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十七)盤絲洞

沒有唐僧的關係,沒有悟空的本事,沒有八戒的情商,那我總能當個沙僧吧?少說話多做事,最後也能混個佛家編制,成就羅漢金身。

想當沙僧真就那麼容易?你可能誤會了,離了朱紫國,取經團隊行至盤絲洞,遠遠就看見了一處茅屋,唐僧隨即開始了領導慣有的操作。

唐僧:“徒弟們,我想前去化齋。”

唐僧能有如此要求,當然不是什麼關愛下屬、親力親為,而是為了證明自己,為了挽救自己的領導地位而已。

縱觀整個取經過程,唐僧要麼渴了,要麼餓了,要麼累了,再或者被擄走了,整體一個累贅的標準形象,累贅也就算了,偏還有著外行領導內行的通病,不聽勸、不服說,我就是我,固執到讓人咬牙切齒的煙火。

白骨精、紅孩兒,再加上小雷音寺的教訓,唐僧的領導地位一落千丈,甚至面臨著嚴重的權威危機,於是唐僧決定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照樣能行,打不過妖怪,我還化不來齋飯?奈何悟空和八戒都沒看出領導的真實意圖。

悟空先表示道:“師父說哪裡話來?師父要吃齋,我們去化,哪有弟子高坐,師父去化齋的道理?”

八戒也附和道:“哎呀,師父,您說話好沒主張,您是長輩,我們是弟子,師父有事弟子效勞是應該的,還是讓老豬去化齋吧。”

悟空也附和道:“對呀,八戒說的對呀”

領導有了反常舉動,你再用正常思維去理解當然是錯,領導和你客氣,你當然要推辭,但領導另有目的,你再推辭就是不懂事,甚至會被領導扣上故意作對的帽子,好了,我們來看沙僧的反應。

沙僧:“二師兄,師父的脾氣你還不知道嗎?就是化了債,師父也不會吃的,你就讓師父去吧。”

師父的脾氣大家都清楚,但師父的小心思唯有沙僧看出來了,他就是想要證明自己,就是想要挽回一點領導該有的面子,你們再橫加阻攔,你想想他會不會賭氣絕食?

但沙僧的這句話全然聽不出這個意思,怎麼聽,都像是在強調,唐僧一直以來的領導作風,凡事親力親為,一貫疼惜徒弟。

我們能夠取得真經,全靠著師父畫來的齋飯,一路上的教誨和疼惜,瞧見沒有,這才叫會做人,這才是沙僧真正的模樣,有了沙僧的提醒,悟空和八戒就不再阻攔,唐僧捧著缽盂(boyu)愉快來到了茅屋前,遇見了7個女菩薩。

唐僧施禮:“女施主,貧僧是來化緣的。”

為首的女菩薩上下打量唐僧,背後的幾個在竊竊私語:“是來化緣的”

為首的女菩薩點頭道:“那好吧,請屋裡坐吧。”

其餘幾人也客氣的說道:“請,請。”

如果徒弟們跟著唐僧,定然會有什麼不便的說辭,但現在不同了,唐僧面對7個女施主,不再覺得有什麼不方便,徑直就跟著回了屋。

按照慣例,唐僧但凡有了主動,就只會添些麻煩,來到茅屋,唐僧先強調了自己的身份,唯恐妖怪錯過自己這個長生不老的資源。

唐僧:“貧僧是東土大唐差往西天大雷音寺求取真經的。”

然後劇情基本雷同,蜘蛛精們喜出望外,輕鬆抓獲唐僧,接下來便是悟空的日常工作,除妖怪、救唐僧,或者落得人情,或者完成績效,最後總能圓滿闖過劫難。

只是這一次,悟空不再莽撞,先召喚了土地,詳細調查了蜘蛛精的情況。

土地介紹道:“我見天仙不惹妖魔怪,必定精靈有大能。”

天仙都不敢惹,土地認定有大能,依據過往的經驗教訓,悟空知道這些妖怪不一般,背後肯定有著神佛後臺,那就不能一概打死,要想辦法將矛盾轉移出去,悟空將情況簡單介紹以後,沙僧給了一句這樣的回應。

沙僧:“大師兄,那你為何不把他們打死?把師傅救出來呢?”

背景不明白,關係沒弄清,萬一呢?萬一是誰家的丫鬟道童,或者誰家早就看中了資源,豈不得罪人?所以悟空沒有正面回應沙僧的問話,而是轉向八戒,強調了一個關鍵資訊。

悟空:“你不知道,那七個女怪物……嘿嘿……嘿嘿……那七個女怪在水塘中洗澡。”

八戒眼前一亮:“洗澡?……嘿嘿嘿。”

很明顯,悟空想讓八戒打個頭陣,沒人管就直接打死,有人管自己再出面落個人情也不遲,奈何沙僧偏就沒打算放棄,同樣的問題又重複問了一次。

沙僧:“大師兄,那你幹嘛不打死他們呢?”

沙僧真就不知道悟空在顧慮什麼?當初或許不懂,但在這個江湖闖蕩了那麼久,南牆撞了那麼多次,恐怕早就修成了正果,更何況這位爺以前就是領導秘書,最是懂得人情世故。

但他必須這樣問,因為他要擔心師父,因為悟空能偵察,八戒能衝鋒,自己就只能表現對師父的擔憂,如此這般同樣是功勞,反正我也沒閒著,當然,悟空不能明言到底,找了一個推脫的理由。

悟空:“你不知道,我若打死他們,豈不壞了我的名頭!”

嘴上這般說,臉上卻寫滿了表情。我警告你別再問了,我已經沒有別的藉口了,八戒出馬,雖未施展鰲戰之法,但對付幾個蜘蛛精卻也綽綽有餘,成功救下唐僧,幾人繼續前行。

而吃了虧的蜘蛛精們趕緊跑到黃花觀,請求師兄蜈蚣精出手相助,原本悟空本打算就此算了,反正唐僧已經被救,趕緊西行。

就是奈何黃花觀蜈蚣精再施毒手,逼得悟空只能故技重施,打不過,打不過就是打不過,趕緊請幫手,趕緊落人情。這時妖怪的後臺沒整清楚,悟空又該如何請幫手?

彆著急,自然有人出手,觀音菩薩畢竟是取經專案的負責人,唐僧畢竟是如來佛祖的二弟子,專案不能廢,唐僧不能完,定會有神佛主動前來相助,於是一個身著喪服的婆婆出現了,悟空甚至想都沒想,直接跟著哭了起來。

把婆婆都哭毛愣了:“小和尚,您哭的什麼呀?”

悟空問道:“那你哭什麼?”

婆婆回道:“我哭我丈夫,你哭誰呀?”

悟空說道:“我哭我師父。”

你哭我也哭,你燒紙我也燒紙,反正你不主動幫忙,我就不主動說,啥叫懂事?人家沒有顯出原身,那就是有著難言之隱,你就得裝著不知道配合演出,主打一個心照不宣。

婆婆一瞧悟空到底成熟了,甚是欣慰,趕緊開始了引導性指點。

婆婆:“我的丈夫在三日之前跟黃花觀主吵了幾句嘴,就被他用毒藥給毒死了。”

聽到這裡,悟空更是心中有數了,領導已經給了臺階,趕緊強調自己的難處。

悟空也哭訴道:“我的師父和師弟也是被那黃花觀主的藥棗茶給毒倒的。”

毒倒還不算,我打不過人家,打不過人家還不算,他還有千隻眼睛放射萬道金光,好生厲害,其實悟空真就打不過蜈蚣精嗎?領導不來你能打得過?領導都來幫忙了,你還說自己打得過,你自己覺得合適嗎?

一定打不過!不僅打不過,還要著重強調打不過的理由,讓別人欠人情算不得什麼?因為還不還的主動權在於別人,欠別人人情才是真本事。

因為還不還?怎麼還?什麼時候還?你說了算,還來還去,人情就變成了世故,世故就成了關係,有了關係,一切問題都不再是問題,然後那婆婆就給出了指點。

婆婆:“那道人是個百眼魔君,又叫多目怪,要想破他的金光,需得去找一位菩薩,紫雲山千花洞裡,有一位毗藍婆。”

根據原著小說的描述,這位婆婆乃是驪山老母變化,而且最後還要讓悟空保密,不可洩露是自己指點,那麼問題來了,驪山老母為何如此?毗藍婆和蜘蛛精,蜈蚣精到底有著什麼關係?我們先來看一下悟空初見皮蘭婆的表現。

悟空招呼道:“老雞婆”

毗藍婆回頭一看,嫌棄的說道:“誰呀?討嫌!”

悟空雖然年少,但卻從不曾缺了禮數,唯獨對那些縱容下屬,下界為妖的神佛頗有微詞,也就是說,悟空已經認定毗藍婆就是蜘蛛精和蜈蚣精的後臺,所以才會有如此放肆的稱呼。

所以你就明白為什麼指點悟空的是驪山老母而不是觀音菩薩了,都是同事,都要留個面子,毗藍婆的徒弟破壞取經專案,觀音出面就不能不彙報,更不能對蜘蛛精和蜈蚣精手下留情,要不然觀音沒辦法給如來交代,那就索性裝作不知道,請驪山老母這樣一個外人出面提醒悟空。

悟空再求毗藍婆出面降服,是殺是留全憑毗藍婆做主,那麼毗藍婆有沒有領情?有沒有看透觀音的心思呢?

毗藍婆問道:“你怎麼知道我能降服此妖呢?”

悟空嘿嘿一笑:“嘿嘿嘿,自有神仙指點。菩薩,你可不能推辭喲。”

注意,是神仙指點,而不是菩薩或者佛祖,毗藍婆立馬心領神會,趕緊帶著解毒丸和繡花針前往降服了自己的徒弟,只是毗藍婆對於徒弟們的處理更顯一個成熟職場人的修為。

當然,電視劇的演繹和原著小說有所不同,原著中七十二個小行者打死了蜘蛛精,毗藍婆提都沒提,就只是帶走了蜈蚣精,電視劇中,毗藍婆除掉了蜈蚣精,但卻帶走了蜘蛛精,而且給出了這樣的解釋。

看到要下死手的豬八戒,毗藍婆趕緊阻止:“天蓬息怒,待我收他們去看守門戶,打掃庭院。”

好一個打掃庭院,好一個看破卻不能說破的理由,可不管原著還是電視劇,毗藍婆都算給了一個交代,徒弟破壞了取經專案,觀音沒點破,自己就“犧牲”了部分徒弟,算是全了觀音的面子。

你好,我好,大家好,唯獨不讓領導再知道,等到毗藍婆準備離開,我們再看一幕人情世故。

唐僧施禮道:“多謝菩薩救命之恩。”

三個徒弟也跟著照做:“多謝菩薩”

毗藍婆哈哈大笑道:“哈哈哈……孫大聖,你們一路保重!”

注意!毗藍婆甚至都沒搭理唐僧,就只是對著悟空道了珍重,所以皮蘭婆到底是誰的人?蜘蛛精和蜈蚣精究竟是該有的劫難?還是毗藍婆故意的安排?所以取經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大唐盛世,萬邦來賀,何等光景!取經以後呢?

諸君!你品!你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