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章 統一文化

“公子說的話在理,如若大秦不是依法治國,而是靠著儒家那一套去管理國家,不得亂成一套?”李斯是法家,第一個站出來點頭贊同。

“確實,大秦靠制定嚴苛律法,才能讓大秦變得如此之強,最後才統一其他六國。”

“要不是有律法,到處都是雞鳴狗盜之輩,燒殺擄掠之徒,只有嚴酷的律法才能約束這些人,才讓他們不敢如此肆無忌憚。”

又有幾名法家之人點頭附和,他們是沒想到一直推崇儒家的扶蘇公子,今日竟然替法家說話這讓他們趕緊抓住這個機會。

然而在法家之人得意洋洋的時候,扶蘇的聲音悠悠的傳來。

“依法治國確實沒錯,但也不能說我大秦律法沒有漏洞和缺點,我認為還需要很長時間去完善,治國我認為不能光一家獨大,而是要集百家所長,儒家雖然不適合治國,但也是有些優點。”

“公子。”淳于越本以為扶蘇不會替儒家說話,本有些失落無力的時候,沒想到這時候竟然提了儒家,頓時有些激動,還未說話,便被嬴政打斷。

“哦?扶蘇,你說治國不能一家獨大?儒家也有優點,那你說說,是何優點?”嬴政對於扶蘇的話有了興趣,想看看扶蘇對於治國有何見解。

“第一:儒家強調道德倫理和個人修養,提倡“仁、義、禮、智、信”等道德準則,這是社會所需的基本素質。

第二,儒家文化強調“孝、悌、忠、信、禮、義、和”等理念,這些理念在維護人際關係和家庭和諧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第三則是推崇學習教育和知識傳承:儒家文化注重學習和教育,提倡“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學習態度和方法,這種學習精神和教育理念,不僅能培養了一代代學者,也能將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

第四強調社會責任和大一統思想:“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社會責任感,“朝聞道,夕可死”的精神追求,堅毅的人格、積極的人生態度,尊老尚賢敬師和見利思義的人生準則。

第五,儒家思想包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很多內容,現在的儒生又片面強調儒家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等倫理觀念,這些觀念雖然束縛了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但也體現了對人的尊重和對家庭的重視。”

扶蘇終於一口氣說完對於儒家的優點,長出一口氣。

整個大殿一片寂靜,扶蘇對於儒家的見解恐怕比淳于越還有過之而不及。

嬴政聽完也是點點頭,雖然他對儒家的一些人很是反感,但對於儒家的文化卻很是喜歡,不然當初也不會讓扶蘇去跟著淳于越去學儒家的文化了。

只不過後來被這個腐儒將扶蘇教的也跟著腐儒了點,沒有一點大局觀念。

“看來公子沒有辜負老夫平日的教導,儒家這麼多優點,不比法家那種更適合治國?”淳于越很是激動,能讓扶蘇當著這滿朝文武的面去推崇儒家文化,是他做夢都沒想到的,而且看陛下的樣子,竟然沒有反感,這讓他心中一喜。

“老師,我剛說了,儒家雖然有優點,但不適合治國!”

“為何?”淳于越搖搖頭,不解道。

“一個國家相當於輦,而百家就如同輪、軾、軸、轍、轅等,缺一不可,各自有各自的作用。”

“法家能夠在律法上,約束人們,可以減少偷盜搶殺,危害百姓和國家的事情發生。”

“儒家可以去教化百姓,教化他們孝、悌、忠、信、禮、義、和,這有利於國家發展和統一。”

“農家,能去發展作物,解決糧食問題,讓百姓不再捱餓。”

“墨家,可以做各種城防,武器,也能製造利國利民的工具。”

“兵家,可以保家衛國。諸如其他的學派我認為都有必要存在,如若跟儒家天天嚷著的那樣,只留下儒家,罷黜百家,那我大秦統一是為了什麼呢?”

“公子,如若儒家不用於治國,恐怕再也沒有出路。”淳于越此時也意識到了,扶蘇說這麼多,竟想復興百家,而不是他儒家一道,心中有些悲涼。

“非也!”扶蘇搖搖頭。

“公子此話何意?”淳于越見扶蘇搖頭,忍不住問道。

“現在儒家的文化是不是隻有少部分有錢有勢的人才能夠學習,普通的黔首百姓難以接觸?”扶蘇沒有回答,而是看向百官問道。

“公子所言正是!”

“確實如此!”

淳于越也是點點頭。

“我剛才說了,儒家的孝、悌、忠、信、禮、義、和,是適合百姓的,如果將儒家文化用於教化百姓,讓大秦所有的百姓都能夠學習,到時候人人能夠讀書識字,堅守儒家思想孝、悌、忠、信、禮、義、和,那大秦會是怎樣的場景?”

“嘶!”大殿上紛紛倒吸一口涼氣,對於扶蘇這個想法有些不敢置信。

“要大秦百姓都能如此,大秦何愁不強?”蒙恬心中暗想,對於扶蘇的話,他也意識到,儒家的思想,對於教化百姓能夠起到很好的管理作用。

“怎麼可能,我儒家的文化如何能讓那些普通百姓學去?”一名儒家子弟不滿道。

“這倒是其次,主要這種想法也太過於天馬行空了些,如果大秦百姓都能學習,那得多少財力人力做這件事?”一名中年儒生低聲說道,扶蘇看了一眼這人,記憶中知道,這個人叫叔孫通,後世記憶中,這人也是一名儒學大家,還是初漢朝儀的主要設計者。

這人倒是不同於淳于越那種老古板。

“對啊,公子說此話有些或許兒戲了些,天下百姓如此之多,要多大的財力才能讓百姓去學習?”淳于越也是點點頭

“父皇統一六國,統一文字,統一度量等,這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我身為大秦的子孫,更是父皇的長子,我以後不管做什麼事也是無法超越父皇所做的成就。”

扶蘇沒有回答淳于越與叔孫通的話,而是對著嬴政拍著彩虹屁,說到此處還不忘看向嬴政,觀察嬴政的表情,果然,嬴政正伸長脖子傾聽,臉上高興的神情無以言表。

“所以,我對我未來的路設定了一個偉大的目標,那就是統一文化,讓大秦百姓人人識字,人人都能讀書。”扶蘇正激情的演講,這時候一個儒家子弟打斷扶蘇的話,扶蘇皺了皺眉,心中想好的話都被打亂了。

“公子,眾人都知讀書要耗費大量的錢財,還要耽誤時間,如果人人都去讀書,那農事誰人去做?而且都認識字,恐怕到時候怕不好管理吧!”

百官也是紛紛議論,這麼說也是非常有道理,農事才是一國之本,都去讀書,誰人做這些,都有知識,那造反可就比沒文化的容易多了。

嬴政也是皺了皺眉,暗自思量起來。

“我這幾日正讓人收集幾種材料,過些時日便可做好,到時候拿來與眾位一看,此物對於傳播知識至關重要,而且相對於竹簡,不僅方便,造價還便宜!”

眾人聽說有比竹簡還方便的東西,造價還便宜,不禁都是好奇不已,但一聽到沒做好得等些時日才行,也只能按壓住好奇的心。

“而且,讀書識字對於大秦不是壞事,反而是一件好事。”

“哦?你說說,有甚好處?”嬴政在上方,緩緩說道,扶蘇說的人人都能讀書,雖然是一句自大的話語,但是作為帝王的接班人,嬴政對於這種話還是有些欣慰。

“回父皇,扶蘇剛才說,以儒家典籍來啟蒙,識字以及懂得禮法,到時候人人能認字,我大秦頒佈的法律他們也能識得,這能減少一部分犯罪率。”

“第二,六七歲的孩子,就算農事也幫不了什麼忙,到時候就去學堂上學,學習個幾年,可以按照興趣,去學習兵家典籍,農家典籍,法家典籍,墨家等等,我大秦到時候人才不斷,哪裡需要什麼樣的人,直接從這些人中透過考試考核的方法挑選,大秦何愁不強?”

扶蘇的一番話讓百官又喜又憂,現在當官的,大部分都是王公貴族來的,要麼是推薦的,不是後世考試考核才能當的,喜的是他們的文化能發揚出去,優的是以後競爭大了。

嬴政反而一喜,朝廷的官員大部分是推薦和王公貴族中的人,大部分都是利益牽絆,這個事困擾他許久,此時茅塞頓開。

“對於你剛說的有了知識就容易發生矛盾,這個就算沒有知識文化,也會產生矛盾和違法,產生矛盾和違法這事也不能光說百姓的不是,你得反思自己,你當官的,有沒有解決百姓的問題,有沒有讓他們吃飽穿暖?沒有解決這些問題,他能不反嗎?”扶蘇白了一眼剛剛那個人。

“這。。”那人眼神一滯,半天都沒說出一句話來,對啊,好像造反的大多都是活不下去的人,他能吃飽穿暖,沒有冤情,還造個屁反。

“還有一點,父皇統一了文字,卻沒有統一文化,雖然統一六國,但估計不少六國舊族以及六國舊地的百姓對於我大秦還沒有歸屬感,如果讓他們的子孫從小學習,告訴他們自己是秦人,是華夏子孫,不出一代,他們就生生世世都是我大秦的人。”

“如果人人都學儒家為啟蒙,這可是一份好差事,可比你們一直讓儒家治國強多了。”扶蘇對著那名反駁他的儒生說道。

“公子所言極是,是在下思想過於死板了!”那名儒生臉一紅,但能屈能伸,直接躬身行了一禮。

“公子此言確實有道理!”李斯首先站了出來,對扶蘇恭敬行了一禮,前段時間,嬴政就找到他,讓他想辦法解決六國舊地的事情,他想了好久都沒想出辦法,他都打算提議讓嬴政再巡遊一次,安撫民心,順便考察考察。

但這事總有些治標不治本。

按照扶蘇的文化統一,如果真能實施,恐怕真如扶蘇所言,不出一代人,人人都是大秦人。

而且,啟蒙後,還能根據每個人興趣不同,去吸納各自學派的人才,這對於過去那種挑選人才的方式太強了。

不少官員也都是對著扶蘇行了一禮。

“好,扶蘇,此想法甚妙!”嬴政高興的一拍案几。

“可是,這事恐怕難度不小,恐怕就算舉全國之力也難以做到,況且還有不少地方的百姓,都還吃不飽穿不暖。”隨後嬴政也冷靜下來,這吃飽穿暖的問題,一直是每個朝代的大難題。

“父皇,還記得我院子裡的水車嗎?”扶蘇問道。

眾人紛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明白水車是何物,畢竟沒見過更沒聽過。

“哦,對,那水車!”嬴政眼睛一亮,那水車的厲害是他親眼所見,功能也是前所未見。

“不錯,此物我已讓少府的人去製造了,不出一個月,便能在咸陽搭建出百來架水車,到時候能夠提高不少糧食產量,我這有幾種水車的圖紙,我希望父皇傳道指令,讓這水車製作之法釋出各個郡縣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去做一些水車,到時候可以灌溉,舂米磨粉,這能提高農產效率。”扶蘇從袖口拿出一張麻布,上面繪製了幾個水車的圖形。

扶蘇也考慮過,有的郡縣地理因素,經濟因素,特地繪製了不同的圖形,現在也沒有什麼雜交技術,化肥等,只能靠水車了,至少能讓農田不被旱死,也能提高產量。

看來得儘快找一下農家的人,讓他們研究研究種植技術問題了,自己以前也是種過田地的,對於病蟲害,肥料這些還是瞭解一些,雜交產量也是略知一二,最多給他們個思路讓他們去研究研究,自己終歸只是個手藝人而已,對於機械以及木工這些還是瞭解的。

“不錯,孫才,將此圖儘快趕製出來,一週內務必發放各個郡縣,再擬一道誥命,每個郡縣的鄉村,這個月之前至少要有一架水車,不然這個官別當了!”嬴政接過宦官孫才呈上來的圖,看了一眼,立刻說出幾道命令。

孫才領命後,恭敬退出大殿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