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章 內閣三人組

回宮之後,祟禎緊急召見了蔣德璟、範景文、呂大器三位閣臣和錦衣衛指揮使李若璉,商討如何充分利用這個頗有價值的情報,分化瓦解闖軍,將朝廷的利益最大化。

內閣現在僅有三人,除了蔣德璟這個首輔外,還有範景文和呂大器。

範景文是河間府人,崇禎時任工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李自成攻下宣府後,範景文卻力勸皇帝“固結人心,堅守待援”,這倒不是出於私心,只不過是在認識上有偏差,對奉旨來援的吳三桂抱有幻想而已,古人嘛,不能用現代的標準去要求。況且,當時國庫空虛,也的確不具備南遷的條件。如果說,像朱之龍這樣的穿越者可以不管不顧,隻身潛逃的話,被儒家思想給忽悠跛了的崇禎是萬萬不會這麼幹的。

崇禎死後,範景文留下遺書,稱:“身為大臣,不能滅賊雪恥,死有餘恨”,隨後,在雙塔寺旁投井自殺。可見,範景文直至殉國都未表現出對勸崇禎固守京師的悔意。當時李自成已派劉芳亮進兵保定府,從南邊威脅京師,劉芳亮部有大量騎兵,在華北大平原上機動能力極強,這事實上已經阻斷了崇禎南下的退路。

崇禎之所以讓範景文入閣,是因為他不但為人正直,還頗有能力,在他任東昌府推官時,東昌出現了大饑荒,百姓食不果腹,範景文決心救民於危難,他親自調查嚴究,盡力賑濟百姓,努力恢復生產,將災害的損失降低到了最低限度,經過他的努力,東昌府數以萬計的黎民百姓得以重建家園。

崇禎二年七月,範景文升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河南。同年,已巳之變發生,他自籌糧餉,率八千人出兵勤王,抵達涿州時,前來勤王的各地援軍竟然劫掠地方,只有範景文的河南軍秋毫無犯,可見其治軍有方,範景文部先是駐守京師大門,又駐防昌平府,對恢復京郊地區的安定起到了很大作用。

鑑於範景文表現出來的能力,又感嘆朝廷關鍵時刻無可用之兵,皇帝準備讓他訓練一支能戰可戰的勁旅,崇禎三年三月,範景文再次升任為兵部左侍郎,奉命在通州練兵,雖然士兵大多是新招募而來的,但範景文訓練有度,通州兵軍容齊整,戰鬥力很強,得到了廣泛認可。

由此可見,範景文在治政理事、練兵治軍方面都頗有能力,只是因自幼受儒家思想洗腦,關鍵時刻不知變通,只要想辦法讓他那個受儒家條條框框限制的榆木腦袋開開竅,還是可以用一用的。

如果說範景文是頗有能力的話,呂大器就是大牛人了,他是四川遂寧人,在崇禎、弘光、隆武、永曆四朝,呂大器皆為重臣,他既是明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文采不錯的詩人,這可能就是通常所說的儒將了。

崇禎十年,呂大器向皇帝請假,回到了老家,當他看到遂寧縣城的城牆不僅低矮,還有損毀的時候,這危機感立馬就冒了出來,於是他建議縣令重新修築城牆,縣令想,這不是開玩笑嗎?那得花多少錢,你這個朝中大員難道還能弄到撥款不成?縣裡沒錢,只好強行攤派,引起百姓不滿,無奈之下,呂大器只好散盡家財用於城牆修築,沒想到剛剛竣工,張獻忠部的流寇就打過來了,全城百姓禁不住都後怕不已,也對呂大器萬分感激。

為了守住遂寧,呂大器招募了四百人禦敵,還輔佐當地縣令守城,幫他出出謀劃策,由於流寇中有很多遂寧本地人,呂大器本想用同鄉之情說服他們放棄攻城的打算,但對方卻態度堅決,毫無退兵之意,呂大器只得作罷。

放棄幻想後,他立即爬上堆山這個制高點俯瞰全城,尋找破敵良策,很快便計上心來,當天夜裡,呂大器派出一隊勇士,連夜襲擊賊兵在北門外的營地,這突如其來的沉重一擊頓時讓賊營大亂,流寇竟然自相殘殺起來,居然引發了營嘯,賊兵最後不得不連夜撤離,遂寧也得以保全。賊兵退走之後,呂大器擔心他們再來,便又開始組織民眾進行軍事訓練,為遂寧城打造就了一支“勁旅”,使遂寧成為川東重鎮,賊寇不敢再犯。為此,呂大器受到了崇禎的獎賞,官升一級。

崇禎十四年,呂大器在右僉都御史任上巡撫甘肅時,向朝廷彈劾了總兵柴時華的不法行為,導致其被撤職查辦,沒想到這個柴時華居然喪心病狂,向吐魯番借兵發動叛亂,呂大器令副將王世寵進行征討,柴時華戰敗,被迫自焚而死。

與此同時,塞外的爾迭尼、黃臺吉等部看到大明內憂外患,也乘機以要求封賞為名進犯肅州,呂大器將計就計,你們不是要賞錢嗎?那就給你們,於是呂大器藉著犒賞的名義,投毒於飲馬泉,兩部損兵無數,隨即,呂大器乘勝出擊,迅速出兵塞外,征討作亂的其它部族,斬七百餘人,聲威大震,至此,西部邊地基本平定。這一戰當時震驚了朝野,要知道,自成化以來,明軍都是一味被動防守,基本上就沒有出塞打過仗,而呂大器在明朝行將滅亡之際,斷然出兵塞外,還打出這樣的戰績,已經足夠彪炳史冊了。

至於呂大器接下來的事蹟,穿越過來的朱由檢已經記不太清了,他雖然酷愛歷史,也很精通,但也沒到仔細研究明末歷史的地步,就算他想這麼幹,也沒那個時間和精力啊!他得上班,得養家餬口啊!但僅憑以上這幾個事蹟,就足以讓他認識呂大器是什麼人物了,他不但公忠體國,智謀過人,有很強的組織能力,還極富決斷力,有郭子儀的風範,這是要放在漢唐,那絕對是“出將入相”之才啊!這正是崇禎最需要的人。雖然此時沒了袁可立、孫承宗,但卻有比他們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呂大器,崇禎又有什麼遺憾的呢?

本來,崇禎是打算讓呂大器當內閣首輔的,但考慮到明末的朝堂被黨爭搞得烏煙瘴氣,言官動不動就亂噴一氣,但李自成進逼之際,崇禎還騰不出手來整頓朝堂,而內閣首輔往往會成為黨爭的焦點,言官的靶子,而相比性情耿直的呂大器,圓滑一些的蔣德璟顯然更適合當內閣首輔,也就是說,不讓呂大器當內閣首輔,不是不重視他,而是對他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