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角得意的看著孫悟空:“我叫你一聲,你敢答應嗎?”
悟空不屑的看著他:“你叫吧……哼!”
銀角:“行者孫”
悟空大笑:“爺爺在此”
銀角:“行者孫”
悟空:“哎!爺爺在此。”
銀角慌了神,咋不管用了呢?:“行者孫”
孫悟空仰天大笑:“爺爺在此,爺爺在此,爺爺在此。”
其實銀角大王只是一個孩子,其實金角大王領了差事,肩負著重任,堂堂太上老君的座下仙童,為何要認一個九尾狐狸當乾孃?取經路上步步艱辛,何曾見過悟空落淚,偏就兩個道童,惹得悟空珠淚如雨。
但就算如此,悟空硬是完美展現了自己的綜合實力,沒有幫手、背景、外援,僅憑一己之力硬剛金角銀角,成功闖過劫難。
經過奎木狼的教訓,唐僧開始變得聰明,甚至將部分管理權交給了悟空,任由悟空安排具體工作,行至平頂山,悟空安排八戒巡山,八戒偷懶貪睡,想要糊弄領導,唐僧的處理就頗為成熟。
唐僧拉著八戒的衣袖說道:“八戒,悟空說你撒謊,我本來不信,不想果真如此,其實該打。”
唐僧到底懂得了管理的精髓,一個成功的領導,要努力讓自己變成裁判員,而不是參與者,更不能和員工發生直接衝突,要讓矛盾下移,要學會制衡的藝術,就讓悟空參與管理,自己負責裁判對錯,如此這般,悟空有了存在感,八戒和沙僧更會主動向自己靠攏,然後唐僧再適當給予傾斜照顧,就比如現在。
眼看悟空就要真打八戒,唐僧趕緊阻攔道:“悟空,觀其後效,再打不遲。”
有了這個裁定,你猜八戒會念誰的人情?更重要的是,管理的目的已經達到,悟空不再抱怨,八戒有人制約,工作效率自然就會提高啊。
悟空盯著八戒說道:“師父說不打,那就不打,你再去巡山,若是再敢偷懶睡大覺……”
八戒慌忙說道:“不敢了,不敢了。”
悟空踢了他一腳:“快去”
八戒嘴裡嘟囔著不敢了,抓起釘耙就跑。
然後八戒真就草木皆兵了,樹枝都擔心是悟空變的,小鳥都擔心是悟空變化,哪兒還敢偷懶睡覺?
蓮花洞中,金角大王受太上老君指派下界執行秘密任務,但銀角大王並不知曉內情,金角大王需要考慮的問題很多,既要保證真實性,又要確保唐僧不能受到傷害,所以這場表演並不輕鬆,首先就是任務安排。
金角:“賢弟今日巡山,你要仔細看看是不是有個唐僧從此經過,你把他給我抓來。”
再看銀角大王的回答,一言道盡現實殘酷:“哥哥,我們要吃人,哪裡不能撈他幾個?”
這一難就只是觀音想要考驗一下唐僧,專門借來太上老君坐下仙童,執行的一場表演,但從銀角大王的回答我們能夠知道,兩位仙童已經將吃人當成了常態,神仙打架,小民遭殃,觀音想要搞一次摸底考察,卻不知要犧牲多少無辜性命。
“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
開什麼慈悲為懷的玩笑啊,銀角大王提出異議,金角大王自然要追加說明。
金角:“我在天界曾聽人說,這個唐僧是金蟬長老轉世,吃了他的肉可以長生不老。”
銀角眼神一亮:“哦……唐僧?……哈哈哈……那我們還打什麼坐?練什麼功啊?……哈哈哈”
瞧見沒有,就算下界為妖,兩位仙童仍然沒有丟掉日常修煉,仍在堅持打坐練功,仍在堅持長生不老的終極追求。
妖怪尚且如此,無人管束的妖怪尚且如此,更何況永遠遇不到唐僧的我們呢?有了工作安排,金角大王甚至還提供了詳細的參考資料,生怕耽誤了老君交代的任務。
金角:“賢弟,我記得他們的模樣,給他們師徒畫了個圖形,你拿去,見到他們,你可以照驗照驗。”
考驗工作正式開啟,銀角大王先抓來了巡山的八戒,直接就要開吃,金角大王趕緊阻攔。
金角:“賢弟抓錯了,吃這個和尚沒用。”
八戒不具備長生不老的功效,我們已經脫離了吃飯求飽的階段,哪兒能如此沒有追求,工作還得繼續,可就算抓到了唐僧,金角大王又給出了這樣的拒絕理由。
金角:“至今還沒有抓到孫悟空,這猴子神通廣大,若是吃了他的師父,他豈肯善罷甘休?”
金角大王的這個說法,隨後的劫難幾乎都能聽見,吃了唐僧擔心悟空會鬧,但從不擔心對付悟空的時候會更危險,更不考慮萬一對付不了悟空,再別想吃到唐僧肉。
更讓人無奈的是,幾乎每個妖怪都對此深信不疑,銀角大王沒有懷疑,那是因為他還是個孩子,壓根兒就沒有那麼複雜的考慮,但別的妖怪呢?你品,你細品。
當然,對於金角大王對悟空神通廣大的說法,銀角大王還是給出了質疑。
銀角不屑的說道:“哥哥,你也太抬舉他了,那猴子在途中想暗算與我,被我用移山之法將他壓住,現在他已經寸步難移了。”
這個說法不難反駁,畢竟在這個領域,悟空絕對屬於行業翹楚,主打一個經驗豐富。
金角搖頭道:“賢弟,那猴子壓在五行山下500年都不曾死,你可要慎重啊。”
銀角大王就又動搖了,隨即改變了命令。
銀角:“好,那就等把猴子抓到,咱們一塊兒享用。”
孫悟空使用變化之術,脫離了銀角的法術壓制,這是銀角大王對付悟空的手段,反倒讓悟空變得更加成熟,想當初五行山下被壓500年都沒想通的道理,如今終於豁然開朗。
悟空大怒,對山神說道:”好你個山神,不怕俺老孫,倒怕那妖怪,為何把山借給他來壓老孫。”
山神趕緊跪地求饒:“小神不敢,小神不敢,只是那妖怪神通廣大,是他念動咒語,每日據我山神土地,到他洞中聽用。”
所以,所謂的移山之術關鍵在哪裡?關鍵在於調動資源,而不是真要移動大山,但凡有山,皆歸山神管理,只要能夠控制山神,自然就懂得移動大山,如來出面,而且還是幫著天庭對付悟空,哪位山神敢不幫忙?五行山就此形成。
銀角大王乃是太上老君的徒弟,就算不懂召喚山神和控制山神的正規流程,就算不憑真本事強行拿捏,就憑這層關係,山神怎敢不聽招呼?齊天大聖?你只是路過,銀角大王可得常住?你自己說我該聽誰的,更何況,整齣戲碼本就是對付你的,不欺負你欺負誰呀?
然後悟空就學聰明瞭,就懂得了咒語的重要性,開始嘗試調動資源,戲弄精細鬼和伶俐蟲的時候,他讓哪吒幫忙遮天,你聽悟空唸了什麼咒語。
孫悟空一邊裝模作樣的做法,一邊唸唸有詞:“天兵天將,如不聽我調遣,我定要打上銀霄寶殿,你們一個個不得安生,你們全都要聽俺調遣。”
有此咒語誰敢不幫忙?所以,移山也好,遮天也罷,關鍵就要看實力,至於修為幾何,壓根兒就不重要,悟空奪走了致勝法寶,金角大王並不見擔心,反正任務已經完成,就等悟空上天界尋找幫手,太上老君在下界收服,既能賣悟空一個人情,還能完成觀音的託付,一舉兩得,奈何銀角大王並不清楚內情,還在認真考慮對付悟空的辦法。
銀角看著老神在在的大哥,無奈道:“哥哥啊,咱們還有愰金繩。”
金角像是突然才想起來一樣,說道:“哎呀,愰金繩還在乾孃手裡呢。”
銀角:“我馬上趕回壓龍洞,讓乾孃帶著寶貝來一趟。”
有人說,九尾狐狸的愰金繩本來就是太上老君的勒袍腰帶,所以兩人的關係絕非尋常,金銀角大王認了九尾狐狸為乾孃,原著裡面稱呼“母親”也就不奇怪了。
如若是這樣,早就深諳人情世故的悟空,怎麼可能對背景如此深厚的九尾狐狸毫不留情,甚至連問都不問,直接打死?
其實這是太上老君的故意安排,讓金銀角大王認一個地頭蛇為乾孃,算是投靠了當地實力派,既能有助於試探工作的開展,又能實現風險對沖,萬一工作中有出格的地方,將來也好有個甩鍋的物件。
悟空滅掉九尾狐狸,再將銀角大王收入玉淨瓶,眼看事情就要鬧大,太上老君趕緊下界阻攔。
太上老君對著跪伏在地的金角厲聲說道:“誰讓你私逃下界,惹此大禍,你那兄弟呢?”
悟空笑嘻嘻的說道:“哎,老倌兒,哎,在這葫蘆裡呢。”
太上老君的語言藝術,你不得不服,當著悟空的面,當然要嚴厲問責,誰讓你私逃下界?唯恐仙童會實話實說,便趕緊給出第二個問題,你那兄弟?
銀角大王何在?太上老君當然清楚,他就是要讓悟空回答,而仙童只需要不停磕頭請求恕罪,就能避開這個關鍵問題。
老君的徒弟犯下如此罪過,悟空當然要問個責任。
悟空盯著老君說道:“你這老倌兒,縱容家屬下界為妖作孽,你該當何罪?”
老君笑呵呵的給悟空施了一禮:“是老夫管教不嚴,罪過罪過。”
白骨精直接打死,老君的徒弟,道個歉就行,公平?沒有公平,要什麼公平?有了關係,誰還在乎公平不公平啊?取經之路,悟空不斷被動成熟,到底從美猴王變成了鬥戰勝佛,但如果佛需要這樣的現實磋磨,成佛又有何用?真就能慈悲為懷,普度眾生,諸君,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