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洲大陸,龍華國,西府道,朝坂坡垣,扼控戰亂頻發的河西之地。自龍華國沐公繼位,為奪回被洪蒼國侵佔的河西之地,特於此地設定軍鎮,遷兵民十萬以為大軍後援補給之地。
朝坂坡塬沿著鐵連山脈,自南而北與滄浪江一起,將河西之地夾與中間。南依洛河入滄浪江河口,北連鐵連山脈源頭。形成一道高逾百米的土石坡塬,乃是數年來龍華國在失去河西之地後,仍能阻擋大魏兵鋒的天然屏障。
朝坂軍鎮名稱便是來自於朝坂坡塬。自龍華國在此設立軍鎮,原先河西之地的龍華國子民,大多數便逃遷朝坂軍鎮,加上龍華國自關內遷民十萬以充其地,使得這溝壑縱橫,坡溝相連的朝坂軍鎮繁華起來。
朝坂軍鎮以東便是河西戰場,以西至西府道州城本是溝溝坎坎縱橫的石土高坡。以往狐兔出沒,人跡罕至,並無熊、狼等大型猛獸。只因近些年河西之地大戰連年,死人無數,起初雙方還能各運屍身還鄉,後戰死之人太多,大多都是就近找地方掩埋,久之就將鐵連山脈中的猛獸吸引而來。
龍華國為了使征戰將士後勤補給便利,遷民十萬用以開荒屯田。並於此地設定九集以安置屯田兵民。這九集以馬家集為中心,東邊為桑陽集、豐旺集,南邊為新鬥集、安趙集,西邊為蔡王集、高安集,北邊為平官集、瓦窯集。
龍華國人質樸勤勞,十萬民夫遷於此處,官府只為其提供基本的農具、糧種與簡陋土房。自龍華國沐公六年開始遷入民夫,至沐公十六年,十年時間,便使得這原先溝坎相連,狼蟲橫行的石土高塬,變成了能夠為軍鎮十萬兵士供給糧草的糧倉。
這十年間,龍華國發動了三次收復河西的戰役,都被名震天下的洪蒼國鐵軍,武驍卒所擊敗,連武力逆天親自領兵出征的龍華國主秦沐陽,都被毒箭所傷。而訓練出這號稱天下第一鐵軍武驍卒的,正是出自這同州大陸修仙門派,兵道山的一代兵法大家,洪蒼國元帥公孫無忌。
三次大戰,龍華國共計損兵七萬,但也使得裝備優良,訓練有素的武驍卒戰死近四萬多,龍華國的血勇也為天下所知。這戰死的七萬龍華國兵卒,大多出自西府道,僅朝坂九集便損失兩萬多青壯。
這使得朝坂九集基本家家縞素,也使得朝坂九集青壯勞力損耗嚴重,加上天公不作美,自開戰以來少有落雨,由於乾旱,十成莊稼欠收六成,眼見著大旱災就在眼前,偏偏此時由於大戰死人太多,鐵連山狼群覓血而來,一時間餓死者,被豺狼猛獸禍害者不知幾多,凡此種種都份數天災。而因連年大戰,畏戰逃散兵卒,諸國重犯逃奴,都經常出沒於鐵連山脈,搶劫民財、截殺商旅、其中不乏嘯聚山林聚眾百千襲擊鎮集者。凡此種種便是人禍。
天災人禍之下朝坂九集百姓民不聊生,朝坂軍鎮自建立以來,鎮守使便派遣遊檄追剿匪寇,獵殺猛獸,然而治標不治本。誰來解民生於倒懸,救萬民於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