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章 選了一個不著調的前鋒

除了以上考慮之外,這次之所以派果毅將軍馬世耀突襲大同,也是因為李自成想借機打壓一下越來越尾大不調的劉宗敏,馬世耀素來與劉宗敏不和,二人屢次出現爭執,有一次甚至還差點動手,被李自成強壓下來。劉宗敏是陝西藍田人,鐵匠出身,早在崇禎七年就投奔李自成了,他不僅作戰勇敢,還頗有組織能力,屢立大功,深得李自成的信任與器重。崇禎十三年,明軍四路圍攻農民軍,劉宗敏隨李自成向西突圍受阻,幾乎陷入絕境,在這個緊要關關,劉宗敏竟然殺死自已的妻子,誓與李自成共存亡,後經奮力拼殺,殊死一博,最終脫險,自此以後,二人便一直以兄弟相稱。

但正因為如此,劉宗敏也越來越專橫跋扈,經常不聽號令,還出言頂撞,讓李自成下不來臺。崇禎十七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后,劉宗敏被封為“汝侯”,但他並不滿足,自封為“中吉營左軍都府左都督”,在劉宗敏這個大老粗眼裡,這個“汝侯”還不如左都督含金量高,這自然引起了李自成的很大不滿。

最重要的一點是,建國稱帝后,二人的身份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他的已經由以前的兄弟關係,變成了事實上的君臣關係,就像朱元璋稱帝后,與徐達、湯和等“發小”的關係也發生變化一樣。如果說之前李自成對劉宗敏還可以容忍的話,但建國稱帝后就很難容忍他屢次冒犯自已的權威了。

但李自成雖有野心,卻根本沒有朱元璋那樣的心智和手段,他這個人,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江湖豪俠氣太重,太重義氣,缺念戰略眼光,說白了,就是有些小家子氣,優柔寡斷,遠沒有朱元璋的狠辣果決,這集中體現在李自成的夫人邢氏與其手下將領高傑私通叛逃這件事上,連自已妻子都叛李自成而去,他還怎麼籠絡天下人心呢?因此,李自成只是想透過馬世耀敲打敲打劉宗敏,並未想過要殺他,甚至削其兵權的想法都沒有,李自成這種優柔寡斷,早晚會釀成大禍。

後來的事態也是如此發展的,李自成進入北京後,專門令人在北京城內張貼告示,下令“凡傷人以及掠人財物婦女者,殺無赦”,如果說劉宗敏拷掠京師官員勳貴是為了籌措軍餉,不得不如此的話,但他搶了吳三桂小妾陳圓圓,李自成只是申訴一頓了事,可就說不過去了。1379年,胡惟庸因兒子坐馬車不慎墜亡,於悲憤之下,將馬車伕處死!而為了一個馬車伕,朱元璋竟然要堂堂宰相抵命。現在倒好,說好的“掠人婦女殺無赦”呢,難道吳三桂的小妾陳圓圓就不是婦女了?李自成此舉不僅使起義軍開始變得人心離散,還直接激怒了吳三桂,使他忿而降清,為李自成後來的敗亡埋下了伏筆。

此時的馬世耀正在騎著高頭大馬走在隊伍中間,一臉的意氣風發,一旁的親信副將李雙喜正在對其極盡逢迎之辭,他說:“陛下這次讓我們奇襲大同,擺明了就是將這個唾手可得的功勞給大帥啊!這次,怎麼也得封個大將,不比他劉鐵匠差,那劉鐵匠自以為立了些戰功,就可以飛揚跋扈了,可今時不同往日,陛下已然登基稱帝,劉鐵匠還目無尊卑,不知禮數,就是找死的節奏了,不收實他收實誰啊!”。

事實上,突襲大同這個任務,是個顯而易見的美差,因為大同可是一座人口十幾萬的大城,作為先鋒官,肯定少不了油水,尤其是代王府,那真是一大塊肥肉,畢竟傳了二百多年了,其財產恐怕比福王少不了多少。因此,派誰突襲大同的問題,在闖軍中引起了很大爭議,本來劉宗敏是勢在必得的,為此,他還不惜在軍中散佈李自成已經給他允諾的謠言,讓李自成大為光火,最終,在牛金星的建議下,派去突襲大同的成了馬世耀,馬世耀在闖軍諸將中的排名是比較靠後的。根據牛金星創立的官爵制度,田見秀、劉宗敏為權將軍,李巖、賀錦、劉希堯等為制將軍,張鼐、黨守素等為威武將軍,谷可成、任維榮等為果毅將軍,凡五營二十二將。馬世耀只得了個果毅將軍,但他又有些自命不凡,自稱馬援之後。因而,在牛金星的建議下,馬世耀被李自成拿來打壓劉宗敏。

事實上,雖然馬世耀對李自成還算忠心,但個人能力欠缺,李自成兵敗撤出潼關後,他帶兵八千斷後,竟然企圖透過詐降襲殺多鐸來扭轉戰局,但馬世耀的小伎倆很快被識破,他當時孤軍守關根本沒有談判的資本,還大講條件,自然被一眼看穿,最令人無語的是,馬世耀還親自帶兵打算伏擊多鐸,結果被一網打盡,連帶潼關也迅速失守。如果馬世耀堅守潼關,闖軍主力也不至於撤退的那麼狼狽,被窮追猛打,李自成和劉宗敏可能也就不會在湖北九宮山遇害了。

其實,即使馬世耀就算是真的投降,也未必有好結果,吳三桂和清軍為崇禎報仇雖然是幌子,但絞殺農民軍卻不是幌子,他們真的是要將農民軍趕盡殺絕的。事實上,投降清軍的農民軍雖不在少數,但除了少量中下級軍官和普通士卒以外,大部分中高階將領都被殺害,劉宗敏、田見秀就是例子。原因並不複雜,滿清雖然是化外蠻夷,但在吸納了大量漢族知識分子以後,對自身的定位已經比較清楚了,那就是要得到漢族地主官僚的支援,才能入主中原,而漢族地主官僚最痛恨最害怕的,正是農民軍,只有對農民軍趕盡殺絕,才能獲得漢族地主官僚的支援。這一點是普遍出身底層,大字不識幾個的順軍西軍將領們不可能意識到的。

馬世耀聽了李雙喜的話雖然很是得意,但嘴上卻說:“不可對權將軍無禮,他雖然有些矯橫,但對大順並無二心,更何況,陛下大業將成,我等應戮力同心才行,怎可離心離德,行親者痛仇者快之事”。話雖說的冠冕堂皇,但馬世耀的表情管理顯然做得不到家,讓人老遠一看就是言不由衷。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