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浚想了一個陰險的主意,他將這些偷土豆玉米番薯的西夏俘虜交給了西夏皇帝進行處理。
“桀桀桀,西夏俘虜可是多達二十萬,這麼多俘虜,雖然天天干活,但招降一些不過分吧!”
張浚打算招降一些西夏俘虜,這些西夏人都是騎馬作戰的好手,能補充宋軍的騎兵作戰能力。
但是,怎麼才能打散西夏人的凝聚力呢?
張浚開始行動了。
西夏皇帝李仁孝懵逼的收到了一堆俘虜,為首的宋將吳璘說道:
“這些賊子竟敢偷盜我朝的新式作物土豆番薯玉米,本想處斬,但念在法理,交於你朝處理!”宋軍將領吳璘的聲音冷酷,充滿了威嚴。
西夏皇帝李仁孝心中又驚又跳,宋軍可是包圍了自已的都城中興府,這幾個西夏小兵竟然還偷盜宋軍的糧種,這豈不是給自已惹麻煩嗎?
皇帝李仁孝毫不猶豫的下令將這些西夏小兵斬殺示眾,避免跟宋軍的衝突擴大。
他知道,這場突如其來的盜竊事件,若是處理不當,很可能成為宋軍進攻都城的藉口,而此刻,他最不願看到的就是與宋朝的關係進一步惡化,李仁孝無力承擔任何的代價,岳飛帶領的宋軍如同貓捉耗子一樣捉弄西夏皇帝李仁孝。
隨著幾名小兵的人頭落地,血濺五步,圍觀的西夏民眾無不心生畏懼,同時也對這位年輕的皇帝產生了幾分敬畏。
李仁孝知道,這樣的嚴厲手段雖然能夠暫時震懾人心,但西夏百姓的人心卻是散了。
但迫於宋軍的壓力,李仁孝必須處死這幾個小兵,這操作簡直是飲鴆止渴。
而被處死的西夏小兵屍體,擺在鬧市警告西夏百姓不要得罪外面的宋人軍隊。
張浚聽到吳璘的彙報後大笑:“哈哈哈!李仁孝竟然殺了這些小兵!看來我們可以進行第二步計劃了!”
吳璘點點頭,卻是問道:“釋放一些西夏士卒回家,是否要向嶽樞密請示?”
“也可,本相親自跟嶽樞密解釋!”
張浚心中充滿了自信,風停了,雨沒了,張浚這小子又行了。
張浚找到岳飛,訴說了自已的計策:
“嶽樞密,本官讓西夏皇帝斬殺了一些偷盜土豆番薯玉米的西夏俘虜,本官決定再放走一批西夏俘虜,讓其帶著一些土豆糧種回去,宣傳西夏皇帝殺害了忠義之人!”
岳飛明白了張浚的想法,囑咐道:“不必給太多糧種,放走1萬名俘虜吧,每個人給一斤糧種。”
張浚恍然大悟:“嶽樞密是想讓這些西夏人自相殘......”
張浚對著岳飛豎起了大拇指:“高!實在是高啊!”
張浚立刻去辦這件事,而岳飛則是傳喚了遼人蕭合達。
蕭合達作為俘虜,恭敬的跪倒在地,乞求加入岳飛手下做一名裨將:“卑職蕭合達,與西夏人有不共戴天之恨!西夏人背盟毀約,將我朝皇帝捉拿送與金人稱臣,不殺西夏人,我蕭合達難洩心中之恨!”
蕭合達的意思很簡單,只要能殺西夏人,他就是岳飛的一條狗。
岳飛聽後,對蕭合達高看兩眼,他深知國破家亡之痛,更明白仇恨能如何驅使一個人走向極端。然而,兩世為人的岳飛同樣清楚,真正的勇士應將仇恨轉化為保家衛國的力量,而非一味的報復與仇殺,無盡的殺戮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蕭將軍,你的心情本帥十分理解。”
岳飛沉聲說道,注視著蕭合達:
“但想加入我岳飛的軍隊核心,必須贊同【天下大同】的理念,我岳飛手下計程車兵首要任務是讓【天下大同】,人人有衣穿、有飯吃!家仇國恨固然難以釋懷,但若讓仇恨矇蔽了雙眼,我岳飛不會收你的,你可以找張浚張宣撫使討個官職。”
蕭合達聽後,心中震驚不已,他原本以為,只要提出加入宋軍,憑藉自已的武藝和對西夏的多年瞭解,必定能得到重用,從而有機會報遼人世仇。
然而岳飛的話語,卻如同一盆冷水,讓他發熱的頭腦漸漸冷靜下來,蕭合達作為遼人,不是文盲,他當然明白【天下大同】的含義。
“人人有衣穿、有飯吃,是土豆番薯玉米嗎?我,我好像明白了!”蕭合達跪倒在地,雙手止不住的顫抖。
蕭合達抬起頭來,彷彿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不再是錦衣玉食的貴族獨享糧食,而是每一個普通百姓都能穿上衣服吃上豐盛的食物。土豆、番薯、玉米,這些岳飛帶來的新作物,竟然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嶽將軍,您的意思是,我蕭合達還不配去完成【天下大同】……”
蕭合達終於問出了自已的疑惑。
“我的意思是,加入我岳飛的軍隊,你首先是一名【赤色】,其次才是一個宋軍將領,最後才是一個有仇要報的人。”岳飛緩緩地說,語氣中充滿了自信。
“想跟著我岳飛混,可不是殺敵那麼簡單,你可以問問本帥手下計程車兵,他們為什麼而戰,不是為了皇帝,也不是為了朝廷,是為了【天下大同】!”
“救贖之道,就在其中!”
聽著岳飛的話語,蕭合達沉默了,他終於看明白,面前這位宋軍的統帥,並非簡單的武將權臣,而是一位梟雄一般的人物。
沉默的蕭合達心中天人交戰,思考著天下大同的含義,以及岳飛提出的聯盟【赤色】,這個組織全部為了天下大同而鬥爭。
張憲所在的中原,軍隊已經滿是【赤色】了,皇帝已經失去了他的權威。
看著猶豫的蕭合達,岳飛卻是轉身送客道:“將其送回俘虜營,我這裡不歡迎仇恨的人。”
蕭合達沒想到岳飛並未接受他的效忠,反而將其送回了戰俘營。
岳飛的平板桌布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岳飛要建立一個【天下大同】的世界。
“大同是什麼?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也!”
岳飛之所以同意魏建安組建【赤色】這種組織,是因為要團結各民族的力量,【赤色】的理念就是【天下大同】,有信仰的人才能走到最後的終點獲得勝利。
“【天下大同】,超越民族和地理界限的目標嗎?”
岳飛喃喃自語道,同時目光看向了中興府(原興慶府,西夏改名中興府,為都城)。
蕭合達被扔回了俘虜營,在這裡蕭合達遭到了西夏俘虜們的圍毆。
為首的西夏俘虜指著蕭合達大喊:“就是這狗孃養的告的密!藏土豆糧種的弟兄們被宋軍抓住殺了!不然糧種肯定留在西夏了!”
跟著蕭合達的百十個遼人親兵為了保護蕭合達加入了戰鬥,西夏俘虜們跟遼人俘虜們赤手空拳的打了起來。
隨著衝突的升級,原本只是小規模的肢體衝突很快演變成了一場混亂的群戰。營地內塵土飛揚,憤怒的吼叫聲、拳頭撞擊肉體的悶響聲響個不停。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鬥毆中,蕭合達儘管被包圍,卻頭腦冷靜,他大聲呼喊著,試圖制止這場無謂的爭鬥,但憤怒已經讓俘虜們失去了理智,遼人親兵們圍繞在他的周圍,用身體為他築起了一道肉牆,抵禦著來自四面八方的攻擊。
西夏俘虜們對蕭合達的仇恨值拉滿了,不僅讓西夏俘虜們辛辛苦苦藏匿的種糧沒了,而且西夏俘虜好幾個都被抓住沒回來,肯定死了,如今他回到戰俘營,自然成了西夏俘虜洩憤的物件。
這種仇恨的宣洩並沒有給他們帶來任何解脫,相反,更多的傷害在這一刻被製造出來。
蕭合達試圖說出真相:“那些西夏士卒是被你們自已的皇帝李仁孝下令殺死的,冤有頭債有主,打老子幹嘛?”
聽到此話,西夏俘虜們的怒氣值一下子上來了,圍著蕭合達群毆,縱使宋軍官兵制止,西夏俘虜也要打死告密的遼人蕭合達,若不是蕭合達的親兵拼死保護,蕭合達能被憤怒的西夏俘虜分屍了。
“砰砰砰......”
宋軍士兵朝天鳴槍,同時更多的宋軍手持大棒衝了進去強行將雙方分開,這些宋軍士兵的加入強行分割了西夏俘虜圍攻的遼人蕭合達,而西夏俘虜面對手持棍棒的宋軍,則是畏懼的停止了鬥毆。
後面宋軍的火繩槍已經點燃火繩了,再不停手,宋軍就要開槍鎮壓俘虜暴亂了。
“住手!”一個聲音在混亂中響起,岳飛親自過來了。
俘虜們的動作漸漸停滯,他們的目光轉向岳飛,那是一種混雜著恐懼、憤怒和希望的眼神。
岳飛看著這些茫然又恐懼死亡的西夏俘虜們,舉起來手中的大喇叭說道:
“我岳飛保證,你們的戰爭已經結束,是時候開始新的生活了,放下你們的怨恨,你們的妻兒老小都在家中忍飢挨餓等待你們歸來,再有鬥毆者,就地槍決!!!”
俘虜們面面相覷,露出恐懼又絕望的神色,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被戰爭折磨得疲憊不堪,內心深處渴望的只是“回家”二字。
“只要結束這場戰爭,我岳飛承諾,所有的俘虜無論西夏人、遼人、蒙古人、渤海人都能回家!“
隨著岳飛的喊話,俘虜們終於平息了下來。
而張浚出場了,張浚帶回了那些偷盜糧種被西夏皇帝李仁孝斬殺的西夏俘虜的屍體,扔在了西夏俘虜中,而且張浚將西夏使者扣留下來當證人。
一些西夏俘虜憑著隊友被砍掉的腦袋認出了是那些被抓的西夏士兵,西夏俘虜們一瞬間又恐慌了起來。
“這,宋人看來真的殺了他們!”
“我就說宋人不會放我們走的,不能相信岳飛!哪怕他是元帥!”
“那該怎麼辦?不行就拼了吧!”
西夏俘虜們竊竊私語,兔死狐悲的氣氛蔓延開來。
張浚清了清嗓子,拿過來岳飛手中的大喇叭說道:“這些俘虜,本官念在他們忠孝,寧願拼死也要偷盜糧種造福西夏,於是交給爾等西夏皇帝處理,誰知你們的皇帝竟然處死了他們!”
西夏俘虜們一陣譁然,不敢相信竟然是皇帝陛下處死了他們,要知道他們拼死拼活的為了什麼,不就是將土豆番薯玉米帶出去種植到西夏的土地上嗎?可是皇帝竟然絲毫不管不顧他們的死活,處死了這些忠孝的西夏士卒。
西夏使者眉頭緊鎖,他沒有想到張浚會在這個時候提起這件事,這無疑是在火上澆油。
西夏的使者面色更是難看至極,他們原本以為這次被扣留只是張浚帶他們察看已方俘虜,沒想到卻遭到了這樣的指責。
張浚眼看西夏俘虜們不太相信,一把拉過來西夏使者問道:
“你們的使者大人在此!當時他可是親眼見證了這件事,不如讓使者大人回答這件事的真假!”
西夏俘虜們的目光看向了西夏使者,而西夏使者的腦門流出了冷汗。
西夏使者試圖解釋:“諸位將士,此事確有其事,但我們西夏自有國情在此,那些被俘虜的將士們雖然偷盜宋人的糧種土豆等,是有功於國家,但也觸犯了法律,我朝不得不依法行事,給宋庭一個交代。”
西夏俘虜們聽到了使者親口承認是皇帝處死了這些忠良的俘虜們,軍心立刻都散了。
俘虜們在這裡當牛做馬,藏匿一些番薯土豆玉米想帶回家種植。
宋人軍隊發現後,都沒殺死這些偷糧種的俘虜,反而放回了西夏。
結果,西夏朝廷反手就將忠良的俘虜給殺掉了。
張浚冷笑一聲,質問西夏使者:
“依法行事?那為何不將功補過,反而直接處死?這不是寒了忠良之士的心嗎?”
岳飛此時也開口了,“張相公所言極是,忠誠與律法之間應有平衡,不能讓忠良之血白流。”
西夏使者內心有一萬頭草泥馬奔騰而過,內心將西夏皇帝李仁孝吐槽了一萬遍。
但是西夏俘虜們對自已的朝廷,尤其是皇帝李仁孝,徹底失望了。
張浚又站了出來,當著使者的面保證道:“念在諸位西夏將士兢兢業業當俘虜的份上,我張浚,聯同嶽樞密二人決定,放走一萬人!同時每人可以帶走一斤的種糧!明日就釋放一萬人!”
西夏使者的臉徹底黑了,而西夏俘虜們已經激烈的討論起來回家種地了。
“我們十個人合種十斤土豆!不出五年就能足夠十戶人家的口糧!”
西夏俘虜們激烈的討論著,彷彿立馬就能回到家種土豆了一樣。
張浚看著這一切,陰險的笑而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