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一個微胖臉帶笑容的中年女人進門來,一隻黃色的中華田園犬在她的腳邊,來回前後的跑著。
劉父迎到劉母,對其介紹辛棟櫟,說是辛憶顏的哥哥,來家看看。
辛棟櫟立馬問好,誇讚劉母保養的真好,極盡讚美之詞。
劉母被誇的喜笑顏開,非要留下辛棟櫟兄妹倆人吃飯,讓他們嚐嚐竹筒米飯,說讓他們縣城的孩子,嚐個新鮮。
一方面劉母實在過於熱情,另一方面辛棟櫟還想爭取爭取使用這個院子,便給花明玲打電話說中午不回家吃飯了,花明玲也沒多問,匆匆掛了電話。
掛了電話的辛棟櫟有點擔心花明玲,他聽到花明玲那邊非常嘈雜,似乎有爭吵,花明玲的嗓子也有點沙啞。
辛棟櫟想還是先把眼前的事情處理好,上一世自己渾渾噩噩,什麼也沒管,媽媽也都一個人解決了。
劉母做了一大桌的的農家飯,辛棟櫟吃得津津有味,直誇劉母人美飯也做的好吃。
席間,劉父喝了點酒,話多了起來,說自己其實好久沒回家了,挺想家的,但是想想,又不想回家。
劉嫻之前說他父母是因為想要小弟弟,才來這裡的,也對也不對。
劉父說,他和劉母感情很好,有了劉嫻後,沒有覺得不是兒子不好,相反,因為劉嫻長得和母親非常相像,他愛妻及女,也十分疼愛女兒。本來一家三口過得挺好的,劉父的母親覺得兒子是家中獨子,沒有個孫子,對不起列祖列宗,老催促他們再要一個,還不停地給劉母喂一些偏方湯藥。
劉母不願家庭為此嫌生矛盾,就依著婆婆,後來懷是懷上了,但婆婆不知道又從哪裡弄得保子湯,說喝了保證生兒子,就是女兒也能變成兒子。這一喝出了事情,劉母下午喝得保子湯,夜裡就開始大出血,農村本來醫療條件就差,又加上是晚上,一來二去耽誤了時機,最後劉母的子宮被摘除了。
得知此事,劉母傷心了好一陣,幸得劉父是個重情重義的人,覺得劉母有這一遭,都是因為他的原因,不僅對劉母不離不棄,還對劉母更好了。
農村什麼事都瞞不住,這事兒很快傳遍了十里八鄉,大部分人不僅沒有同情劉母,還覺得劉母還和劉父在一起,是耽誤劉父,是讓劉父斷子絕孫。劉父出去,有時候還被不懂事的孩子罵絕戶頭。劉父的母親也攛掇著二人離婚。
幸虧兩人情比金堅,在這一場場的流言蜚語中堅持了下來。直到五年前,劉父的大爺爺自覺時日無多,回老家給自己的父母上墳,知道了此事,幫了他們一把。
大爺爺說自己一生無兒無女,如果他們願意最後照顧他一程,他就把這個林中小屋留給他們,給他們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
劉父雖不捨家中老母,但是經歷了這一系列的事情,也是心力交瘁,便跟隨大爺爺來到這林中小屋,自此後再也沒有回過家。
辛棟櫟聽得眼眶微紅,端起一杯酒,“劉叔,啥也不說,感情都在酒裡。”一仰而盡。
劉父也被感染了,“孩子,在這裡這麼多年,叔也沒啥人說說這陳穀子爛芝麻的事情,今兒你來,咱倆投緣,叔可算是敞開了說,敞開了喝。”說完又喝了一滿杯。
劉父滿臉通紅,說要去趟廁所。
辛棟櫟連忙要起身攙扶,劉父擺擺手,讓辛棟櫟坐好便是。
劉父離開後,辛棟櫟看了看劉母,劉母看著劉父的背影,面露溫柔,“我知道他這幾年為了我不容易,你叔心裡苦,今天說得多了,你別放心上。你叔是個大孝子,這幾年為了我,也沒回去看他媽。哎,他有這個心,我就知足了,沒非得老死不相往來。”
劉父上了個廁所,順便洗把臉,醒了醒酒,待重新入座後,明顯清醒了點。
劉父對辛棟櫟說:“孩子,你的來意,我知道了,叔是被人幫助,才能來到這,所以,叔也願意用這小屋,去幫助你。”
辛棟櫟激動地拍了下大腿,“叔,太謝謝你了。我真不知道該怎麼感謝你。”
說完端起酒杯,辛棟櫟又敬了劉父一杯。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辛棟櫟起身告辭,說下午還要去工地打工,不能久留。
劉父客套一下,便起身送客。
辛憶顏和劉嫻飯一上桌,就狼吞虎嚥,吃飽後倆人就在院子裡瘋玩起來,現在辛憶顏玩累了,不想走,說要在這裡午休,下午和劉嫻一起去上學,辛棟櫟也沒勉強,就一個人蹬著腳踏車離開了。
在去工地的路上,辛棟櫟思忖,現在場地解決了,裝置也搞定了,只等著營業了。哎呀,剛剛只顧得被劉父劉母的愛情感動了,還沒跟劉父劉母說,自己要通宵營業,這事兒還得找個時間說一下。營業用的酒水自己也沒著落,這個問問安皓康,看他們家都是怎麼弄的,實在不行,先從安皓康家拿,最後結賬。
辛棟櫟來到工地,看時間還早,工人們都在休息,自己去楊振堂辦公室,發現門依舊鎖著,沒辦法,就找個陰涼的地方,先涼快著。
可能中午喝了點酒的緣故,辛棟櫟坐著坐著,有點暈暈乎乎的,就和衣直接睡在了地上。
幸得這樓蓋的高,睡在未完工的一樓,辛棟櫟沒有覺得熱,還感受到了絲絲涼意。
這一覺,辛棟櫟睡得很香,可能這幾天是真的累了吧。
兩點半,工人們陸陸續續起來,開始勞作。
沒一會兒,辛棟櫟便被吵醒,醒來的他發現身上蓋了件紅色的圍巾,他一臉納悶,這是誰,什麼時候蓋在他身上的?
拿著圍巾的辛棟櫟往楊振堂的辦公室走去,想去看看他們回來了嗎,順便問問這是誰的圍巾。
剛走出一樓,辛棟櫟便看見上午綠化組的工頭,趕緊打招呼,“林組長,上哪兒去,咱們倆一塊。”
林東斌本不想和辛棟櫟多說話,但看到他手中的紅色圍巾,停下了腳步,反問道:“你手中的圍巾哪兒來的?”