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峰想了想,覺得可以試下水,於是將民國版的《妻子的誘惑》投稿到了張保華編輯處,因為是投稿試水,於是張三峰只寫到艾莉和世賢的婚外情截止。張保華看完後,覺得只是普通,和社會上的婚姻故事差不多,大概就是丈夫出軌妻子閨蜜,妻子委屈接納一類的故事,可能最後的結局是丈夫浪子回頭,但是這類故事還是有很大受眾的,於是接納了投稿,同意連載,給出的價格是千字5角,說是新人不錯的價格了。
張三峰也接受了,並且將筆名定為大海,開始了漫漫寫作。
張張保華還不知道小說後面,妻子品如會發生什麼故事,這個懦弱的妻子其實才是最後的大魔王,編輯以為張三峰是準備按照那些風俗小報的風格寫,小說的主角會是小三和丈夫,最後的妻子可能就是過場,準備打那什麼的擦邊球,藉此來吸引男讀者。
張三峰也不想解釋,畢竟他可是按照70集的劇本來寫的,現在寫的內容還不到5集,字數約5萬字,後面的還要慢慢展開。報社速度也很快,拿到張三峰的稿件後就開始準備刊登,畢竟現在編輯手上也有了5萬字的存稿,也不怕張三峰開天窗,通知張三峰準備好半個月的存量便開始印刷了。
《戲劇報》正式刊登《妻子》,是的,編輯認為小說名字不好,應該簡短一點,於是只保留了妻子二字。因為是小說第一天連載,篇幅不同於一般小說連載字數,開篇就是9000字,不同於以往3000字連載,希望開頭就吸引到讀者。
但是小說開篇只是描述了品如在婆家的艱難,很多男讀者實在沒興趣看這種婆婆媽媽的劇情,銷量一般,《戲劇報》也不在乎,畢竟報紙上連載的也不止這一本小說,還有別的戲劇,如果最後覺得《妻子》連載一週還不能吸引讀者,砍了就是。
第二天的連載,品如的閨蜜艾莉開始勾引世賢。讀者感受,嗯有點意思。
第三天到第六天的連載,艾莉使出渾身解數纏住了世賢,劇情由於番茄相關規定就不再展開了,不過報紙上的劇情卻展開的非常完美,包括了那幾句經典臺詞,讀者開始追讀,甚至有過激的讀者寫信到報社進行批判。
第七天到第十天的連載,品如慢慢發現她丈夫的小三是她的閨蜜,友情和愛情的雙重背叛讓她崩潰。女讀者開始代入,怒罵艾莉。
第十一天之後,品如落海,艾莉和世賢結婚。就在這一節口,報紙的銷量開始瘋漲,很多人買這份報紙,就是為了《妻子》。很多讀者寄信到報社,怒罵世賢郎心似鐵,沒想到最後會是悲劇結尾,甚至有人悼念品如。以為《妻子》已經結尾,後續不會再有。
只有張三峰知道,這才是剛開始。因為張保華比普通讀者都要早接觸小說,所以當張保華看到品如被救起,開始復仇的時候,才明白原小說名的意思,他不該去改名的,於是將之後的復仇改名為《妻子的復仇》繼續連載。
沒有錯,當劇情慢慢展開,報紙銷量大漲,到了全北平都知道《妻子的復仇》,甚至有外地的代派處來北平求報紙發行。
當時的報紙發行分兩種情況,一是直接訂戶,就是直接到報館訂購報紙的使用者,本地的報紙使用者由報館派專人送達,外地的報紙使用者由郵局寄送;二是間接訂閱的,就是讀者透過報販或其他機構訂閱報紙的,本地一般靠報販批購,外地的則由分館或代派處代發。
可以說報館除了要做好報紙內容外,報紙的發行才是重中之重。因為《妻子的復仇》開始紅火,甚至火到了南邊,出現了很多手抄本,《戲劇報》開始在各個省市也開始設立分館或者和代派處協商發行,報社幕後老闆也說了,這是讓《戲劇報》揚名最好的時機。
小說連載快兩個月,張三峰的稿酬也從千字五角漲到了千字五元,等到日後小說連載完畢,就會由報社出版成集,版稅也談好了20%。靠著連載《妻子的復仇》,張三峰一個月的稿費就有四五百元,比起之前的國文老師五十銀元的月薪高出十倍。
現在歐陽家的每個月房租僅僅五銀元,因為只有歐陽倩母子住,所以當時只租了個小院子,屋內設施簡陋,張三峰也沒有要搬家的意思,對於他而言,在家伏案寫作,住哪都一樣;至於說到日常吃飯,物價還比較平穩,豬肉一斤兩毛錢,三十斤一袋的麵粉才兩塊錢,由於張三峰的要求,甚至還請了廚娘,廚娘的工錢和伙食費一個月才十銀元。
聽聽,麵粉才兩塊錢,以前說過在民國能吃得起白麵的都是有錢人,普通市民都是買的棒子麵,但是這裡重視教育,所以教師、教授、文字工作者收入都很高,所以張三峰還在感慨麵粉挺便宜的。
由於家庭收入大漲,張三峰也建議歐陽倩像其他太太小姐們一樣,出門聽聽戲曲,就當是解解悶。就算是聽梅蘭芳、程硯秋這些名角的戲也才一個銀元,包車一個月也才五銀元,既然自己是歐陽倩的掛名兒子,該孝順的地方還是要孝順。
張三峰待在家裡寫小說,剛開始隔一週,就坐黃包車去報社送稿件,後來報社都是派人直接來取,不希望耽誤張三峰的時間,好讓他多點時間寫作,力求連載不斷更。有時候忙起來,張三峰還以兩銀元每週的薪酬僱了一個秘書,由他口述,謄寫小說,再幫著做一些其他抄抄寫寫的工作。
算算日子,距離張三峰從仁德女中辭職,已經過去了兩個月,在此期間,也有同事上門看望自己,一方面是校長覺得受總理兒子的壓迫,趕走一個老師傳出去名聲不好;另一方面是張三峰的同事也想來看看張三峰過的如何,萬一當時張三峰正在氣頭上鬧著辭職,待在家中也不是事。
面對上門看望自己的同事李得,張三峰還是很感慨,沒想到短短几個月的教師生活,還能遇到這麼關心自己的同事,連忙表示說自己在家給報社供稿,過的還行,不會再回仁德女中了。
“哦,不知道歐陽兄在哪份報紙上供稿?”英文教師李德好奇的問道。
張三峰也沒有隱瞞,給李得看了自己連載的《妻子的復仇》,沒錯,作為作者,張三峰直接給自己也定了一份《戲劇報》,留作紀念。
“原來你就是寫《妻子》的作者,你不知道有多火,我母親和我太太都在追看。”知道昔日的同事連載的小說已經紅了,自然也就不回學校了,於是也不再勸說,而是轉換話題,說起了替代他國文老師職位的金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