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選的這三位內閣輔臣,皆是既忠心又幹練的能臣,他們在一起也算志同道合,三人蒙皇帝器重,得以入閣,可以說是位極人臣,他們無不躊躇滿志,準備施展平生所學,成就一番作為,在大廈將傾之際匡扶社稷,拯救風雨飄搖之中的大明王朝,身後也能名垂青史,封建時代士大夫們的最高理想,也不過如此了,他們怎能不激動,怎能不對皇帝感激涕零。因此,一聽皇帝召見,三人就興沖沖的趕來往君臣議事的乾清宮,見面之後,他們也是互相恭賀,頗有些惺惺相惜。
不一會李若璉也到了,見三位閣老早已到來,忙上前見禮,內閣輔臣至少也是正二品,比錦衣衛指揮使的正三品高一級以上,但鑑於錦衣衛是天子的私軍,相當於皇帝的家丁,李若璉又深受崇禎器重,三位輔臣也不敢託大,急忙還禮。
隨後,眾人紛紛落座,但寒暄兩句後,氣氛就忽然沉悶起來了,李若璉畢竟是錦衣衛指揮使,而錦衣衛又有監察百官之責,也就是說,內閣大臣管不了錦衣衛,但是錦衣衛卻可以調查內閣大臣。跟一個監視自已的特務頭子又有什麼好說的呢?他對自已的情況不說是瞭如指掌,那也是如數家珍啊!更何況,內閣三位大佬是外臣,而李若璉卻是內臣,內外之臣過往甚密,在歷朝歷代都是大忌,在明朝則更為嚴格,連公開打聽訊息都是不允許的,因此,眾人也就眼觀鼻,鼻觀心,少說為佳了。
過了好一會,崇禎才來到乾清宮,一眾太監宮女跟隨,但崇禎只讓王承恩進了議事廳,眾人忙起身行禮,像這種小朝會是不用跪拜的,幾人只是向皇帝拱手深施一禮而已,崇禎讓眾人平身後,還給幾人都賜了座,但他們也只能做半個屁股,不光扶手不能碰,也不能靠在椅背上,只能直挺挺的坐著聽皇帝的訓示,這跟李自成在太原端王府的朝會形成了鮮明對比,一個莊嚴肅穆,一個跟亂哄哄的菜市場一樣,高下立判。
作為首輔的蔣德璟剛要起身,準備向皇帝請示此次朝會的議程,崇禎揮了揮手讓他坐下,然後扭頭對李若璉道:“李愛卿,你先講講前方的戰事吧,讓幾位閣老聽聽”。
李若璉忙起身向皇帝拱手,說了聲遵旨,又向幾位閣臣拱了拱手,才道:“諸位大人,根據大同方面的密報,李自成二十萬大軍已經圍困大同十幾日,先是試探性進攻南邊的永泰門,無果,繼而驅趕流民兩萬,在毫無掩護的情況下猛進攻清遠門,企圖撬挖大同城牆,閻大人果斷下令放箭開銃,衝上來的流民成片成片的倒下,致使清遠門外的護城河都被鮮血染紅,但賊酋李自成卻不顧大量流民傷亡,悍然下令連續進攻了三天,先是流民衝城,再是驅趕投降的衛所兵攻城,最後是驅趕戰鬥力較強的邊軍攻城,但除一座控軍臺失守以外,流賊一無斬獲,卻損失上萬人,清遠門外的護城河都被屍體塞滿,但因老營主力並未參與攻城,流賊並未傷及筋骨”。
這裡有必要將李自成獨特的攻城方法提一提,李自成攻城不用雲梯和盾車,而是撬城磚,他讓士兵們每人取城牆下的一塊城磚,再將城磚帶回營中就可以休息,畏縮不前的就會被斬首。取完城磚後,城牆就會出現一個洞,隨著被取下的城磚越來越多,這個洞就會逐漸擴大,甚至可以容納百十人,士兵們進入洞中就可以躲避來自城頭的殺傷。每隔三五步都有會挖一個這樣的洞,再鑿通,完事之後,只需用繩子把洞與洞之間形成的“柱子”繫上,成百上千的人一起拽,“柱子”折了,城牆也就倒了!這種攻城方式很適合裝備簡陋的農民起義軍,不需要攀附雲梯,也不需要打造盾車,未經訓練的流民配上簡單的挖掘工具就行,但缺點就是攻城者要長期暴露在守城方的攻擊之下,說白了就是要用人命去填,這點李自成倒是不在乎,他有的是流民可供驅使。闖軍還有一種攻城方法叫放進法,即在城牆被挖出的大洞中放上裝滿火藥的藥甕,用來爆破城牆,但這種辦法太費火藥,不如流民撬磚來得便宜,因此,除非面對久攻不下的堅城,闖軍一般不會用。
李若璉一席話雖然簡要,卻將大同城攻防戰殘酷的一面呈現了出來,幾位閣臣聽得是心驚膽戰,他們雖然都是知兵之人,範景文和呂大器還帶過兵,但他們還是頭一次聽到如此慘烈的戰爭場面。雖然之前李自成圍攻開封時,也用過流民衝城的法子,但規模也沒有這麼大,也設有如此的殘酷,通常都是有弓箭手對流民進行掩護,幾人不禁納悶起來,這個李自成究竟受到了什麼刺激,居然如此喪心病狂,該不會是他的女人又被下屬給勾搭走了?
李若璉看出了他們心中的疑問,接著道:“雖然流賊老營在十幾日攻城期間沒有受到損失,但早在李自成主力兵圍大同之前,其先鋒馬世耀率領的五千精銳騎兵卻早已損失殆盡”。
聽到這裡,幾位閣臣頓時都吃了一驚,要知道,跟建奴騎兵一樣,流寇的老營兵馬是很難被消滅的,他們通常一人雙馬或多馬,不僅戰力強悍,機動能力還很強,即使明軍能將其擊潰,也無法將其殲滅,因為流寇老營見勢不妙立即就會逃遁。五千老營騎兵,幾乎佔了李自成核心力量的十分之一,說這是一場大捷也毫不為過,幾位閣臣吃驚之後,都隱隱有此激動。範景文張了張嘴,但見到其它兩位閣老看上去都穩如泰山,他也就忍住沒說話,要知道,在皇帝面前,皇帝不讓開口,不管是誰都不能妄言的。
李若璉接著說:“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大勝,全賴閻大人指揮有方,他先是脫離援軍,只帶十幾人,透過錦衣衛的密道潛入大同,在姜瓖勾結流賊,企圖裡應外合之前將其射殺,又假借姜瓖的義,將馬世耀的三千騎兵騙入清遠門,然後甕中捉鱉,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