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章 住院手術

穆峰鐵青著臉,回家的路上一言不發。莫金貝心慌了:這病還沒開始治療呢,可不能從精神先垮了,那可就難治了。

莫金貝緊緊握著穆峰的手,想給他一些力量。

“老公,每個醫生都說,這不是大問題,小手術,手術即治癒的。按照美國的標準,這個根本不夠手術呢,可是,我們不是為了心安不是?放寬心吧,我們身邊好幾例,老張,老王,該跑步跑步,該釣魚釣魚……再說了,不管怎樣,我都會一直陪著你的。 放心吧,我的峰,好不好?”

穆峰轉頭看著莫金貝,眼中閃過一絲感動,緊緊攥住莫金貝的手,說:

“這個太突然了,確實太突然了,我們還有很多事情呢!”

莫金貝依靠在穆峰身上,輕聲安慰道:“沒事,醫生說了,手術當天就可以出院呢。你年輕,身體又好,要相信醫生,相信自已。自信帥氣智慧的老公,你一定逢凶化吉,遇難成祥的!”莫金貝使勁搖搖穆峰的手臂,笑著說。

穆峰笑了,點了點頭,滿眼歡喜地對望了一下莫金貝。

預約到了京城的名醫,也預約到了病房床位,一切都順利。

慎重,慎重考慮之下,莫金貝把公司託付給老父親和表姐夫照望一下。她只說兩個人需要外出旅遊散心,沒敢把實情告訴親朋,其實告訴了他們也沒有用。

“河裡沒魚市上看”,意思是說,河裡沒有魚,你從魚市上就可以看到了——很多魚的。三年疫情,帶來的影響,從病房病人就可以看到:太多太普遍了。

穆峰的病房裡安排了三個床位。前兩個已經住下了,穆峰的床位正在辦理出院手續,收拾好的東西還放在角落裡等待主人。

穆峰主動了解了兩個病人:中間病床上的,41歲,瘦削的體制內公務員,剛從樓上的病區轉到這裡,等待手術;北邊病床上的,19歲,某理工大學大一學生,臉色有些蒼白,手術已經在前天完成,明天就可以出院了。

自已今年33歲,恰好在他們年齡的中間。嗨,都是太過年輕了。

莫金貝忙裡忙外,和護士交流,辦理住院手續。京城裡的護士確實太忙了,但個個訓練有素,交代給病人和家屬的事情也清清楚楚。

各項檢查指標正常,測試的體能正常,穆峰的手術能夠及時安排了,和臨床的公務員安排在了一天,由同一個醫生團隊做手術。

“手術主刀醫生是哪個?我也不知道,一個團隊,可能是主任醫師,也可能是副主任,最怕的是實習醫生——每個醫生都從實習醫生起步,可是誰也不想當實習醫生練手的,人命啊,來醫院,誰不想醫生妙手回春的?”公務員分析手術。

“你們的主刀醫生是哪個?我們一個病房,都屬於同一個醫療團隊的。”莫金貝試探著詢問小夥子的母親,一位鄉鎮幹部。

“我們不知道是哪個啊。病人由護士推進去,做全麻,病人自已不知道;家屬在手術室外面等候,也不會看見是哪位醫生主刀。其實,醫生也會考慮病人手術情況,簡單的預後理想的,與複雜的預後困難的,處理方式不一樣也可以理解。”小夥子的母親條理清楚的回答。

“嗯,是啊,你們都提前送個啥啥了沒?”莫金貝還是不放心,繼續努力。

“我們?我們沒送。好像送的也沒有收。主任醫師門外放著一堆土特產,好像是病人家屬送的,醫生們不收,堆在外邊呢。”

“哦,這樣啊,那我們遠道而來,無親無故的,就可以放心了。”穆峰也點了點頭。

手術前一天,手術安排順序出來了,穆峰的手術順序是第12臺。莫金貝作為陪床的家屬,隨同同一天做手術的其他陪床人員接受了院方手術護理培訓。

莫金貝發現,陪床的人中有七八十歲的老人,聽不明白護士的培訓;有一個聘請的護工,是兒子請來陪父親的;還有一個姐姐,家裡好像瑣事不斷,電話不斷,心情焦躁,她是陪妹妹的……

啥有也千萬別有病!這次手術,少說自費3萬左右,還有陪床人員等等,啥沒有也得有錢才行。

手術這天,手術病人早上不能吃飯,各個病房門口都站著焦慮不安的人們。莫金貝在等待手術的時間裡,她瞭解到前三臺手術的病人情況,都是打了禾興疫苗:2人是連打三針;一人是四針,自已主動打了加強針。

穆峰按照公司所在地,在公司與工人們一起打的疫苗,兩針禾興;莫金貝隨居住社群注射的疫苗,沒有一針是禾興。

手術床推來了!第一臺手術是一箇中年女子,微微黑裡透紅的臉,俊俏健康。剛剛她自已介紹,39歲,有一兒一女,是辦理健康證時發現有結節,又發現情況不好,要做手術的。

眾人的目光中,她輕身跳到手術床上,高高興興地和走廊裡的人們揮手打招呼。大家也揮手目送她,笑著祝福她。

接手術病人,送手術病人,病房走廊裡忙忙亂亂。

莫金貝打量著穆峰穿著整潔的碎花粉色病號服,忍不住誇讚:

“這套病號服顏色真好呢,顯得你更白淨儒雅了,回家就買個相近色的襯衣吧。”

坐在病床邊的穆峰站起身,上上下下也打量打量自已:

“也行,我看著也不錯。”

護士通知12臺做準備。莫金貝和穆峰便認認真真地坐在病房裡,等待手術床的接送。

莫金貝陪著穆峰到了手術室,看到手術床進去,看到手術室的門慢慢關閉,心裡默默祈禱。

手術進行的非常順利,總共四十分鐘不到,就喊家屬接人了。從手術室推裡出來的穆峰,竟然睜著眼睛,和工作人員說著話,清醒著呢。沒有莫金貝事先了解到的疼痛難忍,也沒有昏迷不醒。

莫金貝很是慶幸。

可是,在醫生在瞭解手術病人情況時,一個年輕的實習醫生拉她到一邊,悄悄地說:

“這位姐姐,你也去做個檢查吧,檢查檢查血象。”

莫金貝聽了,先是一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