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正在田間勞作的農民也聽到了從學堂處傳來的聲音,紛紛停下手中的動作,閒聊道:“這群小兔崽子要放學了?”
“老李頭,你可不要想著把你家孫子拖到田裡面幹活,這農活咱們多出出力,多加把勁也就幹完了,要是耽誤了自家孩子讀書成才,那罪過可就大了!”
“咱村子的王老頭一家,你看看就是因為讀書,現在不光當了大官,還連帶著咱們村子都過上了好日子!”
還有把子力氣的年邁老李聽著本家的言語,感嘆道:“王小子沒有忘本,做什麼事情都念著咱們村子!說起來這學堂的教書先生還是王小子的授業恩師呢!”
“咱家的臭小子能夠在這等學識的讀書人門下學習,我可捨不得他下地幹農活!要是這小子腦子活泛,能夠學到一些東西,那再不濟也能憑藉咬文嚼字的本領,去大城選個賬房的差事!要是能夠有幸考取個功名,那咱也就能享一享清福!”
“對了, 你房子後面你的那塊菜地菜還有多的嗎?”
李三朝著手上吐了一口唾沫,摩擦揮鋤道:“我家老婆子已經摘好了菜,洗好了給王婆送去了!咱記得王家的恩惠,自然不能摳摳嗖嗖的!”
“再說了,就算咱不吃菜,也得把學堂內的童生顧著不是!”
老李頭點頭,表示認可道:“要是咱村子誰敢說杜老先生一家和王婆一家的不是,俺們.......”
“你可得了吧!咱這幾十戶人家誰家由孩子的不盼望著杜老先生能夠一直待在這裡?就算那些個沒有孩子的,現在可也憋著一股子勁生孩子呢!想要送到學堂讀書!”
“要不是杜老先生說了,不滿五歲,他不收,怕是咱這村子裡的小學堂都裝不下。”李三笑呵呵的說著:“老李頭,後天就輪到你家送菜了,我看你那菜地的菜不多了,要不我勻你一點,咱可不能餓著......”
“呵呵!”老李頭冷笑道:“咱的菜地足足一畝,根本就吃不完!”
“那不是你還剛剛種上一茬,現在還青黃不接嗎?”李三解釋。
老李頭挖著地道:“那你也不用擔心,大不了我家這幾天不吃菜,就就著鹹菜吃飯!十幾個童生的一頓菜,難道我還供不起了?”
“得得得!好心當驢肝肺!”
李三說完,二人便埋頭幹起了活!
妥當安置完童生的杜老先生出門,拱手行禮道:“聖僧,諸位長老,請!”
“請!”
客套一句,杜老夫婦和王氏提著飯籃子,帶著玄奘師徒穿過田埂,徑直朝著山坳內的青石壘砌的房屋而行。
經過田埂時,兩旁的三五農民停下手中動作,淳樸的招呼著。
“杜老先生,咱家還有些青菜,下午些俺洗好了給您送去?”
“杜老先生,俺家娃子還有半月就五歲了,能不能提前送他進學堂!”
“俺家還有一塊瘦臘肉,稍後俺送來給杜老先生下酒!”
“杜老先生,明日我要去鎮上買小雞仔,你有什麼需要帶的東西嗎?”
“.......”
杜老對於質樸的詢問,在玄奘的目光下,滿面紅光的挨個回應!
“青菜我家中倒是沒有了,待會兒我讓老婆子去你家地裡摘上一把!”
“二狗他大爺,那你明日把二狗帶到學堂,我先給他取個學名!以後也當他本名!”
“二丫他大爺,臘肉你還是自家留著給孩子吃,在下心領了!”
“......”
二狗他大爺見杜老先生開口答應,趕忙放下手中的活計,然後將有些髒的雙手在衣服上擦了擦,走到近前道:“杜老先生,那明日清晨時辰帶著二狗過來?”
“嗯!可以!最好是在學堂開課前提前半個時辰!”杜老先生回應。
二狗他大爺蒼黃的臉龐滿臉堆笑道:“俺知道了,謝謝杜老先生!那我明日帶上一束大錢、還有糧食當做束脩,倒是還請先生莫要推辭!”
杜老言語拒絕道:“束脩就不必了,我這學堂不興!但規矩你應該也懂吧!”
“自然、自然,俺家中的菜地早就備好了!”二狗他大爺樂呵呵的說道:“過幾日排列子輪到俺家了,俺就讓媳婦和他大姐洗好了菜送來!”
“如此甚好!”杜老含笑而說。
隨後當杜老一行人離開,幾個農戶也是言語不吝嗇的誇讚道:“二狗他大爺,你這可有點不合適了,哪有還沒有上學,就早早的把菜地給準備好了!”
“就是,就是,你這是壞了規矩!”
“誒!你們可不要說風涼話!”二狗他大爺‘舌戰群儒’道:“你們也不是什麼好東西,當初自已的孩子上學的時候,那積極性可比我強大多了!”
“我記得二丫他大爺一家子可是半夜都爬起來翻地種菜,每日就跟照顧親孫子似得照顧著那三分地的小菜!”
小土他爹道:“二狗取了學名,可就是半個讀書人了,他大爺你可要管好了!”
“當然,咱家裡面好不容易能夠有個讀書人的希望,怎麼可能會苦了他,就是咱家縮衣節食,也一定要把他給供出來!”
二狗他大爺諂媚的走到二丫大爺的面前道:“明天你不是要去鎮上嗎?能不能幫俺買上幾尺布,我好讓二狗他姐做上幾身衣服穿。”
“俺總不能上都要讀書的二狗,還穿著破爛補丁衣服,那不是丟咱家未來的面子嗎?”
二丫他大爺很是受用道:“行,我明天順道給你買上,但我可先說好了,你必須把錢先給我!”
“俺曉得,等下午的時候,俺讓媳婦送去你家!”二狗他大爺滿口答應。
一旁的農戶插嘴道:“你家的三個老母雞下蛋,這段時間也沒有見你趕集去賣,想必應該也存在了不少吧!我看你可以明天早上提著一籃子雞蛋給杜老先生送去,既然杜老先生不同其他學師收取束脩,那你就送些雞蛋去!”
“我看行!我家的孩子還差大半年就五歲了,到時候我也攢些雞蛋送去!”
“其實吧,咱們送去的東西,杜老先生也不稀罕!大部分還是杜老夫人煮著給了咱自家的孩子開小灶吃了!”
“咱是莊稼人,不懂什麼人情世故,也沒有什麼貴重的東西贈送,但心意必須到!不能怠慢的杜老先生!畢竟就算是大城裡面的教書先生,也不一定比的咱杜老先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