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西遊世界最為黑暗的一幕,細細琢磨,滿是窒息的感覺,這是取經專案不為人知的目的,慢慢揭開全是無奈的現實,這一次,悟空最是無奈,只能揣著明白裝糊塗,只能嚴格按照觀音菩薩設定的劇本配合演出。
這一次才是真正的以荒唐對荒唐!
靈感大王的身上究竟藏著多少秘密?觀音前往收服,為何先是不慌不忙,再是慌慌張張,甚至連梳洗打扮都沒顧上?
開始上課,換個方式看西遊,繼續領略亙古不變的人情世故,離了車池國,行至陳家莊,唐僧師徒被通天河攔住了去路,然後又見識了一幕犀牛賀州特有的人間真實。
陳老爺:“我們這叫陳家莊,有百十戶人家居住,莊外有條河就是通天河,那通天河裡有個靈感大王,他威力無比,年年給我們這裡施幹雨落慶雲,保佑陳家莊一方黎民百姓!”
按照利益守恆定律,天下就沒有白吃的窩窩頭,佛像需要金渡,菩薩需要香火,衙門口更是用錢才能買到公平,更何況真就保佑陳家莊風調雨順的靈感大王,天下何處不買賣?所以什麼叫慈悲為懷?
我沒花錢,你不辦事,那叫活該。
我花錢了,你不辦事,那叫無奈。
我花錢了,你辦事了,就叫慈悲為懷。所以本著慈悲為懷的基本原則,靈感大王給出了交換條件。
陳老爺:“這個大王,一年一次祭祀,要陳家莊出一個童男,一個童女,他一頓吃了,保佑我們一年風調雨順,要不然就要降災了呀!”
陳家莊的故事就此展開,我們先來聽聽唐長老的反應。
唐僧:“這真是黃梅不落青梅落,白髮人要送黑髮人,阿彌陀佛!”
同情遺憾,但卻無能為力。唐長老不愧是皇家寺院出身,註定將會擁有佛家編制。再看悟空,更是一言撕開了最最黑暗的現實。
悟空:“施主,我看你頗有家產,你不如花倆錢,買兩個小孩來替代你的兒女呀!”
諸君!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不是一般的孩子。所以你就能明白,悟空當初為啥會被天庭狠狠教訓,該懂的事一點不懂,不該說的話一句不落。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說,原本就存在的事實,你閉上眼不就行了?
沒等陳老爺接話,一向慈悲為懷的唐僧聽不下去了。
唐僧:“悟空!誰家的兒女自己不心疼?”
悟空,你咋這麼不懂事呢?這種事哪能說出來?那什麼陳老爺小徒不懂事,您別見怪。再看陳老爺,隨即亮起了巴掌,狠狠打了唐僧的臉。
陳老爺:“長老,不要說沒有人肯賣,就是買來了,那大王要是知道不是親生的,他也不肯吃!”
你以為我沒想過?你以為我沒試過?關鍵是陳家莊早就實現了小康生活,壓根就沒人肯賣,更主要的是,靈感大王早就掌握了陳家莊的居民資訊,非指定不行,非輕生不吃。然後我們再看唐僧的反應,不見了遺憾,竟然開始了打抱不平。
唐僧:“這個靈感大王怎麼這麼狠心呢?要吃小孩子。”
還有沒有天理,買來的孩子都不行,難不成真讓陳老爺的孩子獻祭?悟空一瞧,領導的慈悲之心即將氾濫,那就別再等著領導主動交代,趕緊想辦法解決這個難題,隨即悟空變成陳官寶的模樣,聲稱要代替陳官寶獻祭,陳老爺當然不知道悟空的神通,但他對悟空的犧牲精神很是感動,趕緊給出表示。
陳老爺跪在唐僧面前,激動的說道:“長老若發慈悲,我願送白銀千兩作為盤纏,送唐長老往西天去呀!”
悟空幫忙,陳老爺提供盤纏,雖然聽起來還是一樁買賣,卻也無可厚非,但我們接著往下看。
悟空又變了回來,嬉笑道:“就不謝謝俺老孫了?”
看著又變回來的孫悟空,陳老爺驚訝的說道:“你……你不是沒了嗎?”
悟空:“怎麼沒了?”
陳老爺:“你不是給大王吃了嗎?”
啥意思?終於有人同意了唄?眾裡尋他千百度,這不就是花倆錢就能買到的替代品嗎?千兩白銀就能換來自家孩子活命的機會,陳老爺當然樂見其成,這個才叫現實。
悟空變成陳官寶,八戒變成一秤金,隨即開始了常規的捉妖工作,待到金魚精現身,八戒再次用實際行動呈現了一堂精彩的職場教育課。一耙子打掉金魚精兩片魚鱗,八戒趕緊強調了自己的功勞。
八戒撿起魚鱗往懷裡一揣:“魚鱗,這是我打下來的!”
只是等兩人來到通天河邊,八戒卻將這份功勞讓給了悟空。
八戒把魚鱗扔給悟空:“嘿嘿,這是你打下的魚鱗!快讓他們出來吧!”
捉妖不成,兩人只能先回去通報情況。我們再看八戒的操作。
八戒炫耀似的把魚鱗給唐僧看:“師父,這是妖怪身上的鱗片。是……是我打下來的。”
什麼叫能力?領導看見的能力才叫能力,什麼叫功勞?領導認可的功勞才叫功勞。能幹的不如會說的,會說的不如會哄的。而八戒呢,偏就站在了職場生物鏈的頂端,難怪能夠成為天蓬元帥。
難怪取經路上犯戒諸多,動不動就嚷嚷著重回高老莊,偏還被封“淨壇使者”攬下最有油水的官爵。悟空和八戒一頓吹噓,聲稱妖怪不敢再上岸,不敢再作孽,唐僧趕緊給出了表示。
唐僧:“那我們明天就可以趕路了。”
我們再看陳老爺的反應。
陳老爺:“請聖僧再歇一天,明天我備船,後天送師傅上路,請師傅們堂內歇息吧。”
想走?你們說妖怪不敢再來,他就不來了,得罪了妖怪,你們一走了之,他要是再來陳家莊還有活路嗎?
這裡我們還需要注意一個關鍵的問題,一向除妖勿淨的悟空,這一次竟然給予了曖昧態度,甚至都沒和妖怪正式交手就想放棄了,悟空在顧慮什麼?或者悟空到底發現了什麼?我們繼續往下看,慢慢揭開靈感大王背後的陰謀。
當天晚上,六月飛雪冰封通天河,陳老爺當然又是一套人不留人天留人的坑,拼命挽留。但唐僧卻好像打了雞血一般,突然想到了什麼。
唐僧仰頭看天,雙掌合十:“阿彌陀佛!難道這是上天有意助我過河,所以才將這場大雪凍住了通天河?阿彌陀佛!”
總有些時候,領導需要藉助某種外來力量來增加自己的權威性和影響力,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千萬不可反駁,順著他,由著他,如果有必要的話,再挑些具備說服力的理由予以肯定。
但凡這個時候,領導就已經進入自己認定的世界,但有反駁,就會被領導本能認定為挑戰,甚至是挑釁。唐僧更是如此,試問哪個和尚能夠經常見到各路菩薩?漫天神佛。
本就認定自己並非凡人的唐僧,偶爾得到上天的眷顧再正常不過,那你就得懂事,就得時刻注意維護領導的神秘形象。奈何悟空卻再次犯了錯,再次輸給了八戒。
唐僧:“感謝蒼天保佑,凍住河水助弟子過河,弟子在此拜謝了!”
注意!領導再次重申了上天的保佑,再次強調了自己的特殊。你別管他是佛家,卻為何拜謝皇天,他是領導,他說什麼就是什麼。而悟空非但沒有趁機逢迎,反倒給了領導一盆冷水。
悟空:“”師父,先別忙著高興,我看這事還有點蹊蹺。”
唐僧疑惑的問道:“怎麼了?”
悟空:“師父,你瞧這七八月的天氣,兩岸花紅柳綠,為什麼單單通天河結了冰?”
就你能,就你能夠看出端倪,領導剛才都說了,這是上天庇佑,所有的不正常都是給予唐僧特殊照顧,你是關心領導還是嘲諷領導?所以唐僧立馬就生氣了。
唐僧:“這是上天助我過河,有什麼奇怪的呢?”
偏偏沙僧再添了一把火。
沙僧:“師父,不如等上兩天吧,大師兄說的對,等化了雪再走吧,不差這一兩天吶。”
諸君!切記啊,一個人勸領導或許還能接受,因為這是真勸,超過半數的人勸,領導絕對不能容忍,因為這是逼宮。於是唐僧更生氣了。
唐僧:“你們看那些行路的人,哪個不是人生父母養的?他們能走的為什麼我們不能走呢?”
好了,又到了八戒出場的時候,我們來看一個成熟職場人該有的表現。
八戒:“師父,你等等,讓我到那看看冰有多厚!你們等等。”
唐僧:“好。”
八戒一耙子砸在冰面上:“嘿嘿嘿,快,呦,呦,呦,師父,能過河!冰厚著呢,把我的手都給我震疼了,你看。”
當然要支援領導,不光要支援領導,還要想盡辦法證明領導是對的,不光要證明領導是對的,還要因為這次證明而犧牲點什麼。然後悟空就放棄了,再然後唐僧就被擄走了,再然後悟空連水都不願下,就算八戒強調水中洞府壓根就沒水,悟空還是堅持待在岸邊,妖怪露頭就打主打一個打草驚蛇,愣是一次有效的進攻都沒有。
等到八戒和沙僧無能為力,悟空終於可以光明正大的請幫手了,這一次他沒去天庭,更沒去靈山,而是直接奔向了觀音的珞珈山。
看到在蓮池編筐的觀音,悟空說道:“菩薩”
觀音:“外面等候。”
悟空急得抓耳撓腮:“菩薩,我師父有難等不得呀。”
觀音:“你先出去”
注意,這個時候的菩薩可沒著急,就只是盡心編竹籃,而連水都不願下的悟空反倒心急如焚,拼命強調什麼等不得。等到竹籃編好,面對素顏的觀音,悟空又開始懂事了。
觀音:“悟空,走吧。”
悟空:“上哪?”
觀音:“救你師父呀!”
悟空:“菩薩,我索性再等會。”
觀音:“怎麼了?”
悟空:“好歹您把衣服換了。”
觀音為何又著急了?悟空怎麼又不著急了?人生如戲,西遊世界亦是如此,配合演出而已,心照不宣罷了。收服金魚精以後,我們再看觀音給出的科普。
觀音:“他原來是我那蓮花池裡養大的金魚,天天聽我講經,修煉成本事,不知哪天逃下界來,今天早上不見他出來拜我。我掐指一算才知道他在這裡作怪,要謀害你師父,所以我就編個竹籃收他。
金魚精霸佔通天河長達九年,而觀音的珞珈山亦在人間,也就是說,這九年是實打實的九年,並非天上的九天。
長達九年的時間,觀音愣是沒發現端倪,等到唐僧師徒行至通天河,剛好就發現金魚精不見了,還掐指一算,還提前編竹籃,金魚精霸佔通天河,逼著陳家莊獻祭,本就是觀音的一手安排。她之所以素顏前往收服金魚精,壓根就不是因為什麼事情敗露,趕緊前往遮掩,因為這一難本就是觀音的安排。
注:按封神所說,觀音應該是元始天尊的徒弟,慈航道人投奔西方以後改的尊號,電視劇裡用的是女身,這裡就用“她”來形容,還有種說法是雌雄同體,大家不要糾結這個了。
陳家莊屬於車池國,境內早就不再追隨佛家的腳步,就連陳老爺舉辦的超升道場都是道士主持而非和尚,觀音想要挽回這方水土的信奉,就要用點特殊手段,先讓金魚精保佑陳家莊風調雨順,再讓陳家莊付出慘痛的代價。
等到陳家莊怨聲載道,觀音再前往收服,甚至連梳妝打扮都來不及。哪個不念菩薩的大慈大悲,哪個不道佛家的浩然正氣。如此安排,再有唐僧師徒出面收匪,就能形成一個完美的閉環。
劫難有了,香火有了,至於金魚精九年吃掉的18個孩童,誰還會在乎?甚至陳家莊都會埋怨悟空,沒有金魚精,誰來保佑陳家莊風調雨順?到了那個時候誰的香火會更旺盛?而早就看透這一切的悟空,還要繼續裝糊塗。
悟空抱怨道:“原來菩薩早就知道怪不得那麼穩當,害的老孫著急,哼!”
真著急了嗎?現實如此,只是無奈,只能揣著明白裝糊塗,只能配合觀音將這出戏演完,只是成佛以後呢,等到悟空成為鬥戰勝佛,是不是還需要繼續配合呢?
諸位村長!今天學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