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浮山。
自江都之行,已過三日。
塵長安都以一種過客的方式看待,沒有過多的插手。
從專業角度來說,自己主要是修仙的,這管理的能力不能說是極度微糙,也算是優勢在我。
連個常凱申都不如,被他罵的人,好歹能指揮百萬大軍呢。
自己呢?
就小老闆一個,一個無名小輩而已。
找到合適的傢俱,自然就回去,就得了。
臨近黃昏,走在前往千浮山的路上,他忽然停下腳步。
兩道身影站在前方不遠處,正是朱元明隨行大臣的劉泊溫,還有新上任的江都知府楊憲。
塵長安心中暗自一驚。
他有些詫異,他們怎麼會在這裡?
塵長安看著劉泊溫楊憲二人,問道:二位“怎麼在這裡?”
劉泊溫微微一笑,道:“我是特意在這裡等你的。”
塵長安有些不解。
“為什麼等我?”
劉泊溫笑了笑,道:“我們找個地方坐下來慢慢聊吧。”
塵長安點了點頭,跟著劉泊溫來到附近的一個亭子坐下。
劉知溫準備了一壺茶,給塵長安倒了一杯。
塵長安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你找我有什麼事嗎?”
他放下茶杯,問道。
劉泊溫微微一笑,道:“其實,沒什麼事,就隨便聊聊”
塵長安聞言,有些意外。
“就隨便聊聊?”
劉泊溫笑了笑,點頭道:“是的,隨便聊聊。”
塵長安沉默片刻,繼續問道:“你想聊些什麼呢?”
劉泊溫看著塵長安,緩緩道:“塵道長,我想知道,你身為修真之人,你為什麼要修仙?”
塵長安愣了一下,然後笑了起來。
“修仙,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
略微思索,然後說道:“修仙,就是為了追求長生之道,探索未知的世界,追求永恆的自由。”
劉泊溫聞言,臉上露出了深思的神情。
“長生之道,探索未知,追求永恆的自由,這確實是很有意思的想法。”
他看著塵長安,眼中閃爍著好奇的光芒。
“那麼,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真的達到了長生之道,你會做些什麼呢?”
塵長安聞言,有些茫然。
“我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
“那你可以現在想想。”
塵長安看著劉知溫,陷入了沉思。
他想了想,然後說道:“如果我真的達到了長生之道,我想,我會去探索宇宙的奧秘,去尋找更多的可能性。”
劉泊溫點了點頭,摸了摸自己的鬍子。
“不錯,去探索宇宙的奧秘,去尋找更多的可能性,這確實是一個很有趣的想法。”
他喝了一杯茶,然後說道:“那麼,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覺得修仙和治國,哪一個更重要?”
塵長安愣了一下。
“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
“兩者之間並無優劣之分,它們都是人生追求的方向。
修仙,是一種自我超越的過程,是個體的成長與修煉;治國,則是一種群體性的管理,是為了實現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對於我來說,修仙與治國,都是一種修行。我會在修仙的道路上不斷探索,追求更高的境界,同時也會關注王朝的發展。
修仙與治國,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當一個人在修仙的道路上不斷提升自我,他也會更加深刻地理解世界的奧秘,反之,一個國家在治國的道路上取得了成功,也能為修仙者提供更好的修行環境,讓他們能夠更加專注地探索世界的奧秘。
所以,我認為,修仙和治國,二者並沒有優劣之分,它們都是修行的一部分。”
劉泊溫聽完塵長安的話,點了點頭。
“塵道長,你的看法很有見地,修仙和治國,二者並沒有優劣之分,它們都是修行的一部分。”
塵長安只是迎臉一笑沒有多說些什麼。
剛才的對話,是自己以前在網上衝浪,看見的,和文化人聊天,自然是要來點逼格高的話題。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然後離開亭子,繼續前往千浮山。
在千浮山的道路上,塵長安和劉知溫繼續探討著修仙與治國的話題,相互學習,相互啟發。
黃昏時候。
三人已經走到山下。
“劉先生,就到這裡吧!”塵長安拱手道。
“那塵道長,後會有期。”
相視一笑,塵長安轉身離去。
臨行前,塵長安向劉泊溫和楊憲揮了揮手。
塵長安走後。
一直沒開口楊憲終於提出自己的疑問。
“老師,學生不明白,你今日為何要結識一位修煉之人?”
而劉知溫聽後,只是微笑道。
“說來,也不怕你笑話,為師年輕時,也崇尚修仙之人,想做那逍遙自在的仙人。
“可是,後來我才明白,仙人的逍遙,是要付出代價的。”劉知溫嘆了口氣,繼續說道,“可這世間之事,都有因果迴圈。修仙者追求的自由,其實是需要承擔責任的。”
楊憲聽後,若有所思。
“老師,您的意思是說,修仙者也要為他們的行為負責?”
劉泊溫點點頭,說道:“沒錯,修仙者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世間的安寧與穩定。他們在追求自由的同時,也要肩負起維護秩序、守護眾生的責任。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任何人都需要在一定的規則下行事。修仙者也是如此,他們要遵守自然規律,遵循因果報應,不能為所欲為。”
楊憲聽後,陷入了深思。
“老師,學生明白了,修仙者在追求自由的同時,也要擔負起守護世間的責任。”
劉泊溫笑了笑,拍了拍楊憲的肩膀,道:“你能明白這個道理,為師很欣慰。作為一名知府,你要以身作則,為百姓謀福祉,讓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加繁榮昌盛。”
“這也是,為師教你的另一堂課,你一定要好好做事,老師,知道。全國的目光都會盯著這裡,但你一定要堅守自己的初心。”
“最後!老師在叮囑你一句,老老實實做事,這是你最重要的機會。”
劉泊溫的最後一句,語氣加重起來。
楊憲堅定地點頭,道:“學生定當牢記老師的教誨,為國家盡心盡力。”
夕陽西下,師徒二人攜手走向前方的道路,他們的身影被拉得長長的,顯得格外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