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章 師門恩怨

等到了住所,秦哲明才能動,他連忙下車來到子午的副駕駛座,剛開啟門,子午就慘白著臉從座位上栽倒出來。

秦哲明眼疾手快抱著扶住了他:“你怎麼樣?”

子午搖搖頭,表示自己沒事。

他強撐著站起來。

另一邊高粱若無其事地從車上下來,看也沒看子午。

“等等!”

秦哲明叫住了他:“向他道歉!”

高粱彷彿聽了個笑話:“小子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

秦哲明說道:“無論發生過什麼,子午都是無辜的。他才入師門,他有什麼錯?若是師父的師門都是像你這樣不明辨是非斤斤計較的人,我寧願不入門!”

“你威脅我?”高粱頃刻間來到秦哲明面前抓起他的衣領:“誰稀罕你入不入門,要不是……”

剩下的話沒說完,從別墅裡走出了一個女人。

“小八,鬆手。”

高粱對別墅出來的女人很敬重,哼了一聲,乖乖鬆開了秦哲明。

女人穿著紅裙,踏著高跟鞋一步步來到秦哲明面前,打量了一番,最後微笑著:“你好師弟,我是你大師姐靈芝。”

秦哲明沒理,只是扶著子午,看向高粱:“師兄,道歉。”

靈芝也不覺得尷尬,收回了手。

高粱才不會道歉,徑直進屋了。

靈芝淺笑著,來到子午面前,頃刻間就治好了他:“我替小八道歉,他性子急,對不住了小兄弟,先進屋吧。”

說完,就幫忙扶著子午進了屋。

作為元玉的弟子,明顯靈芝最有元玉的影子,處事不驚,又在人世間沉澱出獨一份的平易近人。

一眾人坐客廳,子午被靈芝救後,臉色好多了,他和秦哲明坐在一起,沒開口。

高粱的徒弟站在高粱身後,和他師父一樣冷著臉。

靈芝倒好了茶,充當和事佬:“想必大家都認識了吧,咱們都是一屆的,除了甲午是師侄。”

甲午就是高粱的徒弟。

靈芝又瞥了一眼眾人臉色,沒一個緩和的。

她悠悠開口,替高粱解釋:“子午,你和哲明入門晚,師門中的恩怨恐怕不知道。我們這一門為玄明門,比不上子午你師門,更比不上其他的,人丁寥落。師祖只收了我師父一個徒弟,師門上下一心,自然記恨所有對師父師祖不好的人。子午你師父當年和我師父有段淵源,定了婚契過了神明,可我師父修的是逍遙道,早就說明婚契只是個形式,各自成神需解除婚契,可你師父不肯。不僅如此,還藉著婚契因果影響我師父修煉,導致走火入魔。若不是師祖,我師父估計早就身陷混沌。”

子午聽了前因後果,突然就明白了高粱對自己的敵意。

這麼看,自己師父好像就是糾纏不清的前任,人品還不好。

不過子午還是替自家師父辯駁:“可既然結過婚契,說明雙方自願,元君修成大道就解除婚約,多少有點過河拆橋。”

高粱聽後又要暴起。

靈芝按住了他:“當時我師父年幼,算什麼雙方自願。”

秦哲明聽了一陣瓜,突然就想到了當時在地下室那隻狐狸對元玉的稱呼。

叫的是小祭品。

祭品這個詞聽著就不太好。

她和那隻臭狐狸結婚契,不會只是當做祭品獻祭的吧?

天啦,師姐還說當時元玉大佬還年幼著呢!

貴圈真亂。

轉念一想,元玉大佬作為祭品成長,修成大道還挺勵志。

因為靈芝的解釋,子午也沒有多說了。這件事也不了了之。

夜晚,秦哲明實在睡不著。

他在房間內想著白天靈芝師姐說的話,對元玉的身世更加好奇了。

“叩叩。”

房門被敲響,敲門聲音溫柔,不急不重。

秦哲明起身去開門,門外正是大師姐靈芝。

“師姐,你找我?”

靈芝望著秦哲明的臉露出溫和的笑容:“聽小八說你還沒入門。”

“對,師父還沒教。”

“那你跟我來吧,我先幫你入門。”

秦哲明受寵若驚,連忙跟著靈芝出去。

路上,秦哲明好奇地問:“對了師姐,你為什麼叫高粱師兄小八呢?”

靈芝解釋:“師父收了八個徒弟,高粱是小師弟,排行第八。不過現在你是最小的了。”

八個!

“那其他師兄師姐呢?”

靈芝溫和的語氣帶上了不易察覺的冷意:“你不用管他們。”

靈芝將秦哲明帶到天台,上面已經準備好了蒲團,她讓秦哲明盤腿坐下,又拿出一顆泛著柔光的丹藥遞給他。

“這個吃下去。”

秦哲明聽話的吃了進去。

靈芝凌空盤腿,手作蓮花立束胸前,在她閉眸的一瞬間,周身縈繞著如月般清冷柔和的光,慢慢地柔光像繩子一樣纏在秦哲明周身。

秦哲明還沒來得及反應,整個身體也被帶著飄空。

他有些怕,畢竟人生第一次騰空!

靈芝開口:“定心神,不用怕。我現在幫你洗濯。”

“好。”

秦哲明穩定心神,學著靈芝閉上雙眸,感受著身體裡遊走的力量。

在天台的暗處,高粱晦暗不明地望著兩人。

寂靜的夜裡,秦哲明額間一閃而過的金紋光亮比靈芝的仙光還要耀眼。

高粱看到了,靈芝也感受到了。

秦哲明剛剛吃的丹藥發揮了作用,靈芝便收了術法,秦哲明依舊盤腿,眼眸閉合,明顯入定。

他沉浸在自己世界中,分明閉著眼睛,卻能夠清清楚楚看著自己的經脈被幾道力量洗滌疏通。

在他看不見的世界外面,靈芝和高粱對視一眼,隨後兩人都帶著一抹深意凝視著入定的秦哲明。

靈芝開口,滿是和白日裡不一樣的冰冷,一點也沒有方才秦哲明看到的溫柔。

“師父找了個很好的容器。”

高粱“嗯”了一聲,也附和:“是個好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