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章 剛穿越就吃了紅丸?玩我呢!

公元1644年2月,紫禁城,乾清宮,隨著一陣劇烈的抽搐,朱之龍從噩夢中驚醒,眼前的一切令他驚駭萬分,前一刻他還在走親戚的路上,在橫穿公路的時候,猛然聽到耳邊傳來淒厲的剎車聲,他扭頭一看,一輛麵包車向他急馳而來,他驚叫一聲,眼前一黑就不省人事了,醒來時,自已已經身處一個陌生的宮殿中了,朱之龍驚駭之餘差點叫出聲來,這是到了陰曹地府還是咋的。

就在這個時候,朱之龍感到一陣頭暈目眩,一股陌生的意識湧入他的腦海,讓他瞬間明白了一切。就在剛才那一刻,他居然穿越了,而且還是穿越到了那個倒黴的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檢身上。

朱之龍費了好大勁才接受了自已穿越的事實,但他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自已穿越成皇帝的事實,要知道,他不過是一個小公司的普通員工,月薪3000,還不能保證按時發放的那種,現在居然一下子成了坐擁華夏江山,統馭億兆子民的皇帝,換誰也得迷糊、迷糊再迷糊,這可比上學時考上清華北大刺激多了。

但激動的心情逐漸平復後,朱之龍又立即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自已雖然瞬間成了皇帝,卻是一個亡國之君,但這還不是最慘的,最令朱之龍絕望的是,現在已經是1644年2月了,距離李自成攻陷京師,崇禎,也就是他自已,自掛梅山的日子,只有一個多月了,也就是說他只能當一個多月的皇帝,然後就掛了,掛梅山那棵歪脖子樹上了。

怎麼辦?朱之龍的第一個想法是跑,在李自成包圍北京城之前逃出去,但旋即他又放棄了這個想法,他可是皇帝,一舉一動都無法掩人耳目,被人發現自已要逃豈不是露餡了,要知道,明朝可是有“天子守國門,君主死社稷”的傳統。要是自已是一介平民,哪怕是重臣勳戚也可以一走了之,唯獨皇帝不行,還得想其它辦法。好在朱之龍雖然學歷不高,但歷史卻是他的強項,無論是初中還是高中,同學甚至老師都驚訝於他的歷史知識之豐富,見解之深刻,通常歷史課本剛發下來沒幾天他就學完了。更何況,朱之龍自認為其對明朝尤其是明末的歷史還是非常瞭解的,這讓他在絕望之中又看到了一絲希望。

此時,一個尖銳的聲音在門外響起,“皇上!皇上!”,聽到有人來了,朱之龍的心立刻提到了嗓子眼上,他本能的感到害怕,自已不過是一個普通公司職員,現在卻要與這些高高在上,手眼通天的大人物們鬥智鬥勇,就算是他已經有了崇禎的全部記憶,又有洞悉300年風雲變幻的上帝視角,也還是有些底氣不足。

那人先是怯怯的叫了兩聲,見沒有反應,又提高嗓音叫了兩聲。根據崇禎的記憶,朱之龍聽出來人是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王承恩是崇禎最信任的心腹之一,早在崇禎還是信王時,王承恩就待奉其左右了,可謂忠心耿耿,被崇禎親切的稱為“王大伴”,崇禎罹難,王承恩收斂其遺體後,也自盡而亡。他深夜叫門,必有軍國要事。因此,朱之龍不得不應了一句,“什麼事?”。

“有緊急塘報”,王承恩應到,

“什麼塘報?”,朱之龍下意識的問了一句。“李闖賊率步兵40萬、騎兵60萬,在沙渦口渡過黃河,直指京師”。

朱之龍瞬間呆立當場,百萬大軍啊!自已見過人最多的時候,還是市裡開運動會,那也不過5000人。這可是100萬人,而且就要朝他殺過來了!現在朱之龍終於知道歷史課本上那寥寥數語的份量了,還沒看到千軍萬馬,只是一個訊息就把他壓得喘不過氣來了。

朱之龍費了好大的力氣才從震驚與恐懼中緩過來,清了清嗓子,對門外候旨的王承恩道,“進來吧!”

王承恩應了一聲,推門而入,跪在龍榻前將塘報舉過頭頂,這時一個小太監過來,待奉從床上坐起來的朱之龍穿上龍袍,然後,另一個小太監將王承恩手中的塘報遞了過來。

朱之龍一看,瞬間感到頭大,塘報上是密密麻麻的繁體字,雖然朱之龍有崇禎的記憶,這些繁體字他都認識,但他剛剛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實在沒心情看這些傷腦筋的東西,索性遞給一旁的小太監,“你,念一念”。

那個小太監忙應了一起,唸了起來,這是山西巡撫蔡懋德在二月初五向崇禎發的求援信,蔡懋德稱流賊渡過黃河後,一路勢如破竹,攻取汾州、陽城、蒲州、懷慶四地僅用了三天,現已兵臨太原城下,而太原守軍僅萬餘人。但朱之龍作為熟知明末歷史的穿越者,已經知道太原是在二月初八,也就是今天,失守了,蔡懋德自縊身死。

太原距離北京1000裡,而明朝傳令的信使騎快馬一天能跑300裡,今日能送到京師,已經是晝夜兼程的結果了。蔡懋德之所以向北京求援,是因為他覺得,以太原城池之堅,流賊一時半會是難以攻克的。太原城牆高達11米,萬曆18年,即公元1590年,還用長條石專門加固了城基和距離地面三尺的城牆。

但再堅固的堡壘也能被敵人從內部攻破,在朱之龍的記憶中,李自成是在二月初八以守將張雄為內應攻陷太原城的,若無內應,以農民軍的裝備不可能這麼快拿下城高牆厚的太原。但李自成攻克太原後,在那裡休整了8天。

朱之龍更知道,在李自成進軍北京的路線上,只有代州總兵周遇吉倚仗堅城固守,雙方大戰十餘日,周遇吉因兵少糧盡,只得退守寧武關,依靠寧武關儲存的糧食和武器繼續抵抗,直至最後火藥和箭矢用盡,開門力戰而亡。周遇吉這樣的忠臣良將可不能白白的折損在寧武關。好在自已還有時間讓周遇吉率軍退守京師。

代州到北京不到800裡,也就是說,只需不到3天,崇禎的聖旨就可以送到周遇吉手中。想到這裡,朱之龍便不再猶豫,立刻道:“王承恩,擬旨,著令周遇吉不可死守,當找準時機,有序向京師撤退,不得有誤”,

王承恩忙道“老奴遵旨”,轉身就要離開,“等一下”,朱之龍又叫住了他,“你讓東廠和錦衣衛的人親自去傳旨,要派兩撥,噢不,三撥信使以不同路線前往代州傳旨,不得有誤”。王承恩怔了一下,雖然有些不以為然,但也不敢反駁,說了聲遵旨就退了出去。

朱之龍剛才忽然想到自已正在改變歷史,歷史上的崇禎皇帝可沒向周遇吉下達撤退的命令,作為深諳歷史的穿越者,朱之龍知道,很多歷史事件看似偶然,實則是多種因素綜合起作用的結果,有其必然性。為了確保周遇吉和他麾下的6000精銳安然回到京師,他不得不多留個心眼,沒辦法,這是他的底牌,周遇吉的6000兵馬是他僅剩的兩支嫡系部隊之一,即使不為守城,光是接下來的清洗內部和搞錢,就不是隻靠錦衣衛和東廠就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