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十三)火焰山

三界芭蕉扇,悟空本無半點道理,誰規定就非要借給你?可悟空為何始終理直氣壯、步步緊逼,甚至連毫不知情的玉面狐狸都不放過?

其實借扇子只是藉口,孫悟空的目的是要將牛魔王的家族連根拔起,那麼孫悟空為何這般絕情?全然不顧500年前的兄弟情義?

一路走來,悟空早就看透了一切,這一難本就是悟空"行領導所不能行"的無奈表現,行至火焰山,阻擋了唐僧師徒西行的腳步。

老者介紹:“前方那座山叫火焰山,不管春夏秋冬四季都在燃燒,所以如此炎熱。”

按照老者的話說,縱然鐵頭腦銅身軀,火焰山也能將你化成止水,就好像專門針對悟空設計一般,悟空都過不去的火焰山,更何況肉身凡胎的唐僧?可我們來聽聽唐僧隨後給出的兩個問題。

唐僧:“這火焰山可是西去的必經之路?”

緊跟著又問道:“這四季皆熱,莊稼無法生長,你們又是以什麼來生存呢?”

注意,唐僧先問能不能繞路而行,然後才有佛家慈悲關心起了當地百姓的生存,如果能繞行呢?唐僧肯定會立馬招呼徒弟們趕緊趕路。

至於當地百姓如何生存,關我什麼事?他們是能給我編制還是能讓我成佛?耽誤了取經的時間,佛祖怪罪唐皇不悅,責任在我,誰又能替我背鍋?

就算唐僧最後的關心,那也只是為了尋找解決辦法,畢竟“你們如何生存”和“我們如何過去”兩種問法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第一種問法慈悲,第二種問法自私,但得到的結果都是一樣,何樂而不為?

明確了翠雲山,明確了鐵扇仙,悟空已經意識到了事情的不簡單,所以第一次借芭蕉扇,悟空立馬擺出了玩世不恭的狀態,因為紅孩兒的緣故,悟空知道鐵扇公主不會輕易借給自己扇子,但我們來聽聽悟空的解釋。

悟空嬉笑道:“嫂嫂錯怪我了,令郎已修成正果,現在菩薩身邊做了善財同子,與天地同春,日月同庚……嘿嘿……你這個當母親的謝我才對呀!”

紅孩兒自帶天地同壽的屬性,哪裡還需要什麼正果加持?再加上悟空的輕蔑語氣,這本就不是解釋,甚至有著挑釁的意思,我們再看鐵扇公主的反應。

鐵扇公主怒道:“你這猴子,害的我母子難以相見,還說什麼謝你?看劍!”

說罷便拔劍就向悟空刺了過來,悟空一邊躲閃,一邊笑嘻嘻的道:“嘿嘿嘿……嫂嫂別生氣,別生氣,不謝就不謝,快把寶扇借我一用吧。”

鐵扇公主:“不借”

能不能借到扇子?悟空沒來之前就已經預見,但此時的悟空為何如此理直氣壯?甚至有點蠻橫不講理的味道?如果我們將悟空的表現換成類似場景,或許更容易理解,我跟你借錢,你憑什麼不借給我?

也就是說,悟空本就沒指望鐵扇公主能夠答應,他就是想要激怒鐵扇公主,想要激化矛盾,進而將鐵扇公主歸納到阻礙取經專案的妖怪行列。

然後鐵扇公主就上當了,先是砍了悟空三劍,又一扇子將悟空扇到了靈吉菩薩的小須彌山,矛盾就此建立,事情就此變質,悟空接下來再有什麼操作,就都是為了取經專案的順利推進。

再借芭蕉扇,悟空差點將鐵扇公主折騰死,三借芭蕉扇,悟空變成牛魔王的模樣,幹盡了不講究的勾當,總之,悟空步步緊逼,目的並不是在借扇子,而是為了激怒鐵扇公主,進而激怒鐵扇公主背後的牛魔王。

那麼悟空激怒牛魔王的目的何在呢?此時的牛魔王正在魔雲洞享受人間歡樂。

玉面狐狸:“看你這呆樣,是不是又在想她了?”

看到發呆的牛魔王,玉面狐狸就來氣,氣沖沖的問道。

牛魔王:“多時不歸,還真是有點惦記。”

玉面狐狸:“好吧,那你就回去吧。”

牛魔王:“哎,回去。”

僅就這兩句對話,你就能明確牛魔王的整體形象,老實憨厚、鋼鐵直男,當然,牛魔王之所以這般,還有一個可能的原因,那就是睡毛楞了,錯將真心話說了出來,直到玉面狐狸生了氣,牛魔王才感覺清醒回去。

看到牛魔王真要走,玉面狐狸氣急,轉身躺下:“你要是走了就別再來了。”

這時的牛魔王才反應過來,趕緊過來哄她:“哎呦……我的美人,我是隨便說說,別生氣,別生氣,我的美人……我是說著玩的,別生氣。”

玉面狐狸冷哼:“你回來做什麼,去找她呀。”

按照原著小說的描述,玉面狐狸“貌若王薔、顏如楚女、如花解語、似玉生香。”更重要的是,萬歲狐王可是留下了萬貫家財,牛魔王焉能辜負?

牛魔王的地盤不斷擴張,從紅孩兒到如意真仙再到鐵扇公主,各有領地,各有壟斷生意,再加上牛魔王偏愛結交各路朋友,戰鬥力又強悍到令人髮指,儼然成了妖界勢力最大的霸主。

如此勢力集團,僅有落胎山和火焰山的壟斷生意當然不夠,還需要玉面狐狸的龐大家產支撐,所以牛魔王不能走,再是掛念鐵山公主也不能走,只是如來怎麼可能允許西牛賀州還有如此囂張的存在?

從紅孩兒到如意真仙,再到如今的火焰山,觀音如此設計路線,如此安排劫難,到底意欲何為已經非常明顯,別忘了,想當初東勝神州也有這麼一個囂張人物,差點將天庭掀翻,現如今,如來就是要讓當初的囂張人物徹底剷除逐漸做大的牛魔王,所以悟空只是借個扇子,但卻步步緊逼,用盡了手段,最後逼的牛魔王給出了這般咬牙切齒的言辭。

牛魔王:“夫人,物雖小,這恨卻深,絕不能便宜了他,夫人你且收好寶扇,待我追上前去,剝下猴皮,砸碎猴骨,挖出猴心。”

等到牛魔王徹底被激怒,等到這件事徹底變成牛魔王和取經團隊的衝突,如來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出手了。

天庭收到如來的奏請,同樣派出了哪吒三太子助陣降妖,總之就是要徹底摧毀牛魔王辛苦建立的龐大勢力集團,徹底毀掉這個威脅,只是問題又來了,悟空為何就甘願被人當槍使?原因就在火焰山上。

土地:“大聖,你想想,500年前……老君爐裡練就大聖火眼金睛,你把丹爐踢倒,……哈哈哈……那爐磚落到此地,就化作火焰山了啊。”

按照佛家的說法,這叫有因就有果,火焰山本就是你當初造的孽,如果沒有妥善處理,受苦的是當地百姓,影響的是你齊天大聖的名聲,就算將來成就正果,擁有佛家編制,你也有一個永遠抹不掉的汙點。

有鑑於此,悟空想躲都不能躲,只能硬著頭皮頂上去,只是如此這般,就算取得真經,成就正果,又有何用?

如來說了,這是考驗。

觀音說了,這是歷練。

唐僧說了,我已成佛,愛誰誰。

唯有悟空突然就想到了這樣一句話,要麼得到,要麼毀掉,原來悟空只是幸運,如果牛魔王加入了取經隊伍,美猴王就是現在的牛魔王!

諸君!今天學習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