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5章 凱旋歸來

為了避免擾民,朱由檢已經先期派人到北京傳旨,御駕回京不必大張旗鼓迎接。

可是當他走到通州時,朝中功勳顯貴、文武大臣早已悉數等在道旁迎接。

迎接的陣仗極大,數十里旌旗在望。

朱由檢從馬車上下來,張維賢、朱純臣、李國禎、孫承宗、徐光啟、楊嗣昌等一齊迎了上來。

朱由檢問道:"不是說不要這麼張揚嗎?"

楊嗣昌笑道:"皇上御駕親征,一舉平定遼東,這是震古爍今,彪炳史冊之莫大功勳,朝野上下誰不歡欣鼓舞?數十萬老百姓翹首企盼皇上御駕歸來,正在長安大街列隊等候。"

朱由檢道:"這都是三軍將士浴血奮戰的結果。叫長安大街的老百姓都散了吧,朕不從那裡走,改走東直大街。"

楊嗣昌道:"請皇更衣披甲乘馬入城。“

朱由檢拗不過,只得進入臨時搭建的行在中沐浴更衣,一身鮮亮的戎裝出來,對孫承宗說道:

"入城就入城,不要講那些繁文縟節。"

禮部尚書劉鴻訓拱手說道:

"不然。天子親征有天子親征的禮儀,不可減慢。"

"天子親征,宜於大社,造於祖廟,禡於所徵之地,及祭所過山川。師還,奏凱獻俘於廟社。擇日祭告天地宗社。皇帝服武弁,乘革輅,備六軍,具牲幣,作樂,皆行三南禮。齋一日,皇帝服通天冠,絳紗袍,省牲視滌,祭之日,服武弁,行一獻禮。凱旋,告祭宗社,禮與出師同。獻俘廟社,以露布詔天下,然後論功行賞!"

"這是太祖高皇帝所定的軍禮,皇上功勳卓著,當仁不讓,遵行就是了,不必謙讓。“

這是一套極繁瑣極莊重的禮儀,彰顯的是皇帝無上的權威。

在任何一個朝代,沒有軍功的皇帝,說話都沒有底氣。

御駕親征,顯示的是王朝的霸氣和尚武精神。

朱棣靖難上位,執迷於刷軍功證明自己,先後五次親征漠北,每次親征都會舉辦聲勢浩大的親征禮儀。

朱高熾朱瞻基戰略收縮,對軍隊的掌控力大幅下降,文官勢力逐漸抬頭。

到了朱祈鎮,他也想像曾祖父那樣橫行四海,決定親征瓦剌,結果土木堡被俘,做了一名光榮的留學生。

此後朱見深、朱佑樘兩代再也不敢親征了。

朱厚照是個不安分的主,一心想做馬上天子。

正德十二年,蒙古王子伯顏率軍攻打京城。

朱厚照欣喜萬分,表示要御駕親征。

以楊廷和嚇唬朱厚照:"英宗皇帝殷鑑不遠。“

朱厚照大怒,"混賬,你們這是在咒我嗎?"

正德十四年,寧王朱宸濠叛亂,朱厚照改名朱壽,自封大將軍,再次親征,班師途中掉到江中,雖然被及時救起,幾個月後卻莫名其妙死了。

從此之後,朱厚熜、朱載垢、朱翊鈞、朱由校慫得一批,再也不敢提御駕親征這茬了,祖孫四代先後被蒙古人虐,被日本人虐,被女真人虐,天朝上國的臉被打得啪啪啪響。

朱由檢親征福建大獲全勝,親征遼東大獲全勝,威望達到了頂峰,直逼洪武和永樂。

孫承宗、徐光啟、楊嗣昌等閣臣,張惟賢、朱純臣、李國禎等勳臣,齊聲敦請:

"皇上平定建奴,中興大明,建立二百五十年來所未有之功勳,請皇上入城,接受天下臣民朝拜!"

朱由檢不再推辭,翻身上馬。

閣輔臣在前,功勳顯貴在後,一行人簇擁著,浩浩蕩蕩往京師而去。

錦衣衛、廠衛、羽林衛共十餘萬人悉數出動,沿途遍佈崗哨,護衛得滴水不漏。

正午時分,到了到了正陽門下。

正陽門前搭著三里長棚,披紅掛紫,張燈結綵。

整面城牆被裝扮得分外輝煌壯麗。

數百門禮炮同時響起,鳴禮炮二十八響,五光十色的禮花從天空中飄灑下來。

一時間鼓樂齊鳴。

朱由檢勒住馬,昂首進入城門,數萬老百姓肅立在道路兩旁,揮舞著彩旗,齊聲吶喊:

"大明威武!“

"皇上威武!"

"大明威武!"

"皇上威武!"

聲如巨雷翻滾,寰宇為之震動。

朱由檢著實被震憾到了。

勒馬揚鞭走過十里長街,然後轉乘象輅,在文武群臣簇擁下入於武英殿,升座畢,文武大臣先三拜九叩行大禮,再接二連三上的歌功頌德奏疏。

次日齋戒沐浴入於太廟祭告,這是每一個皇帝最值得吹一輩子的時刻。

在宗正璐王朱翊銘的導引下,朱由檢步入太廟。

太廟裡漆黑一團,散發著濃烈的黴味。

燭火點燃,朱由檢看見朱元璋、朱棣、朱瞻基、朱祁鎮、朱見深、朱佑樘、朱厚熜的牌位挨次擺著。

神堂正中供著朱元璋的畫像,並不是傳說中的鞋拔子臉,而是一張白胖白胖的大臉盤,濃眉大眼,寬額隆鼻,肥頭大耳,十分氣派。

朱由檢雙膝跪下,朗聲說道:

"臣朱由檢,賴列祖列宗庇佑,己剷除建奴,恢復遼東……"

話音末落,一陣狂風吹來,蠟火劇烈地搖擺,朱翊銘忙展開袍子,將燭火圍住,回頭對朱由檢說道:

"皇上,這是太祖高皇帝顯靈了!"

泥馬,這分明是鬼吹燈好嗎?

朱由檢寒毛倒豎,興致全無,胡亂逼逼幾句敷衍了事。

第三日裝神弄鬼祭天,更加無趣。

第四日接受蒙古、朝鮮、琉球、占城、真臘、南掌、暹羅等藩屬國使者的朝拜,一個個長得歪瓜裂棗奇形怪狀的。

蒙古使者說:"蒙古國進獻美女八名。"

朝鮮使者說:"朝鮮國進獻美女八名。"

剩下的紛紛跟進。

泥馬,這是把我當種馬使換嗎?

朱由檢差點嚇尿了,大手一揮,"免了!"

劉鴻訓拱手說道:"皇上,此禮不可免。"

朱由檢狠狠瞪了瞪劉鴻訓,環顧一遍眾使臣,問道:"日本國為什麼沒派使臣來?"

劉鴻訓答道:"日本國幕府將軍德川家光桀傲不馴,十分無禮。“

朱由檢怒道:"遣使日本,告訴德川家康,叫他引頸待戮,明年正月,天朝將發百萬大軍,踏平日本!“

眾使者無不膽戰心驚。

第五日檢閱三軍,各國使者觀禮。

六軍列陣,東西綿亙數十里,軍士盛甚,旗幟鮮明,戈戟森列,鐵騎騰踔,鉦鼓震動。

古代王朝最看重的便是祭祀和征伐,作為大動干戈的閱兵,自然慎之又慎。

自朱棣後的二百餘年,幾乎沒有舉行過這麼大規模的閱兵。各國使節無不被明朝強大的實力震懾住了,紛紛上表朝賀。

一番繁瑣的禮儀流程走下來,朱由檢感覺渾身的骨頭都是酥的。

不過如此麼,有什麼了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