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給站。
慕南雲瞧見林川帶了個孩子來,一臉懵:“誰的孩子?”
“燕來兒姑娘撿的。”
看來病好了,竟然有力氣撿孩子。慕南雲暗自思忖。“不對!她撿的孩子為何自己不帶,讓你帶呢?”
“這屬下就不曉得了。”林川一臉無辜,“她讓把孩子帶給爺!”。說著把孩子扶下馬,領到慕南雲跟前。
這孩子帶著虎頭帽,兩個臉蛋凍的紅撲撲,倒也不認生,仰起頭看著慕南雲,咧開嘴巴笑的甜極了。
“豈有此理,她讓你帶你便帶嗎?誰帶來的誰帶走!”慕南雲很生氣,大臂一揮,撩起簾子進了中軍帳內。
林川見慕南雲也不待見這個孩子,便叮囑孩子不要亂跑,就在帳外邊玩邊等著兩個大姐姐,不,是兩個大哥哥。
交代好孩子後,林川牽著馬去找草料了。
孩子自個兒玩了半天,肚子餓了,小心翼翼地把頭伸進帳內,眼睛滴溜溜地看著案几上的吃食,吸吮著手指頭,直流口水。
慕南雲閒來無事,正在案牘前翻看著兵書。聽到響動聲,抬頭看了眼這個孩子。
“過來!”慕南雲向孩子招了招手。
孩子膽怯地走過去,眼睛卻一直盯著案上的吃食。
慕南雲輕輕拿起一塊兒點心,遞給了孩子。孩子拿住後狼吞虎嚥吃了起來。
“香不香?”
孩子點點頭。
“叫什麼名字?”
“小寶。”
“名字不好聽,換個名字吧。”慕南雲略思索了一下,“叫北雪吧。”
小孩子一臉懵,他才不在乎名字好不好聽,他的眼裡只有案几上美味的點心。
慕南雲當然知道孩子的爹孃死在了途中,一定是梅燕來看孩子可憐才撿的。
這條墾田的遷徙之路,是一條希望之路,也是一條磨難之路,它灑滿了蒼生血淚。
掉隊的人員終於趕上來了。燕來二人歸隊,牛家一眾人見燕來康復十分高興,噓寒問暖,非常熱情。
不是林川把孩子帶過來,燕來二人都忘了有這麼個孩子了。
牛家兄弟看孩子可憐,也贊同燕來收留下孩子。孩子能遇見他們,也是命中註定的緣分。他們在路上會相互幫襯著照顧這個孩子。
尤其是牛家老三媳婦劉氏,成親兩年了,肚子一直沒有動靜,看著老大老二家的孩子上上下下跳竄的像猴子一樣,自己在背地裡就偷偷抹眼淚。
當她看見這個虎頭虎腦的孩子,甚是喜歡。
大雪過後,遷徙隊伍才開始從補給站動身。
冒著嚴寒,隊伍翻過咽山,沒幾日,就進入了邑郡地界,也便進入塞上。
邑郡幅員遼闊,人煙稀少。地貌千姿百態,平地開闊,山川秀潔。河流蜿蜒,林海濤濤。
數九寒天的日子就要熬過去了。經過重重困難,遷徙墾田人即將到達目的地。
燕來從梅府逃出來,隨著商隊四處輾轉,也算見識了大煜不少河山,風土人情,但踏入邑郡境內,就被邑郡的雄渾壯闊、高遠粗獷所折服。
邑郡的冬日,胡雁戍煙,戰馬嘶鳴,風起沙移,草木悽蒼。
這種風光讓燕來掙脫開束縛在內心的枷鎖,化風行萬里。
她冒著寒冷,不顧一切,奔跑在蒼涼的闊野,大聲吶喊出連日來心中的陰霾。
她伸出雙臂,仰望蒼穹,擁抱自由的風。
又過了數日,稀稀拉拉的徙民隊伍總算到達邑郡城外。
邑郡城是邑郡府地區之屏障,北方之門戶,扼大煜、北勒之咽喉要道,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這座城池被厚實的城牆緊緊圍著。
城內除了將軍府和邑郡府衙顯眼外,其他邊民的房屋幾乎都是土石砌成的,土黃,低矮。
一條長長的街,零星布著各類鋪子,成衣鋪、鐵匠鋪、雜貨店、秀坊、茶肆、客店……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城內該有的都不缺,只是生意慘淡了些。
處於邊境,形勢不穩,為防探子混入,城門看護得十分嚴密,除了重兵把守外,百姓想要入城,必須拿出路引。
墾田戶到來,只能在城外暫時等候府衙給落籍、發放生活物資,然後發配到周邊的農莊。
燕來和牛家兩兄弟落了民籍,被分到離城三十里的地方。除了燕來牛家兄弟外,還有另外兩戶。
這幾戶人被兩個騎著馬的官兵領著前往墾田的地方。
從邑郡城出發,走了快一個多時辰,還是沒有見到類似人煙的地方。
“官爺,還有多遠?”牛進抹了把額頭上的汗,忍不住問道。
“急什麼?翻過前面的小山丘就是。”騎著馬的軍士嘴裡叼著一根荒草,眼皮也懶的撩一下,慢悠悠回答。
“俺們那村子大不大?”
“呵!還大不大?到了就知道嘍!有個住的地方就不錯了。”軍士語氣極其輕蔑。
“聽說那北勒人經常來搶劫,搶女人小孩兒糧食。”燕來也插了一句。
“怕什麼?你們村離虎嘯營和軍馬場也就三四里路,北勒人敢來嗎?”
聽了此話,眾人才長長舒了口氣。
“俺們村叫個啥村?”牛進又問道。
“你們村是個新村,大夥兒自個兒命個名,我回虎嘯營去複名登記!”另一名較為和藹沉穩的軍士說道。
“叫牛家莊。”牛寶率先講。
“牛哥,為啥不叫燕家寨呢?我們也是兄弟倆。”飛絮心直口快直問牛寶。
牛寶撓撓頭,“這個嘛,嘿嘿…”
“對啊,怎麼不叫劉家堡呢?”另外的人附和著說笑。
“大家別嚷嚷了。今後要居住在一塊兒了,得抱團相互幫襯著,不能因為個名字就先嚷嚷起來。大家來自不同地方,又是不同姓氏,村的名字吧,還是交給讀過書的人取。”
牛寶這麼一說,大家靜悄悄了。他看向燕來。
“燕兄弟,你讀過書,你給取個。”
燕來發現人們都巴巴地望著她,有點兒愣住了。
“給咱們村子起個名兒!”飛絮小聲提醒。
“哦——哦,那兄弟就獻醜了。”燕來假咳一聲,抱拳環視眾人,“容我略想一下。”
“山水人家如畫卷,鍾靈毓秀樂天居,就叫鍾靈村吧。”
燕來接著講道,“雖未抵達咱們的村子,但我相信我們的村子定是塊風水寶地,有山有水,人傑地靈,每年都會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鍾靈村,好!”大家一齊鼓掌叫好。
人群走到山崗上,遠遠就望見山下一小片房屋,背靠山丘,臥在緩坡下。
坡下平坦的地方還有結了冰的河流。村子四面環山,但坡度很緩,一眼望去,又開闊又安然。
在鍾靈村,軍營已經為戍邊墾田的人們築好了房子,房子同樣是低矮的,房頂蓋著茅草,簡單又粗糙,不管咋樣,總算有個落腳的地方。
全村五戶人,每戶按人頭,分配的土地不一,人均二十畝。
每個村子都要推選一個里正,掌管村務。大家都認為燕來是讀書之人,識得字,一齊推舉為里正。
邑郡府衙。
邑郡駐紮了大量軍隊,最主要任務是戍邊,防禦敵人入侵。邑郡府護邑校尉統管一切軍政事務。
慕南雲不負皇命,把這支上千戶的隊伍帶到邑郡府時,恰好護邑校尉帶領親衛到各個營地去巡防,並未在府衙。
邑郡府司馬則給翼王及臨廣各郡縣丞接風洗塵,設宴款待。
宴上,司馬大人提起了校尉沈逸正在各個軍營巡防,所以由他代勞招待各位大人。慕南雲又想起了梅燕來這檔子事。
酒足飯飽後,慕南雲便問林川,“燕來兒還有她撿的哪個孩子呢?”
“與農戶一樣,都發配到各個莊子去了。”
“本王問你是她去了哪個莊子?”
“虎嘯營以南四五里地的村子。”林川事先掌握了燕來的去向,他料定主子必然問起。
“村子叫什麼鍾靈村,是燕姑娘取的,哦,對了,她還是村裡的里正。”
“本事不小嘛!明日去拜訪拜訪燕里正。”
“爺,咱們不是要去軍營見沈校尉嗎?”林川疑惑著提醒。
“不該多嘴就閉嘴。”
臨川撇撇嘴,又搖了搖頭表示無奈。
好不容易出來一趟,躲開了父皇嚴厲的管束,慕南雲無論如何也要在塞外多待幾日,策馬領略領略塞外風光,會會老友,挫挫北勒人的銳氣,再回京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