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老將軍常說,盛王殘暴,若是他因為是中宮嫡出的身份而順利繼承大統的話,天下黎民將會受盡無盡折磨苦難。
所以,作為皇城世家之首的冉家,卻是旗幟鮮明的支援著妃妾所生的秦王繼位。
可是盛王氣量狹小,怎麼能容忍自已一向青睞有加的冉家竟然不支援自已呢?
那時,寒沙關外,赫多人並著其他蠻族,時時侵擾。秦王則是一為了邊關百姓,二就是避開勢強的盛王追擊,而選擇常駐寒沙關。
於是,趁著冉老將軍帶著自已的兒子們出門打仗的時候,盛王聯合自已的母后外家,以及那時蠢蠢欲動想要取代冉家世家地位的周家,向皇帝進讒言道冉家與秦王通敵。
皇帝本就忌憚冉老將軍,怕他功高蓋主,所以也就睜隻眼閉隻眼的由得盛王對冉家下手了。
所以冉家女眷孩子們等來的,只有冉老將軍和冉家大爺四爺的三副棺槨和剩下三個兄弟殘缺的身體。
可是盛王一脈得寸進尺,不等冉老將軍和他的兩個為國捐軀的兒子入土為安,盛王就拿著聖旨將冉家上下的男人們用通敵的罪名下獄了。
何其可笑!為國捐軀的老人帶著兩個兒子赴死,皇室卻這樣對待他們剩下的家人們!
冉老夫人看著幾乎要哭瞎眼睛的兒媳們,將手中的柺杖握得緊緊的,在以一品誥命的身份入宮申冤無望之後,冉老夫人就明白了什麼。
夜裡,將幾個兒媳婦叫到了房裡,避著孫輩們,說了大半宿的話。
果然,沒過兩天,家裡就收到了訊息。
說,冉家的男人們因為盛王確鑿掌握了他們通敵的罪證害怕承擔罪責,所以他們在獄中都吊死了。
冉老夫人淚流滿面,蒼天不佑啊!
冉家世代都為了大澤,從前至今死了多少男人,皇室卻說他們通敵賣國?!冉老將軍的屍骨可還沒有腐爛呢!她的兒子們的魂魄還沒有消散呢!
“大禍要來了,咱們冉家,到頭了。”冉老夫人看著一屋子的兒媳孫輩們,她將兒媳們叫到了跟前,挨個兒拉著手說冉家對不起她們。
媳婦們抹著淚搖頭,看著自已的兒子們,眼裡滿是不捨愧疚。
孩子們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但是很快他們就知道了。
夜裡,兩輛馬車從冉家後門悄悄地出去了,只是沒等到城門,就被截住了,一夥蒙面的人將馬車裡的人亂刀砍死就逃離了此處。
冉老夫人端坐圈椅裡,聽到訊息後,看向了兒媳婦們,“聽見了?盛王這畜生,是不會叫咱們家逃出去一個人的!”
媳婦們擦乾眼淚,“娘,動手吧。作為冉家的兒媳婦,您不怕,我們有什麼好怕的?!”
冉老夫人老淚縱橫,看著吃下了孃親們親手喂藥已經昏睡沒有意識的孫子們,“蒼天若是有眼,叫盛王一脈死絕,為我們冉家陪葬才是!”
冉嫮冉昱看著奶奶,看著嬸孃們,沒有哭,只是埋頭吃著嬸孃們親手做的糯米糕。
他們會的。蒼天無眼的話,那就讓他們來做這件事。
全家用性命換他們逃生,他們不會忘記自已身上揹負著什麼。
嬸孃們沒有怨言,沒有質問老太太,為什麼老大的孩子可以活,自已的孩子必須跟著一起死。
如果說冉家要保留希望的種子,那他們姐弟倆最合適。
冉嫮跟冉昱恭恭敬敬的給祖母,給嬸孃們,給自已沒有意識的弟弟們,給祖母懷裡的爺爺的牌位,父親的牌位,叔叔們的牌位,磕了九個頭。
“我們若不死,盛王一脈,定將雞犬不留!”冉嫮一雙眼睛看著自已的祖母,輕聲道。
“好姑娘。”老太太摸摸她的臉,“你最是貼心。奶奶信你。”
“去吧。好好活著。”
缸裡的水真冷啊,刺骨的冷。
嘴裡的荷花莖刺得他們皮肉疼,骨頭也疼。
祖母說:“點火吧。”
冉昱就要竄出去。他兩世,他活了兩世,為什麼都要承受這樣的痛苦?!
水底下,冉嫮的淚混著水,她一雙眼睛不知道是被水刺得通紅,還是心裡的情緒叫她難以自抑。
她死死地按住了冉昱的肩。
冉昱幾乎要將牙咬出血來,終究還是忍住了。世界寂靜,他們只能聽見模糊的大火燃燒聲,和奶奶嬸孃們的大聲叫罵,最後,一切都歸於平靜。
而他們,也都昏死了過去。
秦王趕回來的時候,其實就差一點兒。看著被燒成一片廢墟的冉家,看著站在冉家大門口一臉鐵青的盛王,秦王箭步上前一拳打在了盛王臉上。
“你怎麼敢?!!”秦王拉住了盛王的衣領子,“冉家世代忠將,你怎麼敢的?!”
盛王拂開他的手,看了眼秦王身後的親兵,一言不發帶著人轉身離開了。
這兩天他忙得脫不開身,只能派人將冉家看管住不能叫人跑了出去。好容易要將冉家剩餘的家眷們收拾了,就聽見了冉家起了大火的訊息。
趕過來看著一片廢墟正要派人進去搜查,秦王就趕到了。盛王知道,自已這事做得確實不佔理。再加上秦王剛剛立了戰功回來,這會兒自已跟他硬碰硬佔不到便宜,只能作罷。
秦王看著冉家的一片灰燼,衝了進去。戰場上,冉老將軍為了幫他擋來自身後的暗箭犧牲了自已,他的兩個兒子又犧牲在了戰場上。
秦王本想回來好好的彌補冉家,可是沒有想到盛王這個畜生竟然會如此趕盡殺絕!
等秦王找到老夫人的院子裡去的時候,只能看見燒燬的廢墟和焦黑的屍體。
秦王眼眶通紅,命人將屍身抬出去厚葬了。秦王轉身看著院子裡的蓮花缸神傷,不過沒一會兒他就走過去,伸手在飄滿灰燼的缸裡撈著什麼。
元桁自已擦了淚,走過來在身後問:“王爺這是?”
“找東西來打撈一下!快!”秦王急迫道。
於是,在這蓮花缸裡,撈出了已經幾近昏死的姐弟倆。他們抿著嘴,還死死地含著一段蓮花莖。
秦王記得,冉老將軍曾經對著他說,自已家的夫人什麼都好,就是對著蓮花容易發疹子。
所以,既然冉老夫人不喜蓮花,院中這一口缸就很值得懷疑了。更何況,秦王並不認為冉家會這樣認輸。
這一場大火,怕不是為了玉石俱焚,而是為了掩人耳目。
果然,他救回了冉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