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章 春季少年的蹉跎時光8

人生雖然有許多的不如意,但是心中只要有夢,咬定青山,就沒有觸不到的天空。

潤澤的逐夢之旅是一條既短暫又漫長、既艱辛又欣慰的歲月河流。河流裡有汗水澆灌的繪畫鮮花,有辛酸撕裂的生活傷疤,有相愛打造的初戀小舟,有挫折築就的追求燈塔。

潤澤披風櫛雨,擊水中流,終於登上河流的彼岸。彼岸是一個全新的天地,他將在這片陌生的沙場,摸爬滾打,舉起奮鬥人生的火把。

8

這天一早,潤澤帶上入學通知書、戶口簿和糧油供應本,揹著從讀小學開始,一直沒離身的那個破舊的書包,懷著一顆別樣的心情,來到離家五里路以外的農業中學報到。

這所新建的農業中學,校址校舍就是原來當地姓陶的家族祠堂。學校裡設有一名校長、兩名老師和兩位職工,校長是一位從部隊退伍回來的戰士,在農村生產大隊當黨支部書記沒有幾天,就被調到學校來任職。

潤澤到校報到後才知道,學校就收了一個班,一共三十多人,除了城鎮來的清一色,家庭有“問題”的學生外,其他同學都是來自農村的,年齡都比城鎮來的學生,要大上好幾歲,但是,他們很憨厚老實,也不太願意與別的同學多說話。因學校離家比較遠,學生多數住在學校裡,星期六下午才回家。不過,不管是從城鎮上來的,還是從農村來的,每個學生內心深處,都有自己的打算和目的:有的想在這裡混兩年,管它是“農中”還是什麼中,反正是中學畢業生就行了;有的在家裡沒有事,來學校玩玩也是不錯的選擇;有的打算畢業以後,想在鎮上找個理想工作;有的想回到農村裡當個會計,或者生產隊幹部什麼的,當然也有立志好好學習,盼望有機會讀高中上大學的……

來到“農中”的第一堂課,是校長親自給同學們講的。他要求大家講政治守紀律……農業中學和全日制中學不一樣,即半耕半讀,也就是半天學習文化半天下地勞動。同學們正在認真聽校長講話時,忽然,有位同學報告站了起來,他就是潤澤,問道:

“以後學校是不是勤農儉學啦?”

“差不多吧。”校長馬上改口,紅著臉,加重了語氣強調: “半耕半讀與勤農儉學還是有所不同的。半耕半讀就是半天時間學習文化,半天時間下地學習和實踐農業知識。”

正如校長說的那樣,同學們每天到學校裡,上午一般都是上課,下午跟著老師或者由專門負責勞動的職工,帶著同學們在田裡幹農活。開始的時候,來自城鎮的同學,下到地裡勞動都感到很新鮮,看見陽光灑滿在田野上,地裡農作物長出的嫩芽,一切都充滿了生機。在田野裡走走看看,聽著老師和職工介紹地裡種的不同作物,識別各種農作物生長個性和樣子。還見到很多不同的果樹,迎風擺動著,像是在歡迎新的夥伴。城鎮來的同學真正走進大自然的懷抱,置身在莊稼草木拔節生長的氣息中,個個心花怒放,好不開心!可是真的捋胳膊卷衣褲下地勞動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這天,上午剛上第三節課的時候,學校一位職工跑到課堂上,跟老師咕嘰了幾句便離去了。緊接著老師說:“今天課就不上了,現在是農忙季節,同學們可以到食堂吃早中飯,再去倉庫領工具割麥子。”

同學們吃好早午飯,爭先恐後跑到倉庫領工具,有的拿著鐮刀,有的帶著繩子和扁擔等,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一望無際的麥田,麥浪滾滾就像金燦燦的黃金一樣耀眼。可同學們不是來欣賞“黃金”怎麼耀眼的,而是要將“黃金”收割回倉。在麥田埂上,學校老職工向同學們講解怎樣把麥子割好、放好和捆好等要領,而後他又親自下到麥田裡,給同學們做割麥子示範,只見他右手拿著鐮刀,左手抓住一大把麥稈,再把鐮刀放在麥稈的底部,使勁地一把接著一把將麥子割掉。這對潤澤來說,倒是個新鮮的事兒,手上已經癢癢的,恨不得立馬跳到麥地裡大幹一場。

學校老職工示範結束,接著老師一聲令下,同學們一窩蜂似的,一個個跳到麥田裡,開始收割起來。大家爭先恐後,幹得熱火朝天,特別是從農村來的同學,不但割麥子速度快,還割的乾淨放的整齊。而來自城鎮的同學,和農村的學生相比就差了很多,尤其是潤澤便不用說了,不僅速度慢,麥子割的不乾淨不說,堆放的時候也是亂七八糟,還浪費了不少麥子,他把喝奶的勁頭拿出來,也沒有辦法與其他同學相比,遠遠地落在同學們的後面。好在幾個農村同學,馬上趕了過來幫助他,才勉強趕上大家的進度。這是潤澤踏進農業中學,第一堂學農的功課,也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幹農活,這樣的農活不要說他親自幹了,過去他從來都沒見到過。在麥地裡又熱又悶又累,但他還是頑強堅持,腿上被麥茬扎傷了好幾處,嫩嫩的小手也起了好多血泡,即便是破了幾個血泡他仍是咬緊牙關忍著。同學們又很快地超過了他,可他已經筋疲力盡,實在是使不上力氣了,後來又是幾個農村同學幫了他……

太陽已經落山,老師這時才叫大家收工。同學們個個汗流浹背,累得東倒西歪從麥田裡走出來。潤澤看著自己親手割下的那些麥子,雖然長短不一有些零亂,但這畢竟是他揮鐮收割的,麥把裡有他的汗水,金黃色的麥穗是他幹農活收穫的“處女作”。這樣一想,雖然滿手是血泡,但他心裡卻有一種創造生活的成就感。

同學們將收割麥子工具放回倉庫,書包丟在教室裡,稀稀拉拉,累的都不想說話,像打了敗仗似的,無精打采往家裡走。儘管潤澤也非常疲憊,但他腦海裡,還是那大片大片一望無際的麥田,還是同學們揮汗如雨,收割麥子的勞動場面……回到家,他累得飯也沒吃,渾身骨頭像散了架,便一頭倒在床上睡著了。第二天早上起床時,發現自己手紅彤彤火辣辣的,好像是在向外冒火,手臂內側,被麥芒扎的起了好幾個紅疙瘩,雙臂感到非常沉重,兩個肩膀如同火燎一樣,腰也酸背也疼。但這時他才真正理解父親常說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切含義。由於人少麥多,季節不等人。學校並沒有兌現半天上課半天勞動,而是乾脆把課給停了,老師和學校職工帶著同學們,天天在地裡幹活。

校長在全校師生“三槍”動員大會上說:“現在是農忙季節,要搶收搶耕搶種……耽誤的課程,等地裡活忙完的時候,再給同學們補上。”這個季節確實是太忙了,如不趕快把地裡成熟的麥子,收回到庫房裡,老天一旦下雨,這些麥子就會黴爛在地裡,後果不堪設想。同時,節氣也不等人,種稻子的秧苗要及時插到田裡,要不誤了季節時間,就會減少很多的收成。雖然校長作了精彩的“三搶”勞動動員講話,大家積極性還是很高,但是一到田頭,看到那一望無際的滾滾麥浪,頓時都像洩了氣的皮球。部分同學們圍著老師叫喊:我們是來學校讀書的,不是天天勞動來當農民的,要不大家都不來學校了,回家自己學習複習,還能夠自由自在,不受這般勞苦了。老師聽了同學們的責問,苦著臉說:誰叫你們是農業中學的學生呢?上了“農中”,就得幹農活呀!那個年代是絕對講“政治”的,老師一席話,說得同學們啞口無言。是呀,誰叫你是“農中”學生呢?!城鎮同學來到農業中學讀書,家庭都是有政治“問題”的,如果,說錯了話做錯了事,都要上綱上線作政治問題處理,這對自己個人的前途,對將來的工作生活,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大家敢言不敢怒,只在口頭上發發牢騷,在行動上沒有過激行動。在學校裡,還是乖乖地接受勞動教育。大家過去都沒做過農活,但再苦再累,一下田地都很賣力幹活,沒有一個同學打退堂鼓。

麥子已經收割兩天,不少同學的手都磨出了血泡,有的不小心胳膊、腿或腳都被鐮刀、麥茬劃出了一道道血口。潤澤也不例外,不僅手磨破了好幾個血泡,小腿也被鐮刀割出一個很大的口子。老師和同學們幫他包紮好後,可他還是堅持“輕傷不下火線”,繼續和大家一起割麥收麥,沒有一點怨言,一直幹到天都快要黑了,老師才發話:“同學們今天就幹到這裡了,現在可以回家了。” 大家才慢慢地立起痠脹的腰,拖著沉重的身子走出麥田。

對於剛入學的十多歲的,又從來沒有幹過農活的中學生來說,幹這樣累的農活確實為難他們了。幾天下來麥子沒有收割多少,可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不同程度地掛了“彩”。可以說,這批城鎮來的學生都盡力了,苦累承受已達到了極限。同學們仍然能遵守學校的規定,都會提前到學校下地勞動,太陽落山才收鐮回家。儘管如此,光靠新入學的三十多個學生,拼命幹活,就是累垮了,靠他們將幾百畝地的麥子收割完,也是天方夜譚,白日做夢。

這天,潤澤又早早地來到學校,和往常一樣,先把書包放進教室裡,急急忙忙去倉庫領勞動工具。剛走出學校大門口,便看到很多男男女女手裡拿著鐮刀、繩子、扁擔等,他停下了腳步,這些大人們,該不會是來幫助學校收割麥子的吧!他聽到校長很客氣的在和他們說話:“……謝謝你們來幫忙割麥!大家辛苦了!”校長話一落音,這些來的人,浩浩蕩蕩地向那麥田走去。這個時候,差不多三十多個學生都到了齊了。班主任老師,同樣把同學們集合在學校大門口,說:“同學們!今天學校請來了附近的大隊、生產隊的農民伯伯和阿姨們,來幫助我們收割麥子,大家今天的任務是在收割完的麥田裡,去撿收割時掉下來的麥穗。”班主任看了看大家後,又說:“到時看誰撿的多撿的乾淨,學校就讓哪位同學登上光榮榜表揚欄。”同學們聽到不去收割麥子,一下子歡騰起來。

同學們跟著班主任老師來到麥田,看到那些來幫忙的農民伯伯和阿姨們,個個像天降神兵,彎著身腰,揮舞著鐮刀,只聽見“嘩嘩”地割麥子的聲音,不一會功夫,便將眼前一大片麥子收割完。潤澤看著不僅驚奇,還如醉如痴地觀賞他們收割麥子的熟練動作,心裡感到這是一種莫大的享受。如果有紙筆就好了,趕緊給他們畫一幅速寫,叫“麥田戰歌”。他久久沉浸在農民伯伯和阿姨們,收割麥子的嫻熟動作上,忽然有人在叫:“潤澤怎麼了?還不下地裡撿麥子!”這時,他才反應過來,趕快跳到麥田裡和同學們站成一排,地毯似地向前推進,拾起一根根丟掉在田裡的麥穗。

開始,同學們覺得拾撿麥穗是一個輕巧的活兒,可是,到後來大家都吃不消了。長時間地彎著腰低著頭,地面上熱氣騰騰,頭頂上還有火辣辣的太陽曬著,個個都汗流浹背,腰痠背痛,想一下子直起腰都非常困難,只有兩手不停地捶打著腰部,才感到一點舒適。還有不少同學的腿腳、胳膊和手背,都被剛割完的麥茬扎得到處出血。但是,在老師一再的鼓勵下:“同學們要把丟在地裡的麥穗拾乾淨……同學們加油!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像戰馬聽到軍號聲,同學們再苦再累,還是堅持了下來。

學校地裡的所有麥子,都被前來支援的農民伯伯、阿姨們收割完了,可同學們在田地裡拾撿掉下的麥穗,卻遠沒有結束。麥地裡還有許多割下來的麥子,都沒捆了起來,還是堆放在地裡沒有運走。快晌午的時候,突然颳起了大風,黑壓壓的烏雲,慢慢地將整個天空遮住……校長在田埂上大聲的叫喊:“馬上要下大暴雨了,同學們趕緊把地裡的麥子,全部運回到教室裡。”大家雖然又累又渴,筋疲力盡,但是為了搶救國家財產,個個又像生龍活虎似的,將田裡還沒有捆好和運走的麥子,背的背、抱的抱、抬的抬,一趟又一趟地搶著把地裡的麥子,運送到學校教室和祠堂大廳裡面。就這樣,每個同學來來回回搶運麥子至少跑了八九趟。

地裡的麥子即將搶運完,隨著一道閃電,一聲雷鳴,雨水“嘩嘩”地像從天河裡傾瀉出來似的,砸到大地,頓時把同學們澆得如同落湯雞一樣。但大家仍頂著暴風驟雨,奮不顧身地將地裡的麥子,全部搶回到學校的教室裡。

風還在刮,雨還在不停地下。同學們迎戰狂風暴雨搶運小麥,人人都累的夠嗆,汗水和雨水,溼透了衣服和頭髮,渾身沒一寸乾的衣衫,可大家不願意回到教室裡休息,都站在室外的屋簷下,避著大風躲著雨水,大口大口地呼吸久違的清涼的空氣,感覺舒服多了。可好景不長,不一會兒,有的同學感到身體難受,有的開始咳嗽,有的特別怕冷,有的肚子不適,跑到衛生間出不來…… 正在這個時候,班主任老師和老職工,將一大桶剛燒好的紅糖姜水抬到教室裡。老師叫道:“同學們趕快把身上的溼衣服擰乾,再來喝紅糖姜水。”女同學們跑去衛生間整理溼衣服,男同學不管三七二十一,便在教室外面將全身外衣脫下,相互之間把對方溼衣服擰乾,再穿到身上。潤澤和大家一樣,衣服擰乾後,趕緊喝下一大碗生薑湯,很快感覺到全身熱了起來,剛才咳嗽也好多了。

老師一邊給大家盛薑湯,一邊說:“同學們多喝點,以防感冒!喝好了你們就可以回家了。”

天快要黑了,雨水一點兒也沒有減小,同學們都擠在學校的門口,進退兩難。潤澤同幾個男生,正準備冒著大雨跑回家,剛跨出大門,碰上學校的兩位職工拖著一大堆,裝肥料的塑膠袋分給大家,每人分一隻頂在頭上遮風避雨。於是,同學們相互攙扶著,一歪一拐地走在那泥濘的鄉間小路上。雨夜中,蠕動前行的 “塑膠袋傘”,撐開了農業中學學生,不懼風雨一心為公的人生境界,形成了一道獨特的人生奮進風景線。

第二天上學,班裡好幾個同學都沒有到校,因為頭一天勞動太累,出汗太多,又突然被冰涼的雨水一淋,幾個同學回家就生病發燒了。其中有兩個生病同學的家長,當天晚上,帶著生病同學的請假條找到潤澤家,要他幫忙帶交給班主任老師。老師看了請假條後,問道:“他們現在什麼情況?” “我早上去看他們時,兩個人還躺在床上咳嗽。”潤澤回答道。

“他們去醫院看醫生了嗎?吃藥了嗎?”老師又問道。

“不知道。”潤澤搖了搖頭答道。

班主任老師見到班裡的同學不多,個個都十分疲憊,沒精打采的樣子,不再忍心叫大家繼續下地幹活,但要大家將被雨淋溼的麥子,從教室內抱到操場上去晾曬,直到全部抱完,才允許同學們回家休息半天。

還不到兩天的時間,原來大片收割完的麥田,都被放進來的水所淹沒,前來幫忙耕地的農民伯伯們,在水田裡牽著耕牛,扶著鐵犁,來來回回犁地,有的農民伯伯兩腳踩在鐵耙上,趕著老牛,一圈又一圈地輪轉著耙田。在鐵犁、鐵耙的耕作下,麥田變成了水田,泥土變成了泥漿。要種什麼作物?同學們你一句他一句地在猜測。這時,潤澤見耙地的農民伯伯轉了過來,便抬高嗓門大聲問道:“老伯伯,這水田裡要種什麼莊稼?”

“你們學校要栽種水稻。”耙地的農民伯伯回答道。

“謝謝老伯伯啊!”潤澤禮貌地回了一句。

同學們聽到要栽種水稻,臉一下拉了下來,大家都鴉雀無聲。忽然潤澤開了腔:“栽種水稻是在水田裡幹活,見也沒有見過,學校不會要我們來栽種水稻吧?否則,栽得不好活不成……”話剛落音,大家你一句他一句議論起來,有的同學贊同潤澤的猜測,學校不會讓剛進學校門的新生來栽種水稻,還有的同學說,會要大家去栽種水稻的,還有的同學在發牢騷,上了“農中”難道就這樣下去,不上課不學習,天天都要下地幹農活,真把我們當成農民了……誠如所言,那個年頭,“農中”的學生實際上就是揹著書包的農民呀!

大家還在爭論不休,突然聽見有人在喊:“同學們,你們都過來!”大家往不遠處一看,站在田埂上的校長在叫他們,同學們不知道怎麼回事,慌慌張張地跑到校長面前。校長見大家都到齊了,就說:“同學們現在不要去教室了,把書包就放在田埂上,跟我去拔秧苗。”說著便在前面走了。果然要下水田勞動,同學們跟在校長後面,咕嚕著嘴巴,都沒有好看的臉色,你看我我看你,相互間還做著不高興的鬼臉。即便是一萬個不情願,但是也拗不過校長的一句話!

同學們都知道,到“農中”讀書的城鎮學生,因“先天不足”,如果沒有良好的勞動表現,沒有學校的好評,走到社會上要吃大的苦頭。大家心知肚明,再苦再累都忍著熬著。

同學們來到了秧苗的田邊,大家看到綠油油的秧苗,潤澤和有些同學一時誤認是野草,說:“怎麼長了這麼多草?還蠻好看的。”

“這不是草,是種的韭菜。”有幾個女同學駁斥道。

“不是草,也不是韭菜!是要馬上栽種的秧苗。”校長笑了笑說:“你們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把你們分配到‘農中’來是件好事,就是要你們接受農業知識的學習教育,實踐才能出真知。” 校長說著說著,將鞋和襪子脫掉,向田埂上一扔,把褲腳捲到小腿上面,立馬下到秧苗田裡,兩腿叉開彎下腰,雙手放在水的下面,開始從兩邊向中間拔秧苗。兩隻手快要合在一起時,校長立馬直起腰,將兩隻手中拔的秧苗,合併在一起,說:“同學們都看清楚了嗎?拔秧苗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千萬不能把秧苗的根給拔斷了……”說完,把秧苗用稻草捆在一起,又將捆好的秧苗往身後水裡一丟,叫道:“大家下來幹活吧!”

“體驗”開始了。潤澤和同學們一起,將鞋襪脫掉丟在田埂上,捲起高高的褲腿,一個個下到秧苗田裡,學著校長的方法拔秧苗。一開始,大家覺得怪好玩的,可是,拔了一會兒便感到腰吃不消,接著又覺得杵在泥水中的腿,也不聽使喚了,拔的雙手麻木,都快抓不住秧苗,拔好的秧苗也沒有辦法捆緊。

同學們年紀都很小,從來沒有受過這樣的罪,特別是女同學,好多人連水都沒有下過,現在能夠下到秧苗田裡,用幼嫩的小手,在泥水中拔起秧苗已經不錯了。大家為了趕進度,好多同學把秧苗給拔斷了。校長髮現後,不僅狠狠地批評大家,還要懲罰同學們中午不準吃飯。很多嫩綠的秧苗被拔斷了,也不能再生長,確實是不對,但是大家也不是故意的。來自城鎮的同學,長這麼大,不要說沒幹過拔秧苗這樣的活,就連見也沒有見到過,的確是很難為剛到“農中”的小同學們了。

秧苗沒有拔多少,校長又叫大家趕緊將捆好的秧苗,一個個轉運到要栽種的水田埂上,再把秧苗一把一把的按著一定距離分開放好。同學們正準備回去的時候,校長領著學校的老職工過來,親自給大家講解插秧苗的要領,示範插秧苗的動作和技巧。老職工站在水田裡,邊講邊做動作,左手拿著一把秧苗,右手從左手取下四五根秧苗,放在手掌心裡,手掌帶著秧苗,同時插入水下的泥土裡。

潤澤和同學們聽得很認真,看的也非常仔細,老職工講的要領和方法,還要把插下去的秧苗之間,橫豎行距都要對齊……

老職工指導示範結束,大家便開始學習插秧了。前面一行秧苗插好後,往後退一步才能繼續插下一行秧苗。面對此景,潤澤忽然記起父親讀過,並講解的古代一位高僧寫的《插秧詩》:“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但現實的插秧,並沒有禪意和詩情。插秧沒多長時間,先後有幾位同學因為太累,體力不支,腿一發軟,便一屁股坐在水田裡,活脫脫地變成了泥人。但是他們還是慢慢地爬起來,繼續接著插秧。有不少同學後面的秧苗,還沒來得及插下去,前面插的秧苗已漂浮在水面上,又要走上前去,重新把它們一個個插牢,否則就會前功盡棄,不但白白浪費時間,還糟蹋了秧苗。

水田裡有許多螞蟥,同學們並不知道。但是大家只聽說過,螞蟥是吸血害人的東西,可是從來沒有親眼見到是什麼樣子。同學們正在一心一意插秧苗時,突然,潤澤身邊有位女同學尖叫起來:“救命呀!救命呀……”嚇的同學們驚慌失措,不知道怎麼回事,看著那女同學兩手拿著秧苗,站在原地動也不動,臉色蒼白,不停地叫喊,潤澤急忙地跑過去,問她:“怎麼啦?不要叫,快說!”那位女同學嚇得話都說不出,只是低著頭向下面看。潤澤隨著她的眼神,看到一條褐黃色的大螞蟥,吸附在她雪白的小腿上。潤澤曾聽大人說過,螞蟥如吸附在人的面板上面,千萬不能用手去拉,也不能用手去拽它,否則螞蟥會很快進入皮內,唯一的辦法就是用力去拍打它,才會掉下來。潤澤毫無顧忌地立馬蹲下身子,用手掌狠狠地拍打幾下,果真見效,螞蟥隨即從她腿上掉入水中。這個時候,女同學看見自己白嫩的腿上,溢位一點鮮紅的血,兩眼淚水落了下來。此時,同學們都不停地為潤澤行為鼓掌點贊!他將那女同學慢慢扶上田埂上休息。事後大家聽農民伯伯說,螞蟥咬腿多少時間,腿上就會流多長時間的鮮血。聽起來真是毛骨悚然啊!

“螞蟥!螞蟥!”一個男同學也叫了起來。

“在哪裡?在哪裡?”潤澤急忙地問道。

“在這!在這裡!”這位男同學一邊用手指著水面,一邊恐慌地說道。

潤澤順著他手指的水面看去,果然看見一條又大又黃的螞蟥,一伸一縮慢慢地遊動過來。潤澤趕快撿了一根麥稈,將螞蟥挑了起來,放在田埂上,再用那根麥稈,把它身體從裡翻到外,這樣螞蟥必死無疑了。大家看著潤澤精彩“表演”後,又是一片掌聲。秧田裡的螞蟥的確很多,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它吸附住。這下可好了,全班的女同學和幾個男同學,不敢再下到水田裡插秧苗,乾脆坐在田埂上休息了。而潤澤和其他幾個同學,邊插秧苗邊捉螞蟥玩耍,時不時地將抓到的螞蟥,扔向田埂上面,藉此來嚇唬那些女同學和幾個男同學。由於女同學的叫聲太大,引來了校長和老師,看到好多同學都在田埂上休息,便問:“你們怎麼不下田裡插秧苗?”

“我們不敢下去,水田裡有很多螞蟥。”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道。

“螞蟥有什麼怕的,它們又不吃人!”老師大聲地說道。

“剛剛幾位同學的腿,都被螞蟥叮住了。”潤澤跟老師解釋道。

“老師,螞蟥長成那個怪樣,又咬人,我們真的很害怕……” 女同學們你一句我一句泣訴起來。

校長見同學們一副驚恐的樣子,自己也不知道說什麼好,他看了看秧田裡沒有多少秧苗,便叫害怕螞蟥的同學去運送秧苗。

怕螞蟥的同學,隨即跟著老師來到了秧苗田,看到來幫忙的農民阿姨們,將好多捆好的秧苗,堆在田埂上和水田裡。老師叫同學們把捆好的秧苗,拿進籮筐裡,兩人一組抬著裝滿秧苗的籮筐,高一腳低一腳地把這些秧苗,運送到空的秧田埂上,再將一把把的秧苗,分散扔到水田的中央和邊沿,以便於插秧時即省時又方便。晌午了,學校收工的鈴響了,同學們趕緊把腳上泥巴洗乾淨,穿好鞋子,有的同學鞋也不穿,便往學校跑去。還沒有到飯堂,大家就被等在那裡的校長攔住,說:“同學們吃飯等一下,你們先回教室休息,等學校請來幫忙插秧的叔叔阿姨們吃好,再叫你們過來。”同學們聽了校長解釋後,都高興極了,認為學校不會要他們再去栽秧苗,個個回到教室裡休息。

同學們的念想並非如此,剛剛放下碗筷,校長和老師叫大家到祠堂集合,分別帶不怕螞蟥的同學去插秧,其他同學去運送秧苗。上午在田裡勞動累的都吃不消了,下午還要繼續去地裡幹活,雖然大家心裡很不高興,但還是跟著校長和老師來到田裡,拔秧苗、運秧苗、學習插秧苗。

來學校幫忙拔秧苗和插秧的人們,還是原來學校附近,幾個村莊的農民伯伯和阿姨。他們真是插秧好手,就在同學們吃午飯的時間裡,一大片白汪汪的空水田,已綠秧遍佈,秀色滿目了。都說勞動人民一雙手,繡出錦繡好河山。此言不假啊!

搶收搶耕搶種基本上結束,學校開始兩天上課,三天到地裡拔草,很少能做到半天上課半天勞動。反正同學們也都習慣了,誰叫自己根不正,苗不紅,家庭出身“不好”呢,也怨不得別人,當時社會就流行“唯成分論”。潤澤揹著家庭出身“不好”的黑鍋,在農業中學讀書期間,也因此發生過不愉快的事情。

這天潤澤生日,早上要上學時,父親跟他說:“兒生母苦,放學早點回家,好幫媽媽做點事。”上課的時候,父親的話語一直在他腦海裡迴盪,心裡總想著早點放學,趕快回到家裡,幫助媽媽乾點家務活。放學鈴聲一響,他就快步往家趕。路經火車站時,遇見幾個小學時的同學,說了一會話,正轉身要走,忽然聽見旁邊兩個同學,神秘兮兮地說:“他是農業中學的學生,因為……” 這話猶如針尖刺在潤澤心裡,原本分配到“農中”就感到委屈,自卑的陰影沒散,又聽到別人的譏諷,他頓時氣得火冒三丈,當即就衝著那兩位同學問道:“農業中學怎麼了?學習比你們好就行。”

“光專不紅又有什麼用,還得好好改造!”其中一位同學說道。

這同學話音一落,潤澤怒目圓睜躍前一步,伸出攥緊的右拳,要不是旁邊同學一把攔住,非發生一場頭破血流的“戰爭”不可。潤澤自尊心因此事受到了極大的傷害。自強才能自尊。從此,他更加努力學習,用專讀“聖賢書”和畫畫來消釋籠罩在心頭的陰影,再見到往日的那幾個同學不再打招呼,只是擦肩而過。

在“農中”上課少,幹活多。因為,同學們是“農中”的廉價勞動力,一天活幹下來,學校只給每個人發四兩飯票。對勞動換來的四兩飯票,潤澤捨不得吃飯,待到下午放學回家時,才去食堂用這四兩飯票,換取一隻四兩的大饅頭,帶回去與家人共享,有時自己實在餓得慌,才從裝進書包裡的饅頭上,扣一點點放在嘴裡解飢。

“農中”的暑假很短,只有二十天左右的時間,有很多農活都等著學生們幹。放假時間還沒有到,學校便來了通知,要求同學們提前返校。原來是學校果園裡的桃子杏子,還有不少梨子已成熟,必須馬上摘下來,否則,這些果實就會壞掉、爛掉,同學們都能理解,公家的財產不能受到損失。大家到校的第一天,馬上進入果園採摘水果。學校給每個同學發了一隻籃子,分配女同學採摘桃子,因為桃樹長的低,採摘起來比較方便容易,而男同學被分配去摘杏子,杏子樹長的高,很多成熟的杏子都掛在上面,一般採摘難度大,有的要爬到樹上才能夠採摘到,這也是男同學們拿手的本領。潤澤與大家一起拿著籮筐,拎著籃子,飛快地跑到杏子園,個個生龍活虎,立馬爬到樹上,拿出了看家本領,摘得又快又多。

見大家幹得十分賣力,校長髮話了:“杏子、桃子、梨子同學們可以隨便吃,但是不能浪費,不能給糟蹋了。”校長的話音剛落,同學們一起“嗬!嗬!”地歡呼起來。

大家吃著摘著,摘著吃著,樹上樹下,來來回回又躥又跳,好不自由自在,好不開心快樂。紅色的桃子,金黃色的杏子,麻白色的梨子,帶著成熟甜蜜的氣息,被裝進一隻只籮筐,被送到校外的市場,將為學校換來一筆筆金錢。校長看在眼裡,喜上心頭,高興地說:“同學們乾的好!”接著又說:“大家吃好了嗎?”

“吃好了!吃好了!”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道。

“那就好,大家現在可以回教室休息了,下午班主任領你們去秧田拔草。”校長又下達了下午的任務。 “噓……”同學們聽到校長“睛轉多雲”的話,立馬鼓起嘴,一臉不高興的樣子。

午飯剛結束,班主任老師便帶著大家來秧田拔草,因為好幾個同學怕螞蟥,不敢下到秧田裡,老師看著他們也無奈,只好留下潤澤和不怕螞蟥的同學拔草,其他同學跟著老師去大豆地裡拔草。不管是在秧田裡拔草,還是在大豆地裡拔草,都是一樣苦累的活兒。整個下午大家都累的腰痠背痛,感到身子像散了架似的,一雙嬌嫩的小手,都出現了紅腫血泡。有不少同學的手,還被堅硬的野草拉出了一道道血口。女同學拔草的時候,手上都是用自己的手絹纏著,就是這樣,有的同學手絹上也溢位了血跡。

初秋時節,地裡的莊稼還沒有完全成熟,相對來說地裡的農活也少了許多。學校才開始真正意義上的半天上課半天勞動,有時候整天上課,趕緊把本學期的課程,急急忙忙應付完成,好向學生和學生家長,以及上級教育部門做一個交代。

學期的課程差不多要結束,地裡的莊稼也成熟了,學校便立馬停課迎戰秋收。後來同學們來學校書包都不用帶了,老師和校長經常沒等同學們到學校,就早早地堵在去學校的機耕路上,立馬就給大家分配任務了。女同學一般都分配在果園裡,採摘一些成熟和撿拾掉在地上的水果。男同學的任務是跟著學校職工割稻子和收稻子。

一天下午,同學們在地裡勞動太累了,渴得心裡面像火燒一樣。潤澤眉頭一皺,跟兩個要好的同學商量後,向學校職工請假,去小樹林裡方便一下。其實,他們偷偷跑到了果園裡,正準備將摘下的幾個桃子帶走,突然,不知道校長怎麼在後面叫了起來: “站住!給我站住!”潤澤和幾個同學慢慢地轉過身來,見校長氣勢洶洶的快步走來。當時,如要有個地洞鑽進去就好了,嚇得潤澤和幾個同學向後倒退了幾步,臉色鐵青,手上拿著桃子不知所措。校長走到了跟前,大聲呵斥道:“你們不在田裡好好幹活,跑到這裡偷桃子!”

“不是,不是這樣的……”潤澤慌忙解釋道。

“還說不是!手上的桃子從哪裡來的?”沒等潤澤話說完,校長又是一頓訓斥。

“我們說好了,摘這幾個桃子,回學校一定會付錢的,大家沒有水喝,口太乾了。”潤澤直截了當地說道。

“你們都給我回去好好割稻子,回學校我再找你們算賬!” 不愧為當過兵的校長,說起話來氣勢凌人。

勞動結束了,同學們累了一天,本來應該放學回家了,可是校長又將大家集中起來,當眾對潤澤和幾個同學偷桃的事情,狠狠地批評了一通,還當場公佈,扣罰他們當天勞動學校,補給的每個人的四兩飯票。弄得潤澤和幾個同學一時很難堪。

其實,潤澤是個認真而誠實的人。大家都散去後,潤澤將和自己一塊去摘桃的同學叫在一起,要把桃子錢付給學校。幾個人湊了幾毛錢還不夠,他和另一個同學拿出了三兩飯票,一同繳給了學校負責看果園的師傅。事後,學校結合潤澤他們平時學習和勞動的表現,對潤澤幾個同學積極付清桃款的做法,給予了肯定和表揚。

這天傍晚,同學們在田裡收割稻子,全身上下弄了很多泥水,潤澤和幾個男同學,便跑去學校後面的小河裡洗澡。路經一片果樹林時,發現每顆樹下,掉落了很多青一色的果子,大家都不知道這是什麼果實,相互猜測中,潤澤從地上撿了兩個果子看了看,說:“大家都不要再爭論了,這是沒有成熟的柿子。”說到這裡,一位同學立馬將從地上撿起來的柿子,往衣服上擦了擦,便咬了一大口,嘴巴酸的一下子張不開了,面部表情非常難看。“因為生的柿子不但澀嘴,吃了以後也很容易中毒。”潤澤說:“即便是成熟的柿子,吃了也會嘴酸,只有用稻草或者棉絮,捂上幾天後才可以吃。”這是潤澤曾經聽大人說過。在跟大家解釋時,他腦筋一動,又說:“反正落在地上的柿子也是糟蹋了,每人撿幾個跟我走。”

“這柿子又不能吃,要它做什麼?”大家異口同聲地說道。

“你們跟我走,到了地方就知道了。”潤澤神神秘秘地說道。

“去哪裡?幹什麼?”大家又七嘴八舌地問道。

“走吧!到了那地方,自然就明白了。”潤澤回答道。

說走就走,大家跟著潤澤來到了一個池塘邊,潤澤說:“大家給我聽好了,沿著水塘邊每個人找好自己位子,將這生柿子埋在池塘裡的泥土裡。”接著叮囑大家:“柿子埋好後,自己做個記號,不要到時候找不著了。” 大家將柿子埋好,各自又在池塘邊做了個記號,便高高興興地跳到池塘裡,洗了個澡才回家。

第二天下午,學校勞動結束了,潤澤又帶著那幾個同學,迫不及待地跑到池塘邊,找自己昨天埋柿子的地方。大家按照自己做記號的位置,將柿子從池塘裡的泥水中取了出來。昨天曾吃過生柿子的同學,將從泥巴中取出來的柿子,放在塘水裡洗了洗,馬上一口咬下去,感覺到不是那麼澀嘴了。正要吃第二口時,被潤澤叫停了下來,他跟同學們說:“大家現在還不能吃,沒有捂熟的柿子,不僅口感不好,弄不好還容易拉肚子。”

“那什麼時候可以吃?”同學們睜大眼睛,盯著潤澤問道。

“昨天我不是跟你們講過了嗎?再等兩到三天就可以吃了,到時候柿子會變軟變紅,而且一定是很甜的。”潤澤胸有成竹地回答道。

幾個同學用詫異的眼光看著他,又把取出來的柿子,重新埋在泥水裡。

等了兩天,下午放學了,潤澤與幾位同學又趕緊跑到池塘邊,急切把前幾天埋在泥水裡的柿子,從池塘裡一個個扒出來。原先青皮的柿子,現在個個都變成紅色、黃色或紅裡帶點黃的顏色。大家匆匆在水裡先洗一個,便放嘴裡吃了起來,邊吃邊說著:“好吃,好吃,不但不澀不酸,還非常清甜……”

“潤澤,你真行!我們真不知道柿子是這樣捂熟的。真的很好吃!”一位同學津津有味地說道。 “吃完了怎麼辦?”一位同學看著潤澤問道。

“繼續幹唄,掉在地上的柿子,不去撿也是一種極大的浪費。”幾位同學七嘴八舌地說道。

“那是必須的!”潤澤見大家興致很高,不由自主地發聲了。

說幹就幹,他又和同學們一起跑到柿子林中,每人撿了很多落在地上,還沒有壞的又青又大的柿子。大家拿著撿來的柿子,又返回到池塘邊,各自在原來埋柿子的地方,將撿來的柿子埋入到泥水裡,帶上洗乾淨捂熟的柿子,高高興興地唱著歌,走在回家的路上。

捂杮子這件小事,卻大大提升了潤澤在同學們心中的威望,他們覺得潤澤不僅會畫畫,會捉螞蟥,會提問題,還什麼事都懂,真是太有知識了,簡直是世上沒有他不知道和不懂的事。

幾個同學捂柿子吃杮子嚐到了甜頭,幾乎每天都要去柿子林裡,撿樹上掉下來的柿子,而後跑到池塘裡捂柿子。但是好景不長,因為柿子漸漸地成熟了,學校防止被人偷摘,便專門請人,在柿子林裡二十四小時進行看守。自此,潤澤和同學們不敢再接近柿子林半步,眼睜睜地看著那些柿子,被風雨刮落在地上壞掉爛掉,心裡面總有一種難言的惋惜。

已經深秋了,地裡的各類農作物都收割完了,學校已恢復正常上課,將沒有上的課程和學習內容補回來。原來兩堂課的內容併為一堂課完成,有時下午還增加一節課程,每天放學到家天都快黑了。學校只知道把書本上的內容,一次性給同學們過一遍,完成課程任務,根本不管大家是否聽懂,能否消化掌握,課後的作業從來不佈置,都是為了趕進度,完成教學內容和任務罷了。

話又說回來,在那個老師被稱為“臭老九”,流行“讀書無用論”的“文化大革命”年代,又有哪個學校老師能安下心來上課?全是為了對上對下應付了事。同樣,學生也沒有幾個人,能夠認真讀書學習,來到學校也是和同學們一起玩耍而已。當然,也有少數家庭出身“不好”,社會關係“複雜”,家庭教養好的學生,還是很想要學習一些知識。潤澤就是一個木秀於林者。他至今忘不了,在他上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家裡發生過的這樣一件事:這天中午,放學還沒有到家,潤澤看見家門口圍了好多人,不知道家裡發生了什麼事情,便心急如焚地擠過人群,正要進入家門時,卻被兩個大人攔住,說:“小孩子不能進去。”

“這是我的家,為什麼不能進去?”潤澤大聲地反問道。

“不能進就是不能進!”那兩個人惡狠狠地回答道。

這時,一位圍觀的好心阿姨,將潤澤拉到一旁,說:“孩子,這是大人們的事,你不要管,沒有什麼事的,等會他們就走了。” 潤澤聽後,握緊拳頭,把心頭怒火硬壓了下來。

事後才知道,起因是潤澤的大伯引起的。潤澤的大伯從南京下放到鎮上一家廠裡,負責技術工作,因一些技術問題,與廠裡的書記產生了矛盾。在那個帽子滿天飛、棍子遍地打的動亂年代,書記為報復潤澤大伯,便進行政治陷害,造謠潤澤大伯偷聽美國之音,是國民黨派來的高階特務,煽動廠裡不明真相的工人,到潤澤家裡搜查,不僅給潤澤大伯抹黑,還給潤澤一家人,造成了不良的政治影響。潤澤平時就很要強又愛面子,覺得被抄家是件很不光彩、見不得人的事情。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潤澤抬頭不敢望人,見到熟人就躲開回避。他感到自己今後前途渺茫,便產生了不想繼續上學的念頭,準備今後用繪畫來成就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