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章 保全六千嫡系精兵,但願還來得及

隨後,在一個小太監的引領下,朱之龍,也就是朱由檢(以下均稱朱之龍為朱由檢),去檢查了一下自已的內堂,也就是私房錢。以前的崇禎雖然知道自已的內堂存銀不多了,為此也很節儉,但其內堂一向是由太監替他掌管的,具體賬目他自已也不清楚。可朱由檢一看之下,著實嚇了一跳,他的內堂存銀居然只有區區20萬兩了,這對一個皇帝來說,完全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了。朱由檢還不甘心,又命人將戶部的賬冊拿了過來,這一看差點把他氣吐血了,泱泱大明,國庫存銀居然只有7萬兩,這隨便找個富商巨賈,家產都不止7萬兩吧!況且,這還只是賬上的數目,實際還不知道有多少呢!

回去之後,朱由檢一陣長吁短嘆,但最後還是下定了決心,緊接著他宣詔錦衣衛指揮使吳孟明和東廠提督王之心晉見,在周遇吉回來之前,還得靠錦衣衛和東廠這些人,雖然現在的錦衣衛和東廠已大不如從前,但比起京師三大營來,還是相對可靠的。

京師三大營是五軍營、神樞營和神機營的總稱,它們是不同於地方衛所的駐京部隊,由朝廷直接指揮,擔負“內衛京師、外備征戰”的任務。但到了崇禎時期,由於國庫虧空,將帥貪腐,吃空餉、士兵私人化的現象比比皆是,使得京師三大營的戰鬥力每況愈下,多為老弱殘兵。歷史上,崇禎也確實派三大營與農民軍對陣過,但結果卻是一觸即潰。更重要的是,三大營不僅戰力孱弱,連指揮者的忠誠度也沒有保障,三大營是歸兵部統轄的,而李自成兵臨城下之際,正是兵部一把手,也就是兵部尚書張縉彥裡應外合,開啟正陽門的。雖然現在還沒到除掉張縉彥的時候,但他統轄的三大營是絕對不能再用了。

吳孟明和王之心進門後,齊齊跪下叩拜,崇禎讓他們平身。吳孟明乃是萬曆朝兵部尚書吳兌之孫,雖然家世顯赫,但忠心有餘,能力不足,導致錦衣衛總是被東廠壓一頭,起不到制衡東廠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吳孟明為人比較貪財,這在朱由檢看來是一個很大的缺點,歷史上的吳孟明也確實是大肆斂財,李自成攻陷北京時僥倖逃走。朱由檢已經決定儘快將其換掉,這樣自已才放心。反之,王之心作為一個宦官,辦事卻非常得力,更難得的是在崇禎號召眾臣捐資助出餉時,王之心還拿了一萬兩銀子。李自成攻陷北京後,王之心被“追贓助餉”,經過一番嚴刑拷打,上繳了10萬兩白銀,但最後還是因交不夠贓銀而被殺。但王之心能因為崇禎的一句話拿出1萬兩來,相對來說,已經是算是難能可貴了。

見到他們,崇禎直入主題,“兩位愛卿,剛才王承恩下達的旨意執行了沒有?”。

王之心拱手道:“奴婢已派了兩個可靠的人騎快馬分路前去代州傳旨。”

朱由檢點點頭。

吳孟明也拱手道:“臣也派了一個得力的人去代州傳旨了。”

說完後,二人肅立在側,作為天子的家臣和私軍,東廠和錦衣衛早已養成了只管做事不問緣由的習慣。

過了好一會,朱由檢才問,“吳孟明,你的錦衣衛現在還有多少人?”。

吳孟明對皇帝突然問這個問題頗為驚愕,但還是如實回答:“回皇上,京城現有錦衣衛3000人,另有2000多人分佈於各地”。崇禎聽後暗自後嘆了一口氣,錦衣衛如今確實是沒落了。錦衣衛雖是天子親軍,但主要承擔的卻是護衛、緝拿、偵察等特殊工作,是一個與東廠類似的特務機構。萬曆年間是錦衣衛的鼎盛時期,達到了十幾萬人,空前龐大,且能人輩出,明軍之所以能在朝鮮中擊敗日本侵略軍,與錦衣衛在背後起到的作用有很大關係。但自魏忠賢死後,錦衣衛連遭打壓,很多部門都被裁撤了,薪俸也大不如從前。很多有本事的錦衣衛都自謀出路去了,以致錦衣衛的實力大不如從前,尤其是偵察能力一落千丈,歷史上的崇禎屢屢決策失誤,固然與其多疑而又剛愎自用的性格缺陷有關,也與錦衣衛無法及時提供可靠的情報脫不了關係。

錦衣衛之所衰弱,完全是因為崇禎在那幫東林黨人的忽悠下,自斷臂膀,自廢武功,東林黨及其代表的地方勢力倒是能放心撈錢了,皇權卻遭到了極大削弱,想到這裡,現在的朱由檢不禁暗罵以前的崇禎是個糊塗蛋。

朱由檢又轉頭問王之心:“東廠呢?”

王知新道:“啟秉萬歲爺,東廠在京師有700人,各地駐有200多人”。地方上的東廠太監主要是潛伏於各大藩王身邊,對其進行監視,防止其作亂謀反。至於地方上的鎮守太監,是充當皇帝眼線來監督官員的,往往是地方上實際權力最大的官員,但他們是直接對皇帝負責的,不歸東廠管轄。

朱由檢思忖片刻,又緩緩開口道:“錦衣衛和東廠多長時間沒發餉了?一共欠餉多少?”。

崇禎這句話不禁讓吳孟明和王之心齊齊一怔,要知道皇族是非常好面子的,不管怎麼窮奢極欲,敲詐勒索,但明面上也是絕不會提“錢”這個字的。但二人作為錦衣衛和東廠的一把手,不管才能如何,至少人情世故方面是差不了的,瞬間就想到了崇禎很有可能是在試探他們,真是伴君如伴虎啊!想到這裡,二人慌忙擺手,齊聲道:“陛下,沒多長時間”。崇禎可以不顧及皇家顏面,他們可不能不顧。

朱由檢擺了擺手,正色道:“別來虛的,朕要知道實情。”

吳孟明與王之心對視一眼,知道皇帝是要來真的了,只得再次拱手道:“錦衣衛這邊已經欠餉五個月了”。

王之心也道:“東廠也是五個月”。

朱由檢心裡一沉,居然拖了這麼長時間不發工資了,前一世,也就是他穿越以前,公司三個月不發工資他就揭不開鍋,準備跳槽了。錦衣衛和東廠都快半年沒領到餉銀了,這還怎麼讓他們給自已辦事,忘麼保證他們的忠誠度?

想到這裡,朱由檢對二人說:“你們合計一下,補發這五個月的欠餉一共需要多少銀兩,報上一個數來。”

吳孟明與王之心簡直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這,這就要發錢了,五個月沒薪俸,崇禎又要求節儉,就算是他們身居高位,這日子也不好過,更別提下面的人了。

不一會,二人就算出數來了,錦衣衛和東廠共欠餉銀五萬三千兩。

朱由檢當場拍板:“你二人回去將賬目報給戶部,由戶部將欠餉發下去,不夠從朕的內堂出。”

二人齊齊看了看一旁的王承恩,因為王承恩深受崇禎信任,兼任了內宮監這一要職,負責掌管皇帝的小金庫。聽到崇禎的吩咐,王承恩很不甘心的應了一聲遵旨。

吳孟明和王之心齊齊跪倒叩謝皇恩。朱由檢擺了擺手讓他們起來,正色道:“兩位愛卿先彆著謝朕,朕補發你們餉銀可是有條件的”。

崇禎這句話,吳孟明和王之心倒是不意外,畢竟別的部門都沒發餉,單單給他們發餉,皇帝肯定是要讓他們用心辦事的,但堂堂九午之尊,公然與他們談條件,卻讓吳孟明和王之心非常惶恐。因此,二人連忙齊齊拱手,“臣不敢,但憑陛下吩咐”。

朱由檢看到二人的表現,很是滿意,緩緩的說:“朕的條件就是,這些餉銀你們要如數發放到屬下手中,如果你們中飽私囊,休怪朕無情!”,朱由檢說到此處,語氣冰冷到了極致,吳孟明和王之心齊齊打了一個冷顫,忙拱手道:“臣\/奴婢萬萬不敢”。

朱由檢銳利的目光掃過二人,對他們的反應還算滿意,接著頓了頓,清清嗓子又道:“還有一件事,就是,錦衣衛和東廠要裁員?”

“裁員?”吳孟明費解的問,“敢問陛下,這個裁員是什麼意思啊!臣愚鈍,請陛下明示”。

朱由檢正在興頭上,不小心把後世的詞整了出來,可古代有什麼詞表達“裁員”的意思呢?思索片刻,只好解釋道:“就是精簡人員”。

吳孟明應了一聲:“噢,原來如此,臣明白了,不!不!,陛下,大部分錦衣衛都是世代傳襲的,現在陛下要把他們掃地出門……,裁員,他們就沒法維持生計了!”。

聽到吳孟明的一番話,朱由檢的臉色逐漸陰沉,正是因為錦衣衛的“鐵飯碗”制度,有點權力的職位都被內部人員世襲把持了,錦衣衛之所心留不住有本事的人,薪俸微薄是其一,沒有上升通道就是其二。況且,到了崇禎年間,錦衣衛是可以花錢買的,只要你有錢,就能到錦衣衛混個一官半職,藉此勒索商賈百姓。吳孟明如此說,證明其平日裡也沒少賣官鬻爵,現在崇禎要清退這些人,他們豈會罷休,少不得要向吳孟明討回銀兩,他能不急嗎?

一旁默不作聲的王之心暗罵吳孟明是個\"豬頭”,皇帝要精簡人員,意思再明顯不過了,就是要提高錦衣衛和東廠的辦事效率,在這個時候跟皇帝唱反調,哪有什麼好果子吃?想到這裡,王之心準備再加一把火,開口道:“皇上要精簡人員也是為大明社稷考慮的,吳指揮使,難道那些尸位素餐的人比我大明江山還重要!”

吳孟明頓時慌了,他連忙向崇禎拜倒,不停的磕頭,“臣萬萬沒有這個意思啊!萬萬沒有,請陛下明鑑!”。

朱由檢不耐煩的擺了擺手,“沒有就好,你二人回去,立即辦這件事,朕的東廠和錦衣衛不養閒人,你二人好自為之!”。崇禎最後這四個字說的很重,表達出的意思是一種決心,也是一種敲打,吳孟明和王之心忙連連稱是,崇禎沒再多言,讓他們退了出去。

終於辦完了一件大事,朱由檢長長的舒了一口氣,閉目養神片刻後,又讓王承恩宣錦衣衛指揮同知李若璉晉見。

對這個李若璉,崇禎是打算重用的,李自成攻打北京時,錦衣衛指揮同知李若璉率兵死守崇文門,城破後他作絕命詞:“死矣!即為今日事;悲哉!何必後人知”,繼而選擇自殺殉國。這表明李若璉不僅忠心耿耿,還很有才氣,這正是朱由檢最需要的人。

李若璉進來叩拜之後,崇禎讓他平身,觀察了一會才道:“李愛卿,可知朕召你入宮所為何事?”。

李若璉表情無悲無喜,拱手道:“臣不知”,開玩笑,當然是不知了,就算是他知道,也不能說出來呀!說錯了是妄自揣測聖意,說對了,皇帝的面子就掛不住了。臣子任何時候都不能表現得比皇帝高明才是正確選項。

朱由檢笑道:“李若璉,如果朕讓你擔任錦衣衛指揮使一職,你意下如何?”

李若璉聽到這句話,先是不可置信的抬頭看了一眼,見皇帝沒有開玩笑的意思,隨即連忙跪地叩首道:“臣…,臣惶恐!,陛下莫要玩笑!”,要說李若璉不想當這個指揮使,肯定沒人相信,要知道錦衣衛可是天子的私軍,其一把手指揮使只有皇帝絕對的親信才能擔任,否則,做到指揮同知或指揮籤事已經是到頂了。

崇禎也不多說,對一旁的王承恩道:“擬旨,原錦衣衛指揮使吳孟明深負朕望,查原錦衣衛指揮同知李若璉公忠體國,勇於任事,現擢李若璉為錦衣衛指揮使”。王承恩忙稱遵旨。

李若璉頓時呆立當場,本來,作為從三品的錦衣衛指揮同知,能夠被皇帝單獨召見已經夠讓他激動的了,現在,卻被皇帝當面任命為錦衣衛指揮使,這種突如其來的信任怎能不讓他受寵若驚呢?李若璉急忙跪倒,用顫抖的聲音喊道,“謝皇上隆恩,臣定不負陛下厚望,為大明肝腦塗地也在所不惜!”。

崇禎走到李若璉面前將他扶起來,此時的李若璉已經感動的涕淚交加,朱由檢拍了拍他的肩膀,沉聲道:“好好幹,朕和朕的大明江山需要李愛卿這樣的忠臣良將”。

李若璉剛要再次下拜,崇禎制止了他,正色道:“激動完了,咱們開始辦正事了”,說罷,摒退左右,殿中只剩了崇禎和李若璉二人。

朱由檢從袖子中拿出一張紙遞給了李若璉,李若璉看到上面列了一串城池關隘和一些人名。崇禎隨即壓低聲音對他說:“這是李自成進軍路線上的主要城池關隘,你派得力手下,在李自成攻打這些地方之前,將對應名單上的人全部殺掉,再想辦法嫁禍給流賊。”朱由檢說到這裡頓了頓,望著李若璉說,“朕的話,你可聽明白了”。

李若璉已經恢復了平靜,此時立即拜倒,輕聲道:“都明白了,臣定當不負皇恩,把差事辦好”。

崇禎滿意的笑道:“辦得好,朕重重有賞,愛卿退下吧”,李若鏈聽罷,再次拜謝後退了出去。

朱由檢給李若璉的名單,是歷史上李自城進軍北京的過程中,為其開城門的官員、將領和太監,在朱由檢調周遇吉回京的情況下,李自成也會提前兵臨北京城,所以,朱由檢要將這些勾結流賊的人全部除掉,朱由檢本來是要將他們滅門的,因為誰也不敢保證他們的親信和族人不會為李自成開啟城門,但苦於錦衣衛在地方上的人手實在太少,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