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章 事到如今,也只能虎口拔牙了

蕭雲林帶領幾百人冒著箭雨跨過一大片人和馬的屍體,艱難的向月城城門靠近,很多地方的屍體堆得一人多高,都可以當掩體了,不少屍體還在燃燒,瘮人的慘嚎聲仍然此起彼伏,但在生死關頭,這些又算得了什麼呢?

此時月城周邊的火勢仍然很大,雖然明軍投下來的酒很快就燒完了,但倒下的人和馬匹卻很禁燒,形成一道火牆,這意味著蕭雲林他們不得不衝過這道火牆才能到達城門口。

因此,蕭雲林將這幾百人分成三拔,一拔用馬盾擋箭,一拔用弓箭透過馬盾的縫隙對城頭明軍進行壓制,最後一拔手持長矛,準備一衝到城門下就挑開燃燒的屍體開路。三撥人形成一個不規則方陣,兩側也有馬盾保護,因為左右兩個方向也能遭到遠處城牆上明軍弓箭的拋射攻擊。

考慮到騎兵馬上使用的關係,馬盾設計得比較小,以致於闖軍弓著腰前進都不足擋住全身,箭矢不斷從馬盾的縫隙射入,不時有人倒下,但闖軍對城頭的壓制也很快有了效果,城頭中箭的明軍迅速多了起來,這是因為倖存下來的闖軍都是作戰經驗豐富,個人武藝尤其是騎射不凡的老流寇,比城頭上這些二流邊軍強不少,明軍即使是以高射低,又有城垛保護,依然被壓制的抬不起頭來,只能朝闖軍所在的方向胡亂放箭。

忽然,蕭雲林用眼角的餘光發現一個明軍軍官在向這邊指指點點,好像是讓旁邊的軍士向自已這邊放箭,那人頂盔披甲,還藏在一個城垛後面,自以為安全,但從蕭雲林這個方向看,其僅被頭盔下襬遮住的頸部是暴露的,頭盔下襬只是一層鎖子甲。鎖子甲由環環相扣的大量金屬環組成,防砍效果不錯,但對弓箭長予的防護力不佳,因此通常會覆上一層棉甲作為襯裡,但作用有限,通常只對1-2cm的刺穿傷害有一定防護力。蕭雲林抓住時機,張弓、搭箭、瞄準、放箭一氣呵成,離弦之箭破空而去,狠狠穿透那人的頭盔下襬,扎入其頸部,那人頭一歪倒了下去。城頭守軍瞬間失去指揮,頓時大亂,闖軍的壓力大減。

但蕭雲林敏銳的發現,很多內城明軍正在向月城城門這邊聚集過來,顯然,別處的戰鬥已經基本結束了,這裡馬上就要成為唯一的戰場了,得到支援後,明軍的箭雨會越來越密集,而闖軍的箭矢也不多了,很多人的箭壺已經空了,再這麼耗下去,自已這幾百人是絕對逃不掉的。此時他們距離城門附近的火牆已不足五十步,幾息時間就能衝過去,但就算明軍的組織再散亂,幾息時間也足夠射出一輪致命的箭雨了。

必須當機立斷了,蕭雲林大叫一聲:“瞄準!聽我口令再射!”,所有闖軍動作為之一滯,隨即齊刷刷的用箭矢對準城頭,只等一聲令下。

城頭上的明軍見闖軍忽然停止放箭,以為他們的弓箭用完或是準備投降了,在沒有指揮的情況下,多數明軍下意識的探出頭來觀望。蕭雲林看準時機大吼一聲:“放!”,幾百支箭向城頭呼嘯而去,明軍紛紛中箭倒地,頓時城頭一片哀嚎。

蕭雲林大喝一聲:“衝!”,率先向城門方向奔去,後面幾百號人一齊跟上,遠處的明軍一看急了,紛紛朝空中放箭,試圖透過側面拋射進行阻止,儘管身邊成排的人倒下,但闖軍依然絲毫不為所動,拼命前突,轉瞬之間,蕭雲林就到了“火牆”的前面,還沒接近,一股刺鼻的焦糊味就已經襲來,蕭雲林儘量弓著身子,將長槍探入火堆中,奮力將燃燒的焦屍挑向一邊,趕上來的闖軍也有樣學樣,一齊奮力開道,好在城門方向的焦屍並不多,可能因為怕把城門燒了,明軍在這裡扔的酒罈並不多吧!

衝出火場後,蕭雲林等人終於看到了望眼欲穿的城門,但門口堆的不是滾木,而是雷石,一大堆雷石,足有幾米高,更要命的是,附近的明軍已經趕到城頭,雖然闖軍所在的正下方存在射擊死角,但城門上的明軍卻可以繼續往下扔石頭砸,遠處的明軍仍在拋射,闖軍的傷亡不斷增加,短短兩百步,出發時的三百人現在已經只剩百十號人,蕭雲林幾次想越過石堆,都被密集落下來的石頭砸了回來,城上的明軍越來越多,蕭雲林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絕望感,難道自已今天還是要交待在這裡。

正在這時,城頭上的明軍忽然一陣嚎叫,一個明軍兵士還直接從城樓上栽了下來,砸到石堆上被摔的肢體不全,但嘯雲林卻發現他居然是背部中箭的,難道……。

此時,城樓上大部分明軍回身去了面向城外的一面城樓,這邊砸下來的石頭明顯少了很多,蕭雲林猛然想起李雙喜還帶著幾百人在後面,沒有進城,這很可能是他們在城外策應,他心中又燃起了生的希望,扭頭對倖存的闖軍大吼:“有援軍!,弟兄們衝!”。隨後向石堆頂部攀爬而去。

等蕭雲林帶著僅剩的幾十人爬到城外時,橫亙在他們面前的,卻是寬達10米的護城河,此時的吊橋早已被拉了起來,遠處一隊騎兵正在往城頭放箭,不是李雙喜他們是誰,李雙喜在城門口發現了一群渾身焦黑,精疲力竭人,大叫道:“有人活著出來了,弓箭掩護!務必把蕭參將救出來!”。

馬世耀本來就是讓蕭雲林帶隊衝鋒,李雙喜墊後的,因此前者並非自已的親信,而是李自成從李過那兒借調過來的,之所以如此操作,原因是馬世耀手下缺乏能幹的將領。本來也沒有別的意思,卻被馬世耀看作是李自成聽信讒言,要對他進行監視,並分其兵權。在這種情況下,馬世耀自然對蕭雲林自然沒什麼好感,命其當先鋒,讓李雙喜在後面接收府庫衙署,撿挑子,就成了正常操作,如果中了埋伏,還可以將責任推到蕭雲林頭上,指責他不聽指揮,未得命令就擅自出擊就行了。

但沒想到的是,這次衝進去的三千闖軍騎兵真中了埋伏,還幾乎全軍覆沒,這個責任誰都擔不起,馬世耀這次看來是要栽了,弄不好被砍了也有可能,李雙喜怎麼能陪他一起倒黴呢?到了這個份上,他已經開始考慮將功贖罪了,而救下蕭雲林就是他將功贖罪的籌碼。

蕭雲林等人還沒來得及喘口氣,頭上的石頭又砸了下來,因為守軍已經第一時間發現了他們,蕭雲林立刻讓大家沿城牆散開,脫去甲冑,準備下水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