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趙大人即刻行動吧。”
陳文孝立即拿出募捐錄,讓趙中成親自執筆書寫。
此時,紅纓注視著蕭玉,內心充滿疑惑,對蕭玉道選擇既是不解又是震驚。
難道自己這一路,一直都誤會蕭玉了?
待趙中達寫完,陳文孝過目之後,臉上浮現喜色。
這上萬災民終於有救了!
他大步走到堂外,對著營州的世家族長們大聲道:“營州刺史趙中成大人,捐銀一百萬兩!糧八百萬石!”
此言一出,堂外所有人頓時如同炸了鍋一樣。
“竟然捐了一百萬兩!”
“還有八百萬石糧食!”
“趙家竟然捐了這麼多?”
陳文孝望著眾人詫異吃驚的表情,心中說不出的快意。
“世子說了,此次趙家作為營州世家之首,捐錢捐糧責無旁貸,其他世家大族不必感到壓力,為了營州的黎民百姓,略盡心力即可。”
“這......”
說是略盡心力,但連勢力最大的趙家都捐了這麼多。
他們這些家族,又怎麼能不配合?
劉氏族長與李氏族長對視一眼,彼此苦笑,搖頭不已。
他們可是說好的,向趙氏一族看齊。
此刻,二人只得咬牙道:
“我劉氏一族,捐銀三十萬兩,糧二百萬石!”
“我李氏一族,捐銀三十萬兩,糧二百萬石!”
有趙家在前,各家大族紛紛開始募捐。
銀兩、糧食,陸續送入府衙。
陳文孝在衙署辦公,盤點賬目。
此次他從東平帶糧隊而來,帶了五十萬銀子,蕭玉臨時繳獲八十萬兩,再加上各個大族募捐的銀兩,數目竟然達到了三百萬之眾。
這筆銀子對眼下的災情來講,足以應對了。
營州城內無數的大小粥棚,在官府的的組織下,連夜搭建。
城郊與城內,各個大族也在自發的搭建可供災民休憩的窩棚。
趙家的所有醫館,在蕭玉的要求下,紛紛敞開大門為災民進行義診。
災民們排起長隊,去領粥食。
隊伍中,有攙扶著老人的年輕人,有懷抱嬰兒的婦女,還有滿臉稚氣的孩子們。
臉上雖然還帶著疲憊和傷痕,但此刻卻都洋溢著笑容。
“謝謝,謝謝你們!”
“謝謝世子,是我們誤會世子了。”
“世子真是我們的救世主!”
災民們見不到蕭玉,就衝著施粥的官兵表示感謝。
有的孩子甚至跪在地上磕頭來表達感激。
......
深夜,月明星稀。
府衙後堂的庭院內,紅纓一襲紅衣,獨自在樹下持槍而立,倩影英姿颯爽,站的就像一面標緻的旗幟。
屋內,傳出嘩啦的水聲。
蕭玉正在沐浴,此時他整個人都癱在了木桶之中。
終於洗去一身汙穢,蕭玉舒坦的長長吐出一口濁氣,臉上露出輕鬆的表情。
“世子,紅纓知錯了。”屋外傳來紅纓的聲音。
聲音細弱,幾不可聞。
蕭玉聞言輕笑。
看來紅纓性子雖然有些桀驁不馴,但是事情的輕重,她還是拎得清的。
“你何錯之有?”
“世子,心繫天下,而非己私,是紅纓誤解你了。”
“話說滿了。”
“不是嗎,眼下這麼好的可以一舉扳倒趙氏的機會,世子竟然為了這營州災民,就這麼放棄了。”
蕭玉聞言心中惋惜,彷彿被戳中心口,隱隱作痛。
的確。
他又何嘗不知道此番通匪劫糧之事,足以讓老二失勢。
但是一來一回,大動干戈,又不知道多少饑民會在今夜餓死。
上一世,他也就在電視、電影上,看過災情的樣子。
如今親眼所見,親身經歷,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人間煉獄。
那一條條的可都是活生生的人命,旱災之下,卻連牲口都不如。
天災無情,人禍更甚!
這些營州的世家大族手握錢糧,與東平朝中百官勢力盤根錯節,想要一舉清繳,怕是阻力重重。
此地可以說每天都在死人。
自己怎麼能為了襲爵,放任萬千百姓的性命而不救?
至於城門口殺災民之舉,是蕭玉怒其不爭。
望見如此多的災民不斷餓死,更是哀其不幸!
蕭玉並非嗜殺之人,亂世還需猛藥醫,以德、以理服人根本行不通,他只不過是在以力服人。
屋內,蕭玉不再說話,似在沉默,又似仍舊不想理紅纓。
“紅纓原以為世子是個紈絝,所以有所不敬......”
“直到世子剷除落紅山莊,懲治趙中達,紅纓才明白過來,世子真的是在為民請命。”
過了片刻,屋內仍舊沒有反應。
“世子,還在生紅纓的氣?”
蕭玉的聲音終於再次傳來,不過卻是有些慵懶。
“你是父王面前的紅人,又是大宗師境的武者,我一個病秧子落魄世子,就是生氣又能拿你怎麼樣?”
“世子在說氣話。”紅纓輕聲道,“世子如何才肯原諒紅纓?”
蕭玉嘴角一扯,“簡單,過來給我搓背。”
院子裡瞬間殺氣四溢。
紅纓的赤焰槍氣勢升騰,激盪四周,屋內蕭玉的木桶之中頓時水花四濺。
蕭玉脖子一縮,剛舒張開的毛孔,頓時全部縮緊。
孟浪了。
.......
與此同時,趙府。
深宅大院之中,氣氛異常沉重。
房間內是此起彼伏的哀聲嘆氣之聲。
“這蕭世子的募捐行徑,簡直如同搶劫!”
“這殺人魔王的勁頭,著實讓人可怖啊,不僅敢殺手無寸鐵的災民,連盡忠職守的官兵也殺!”
“我等以後該如何自處?”
世家大族的族長們圍坐,臉上都寫滿了焦慮和不安。
眾人紛紛將目光投向首位的趙中達,等待他拿出個主意來。
“趙大人,現在該怎麼辦?”劉家族長問道。
趙中達眉頭緊鎖,深吸了一口氣,面色陰沉至極。
“我這就給王爺上摺子,還請各位與我聯名!”
族長們相視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無奈和決絕,此時已經別無選擇。
“好,狠狠參他蕭玉一本!”李氏族長咬牙切齒地說道。
就在這時,一名下人匆匆來報,在趙中達耳邊耳語了幾句。
趙中達聞言,終於在悲痛之中露出點喜色,“竟有此事?”
翌日。
東平城。
二公子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