已而活的臨終言,謝倚就始終是那個膽小鬼,因為曾經的過往,他的心裡藏著怯懦和自卑,還有惶恐,所以他不會敢往前走的。
李沐寧就更不會了,他可是皇帝。
我一直都覺得古代的那些皇帝是很可悲的人,因為我覺得皇帝他是沒有自已的名字的,是不能做自已的,身為皇帝他必須要對天下負責。
某種意義上他已經不能稱之為一個人了,他更多的是一種象徵,自然而然也不會有人在乎他叫什麼名字,就要我們喊雍正都是叫他雍正,而不是愛新覺羅·胤禛。
哪怕是嬴政和劉徹,我們後人在提到他們的時候第一時間脫口而出的都是秦始皇、漢武帝,然後才是嬴政、劉徹。
所以文裡的永宜帝我一直都沒有寫過他的名字,對他的稱謂始終是永宜帝要不就是七皇子。
永宜帝對於李拓博的感情我寫的很明顯了,他曾在少年時就對身邊的李拓博動了心,因為不管發生什麼,李拓博始終跟他站在一起義無反顧的擋在他的身前,在我沒有寫出來的日子裡,在嶽重霖到來之前的二十幾年,都是李拓博陪著他走過來的。
他腰間掛著的玉是文崇帝在賞賜眾多皇子公主禮物時,李拓博在一眾物什裡為他選出來的。
所以我說那玉勉強算是李拓博送的,同時還是當時的李拓博親手為他掛上去的。
但永宜帝從頭到尾都不曾越過雷池一步,更是藏著掖著不讓人察覺,因為他是皇帝。
而李拓博這人也挺傻的,但凡他聰明點,都能從永宜帝看他的眼神裡看出來一些的,因為喜歡一個人再怎麼藏,眼睛還是會外洩。
李拓博就連娶親都是他夫人先瞧上的他,同他接觸最後大著膽子先開了口,問他娶不娶,李拓博一口應下來了,屁顛顛就去找永宜帝要了封賜婚的聖旨。
小謝倚和李沐寧在正文結局我想了很久,也因為這倆的事和朋友爭執不下,最後我還是決定正文就那麼給。
(其實已經是改過的了,按我原來的謝倚正文結局就得去鳳鳴關待著。)
畢竟永宜帝對自已的感情心知肚明都沒有任何的行動,那李沐寧這個自已都沒想明白的就更別指望了,他對謝倚的心思感到不可置信,其中有惱怒但更多的是茫然和無措,他既不明白謝倚怎麼會對他是這種感情,也看不明透自已對謝倚的感情。
我想不出來這種的那種情況有什麼能推動他們在正文裡邁一步,謝小倚就別指望了,鋸嘴葫蘆一個指望不上。
謝倚最開始離開洛京跑去雁北城之前,李沐寧知道他的心思後只是說了句荒唐甩袖走了,謝倚走的時候李沐寧給他送了臂縛,但沒留話,所以謝倚拿不準李沐寧到底是怎麼看待這件事情的。
謝倚覺得李沐寧保不準對此是有感到厭惡的,畢竟他是他盡心盡力養了很多年的弟弟,且對他抱有這種心思,但又由於他們之前多年的感情和李沐寧的為人強壓著厭惡沒對他惡語相向。
在謝倚看來,他留下來只會讓李沐寧感到為難,不管是為了自已還是為了李沐寧,他必須得走。
如果他們之前非得有一個人往前走,那隻能是李沐寧往前走,而要李沐寧往前走,除了他知道上輩子的事情之外,我想不出來別的能推動他的原因。
這是我能想到的他們能走到一起的唯一一個法子=_=。
所以最後給了這麼一個番外,畢竟按我更改過後定下來的結局,謝倚得在鳳鳴關待一輩子,而李沐寧得盡一個皇帝該盡的責任,這個he的番外原本是不在我的計劃裡的。
(謝倚!上香!!磕頭!!!)
番外結束的並不突兀,謝倚不走了,選擇留下來便是定了。
催使謝倚往後退的是過往和李沐寧不明確的態度,一旦李沐寧的態度明確了,那這輩子在謝行之給出的兜底的態度後,被秦琳琅攛掇過的謝倚就會被拽著往前走。
至於名分,謝倚是沒有的,李沐寧不在乎後世的議論,但謝倚在乎,他求得只是人,不是名。
還有就是,謝倚和李沐寧這組是年下,依著李沐寧的性子他會讓的(/_\),畢竟他覺得謝倚沒名沒分的,旁邊還有兩個站一塊討人嫌的(僅王公子眼中)做對比,李沐寧會覺得愧疚,自然而然就得從別的地方補給謝倚,不管謝倚再怎麼瘋李沐寧也是縱容的。
小聲bb:現在站一塊讓王公子覺得礙眼的是四個人了。操碎了心的王公子,朝堂之上要懟那些進言要李沐寧選秀納妃的官員,轉過頭還要面對兩個討人嫌的糟心玩意兒嘚瑟的死樣(秦琳琅和謝倚)。
謝行之和李沐寧偏幫就算了,偏偏晁錦雲對這倆殺千刀的態度還一個比一個好,王公子一開麥,這倆就巴巴的往晁錦雲那處躲。
【秦琳琅\/謝倚:錦雲姐姐~
晁錦雲樂呵呵應下來轉頭就瞪王柏聿並對人進行強行制的手動閉麥
王柏聿:(髒話)】
對於王柏聿和晁錦雲,他們是很相像的兩個人,成長的經歷是相似的,所以造就的內裡和底子也就像,他們兩個人對對方到底是什麼樣的感情,這個不好說。
因為王柏聿的不可控性。
或許在某一天他會像開玩笑一樣突然就對著晁錦雲來一句要不要嫁他,或者是沒臉沒皮的問人娶不娶他也有可能的。
當然,他也有可能就這麼孑然一身的過一輩子(賴在晁錦雲家版),而晁錦雲比起情愛她顯而易見的更在乎她的朝堂事業,並且因為晁肆謙和李瑾若那點事,她對於情情愛愛的不太信任,很大的可能性是獨身一人。
所以她看不上任樘那種型別的,謝行之和李沐寧這種的她也沒什麼興趣,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和晁肆謙都有一定的通性,都是學識淵博、能力出眾,溫潤爾雅的公子。
但她還挺吃王柏聿這種平日裡看著不著調,但能力出眾能扛事的款,而且王柏聿和她還有著在關外那些日子的情誼,並且王柏聿為了讓她走的快一點,將功勞全堆到她頭上,一點都沒沾,所以晁錦雲會對王柏聿感到心動是樁樁件件的堆積下造就的必然趨勢。
王柏聿住在晁錦雲家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李瑾若,李瑾若是被愛澆灌著養大的,自然而然的就會用愛去養孩子,她給了王柏聿家的感覺。
而家是王柏聿一直眷戀的東西,所以他才會為了爺爺和幽州的僕人、族人們曾給過他的點點溫情,進而袒護那些無知無罪和罪不至死的人。
至於嶽重霖和岑鴻,我也是寫的很明顯了,嶽重霖喜歡岑鴻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在我沒具體寫出來的過往裡,他倆在私塾裡讀書的那會,嶽重霖就喜歡人家了,但他不說,他就裝,仗著自已那放浪形骸的德行天天對人摟摟抱抱的,主打一個一路裝到死。
(就好比他會去搭所有人的肩膀,但他只會去勾岑鴻一個人的下巴。)
你說岑鴻知不知道呢,他以前是不知道的,但過去這麼多年他也算是回過味來了,他是有些遲鈍和木楞,但是他不傻,至少他要比李拓博那個二愣子強的多。
還有就是王柏聿口中說過的那個李沐寧日後要下的新令,就是不論男女,婚嫁由心。
最後再說點好笑的事,當做是小劇場吧。
秦笙出征前,謝歸荑和王苓茱跟她睡一張床上說話的那晚上,趙鑄一個人在她屋頂蹲了一晚上臉都被風吹僵了,也沒找到機會把秦笙叫出去,一把年紀的人了,蹲在屋頂上吹著冷風都快氣成河豚了。
謝行之在簽訂盟約後為了給晁錦雲造勢,把自已的私房錢花沒了一半,剩下的那一半因為他嫁人這個舉動把王柏聿快氣死了,然後咱們王公子轉頭就把他的私房錢有多少放在哪兒賣給秦琳琅了,賣的那叫一個一乾二淨。
秦琳琅從床上爬起來後就全給謝行之剿了,一個子兒都沒給他留。
so,他變成了“謝•窮的一批•兜比臉乾淨•行之”。
整個洛京最窮的官就是謝行之,第二窮是王柏聿,他欠晁錦雲的那錠金子欠了一輩子也沒還給人家,發的俸祿也都交去當宿食費了,有好幾回吵嘴晁錦雲一開口讓他還錢他就沒聲了。
【情況大致如下:
王柏聿\/晁錦雲:吧啦吧啦阿拉巴(激情開麥互扯頭花)
晁錦雲:=_=
晁錦雲(煩了,懶得再廢話):還錢!
王柏聿:………
王柏聿:我突然想起來我還有政事沒處理,告辭!(咻的一下他就跑沒影了)】
好了,關於這本書的一些廢話就說完了。
最後,感謝所有花費時間來看這本書的人❤ (ɔˆз(ˆ⌣ˆc)。
如果覺得這文還行的話,勞您給個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