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章 明代腳踏車部隊

想到這裡,周遇吉只好竭力勸阻皇帝,崇禎看出他的心思,道:“朕知道愛卿擔心什麼,但在我大明新軍的軍營中,又有什麼危險呢?”。

周遇吉無奈,只好下令所有到校場集合的兵丁都不得攜帶任何武器,進入校場之前必須搜身,還特意派了三百親兵跟錦衣衛一起在皇帝周圍警戒。

不一會,太監們就將一箱箱的銀子從車上搬了下來,一排排的碼放在地上開啟,看到這麼多白花花的銀子,眾人都看直了眼。隨即,太監們便開始念花名冊上的人名,喊到名字計程車兵就上前領桌子上分成一份一份的銀子,領完餉銀計程車兵都不由自主的向崇禎磕頭高喊萬歲,沒辦法,皇帝親臨,這氣場真是太強大了,壓得人喘不過氣來,這腿不由自主的就彎了下去。崇禎看著一個個士兵從自已身邊走過,覺得自已與大明普通士兵的距離拉近了不少。

但對這些大頭兵來說,能從大明皇帝而不是上面的將領那裡直接領到餉銀,無形之中就被灌輸了這樣一種觀念:我是皇帝的兵,只效忠於皇帝,尤其是這年頭的人從小就受到封建忠君思想的薰陶,皇帝在這些人的心中那就是老天爺一樣的存在,直接為老天爺幹活,還有銀子拿,人生在世,還能有更高的追求嗎?沒了!因此,天子直接發餉對這些人的影響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可朱由檢對此並不滿足,熟知歷史的他知道,封建忠君思想也是有很大弊端的,那就是容易將君臣之義與國家民族分離,滿清入關以後,正是利用了這一點,以君君臣臣這些東西來抹殺家國民族大義,以“入中華者為中華主″的觀念麻痺漢人。而朱由檢要做的,就是要將忠君思想與國家民族大義融為一體,透過潛移默化式的思想改造,將自已打造為大漢民族的精神領袖,最終的目標是將華夏改造為一個民族國家。但這個目標太過宏偉,自已這輩子都未必能完成,但他將努力培養這樣的觀念,以及依附於這個觀念的集團和階級,也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扭轉歷史的發展方向,否則,即使滅了建奴,也只不過成全了另外一個封建王朝而已,300年後還是會趕上封建王朝的滅亡週期,還是會落後捱打。現在已經是17世紀了中葉了,荷蘭和英國已經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歐洲主要國家也已經開始步入近代化,中華民族必須抓住這個最後的機會,否則,就會墜入歐洲中世紀那樣的黑暗時代。

雖然是皇帝親自發餉,也沒用多長時間,大約兩個時辰後,校場上所有士兵都領到了餉銀,因為新軍並不多,基本上就是周遇吉帶來的五千精兵,剩下的都是剛召募的兵丁了,他們的安家銀已經發放。領到餉銀後的官兵們一個個精神抖擻,看來這銀彈攻勢就是管用。崇禎正襟危坐了兩個時辰,現在也是很疲憊了,但一想到還有正事要做,還是強打起了精神。

周遇吉等一眾高階將領將崇禎引進了帥帳,崇禎在主位上坐定後,眾人也紛紛落坐,喝了一囗王承恩遞上來的茶水後,朱由檢便向周遇吉問道:“周愛卿,說說新軍的情況吧”。

周遇吉忙起身拱手道:“臣遵旨,臣謹遵聖上諭旨,遴選流民中的良家子弟充實新軍,現已已招募三千餘人,所有新兵入伍後都發放了安家銀,每人三兩”。皇帝點了點頭。

朱由檢給新軍定下的准入標準就是必須是良家子弟,遊手好閒,心術不正的,再健壯也不要,像京營中那樣的老兵油子更是不能要了,雖然他們有一定的作戰經驗,但卻會把明朝舊軍隊中的那些壞習氣帶入新軍,那就得不償失了。崇禎已經下定決心,必須用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打造一支兩萬人的新軍,一支能在野戰中擊敗流賊和建奴的新軍,因為他知道,大同城下受挫後,李自成仍然會進兵北京,因為他別無選擇,必須在野戰中將其擊敗才能扭轉局面。而建奴一直在等待朝廷與闖軍兩敗俱傷,好漁翁得利,因此,必須在擊敗李自成後與之聯合,共抗建奴,但這種可能性比較小,因為李自成已經稱帝了。到時候只能指望吳三桂的關寧軍能夠牽制一下建奴了,但前提是先擊敗李自成。

崇禎點了點頭,又問道:“新兵是怎樣訓練的?”。

周遇吉道:“正在進行佇列和體能訓練,主要專案有陛下所說的起步、跑步、正步走,五里徒手跑,五里越野跑,俯臥撐和什麼來著?”。他一時語塞,皇帝批示上那個詞太拗口了,周遇吉一時想不起來了。

“是不是仰臥起坐?”崇禎一臉嚴肅的問道。

“對對,就是仰臥起坐,臣一時忘了,請陛下恕罪”,周遇吉忙起身拱手,訕訕的道。崇禎擺了擺手,示意他坐下。頓時,帳內眾人議論紛紛,他們打了這麼多年仗,也練過不少兵,可從未聽說過這麼個練法,好生奇怪。

奉崇禎之命前來觀摩學習的京營總督,襄城伯李國禎道:“周總兵,這起步、跑步,還有那個什麼步是什麼意思啊?練這個有什麼用呢?我怎麼越聽越糊塗啊!”。

周遇吉答道:“是正步,起步、跑步比較好理解,這個正步按照陛下的說法,指的是上身保持筆挺,兩臂齊胸擺動,兩腿繃直,落腳時腳掌全部著地的一種步法,用於訓練士兵的紀律性和隊形的協調一致性,各位要是聽不懂的話,再會我叫人試範一下大家就明白了”。

李國禎點了點頭,又接著問道:“那五里徒手跑,五里那個什麼跑呢?”。

周遇吉答道:“是五里越野跑,這個是用來訓練士兵的體能的,陛下說,沒有體能一切免淡,光是行軍就把士兵累垮了,還打什麼仗?”。明代的一里是五百六十米,因此,崇禎將後世的三公里跑借了過來,但強度稍微降低,改為五里。

眾人聽後無不唏噓,原來兵還可以這麼練,於是齊齊下拜,高呼吾皇聖明,這麼好的拍馬屁機會豈能錯過。

其實,崇禎的設想遠不止於此,他之所以要狠練新軍的體能,是為將來打運動戰做準備,朱由檢甚至打算建立一支腳踏車部隊進行機動作戰,你沒聽錯,就是腳踏車。

鮮為人知的是,明代已經造出腳踏車來了,300年前的腳踏車,夠牛吧!這個造腳踏車的人叫王徵,字良甫,是明朝著名的科學家、機械製造家,西安府人,天啟二年進士,曾先後擔任過推官、巡撫、按察司儉事、遼海搜尋軍務等職。崇禎十七年,當他得知京師淪陷,崇禎帝自縊時,在家中絕食七日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