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村長,大家又來上課了?
這一難直奔唐僧而來,這一難,悟空僅使了三分力而已,這一難本就是如來安排唐僧主演,呈現給天庭的一齣戲,目的就是為了讓玉帝看到金蟬子的蛻變,證明如來並沒有選錯人,證明唐僧已經具備了重回西天的資格。
說到底,金鼻白毛老鼠精,就只是一個工具,一個用來證明唐僧修行的工具而已!只是這一次,悟空的表現非常搶眼,最能證明他已經成熟,已經適應了這個江湖的運轉規則!
妖怪的出場千篇一律,但唐僧偏就是不長教訓,玉鼠精化作無辜女子被綁荒郊野嶺大呼救命,唐僧的慈悲心又氾濫了,趕緊吩咐八戒救她,以求心安。
深諳職場規矩的八戒,本著"領導永遠不會錯"的基本原則,管什麼妖怪不妖怪,趕緊上前搭救,悟空攔住八戒,唐僧見狀無奈,給予了他的解釋。
唐僧:“悟空,這是個良家女子,不幸遇難,為師叫八戒救她一救師父。”
八戒也附和道:“是師父叫我救的”
悟空無奈勸說道:“師父,這荒山野嶺哪有什麼良家女子?”
唐僧惱怒:“悟空”
悟空解釋道:“師父,你又發慈悲,你還記得紅孩兒嗎?”
好個大聖,到底懂得了人情世故,到底學會了勸說領導的正確方式?不能說領導錯了,只能說領導的慈悲戰勝了清醒,不顧個人安危,也要救人於危難,有了奉承,就能保證領導的存在感,再有提醒,就能顧全領導的體面,如此操作,哪個領導會翻臉?
只是這一次有所不同,你看那妖怪,桃腮垂淚,有沉魚落雁之容,心眼含悲,有閉月羞花之貌。如此這般,哪有半點妖怪的樣子?唐僧的繁星再次佔據了領先地位。
唐僧:“哎呀!悟空,我看他不像妖怪。”
悟空心想,你看誰都不像妖怪,出事了你也不用管,反正沒人真敢吃你,更沒人真敢強迫你,只是苦了我,到處請幫手,遍地欠人情,奈何人家是領導,後臺特別硬,悟空只能強忍著心中的不憤,再次舉例說明。
悟空:“妖怪都會變化,你可還記得白骨精?”
眼看唐僧還在猶豫,沙僧趕緊跟上。
沙僧:“師父,大師兄慣會降妖,不會弄錯。”
沙僧不懂事了,大師兄不會弄錯,那是誰錯了?領導?根據職場生存的基本定律,領導從來就不會錯,還是看看八戒的操作,簡單粗暴,但卻最是能給領導臺階。
八戒舉起九齒釘耙:“那……那讓我打死他。”
唐僧趕緊阻止:“八戒!人妖尚難斷定,豈可傷她性命?”
八戒當然清楚唐僧一定會攔著自己,而這個阻攔的理由就能讓唐僧重新掌握主動權,注意唐僧的反應,趕緊趁機重申了自己的觀點,人妖尚難斷定,悟空和沙僧又該如何反駁?堅持認定他是妖怪,那你就讓八戒打死他犯下殺戒,不能犯殺戒吧,那就乖乖閉嘴,領導就是對的。
當然,鑑於過往的經驗教訓,唐僧到底沒有堅持到底,但玉鼠精的一句見死不救,拜佛何用,又讓唐僧動搖了。
唐僧:“救人一命,勝造7級浮屠為師怎能見死不救?”
對於唐僧而言,真假並不重要,慈悲為懷的形象絕對不能坍塌,正如小雷音寺一般,明知佛祖是假的,但也不能不拜,我拜的是佛祖,不管他是什麼變的,再好比現在我不能見死不救,管他是人還是妖怪,先正確做事,再做正確的事,這個順序很重要,絕不能顛倒。
再看悟空不再堅持任由唐僧救了妖怪,一則再勸已經沒有意義,二則悟空再次發現了端倪,玉鼠精傾國容顏定然不是衝著自己來的,那就莫不如坐觀其變,到底看看這一難究竟要如何。
接下來的發展更是基本雷同,唐僧被擄走,要麼蒸了吃肉,要麼逼迫成親,玉鼠精傾國傾城,自然有著更高的追求,成親!必須成親!
而悟空罕見沒有著急,甚至連打聽訊息的工作都交給了八戒,探清玉鼠精的情況後,甚至沒和玉鼠精有過正面衝突,始終都是玩鬧的狀態,直到發現了無底洞中供奉的牌位。
悟空指著牌位說道:“八戒,你瞧,尊父李天王之位。”
八戒無所謂的說道:“真是的,這還不清楚嗎?他父親姓李,那妖怪自然也姓李了,沒錯,沒錯。”
悟空打了他一下:“說的什麼呀?”
久在天庭任職的八戒難道真就不知李天王指的是誰?揣著明白裝糊塗而已,不願得罪李天王罷了。
但八戒的精明之處在於,他將重點放在了手裡的水果,裝出一副只顧吃喝,而看不出端倪的貪吃模樣,就連悟空都認為八戒看見吃的就忘了自己的工作。
李天王的資訊或許模糊,但悟空拿出哪吒的牌位,我們再來看一下八戒的反應。
悟空:“你看,尊兄,哪吒三太子,三太子之位!哈哈哈,呆子,有主了,有主了哈哈哈,走,告他去!”
八戒趕緊攔住他:“哎哎哎!猴哥,這沒憑沒據的告你告他什麼?”
悟空指著牌位說道:嘿嘿,瞧!這就是憑據!拿著!”
說罷將牌位扔給了八戒,“李天王”弄不清楚也就算了,世上哪還有第二個哪吒?三太子八戒不能再裝糊塗,但他仍然堅持認為證據不足,反正就是不肯跟悟空上天告狀,主打一個不參與不得罪,悟空無奈只能自身前往天庭狀告李天王。
悟空叉著腰:“玉帝,俺老孫今天到你這是告狀的,……哼!告的是托塔天王,他門戶不緊,縱女成精,在下界興風作浪。……嘿嘿……你玉帝管不管?哼!”
關鍵來看玉帝的反應。
玉帝怒斥道:“猴頭休得放肆。”
管你有沒有理你都不能放肆,凡事有程式,調查出真知,再是明擺的事實,沒經過調查就是不便告知內情,必須等待通報,更何況那可是李天王。
玉帝倍加信任和以中的重量級人物,調查才能騰出時間,騰出時間才能籌措洗脫罪名的理由,當然,悟空到底是取經專案的主幹力量,玉帝到底要給如來些許薄面,更重要的是玉帝也要先做到心中有數才行。
玉帝向身邊的太白金星問道:“李天王可有一個女兒?”
太白金星答道:“有一女兒,年方7歲。”
玉帝扶須輕笑:“哦?……哈哈哈……哈哈哈……年方7歲,如何下界成妖?”
聽到這個資訊,玉帝心裡有底了,一臉輕鬆,並隨即給出了判決,不可能,根本不可能,甚至連深入調查都不用,悟空一聽,當然不答應,趕緊強調關鍵資訊和關鍵證據。
悟空:“玉帝老兒,你可別護短,正是他女兒下界為妖,逼著我師父成親呢!哼!”
玉帝和太白對視了一眼,都有點不確定了。
猴子繼續舉證:“不信?嘿嘿,不信你瞧瞧這個!”
年方7歲當然不會逼著唐僧成親,年方7歲,更不懂得供奉排位,有些話不便明言,李天王是不是還有女兒在下界?這個女兒到底是怎麼回事?是你們調查還是我當眾說出來?這種事情一旦查明,大機率會影響天庭的臉面,玉帝趕緊亮明態度,儘可能防止事態惡化。
玉帝直接下旨:“太白金星接旨!”
太白領旨:“臣在!”
玉帝:“速去雲樓宮,宣託塔李天王見駕!”
雲羅宮中,託塔李天王當然不肯承認,畢竟有著監管不力的責任,甚至還可能暴露生活作風問題,更關鍵的是,這是破壞取經專案的大罪過,得罪如來可不是小事情。
所以李天王決定變被動為主動,不但不承認,反倒認定悟空誣陷,直接就是索拿,抬劍就是砍殺,直到哪吒出現,道明事情的原委。
哪吒:“父王,你是有個女兒在下界呀,父王忘了?那女兒原是金鼻白毛老鼠精,因在靈山偷吃香花寶珠,如來命我父子將她拿住,當時父王憐憫饒她一死。”
李天王聽後做出沉思狀,哪吒見狀繼續說道:“她感恩,拜父王為父,拜孩兒為兄。”李天王聽後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其實李天王何嘗不知,奈何如來早有安排,實在不敢道破真相而已,金蟬子為何被貶往東土?官方說法是“輕慢佛法”,聽如來上課的時候打了一個盹,踢下界一粒米,但這種罪過也值得如來大動干戈,全然不顧及師徒之情?
究其真相,大抵是金蟬子偷餵了玉鼠精,甚至兩人之間暗生了情愫,如來不得不給予嚴懲,並趕緊制定了取經的專案規劃,為的就是讓金蟬子儘早迴歸,順便清理或者收編西牛賀州的諸多反對勢力,鞏固自己的統治。
但如此重要的專案需要得到玉帝的批准,金蟬子這樣一個獲罪之人更要得到玉帝的認可才能重回佛家編制,那麼要如何證明金蟬子已經改邪歸正了呢?
注意!玉鼠精犯錯,如來沒有安排內部人士處理,而是選擇了李天王和三太子,更是留下了玉鼠精的性命,為的就是設定這一難,為的就是向玉帝證明金蟬子和玉鼠精早就沒有任何關係。
當然唐僧不知道這一切,如來更不敢挑戰唐僧的軟肋,那就只能安排玉鼠精控制世態的發揮,逼迫成親的程度不能太甚,更不能直接硬來,而承諾就是讓玉鼠精落得好的歸屬,或迴天庭任職,或回佛家體制,李天王和三太子親自出馬,悟空仍要做勢大殺,我們再看李天王的反應。
悟空:“妖精收住了,待老孫打死這個玉鼠精。”
李天王:“大聖,我等奉旨拿妖,還要回去復旨呢!”
悟空:“你這個當父親的可不要講私情。”
李天王:“大聖放心,天庭自會發落。”
其實悟空哪能不清楚這裡面的貓膩,但最後的打殺要求一定要有,這是落下人情的常規操作。至於天庭要如何發落,至於天王會不會尋私情,悟空壓根就不關心,因為習慣了,因為現實所迫只能妥協。
只是如果取經的過程就是不斷成熟,而成熟的標誌就是懂得人情世故。那麼成佛又代表了什麼呢?
諸位村長!學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