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章 國公與尚書的密謀

京師到大同的官道上,一支軍隊正頂著烈日急行軍,這是閻應元帶領增援大同的部隊,閻應元本想挑選3000人的,但唐通密雲兵的狀態之差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料,名義上的一萬人,實際不到八千,缺額達兩成以上,且除了作為唐通家丁和親兵的兩千多人以外,其餘多為老弱,閻應元挑了半天,只有不到兩千人勉強合格,不得不又從京營中找了一千多還算強壯的兵丁,這才湊了三千人出發。但在皇帝特批之下,其中的兩千人都配上了馱馬和鎧甲,武器也是往好的配。此外,隨行的民夫還帶了大量火器、火藥和糧草,由一千步行的兵丁押運,按照閻應元的計劃,兩千騎手先行,民夫、輜重和一千步卒隨後趕來。

對完成馳援大同的任務,閻應元本來是信心十足的,但現在看了看自已手下這些兵馬,還是禁不住搖了搖頭,這三千兵馬及輜重,幾乎已經是朝廷能拿出來支援大同的最大力量了,即使加上大同的一萬多守軍,能用來守城的也不過一萬五千人,而且,大同的一萬人很可能也跟唐通的密雲兵一樣,甚至還有可能還不如。而閻應元要用他們去抵禦十幾二十萬的流賊,這個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現在閻應元終於明白崇禎“將他架在火上烤”這句話的意思了,正因為要肩負如此重任,閻應元才能從九品典史一躍成為正二品地方大員!但事已至此,閻應元也只有一死報君恩了,更何況,他本來就不怕死,現在就更不怕了。

出發後,閻應元就一直驅馬走在大隊前面,後面的陳明遇緊緊跟隨,陳明遇也是被朱由檢召來的,他在歷史上的江陰抗清鬥爭中起到的作與僅次於閻應元,二人本來就熟識,只不過閻應元恰好赴通州探親,因此幾日內就被崇禎召到京師了,而陳明遇則是千里迢迢從江陰趕過來的,但歷史上的陳明遇雖然忠肝義膽,但軍事組織才能卻遠不及閻應元,因此,只是被崇禎任命為閻應元的副將。

這時,陳明遇拍馬趕到閻應元身邊道:“大人,我們派出的探馬已經回來了,流賊兩日前攻克了寧武關,但損失慘重,且關城被守軍付之一炬,流賊無處安身,不得不返回代州休整”。

事實上,李自成損兵數萬才攻克寧武關後,已經非常灰心了,一個小小的寧武關都如此難打,接下來的大同、宣府、居庸關可都是堅城,那他的兵力豈不是要損失殆盡,李自成甚至都準備返回陝西休整了。但就在此時,大同總兵姜瓖卻派人送來了一封降書,繼而宣府總兵的降書也到了,這不禁讓李自成喜出望外,這才打消了回陝西的念頭,繼續揮師北上。

聽到此處,閻應元應了一聲,沉思片刻道:“流賊雖然返回代州休整,但攻打寧武關時,李自成並未用全力,攻關也不需要騎兵,要防著李自成派這部分兵力突襲大同啊!再加上現在大同情況不明,所以必須加快速度,陛下對我們恩同再造,絕不能辜負了陛下的期望!”。

陳明遇道:“是啊!我們能夠被陛下看中,是幾輩子都修不來的福份!”。

這時唐通好不容易趕了過來,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氣喘吁吁的對閻應元道:“沒想到閻大人騎術這麼好,比我麾下的老騎手都強,末將佩服”。

陳明遇接過話茬道:“這有什麼好奇怪的,我與閻大人是同一年中的武秀才,騎術是基本功”。

唐通聞言立即向閻應元拱手道:“難怪閻大人被陛下看中,末將……”,閻應元連忙擺手制止,他注重實幹,實在受不了這些阿諛奉承。

現在的唐通已經被封為定西伯了,雖然他對閻應元從江陰的一個小小典史一步登天,被提拔為大同巡撫兼總兵,很是不以為然,對閻應元同他講話時不容置疑的口吻也有些不滿。但唐通這個人打仗雖然不怎麼樣,但有一個優點,那就是很會做人,他有個原則,那就是儘量不得罪身居高位的人,皇帝身邊的紅人更是絕對不能招惹的,更何況崇禎已經下旨讓他服從閻應元的指揮了。

陳明遇道:“大人,我們這都連續行軍大半天了,大家又累又餓,讓將士們停下歇歇吧!”。

間應元道:“前面就是懷來衛了,我們到那裡歇息,傳令下去,叫大家加把勁,天黑之前到達懷來衛,否則就只能露宿野外了”。一旁的傳令兵們領命後疾馳而去。

唐通笑了笑,討好道:“原來閻大人早有安排,我等多慮了”。

雖然唐通受命服從閻應元的指揮,但閻應元也知道,自已畢竟是空降到大同巡撫兼總兵這個位置上來的,論實際帶兵打仗的經驗,他確實不如唐通。正因為如此,皇帝才把唐通派過來。因此,他也向唐通拱手道:“唐大人言重了,雖然蒙陛下厚恩提拔,但本官資歷尚淺,加之救援大同事關社稷安危,非同小可,還是需要唐大人這樣經驗豐富宿將協助才行”。

聽閻應元這麼說,唐通也鄭重其事的保證一定要完成皇帝交給他的差事。

落日之前,終於抵達了懷來衛城,衛指揮使看過閻應元的文書印信,確認無誤後,把他們迎了進去,大軍得以在城內紮營,兵丁們即刻埋鍋造飯,城內升起一股股的炊煙。衛指揮使將閻應元、唐通、陳明遇請進了他的衙署。

誰知還沒喝上一口熱茶,就有親兵來報,城外有錦衣衛點名要見閻應元,閻應元猛的站起身道:“錦衣衛,大同那邊終於有訊息了,快帶他來見我”。

很快,一個獵戶打扮的人走了進來,那人滿頭大汗,身上也全是塵土,顯然是拼命趕路而來的,他向眾人拱了拱手就問道:“你們當中誰是閻應元閻大人?”。

閻應元忙道:“在下便是,請問閣下是?”。

那人忙再次拱手道:“啟稟閻大人,在下是大同錦衣衛百戶侯明昊,有緊急公文上呈大人”。隨即,候明昊將自已的腰牌交給閻應元檢視,閻應元查驗之後,也把皇帝給他的虎符拿給侯明昊,侯明昊看過之後,忙向閻應元拜倒,口中喊到:“參見欽差大人”。原來,皇帝已下令大同的錦衣衛都由閻應元節制,眾人聽後不禁一陣唏噓,皇帝竟然賦予了閻應元這麼大的權力,這得是多麼大的信任啊!

但侯明昊看了看眾人道:“因為事關重大,在下只能將這封信呈給閻大人一人”。

眾人一聽,都知趣的退了出去,直到堂中只剩他和閻應元兩個人後,侯明昊這時才取出一封信雙手遞給了閻應元。錦衣衛不光京城有,全國各地,明裡暗裡,也都有,地方錦衣衛的最高長官一般都是百戶,但像大同這樣的大城,最高長官是千戶。

這就是大同錦衣衛千戶楊永給閻應元的緊急公文,楊永在公文中稱,大同總兵姜瓖私通李自成一事已被錦衣衛發現,且李自成的一支騎兵已經向大同方向趕來,要求閻應元加快行軍速度,力爭趕在流賊之前進入大同城。

閻應元看罷之後,不禁驚歎於崇禎的先見之明,陛下在五百里之外的京師就已經提前預知了大同總兵姜瓖私通流賊,想到這裡,閻應元對馳援大同又多了幾分信心。

一旁的侯明昊拱手道:“其實陛下早已佈局,要我們錦衣衛除掉姜瓖,但因為動手的時候出了意外,被姜瓖這廝給跑掉了,再要下手,可就難了”。

閻應元沉思片刻,緩緩說道:“巡撫衛景瑗和代王知道此事嗎?”。

侯明昊道:“為避免打草驚蛇,還沒有告知他們,況且,刺殺姜瓖時,錦衣衛也是打著流賊的幌子進行的”。

閻應元頓時陷入沉思,在堂中踱了幾個來回,對侯明昊道:“雖然衛景瑗和代王還不知道姜瓖私通李自成,但在錦衣衛已經打著流賊的幌子刺殺他的情況下,姜瓖仍然私通流賊,也就是說,姜瓖很可能要向衛景瑗和代王動手了”。

侯明昊剛要插話,閻應元制止住他又道:“榆林總兵姜讓是不是姜瓖的哥哥?”。侯明昊忙道:“是的,而且這個姜讓已經投降李自成了”。姜家是明末的將門世家,姜瓖的長兄姜讓是榆林總兵,其弟姜瑄為陽和副總兵,而姜瓖則是大同總兵加鎮朔大將軍,也就是說,姜家一門三兄弟全是總兵。

侯明昊這時突然想起了什麼,又向閻應元拱手道:“噢,忘了告訴閻大人,這個姜瑄已被陽和的錦衣衛除掉了”。

閻應元道:“現在看來,姜瓖已經知道朝廷要向他下手了,之所以遲遲沒有發難,只是因為李自成的大軍還未到”。

閻應元又在堂內踱了兩步,猛然回身道:“形勢不妙,事不宜遲,我要去大同去見衛景璦和代王,侯百戶,大同城現在還進得去嗎?”。

侯明昊道:“姜瓖已經下令關閉城門,嚴禁出入,但我們錦衣衛有一處通往城內的暗道可供出入”。

閻應元聽罷鬆了一口氣道:“能進去就好”。

隨即閻應元將唐通和陳明遇召來議事,二人一進來,閻應元就開門見山的向他們說了自已的決定:“兩位,現在總兵姜瓖隨時會與流賊裡應外合,攻陷大同,本官決定騎快馬隨候百戶先行趕往大同,本官走後,一應事宜由唐大人做主”。

陳明遇忙道:“大人不可去大同以身犯險,流賊不一定能先於我部到達”。

一旁的唐通也道:“是啊,閻大人,此去兇險,那姜瓖可是掌握了大同大部分的兵力啊!一旦他起兵造反,閻大人就危險了”。

閻應元擺了擺手道:“大部隊行進速度還是太慢,一旦流賊先於我部抵達,在姜瓖的裡應外合之下,大同是鐵定要城陷的,況且,即使我部先於流賊到大同,姜瓖也不會讓我們輕易進城的,為今之計,只有本官先行進入大同,才有可能與大同巡撫衛景瑗和代王合力除掉姜瓖”。

閻應元頓了頓道:“本官蒙陛下如此厚恩,怎能不以死相報,即使此去是刀山火海,本官也要闖上一闖,以報陛下知遇之恩”。

唐通見閻應元主意已定,便不再相勸,轉而道:“閻大人,是否需要未將抽出五百精銳隨行,護大人周全”。

閻應元擺手道:“用不了那麼多,唐大人給我挑20個可靠的人和足夠的快馬就行了”。

唐通道:“末將得令”。隨即下去準備了。

閻應元看了看一旁的陳明遇道:“明遇,我走之後,本部人馬就不要急著趕路了,要等後面的車馬輜重到了再一同進發,千萬要保護好輜重隊。陛下撤去監軍太監,是因為監軍太監在巨大的壓力面前,不僅沒有起到監督的效果,反而起到了促降的作用,但你還是要留意唐通的一舉一動,我把京營兵馬的指揮權給你,一旦唐通有異常舉動,立即調動京營兵將其拿下,關鍵時刻甚至可以先斬後奏,陛下已經給了我便宜行事之權,你儘可放手去做”。

歷史上的唐通雖然任宣化總兵、密雲總兵等要職,手握兵權,舉足輕重。崇禎皇帝也曾召見唐通並賜莽玉。但唐通先降李自成,後降多爾袞,完全沒有什麼氣節可言,但當下無人可用,只能靠唐通的兵力弛援大同,可崇禎還是叮囑閻應元,要小心提防唐通。

陳明遇先是一驚,但旋即目光堅定的向閻應元拱了拱手道:“大人放心,末將記下了,末將蒙陛下厚恩,就是拼了這條命,也要保住輜重和這三千兵馬”。

陳明遇退下後,閻應元和侯明昊簡單用了些飯食,隨即,唐通進來稟報他精造出來的20名精兵和50匹快馬已經準備好了,閻應元又向他叮囑了幾句後,就率領眾人向大同方向疾弛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