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唯一考驗,唐僧的劫難未見兇險,但最終通關,這是差點毀掉取經計劃的一關,只因託國之福,傾國容顏,這一難最是人間真實,稍有鬆懈便會前功盡棄,再難取得真經。
這一難,悟空沒有請求菩薩相助,就只是任由事態發展,因為他知道,佛家領導不會任由唐僧墮落,定會出手干涉,自己只需要心照不宣即可,西涼女兒國甚至能讓唐僧給出“來世若有緣分”的動搖承諾,最難的一關來了。
“貧僧唐三藏,參見女王陛下!”
“貧僧唐三藏,參見陛下!”
“唐三藏,參見陛下!”
唐僧的三遍通報就是這個故事最為真實的寫照。
先是尋常的拜見,未曾睜眼看見女王。
再次察覺女王異樣,唐僧亦有動情,去掉了貧僧字首,忽略了女王身份。
最後就是佛家出手干涉,小懲大戒,唐僧迴歸本心,終究是貧僧和女王,終究是今世有緣無分,經太師提醒,女王總算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唐僧趁機看了一眼女王,這一眼好生了得,就此埋下了這一難的伏筆,唐僧趕緊收了眼神,正事要緊。
唐僧:“請陛下在此文碟之上加蓋寶印,貧僧也好和三個徒兒去西天取經。”
一眼終身的女王哪能顧上什麼通關文碟?趕緊找個話題先將正事扯開。
女王看了一眼通關文牒,然後放到旁邊:“大唐高僧原本姓陳?”
唐僧低著頭不敢看女王:“貧僧俗家姓陳,法名三藏,因唐王恩德,認為御弟,賜我唐姓。”
女王點頭:“原來是御弟。”
唐僧亮明瞭御弟的身份,女王更是心中欣喜,外貌長相如此,氣質修為這般,再加上大唐御弟的霸道背書,簡直就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女王心中暗想:唐御弟,你走不了了,至於留人的理由嗎?更是簡單。
女王:“御弟旅途辛勞,先與高徒到館驛歇息,這關文嘛,我自會派人送去。”
只是一眼便夢繞魂牽,人算是暫時留下了,但女王又該如何昇華關係呢?畢竟是一國之君,畢竟是照顧體面,那就找個人,言領導所不能言,行領導所不能行。
女王召來太師:“近日,我西涼國中有件喜事。”
注意了,領導說了有件喜事,既然是喜事,那就不容反對,還要想盡辦法促成,我先給你定下調子,讓你有個懂事的準備,然後再說明我的目的,你就得心裡有數了,就得知道該如何回話,要如何替領導解憂。
太師回道:“什麼喜事呢?”
女王嬌羞滿面的說道:“太師,想我西涼女國從未有過男子,今日有幸,天賜唐王御弟下降,我想這是千載難逢的機緣。”
領導的意思明確了嗎?已然明確,但領導之所以強調這是難逢的機緣而非天賜的姻緣,就是因為領導不好意思了,那你就不能再強調了,所以太師選擇了欲言又止。
太師:“陛下是想……”
只是太師到底低估了女王的心切,原本女王就只需要羞怯低頭,太師就能明白一切,但女王唯恐太師誤會自己的意思,竟然直接挑明瞭自己的目的。
女王嬌羞的說道:“願以一國之富招他為王,我為王后。”
再看太師的懂事。
太師欣喜的說道:“果真是大喜事,陛下若與他結為夫婦,日後生子生孫,永傳帝業。”
領導說了這是一件喜事,管他是不是挑戰了傳統、挑戰了規矩,他就只能是一件喜事,不僅是喜事,還要適當追加理由。
進一步強調,這是一件喜事的事實,職場生活中,但凡牽扯到領導的利益,他的最終目的都不是和你商量,更不是要你提供建議,而是想讓你證明這件事的應當應分、合情合理,而是想讓你衝到最前面操作執行。
所以太師壓根就不需要女王再有命令,直接就能給出回應,行領導所不能行陛下。
太師躬身道:“臣這就去管義為陛下說親。”
奈何太師來到館驛,尚未提及說親之事,唐僧師徒因為誤飲子母河水而鬧出了笑話,悟空只能前往解陽山,求取落胎泉水。
只是落胎泉早就被牛魔王的弟弟如意真仙壟斷,冤家路窄,泉水自然不容易求得。
如意真君:“我這泉水不是白送人的哦!”
悟空憨笑道:“嘿嘿嘿……只因走得急,不曾帶的花紅酒禮。嘿……我帶有當朝太師的金印,求師父舍些泉水救我師父唐三藏吧。”
饒是齊天大聖,不懂得人情世故,卻也不好辦事,但這裡有一個問題,悟空求取泉水,為何非要報上唐三藏的名號?
一路走來,悟空早就看透了一切,所謂的取經計劃就是唐僧的個人表演,設定好了妖怪劫難,設定好了營救計劃,主打一個釣魚執法,主打一個自己挖坑自己埋。
既然如此,那就不如直接亮明底牌,我就是唐僧的徒弟,要吃肉還是要取經?趕緊的,我趕時間,只是這一次有所不同,如意真君不衝唐僧,反倒衝著悟空來了。
如意真君站起身來指著悟空說道:“你可是孫悟空?”
悟空驚訝的說道:“唔……正是,正是。”
如意真君冷笑道:“你要說別人,說不定還能給些泉水,若說是孫悟空……哼……半點不給。”
悟空懵了,心想,怎麼沒按套路出牌?難道我也是如來的弟子?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如意真君趕緊道明真相。
如意真君:“我是牛魔王的兄弟,前日家兄來信說你把我侄兒給害了,正要尋你報仇,你倒送上門來了。”
悟空好笑的說道:“他隨觀音菩薩做了善財童子,你怎麼反倒來怪我呀?”
如意真君:“嘿嘿……呸。”
悟空:“唔……”
如意真君:“與人為奴。怎比自在為王?潑猴不知死活,你的末日到了,看劍!”
說罷兩人鬥在一起。
從紅孩兒的號山,到鐵扇公主的火焰山,再到如意真仙壟斷的落胎泉水,牛魔王的勢力範圍不斷擴張,天庭當然不會不管,只是苦於沒有機會處理而已。
現在有了取經專案,有了天不怕地不怕的孫悟空,事情突然就變得簡單,按一個阻礙取經的罪名或清理或收編,既有了如來的人情,又消除了基層勢力的威脅,實可謂一舉兩得。
所謂的佛道之爭,不過是利益方面的討價還價而已,過程可以博弈,但結果必須雙贏,按照湯師爺的話說:豪紳的錢如數奉還,百姓的錢三七分賬。
至於佛家和道家誰七誰三,只要威脅消除了,一切都好說,一切都好商量,所以悟空面對牛魔王一家,從來就沒有手下留情,大鬧天宮欠下的人情此時不還,更待何時?
如意真仙被輕鬆打敗,悟空成功解除了唐僧等人的煩惱,而女王陛下又有了接近唐僧的機會,如此折騰當然需要將養生息,女王隨即下了命令,請唐僧師徒移居御花園將養身體,御花園中,女王更是毫不遮掩,直接表明了自己的心計。
女王痴情的說道:“為什麼世間還有像我們這樣的孤男寡女,不能成雙成對?”
一個是女兒國的國王,一個是取經的和尚,為什麼不能成雙成對?還用問嗎?女王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唐僧不可能聽不懂,但我們來聽唐僧給出的回答。
唐僧:“貧僧許身佛門,正是為了解救芸芸眾生,使世上不再有殺伐紛爭,使人間不再有怨女曠夫。”
願世上不再有殺伐紛爭,能夠理解慈悲為懷嗎?但願人間不再有怨女曠夫,這不就是積極響應女王的幽怨,像極了張飛的那一句,“俺也一樣”嗎?如此這般,怎能怪得女王一廂情願?
然後女王當然就堅定了自己的意願,太師再次前來求親。
太師:“玉帝爺爺,此處乃是西涼女國,國中從來沒有男子,今日玉帝爺爺降臨,本太師奉命前來為我主陛下求親。”
來了,唐僧未見反應,重點來看八戒的精明。
八戒一臉豬哥的問道:“求親?給誰求親呢?是不是給我呀?”
表面上看,八戒此舉最是符合自己的形象,但實際上這是八戒慣用的一招以毒攻毒,我用自己的荒唐來暗示領導,前方必有考驗,請小心應對,切勿迷失方向。
太師為女王求親,不用想也能知道衝著誰來的,八戒的這句話就是為了提醒唐僧注意,考驗來了,請小心應對,相較於八戒,悟空的反應就略顯年輕。
悟空對著兩個師弟使眼色:“師父逛了通御花園,這親事嘛……”
當然,這種事情哪能輕易說破,你讓領導的面子往哪擱?領導的形象何存?權威何存不怪?唐僧立馬給出了訓斥。
唐僧:“胡言亂語。”
再看唐僧的反應,該糊塗的時候一定要糊塗。
唐僧:“太師,貧僧隻身來到貴地,只有三個頑徒相隨,不知太師求的是什麼親吶?”
唐僧:啥?咋了?發生什麼事了?
不要小瞧這個反應,僅僅一個問題就能讓唐僧解釋清楚,御花園到底發生了什麼?啥也沒發生,我還是我,一心向佛西天取經的唐僧,只是太師隨即亮明瞭求親的目的,給出了最難拒絕的條件。
太師:“我主願以託國之富,招贅御弟爺爺為夫,哈哈哈,南面稱尊,永掌西涼國土。”
託國之福,入贅女王,關鍵這位女王還有著傾國傾城的容貌,如此條件究竟有多難拒絕,我們只需要看著沙僧的反應就能清楚。
沙僧:“太師,我師父乃是九修得道的羅漢,大唐天子的欽差,絕不貪圖你那託國之富,也不愛你傾國之榮,你去上覆國王,快些倒換官文,好打發我家師父西去取經。”
沙僧忙於阻止很容易理解,因為條件實在太過誘惑,託國之福,傾城之榮,誰能拒絕?如此考驗何止勝過妖魔鬼怪千萬倍?
一旦唐僧動搖,一旦取經專案失敗,悟空還有花果山、八戒還有高老莊,自己就只能再回流沙河繼續萬箭穿心的痛苦。
所以沙僧的這段慷慨激昂並非說給太師,而是給予唐僧的警告,別忘了你是誰,別忘了你的使命,更別忘了你還是大唐天子的欽差,對不起佛祖或許沒事,對不起唐皇就是欺君,別惹得唐皇下令蕩平女兒國呦!
沙僧內心:你要是讓我失望了,別怪我把脖子上的骷髏頭聚齊了。
奈何沙僧的提醒並不管用,唐僧的態度仍在搖擺,八戒眼看如此,只能再次衝在了前面。
八戒:“我倒有個主意,女王不是要配親嗎?……哈哈……乾脆,上覆國王,把我老豬留下來不就得了嗎?你看……哈哈哈……”
太師:“這……這……我……這卻不可。”
豬八戒步步緊逼:“我可是誠心誠意啊……哈哈哈”
太師:“長老雖說是個男身,只說這臉面……”
名場面來了,八戒:“我是長得醜了點,可常言說,粗柳簸箕細柳鬥,世上誰嫌男人醜?”
粗柳簸箕細柳鬥,模樣雖有不同,但總能派上用場,男人亦是如此,再一次的違規操作,再一次的暗示提醒,你要覺得我老豬過分,有違出家人的規矩約束,那你就得好好想想,自己要不要像我一樣丟掉信仰,放棄取經,變成貪圖富貴美人的笑話。
終究唐僧還是沒有個態度,太師又步步緊逼,悟空只能將計就計哄著唐僧先同意,先處理好通關文碟再說,其實這件事太師並沒有辦好,因為唐僧仍有託辭,但我們來看太師如何施展彙報的藝術。
太師一臉欣喜的對女王說道:“陛下大喜了,大喜了,我已經向唐御弟提過親事了,他大徒弟已經應允了,願意留下與我王成親,他二徒弟還吵嚷著要喝喜酒呢。”
忽略關鍵點,強調完成的部分,我已經爭取到了唐僧徒弟的同意,這就是我的成績,最起碼你不能再批評我辦事不利了,當然,女王更關心唐僧的態度。
女王:“那唐玉帝呢?”
我們再看太師的回應。
太師:“唐玉帝他還有些推脫之詞。”
雖然沒說同意,但也只是些許推脫之詞,不是我沒辦好這件事,而是因為唐僧羞怯所至,明白了唐僧的心意,女王決定用實際行動打消唐僧最後一絲的推脫,女王安排徒弟們前往光祿寺用餐,邀請唐僧欣賞國寶,最難的考驗來了。
沙僧:“大師兄,那太師領師傅去看國寶,這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
悟空笑呵呵的說道:“嘿嘿,那就要看師傅的道行了。”
悟空一直都很清楚,這就是專門留給唐僧的考驗,能不能通關皆在於唐僧的道行,就算唐僧把握不住,觀音也不會任由唐僧毀了取經專案,畢竟是如來的弟子,萬一唐僧沒能經受住考驗,豈不是打瞭如來的臉?
我讓你考驗唐僧,沒讓你專挑他的軟肋進攻,你是對唐僧不滿還是對我有意見?所以悟空的這頓飯,怕是最踏實放心的一次,奈何沙僧偏就不懂,或者他的情況絕對不允許意外的發生。
沙僧:“師傅去了半天,萬一有什麼歹意?”
悟空笑道:“沒有歹意,沒有歹意,說不定還有一番好意。”
八戒也附和道:“好意,好意,好意。”
沙僧不懂,八戒最是清楚好意到底什麼意思?再看唐僧,正在經歷最難闖過的難關。
女王:“我身為女王,包享榮華富貴,可是從未享受人間歡樂,今日哥哥到此,真乃天賜良緣,來日哥哥登上寶座,我為王后從此雙宿雙飛,這不是萬千之喜嗎?”
唐僧閉著眼睛回道:“佛心四大皆空,貧僧塵念已絕,無緣消受人間富貴,阿彌陀佛。”
請注意唐僧的這句阿彌陀佛,這是唐僧對自己的告誡,切不可動搖了信念,更不可忘了四聖試禪心的教訓,然後女王隨即給出了一句虐心的挑戰。
女王來到唐僧身邊,盯著他說道:“你說四大皆空,卻緊閉雙眼,要是你睜開眼睛看看我,我不相信你兩眼空空,不敢睜眼看我,還說什麼四大皆空呢?”
等到唐僧睜開眼,等到唐僧看到女王的盛世容顏,唐僧又說了一句阿彌陀佛!好一句阿彌陀佛,意思已然完全不同,這是向佛祖告罪,強調自己內心的波瀾,如此誰能頂得住?這般誰能再堅持?內心不斷掙扎,唐僧到底閉上了眼睛。
女王:“哥哥,別閉上,睜開眼睛吧!你就睜開眼睛吧。”
唐僧:“我就是睜眼看你又能怎樣?”
如果四大皆空,何懼兩眼相望?分明就是望穿了春水,動搖了信念,一遍遍阿彌陀佛的告誡,一邊是不能放棄的取經眾人,一邊是難以拒絕的富貴和容顏,唐僧內心掙扎到底,給了一句差點毀了取經專案的回答。
唐僧站起身來:“來世若有緣分……”
女王走到唐僧身邊,頭枕著他的肩膀:“我只想今生不想來世,今生今世,我們倆是有緣分的。”
就在這個關鍵的時刻,蠍子精及時出現,攝走了唐僧,終究沒讓事情朝著更壞的方向發展,那麼蠍子精的出現又是誰的安排?我們來看唐僧於琵琶洞中的表現。
唐僧:“玉帝哥哥,你怎麼不理我呀?玉帝哥哥,你剛才跟那女王軟語溫存,柔情蜜意,怎麼對我理都不理呀?唉,你等等。”
唐僧:“人妖豈可相提並論?”
啥意思?唐僧已經動心了,事情差點發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此時的唐僧甚至都不再遮掩,甚至明確了自己對女王亦有情意,也就是說,蠍子精的出現不但挽救了取經專案,甚至保全瞭如來乃至整個佛家的臉面。
蠍子精曾經蟄過如來,正被金剛通緝,奈何捉拿許久而不得,可觀音僅僅安排了一個昴日星官,便輕鬆除去了蠍子精。
可見,並非金剛辦事不利,而是觀音提供了保護條件,就是要讓蠍子精於關鍵時刻出手相助,幫助唐僧闖過這唯一的考驗,有人說蠍子精就是想和唐僧成親,助其修為提升,但我們來看蠍子精的具體表現。
蠍子精:“我可不是嬌滴滴的女王,有的是力氣和手段。”
明明有的是力氣和手段,偏就沒有動了唐僧,可見蠍子精的目的並非如此,就是有人提前做了準備。
唐僧消失,悟空甚至都沒提前調查,徑直就來到了琵琶洞,立馬開展了常規的除妖工作,而且還要不敵蠍子精,專等著觀音或者觀音派人前來相助,觀音為何沒有親自前來?因為蠍子精已經暴露了行蹤,觀音不能再提供保護,只能趁機除掉,只能順手賣了如來一個人情。
觀音辜負了蠍子精,當然不好意思再露面,只是可憐唐僧只能強忍內心情愫,只是可憐女王道不盡聲聲珍重,從此只能夢繞魂牽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